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原理】第三章——进程线程模型(上)

2024-09-06 12:04

本文主要是介绍【操作系统原理】第三章——进程线程模型(上),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一、多道程序设计

1.1程序顺序执行

1.2多道程序设计

1.3程序的并发执行

二、进程的基本概念

2.1进程的概念

2.2进程的特性

2.3进程优先级

三、进程状态的转换

3.1三状态进程模型

3.2五状态进程模型

3.3七状态进程模型


🌈嗨!我是Filotimo__🌈。很高兴与大家相识,希望我的博客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由Filotimo__✍️原创,首发于CSDN📚。

📣如需转载,请事先与我联系以获得授权⚠️。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收藏⭐️,并在留言区📝与我互动,这些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我的格言:森林草木都有自己认为对的角度🌟。

一、多道程序设计

1.1程序顺序执行

程序顺序执行的特点:
(1)顺序性:严格地按顺序执行。
(2)封闭性:结果只取决于程序自身,最终结果由初始条件决定,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3)确定性:结果与执行速度无关,也称为程序执行结果与时间无关性。
(4)可再现性:只要输入的初始条件相同,则无论何时重复执行该程序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1.2多道程序设计

意义:宏观上有多个进程在计算机中同时运行(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内存并运行)。

特点:独立性,随机性,共享性。

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
(1)提高IO设备的利用率。
(2)提高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
(3)缩短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

衡量多道程序设计系统效率的指标是系统吞吐量(多道程序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为了防止内存中的各个程序互相干扰或干扰操作系统,需要解决程序装入内存时的重定位问题。

1.3程序的并发执行

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程序在系统中,同处于已开始执行且尚未结束的状态。

程序并发执行与顺序执行时的不同特性如下∶
(1)并发程序在执行期间具有相互制约关系;
(2)程序与计算不在一一对应;
(3)并发程序执行结果不可再现(进程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时机不可控,进程每次运行时间的长短不可控);
(4)并发程序的执行过程失去了封闭性。

二、进程的基本概念

进程由指令(Code)、数据(Data)和进程控制块(PCB)3部分组成。

2.1进程的概念

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与进程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是进程控制块。)

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是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
进程信号量的初值一定大于等于零。

进程可能创建的时机:
(1)用户登录时;
(2)系统初始化时;
(3)运行进程通过系统调用创建新进程时;
(4)初始化批处理作业时。
可能会导致进程终止的典型事件:被0除,对只读内存执行写操作,堆栈溢出。

2.2进程的特性

进程具有以下特性:
(1)并发性:宏观上,不同的进程可以一起向前推进。(以人不可察的时间粒度交替运行,一起向前推进)
(2)动态性:进程动态产生、动态变化、动态消亡。
(3)独立性:一个进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资源分配单位。(进程是资源的分配单位)
(4)交互性:一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与其他进程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相互作用。
(5)异步性:每个进程按照各自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不同的进程由于设计目标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进程行为,它们可以归纳为:计算密集型,I/O密集型。

2.3进程优先级

一般地,系统进程的优先级应高于用户进程的优先级。
若采用静态优先级,即使进程等待的时间增加,其优先级也不会改变。
采用动态优先级,如果某进程长时间得不到运行,系统会额外提升它的优先级。

三、进程状态的转换

3.1三状态进程模型

进程的3种基本状态:运行状态,等待状态,就绪状态。

进程的队列分为3类:运行队列,等待队列,就绪队列。
进程从等待态转换为就绪态时称为唤醒。

进程从运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的可能原因是:
(1)被调度程序抢占处理机;
(2)进程创建完成;
(3)时间片用完。
当进程从运行态转换到就绪态时,处理机的现场信息必须保存在进程控制块中。

进程从就绪状态转换为运行状态的可能事件是:该进程创建完成进入就绪队列并具有最高优先级。
进程从运行态转换为阻塞态的原因是进程需要接收消息。
进程从运行状态转换阻塞状态,必然引起另一个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 。

3.2五状态进程模型

5状态进程模型:运行状态,就绪状态,阻塞状态,创建状态,结束状态。(Linux上进程有5种状态:运行状态、中断状态、不可中断状态、僵尸状态、停止状态。)

