浅析Rust多线程中如何安全的使用变量

2025-01-28 16:50

本文主要是介绍浅析Rust多线程中如何安全的使用变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浅析Rust多线程中如何安全的使用变量》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Rust如何在线程的闭包中安全的使用变量,包括共享变量和修改变量,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下...

在Rust语言中,一个既引人入胜又可能带来挑战的特性是闭包如何从其所在环境中捕获变量,尤其是在涉及多线程编程的情境下。

如果尝试在不使用move关键字的情况下创建新线程并传递数据至闭包内,编译器将很可能返回一系列与生命周期借用规则所有权相关的复杂错误信息。

不过,这种机制虽然增加了学习曲线,但也确保了内存安全与并发执行中的数据一致性。

本文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线程的闭包中安全的使用变量,包括共享变量和修改变量。

1. 向线程传递变量

首先,我们构造一个简单的示例,在线程中正常使用一个外部的变量,看看Rust中能否正常编译运行。

use std::thread;

fn main() {
    let msg = String::from("Hello World!");

    let handle = thread::spawn(|| {
        // msg 是主线中定义android的变量
        println!("{}", msg);
    });

    handle.join().unwrap();
}

例子非常简单,看着写法也没什么问题,在其他编程语言中类似的写法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使用cargo run运行时,却有如下的错误:

浅析Rust多线程中如何安全的使用变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这就是Rust在内存方面更加严谨的原因。

上面Rust的错误信息中也给出了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点:

  • 线程的生命周期www.chinasem.cn新创建的线程的生命周期有可能超出主函数 main 的执行范围。当 main 函数终止时,与之相关的局部变量(也就是msg)将超出作用域。
  • 不符合借用规则:在 Rust 中,引用的生命周期不会超过其所指向数据的生命周期,以避免出现悬空引用。如果main提前结束,那么线程中China编程的msg将成为悬空引用

修复的方法很简单,使用move关键字,将变量的所有权转移到线程中就可以了。

    let handle = thread::spawn(move || {
        // msg 是主线中定义的变量
        println!("{}", msg);
    });

这样就可以正常运行了。

浅析Rust多线程中如何安全的使用变量

不过,这样,主线程中就无法使用变量msg了,比如在main函数的最后打印msg,会报错,因为它的所有权已经转移到线程中了。

2. 多线程共享变量引用

如果我们只把变量的引用转移给线程,是不是可以在主线程main中继续使用变量msg呢?

use std::thread;

fn main() {
    let China编程msg = String::from("Hello World!");
    let msg_ref = &msg;

    let handle = {

        thread::spawn(move || {
            // msg 是主线中定义的变量
            println!("{}", msg_ref);
        })
    };

    handle.join().unwrap();

    println!("msg in main : {}", msg_ref);
}

很遗憾,依然有错误:

浅析Rust多线程中如何安全的使用变量

错误的原因仍然是传入线程中的变量引用msg_ref生命周期的不够长。

虽然我们使用了move,将msg_ref转移到线程中,但main中仍然拥有底层的数据msg

一旦main函数结束(javascript或者数据在线程完成之前超出范围),该引用(msg_ref)指向数据将失去有效的内存,成为悬空引用

总的来说就是:

  • 移动引用并不移动原始数据-只转移引用本身的所有权
  • 实际数据(msg)仍然由原始范围拥有,并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约束

为了修复这个错误,就要用到Rust中提供的并发原语Arc(一种自动引用计数的智能指针)。

先看看使用Arc修改后的例子。

use std::sync::Arc;
use std::thread;

fn main() {
    let msg = String::from("Hello World!");
    // 通过Arc来创建变量的引用
    let msg_ref = Arc::new(msg);

    // 线程1
    let handle_1 = {
        // move 之前,先使用Arc clone 变量
        let msg_thread = Arc::clone(&msg_ref);

        thread::spawn(move || {
            println!("Thread 1: {}", msg_thread);
        })
    };

    // 线程2
    let handle_2 = {
        let msg_thread = Arc::clone(&msg_ref);

        thread::spawn(move || {
            println!("Thread 2: {}", msg_thread);
        }) 
    };

    handle_1.join().unwrap();
    handle_2.join().unwrap();

    // 主线程中依然可以使用变量
    println!("msg in main : {}", msg_ref);
}

使用Arc修改之后,变量不仅可以在多个线程中共享,主线程中也可以使用。

浅析Rust多线程中如何安全的使用变量

3. 多线程中修改变量

上面的示例是在多个线程中共享变量,如果想要修改变量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数据竞争的情况。

这时,就要用到Rust的另一个并发原语Mutex

use std::sync::{Arc, Mutex};
use std::thread;

fn main() {
    // 创建一个被Mutex保护的共享数据,这里是一个i32类型的数字
    let shared_number = Arc::new(Mutex::new(0));

    // 定义一个线程向量,用于存储创建的线程
    let mut threads = Vec::new();