引起进程阻塞的事件有:
(1)请求系统服务;
(2)启动某种操作;
(3)新数据尚未到达(需要的数据役有准备好);
(4)无新工作可做。

可以产生进程状态改变的有:
(1)运行的进程正常退出;
(2)运行的进程因种种原因而阻塞;
(3)新进程创建完成;
(4)阻塞的进程被唤醒;
(5)运行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3.3七状态进程模型

7状态进程模型:运行状态,就绪状态,阻塞状态,创建状态,结束状态,就绪挂起状态(一个进程由于系统内存不足而暂时被保存到外存上),阻塞挂起状态(一个进程由于长期阻塞而暂时被保存到外存上)。

七状态进程模型

7状态进程模型把原来的就绪状态和阻塞状态进行了细分,增加了就绪挂起和阻塞挂起两个状态,这种做法的好处是:
(1)提高处理机效率(有空闲内存空间用于提交新进程)
(2)可为运行进程提供足够内存(资源紧张时,可把某些进程对换至外存)
(3)有利于调试(挂起被调试进程,可方便对其地址空间进行读写)

计算机系统中的进程通常处于不同的状态:
(1)当进程处于运行状态时,表示进程占用处理机资源。
(2)当进程处于就绪状态时,表示进程已获得除处理机外的所有资源。
(3)当进程处于阻塞状态时,表示进程因某种原因而暂时不能运行的状态。
(4)当进程处于挂起状态时,表示进程被转存到磁盘。

进程和程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进程独有而程序没有的是:进程控制块,堆栈,动态链接库。进程和程序都具有的是:代码,数据。
 

这篇关于【操作系统原理】第三章——进程线程模型(上)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41948

相关文章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ShardingProxy是ApacheShardingSphere的数据库中间件,通过三层架构实现读写分离,解决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性能瓶... 目录一、ShardingProxy技术定位与读写分离核心价值1.1 技术定位1.2 读写分离核心价值二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在编译器设计、配置文件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递归下降解析器是最常用且最直观的解析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 目录引言:解析器的核心价值一、递归下降解析器基础1.1 核心概念解析1.2 基本架构二、简单算术表达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在Spring框架的学习旅程中,@Autowired无疑是一个高频出现却又让初学者头疼的注解,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Sprin... 目录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奥秘什么是依赖注入?@Autowired

Java中如何正确的停掉线程

《Java中如何正确的停掉线程》Java通过interrupt()通知线程停止而非强制,确保线程自主处理中断,避免数据损坏,线程池的shutdown()等待任务完成,shutdownNow()强制中断... 目录为什么不强制停止为什么 Java 不提供强制停止线程的能力呢?如何用interrupt停止线程s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 Stream 的并行流性能优化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攻略,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一、并行流的核心原理与适用场景二、性能优化的核心策略1. 合理设置并行度:打破默认阈值2. 避免装箱

python 线程池顺序执行的方法实现

《python线程池顺序执行的方法实现》在Python中,线程池默认是并发执行任务的,但若需要实现任务的顺序执行,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 目录方案一:强制单线程(伪顺序执行)方案二:按提交顺序获取结果方案三:任务间依赖控制方案四:队列顺序消

Linux系统管理与进程任务管理方式

《Linux系统管理与进程任务管理方式》本文系统讲解Linux管理核心技能,涵盖引导流程、服务控制(Systemd与GRUB2)、进程管理(前台/后台运行、工具使用)、计划任务(at/cron)及常用... 目录引言一、linux系统引导过程与服务控制1.1 系统引导的五个关键阶段1.2 GRUB2的进化优

Python中的filter() 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

《Python中的filter()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Python的filter()函数用于筛选序列元素,返回迭代器,适合函数式编程,相比列表推导式,内存更优,尤其适用于大数据集,结合lamb... 目录前言一、基本概念基本语法二、使用方式1. 使用 lambda 函数2. 使用普通函数3. 使用 N

MyBatis-Plus 与 Spring Boot 集成原理实战示例

《MyBatis-Plus与SpringBoot集成原理实战示例》MyBatis-Plus通过自动配置与核心组件集成SpringBoot实现零配置,提供分页、逻辑删除等插件化功能,增强MyBa... 目录 一、MyBATis-Plus 简介 二、集成方式(Spring Boot)1. 引入依赖 三、核心机制

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说明

《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说明》文章对比了synchronized、乐观锁、Redis分布式锁及Redission锁的原理与区别,指出在集群环境下synchronized失效,... 目录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1、有的同伴想到了synchronized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