    // 创建10个线程,每个线程对共享数据进行1000次递增操作
    for _ in 0..10 {
        // 克隆Arc,使得每个线程都拥有一个指向共享数据的引用
        let num_clone = Arc::clone(&shared_number);
        let handle = thread::spawn(move || {
            // 尝试获取Mutex的锁,这是一个阻塞操作,如果锁不可用,线程会等待
            let mut num = num_clone.lock().unwrap();
            for _ in 0..1000 {
                *num += 1;
            }
        });
        threads.push(handle);
    }

    // 等待所有线程完成操作
    for handle in threads {
        handle.join().unwrap();
    }

    // 获取最终的共享数据值并打印
    let final_num = shared_number.lock().unwrap();
    println!("最终10个线程的累加结果: {}", final_num);
}

在这个示例中:

  • 首先创建了一个Arc<Mutex<i32>>类型的共享数据,Arc用于在多个线程间共享MutexMutex用于保护内部的i32数据。
  • 循环创建10个线程,每个线程都克隆了Arc并尝试获取Mutex的锁。一旦获取到锁,线程就可以安全地对共享数据进行递增操作。
  • 主线程使用join方法等待所有子线程完成操作。
  • 最后,主线程获取并打印共享数据的最终值。由于Mutex的保护,多个线程对共享数据的操作不会产生数据竞争,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运行结果:

浅析Rust多线程中如何安全的使用变量

10个线程,每个累加1000,所以最后结果是1000*10=10000

4. 总结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Rust的闭包捕获规则最初可能感觉很严格,但它们在确保内存安全数据竞争自由方面至关重要。

总之,

如果需要在另一个线程中拥有数据,考虑使用move

如果需要跨线程共享数据,考虑使用Arc

如果需要跨线程共享和修改数据,考虑使用Arc+Mutex

到此这篇关于浅析Rust多线程中如何安全的使用变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Rust多线程使用变量内容请搜索China编程(www.chinasem.cn)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China编程(www.chinasem.cn)!

这篇关于浅析Rust多线程中如何安全的使用变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53256

相关文章

Java使用Javassist动态生成HelloWorld类

《Java使用Javassist动态生成HelloWorld类》Javassist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字节码操作和定义库,它允许开发者在运行时创建新的类或者修改现有的类,本文将简单介绍如何使用Javass... 目录1. Javassist简介2. 环境准备3. 动态生成HelloWorld类3.1 创建CtC

使用Python批量将.ncm格式的音频文件转换为.mp3格式的实战详解

《使用Python批量将.ncm格式的音频文件转换为.mp3格式的实战详解》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通过ncmdump工具批量将.ncm音频转换为.mp3的步骤,包括安装、配置ffmpeg环... 目录1. 前言2. 安装 ncmdump3. 实现 .ncm 转 .mp34. 执行过程5. 执行结

Java使用jar命令配置服务器端口的完整指南

《Java使用jar命令配置服务器端口的完整指南》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java-jar命令启动应用,并重点讲解如何配置服务器端口,同时提供一个实用的Web工具来简化这一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1. Java Jar文件简介1.1 什么是Jar文件1.2 创建可执行Jar文件2. 使用java

C#使用Spire.Doc for .NET实现HTML转Word的高效方案

《C#使用Spire.Docfor.NET实现HTML转Word的高效方案》在Web开发中,HTML内容的生成与处理是高频需求,然而,当用户需要将HTML页面或动态生成的HTML字符串转换为Wor... 目录引言一、html转Word的典型场景与挑战二、用 Spire.Doc 实现 HTML 转 Word1

Java中的抽象类与abstract 关键字使用详解

《Java中的抽象类与abstract关键字使用详解》: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的抽象类与abstract关键字使用详解,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抽象类的概念二、使用 abstract2.1 修饰类 => 抽象类2.2 修饰方法 => 抽象方法,没有

MyBatis ParameterHandler的具体使用

《MyBatisParameterHandler的具体使用》本文主要介绍了MyBatisParameterHandler的具体使用,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 目录一、概述二、源码1 关键属性2.setParameters3.TypeHandler1.TypeHa

Spring 中的切面与事务结合使用完整示例

《Spring中的切面与事务结合使用完整示例》本文给大家介绍Spring中的切面与事务结合使用完整示例,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 目录 一、前置知识:Spring AOP 与 事务的关系 事务本质上就是一个“切面”二、核心组件三、完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 目录1、前言2、安装docker3、编写容器管理脚本4、创建容器1、前言在日常开发全志、rk等不同

使用Python实现Word文档的自动化对比方案

《使用Python实现Word文档的自动化对比方案》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两个Word文档的版本差异,无论是合同修订、论文修改还是代码文档更新,人工比对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遗漏关键改动,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 目录引言一、使用python-docx库解析文档结构二、使用difflib进行差异比对三、高级对比方

sky-take-out项目中Redis的使用示例详解

《sky-take-out项目中Redis的使用示例详解》SpringCache是Spring的缓存抽象层,通过注解简化缓存管理,支持Redis等提供者,适用于方法结果缓存、更新和删除操作,但无法实现... 目录Spring Cache主要特性核心注解1.@Cacheable2.@CachePut3.@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