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LSTM模型,GRU模型计算公式及其优缺点介绍

2024-09-05 12:20

本文主要是介绍【深度学习】LSTM模型,GRU模型计算公式及其优缺点介绍,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LSTM介绍

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也称长短时记忆结构, 它是传统RNN的变体, 与经典RNN相比能够有效捕捉长序列之间的语义关联, 缓解梯度消失或爆炸现象. 同时LSTM的结构更复杂, 它的核心结构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去解析:

  • 遗忘门
  • 输入门
  • 细胞状态
  • 输出门

 1LSTM的内部结构图 

1.1 LSTM结构分析

  • 结构解释图:

 

  • 遗忘门部分结构图与计算公式:

 

  • 遗忘门结构分析:

    • 与传统RNN的内部结构计算非常相似, 首先将当前时间步输入x(t)与上一个时间步隐含状态h(t-1)拼接, 得到[x(t), h(t-1)], 然后通过一个全连接层做变换, 最后通过sigmoid函数进行激活得到f(t), 我们可以将f(t)看作是门值, 好比一扇门开合的大小程度, 门值都将作用在通过该扇门的张量, 遗忘门门值将作用的上一层的细胞状态上, 代表遗忘过去的多少信息, 又因为遗忘门门值是由x(t), h(t-1)计算得来的, 因此整个公式意味着根据当前时间步输入和上一个时间步隐含状态h(t-1)来决定遗忘多少上一层的细胞状态所携带的过往信息.
  • 遗忘门内部结构过程演示:

  • 激活函数sigmiod的作用:
    • 用于帮助调节流经网络的值, sigmoid函数将值压缩在0和1之间.
  • 输入门部分结构图与计算公式:

 

  • 输入门结构分析:

    • 我们看到输入门的计算公式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产生输入门门值的公式, 它和遗忘门公式几乎相同, 区别只是在于它们之后要作用的目标上. 这个公式意味着输入信息有多少需要进行过滤. 输入门的第二个公式是与传统RNN的内部结构计算相同. 对于LSTM来讲, 它得到的是当前的细胞状态, 而不是像经典RNN一样得到的是隐含状态.
  • 输入门内部结构过程演示:

 

  • 细胞状态更新图与计算公式:

 

  • 细胞状态更新分析:

    • 细胞更新的结构与计算公式非常容易理解, 这里没有全连接层, 只是将刚刚得到的遗忘门门值与上一个时间步得到的C(t-1)相乘, 再加上输入门门值与当前时间步得到的未更新C(t)相乘的结果. 最终得到更新后的C(t)作为下一个时间步输入的一部分. 整个细胞状态更新过程就是对遗忘门和输入门的应用.
  • 细胞状态更新过程演示:

 

  • 输出门部分结构图与计算公式:

 

  • 输出门结构分析:

    • 输出门部分的公式也是两个, 第一个即是计算输出门的门值, 它和遗忘门,输入门计算方式相同. 第二个即是使用这个门值产生隐含状态h(t), 他将作用在更新后的细胞状态C(t)上, 并做tanh激活, 最终得到h(t)作为下一时间步输入的一部分. 整个输出门的过程, 就是为了产生隐含状态h(t).
  • 输出门内部结构过程演示:

 

1.2 Bi-LSTM介绍

Bi-LSTM即双向LSTM, 它没有改变LSTM本身任何的内部结构, 只是将LSTM应用两次且方向不同, 再将两次得到的LSTM结果进行拼接作为最终输出.


  • Bi-LSTM结构分析:
    • 我们看到图中对"我爱中国"这句话或者叫这个输入序列, 进行了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两次LSTM处理, 将得到的结果张量进行了拼接作为最终输出. 这种结构能够捕捉语言语法中一些特定的前置或后置特征, 增强语义关联,但是模型参数和计算复杂度也随之增加了一倍, 一般需要对语料和计算资源进行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该结构.

1.3 使用Pytorch构建LSTM模型

  • 位置: 在torch.nn工具包之中, 通过torch.nn.LSTM可调用.

  • nn.LSTM类初始化主要参数解释:

    • input_size: 输入张量x中特征维度的大小.
    • hidden_size: 隐层张量h中特征维度的大小.
    • num_layers: 隐含层的数量.
    • bidirectional: 是否选择使用双向LSTM, 如果为True, 则使用; 默认不使用.
  • nn.LSTM类实例化对象主要参数解释:

    • input: 输入张量x.
    • h0: 初始化的隐层张量h.
    • c0: 初始化的细胞状态张量c.
  • nn.LSTM使用示例:

    # 定义LSTM的参数含义: (input_size, hidden_size, num_layers)
    # 定义输入张量的参数含义: (sequence_length, batch_size, input_size)
    # 定义隐藏层初始张量和细胞初始状态张量的参数含义:
    # (num_layers * num_directions, batch_size, hidden_size)>>> import torch.nn as nn
    >>> import torch
    >>> rnn = nn.LSTM(5, 6, 2)
    >>> input = torch.randn(1, 3, 5)
    >>> h0 = torch.randn(2, 3, 6)
    >>> c0 = torch.randn(2, 3, 6)
    >>> output, (hn, cn) = rnn(input, (h0, c0))
    >>> output
    tensor([[[ 0.0447, -0.0335,  0.1454,  0.0438,  0.0865,  0.0416],[ 0.0105,  0.1923,  0.5507, -0.1742,  0.1569, -0.0548],[-0.1186,  0.1835, -0.0022, -0.1388, -0.0877, -0.4007]]],grad_fn=<StackBackward>)
    >>> hn
    tensor([[[ 0.4647, -0.2364,  0.0645, -0.3996, -0.0500, -0.0152],[ 0.3852,  0.0704,  0.2103, -0.2524,  0.0243,  0.0477],[ 0.2571,  0.0608,  0.2322,  0.1815, -0.0513, -0.0291]],[[ 0.0447, -0.0335,  0.1454,  0.0438,  0.0865,  0.0416],[ 0.0105,  0.1923,  0.5507, -0.1742,  0.1569, -0.0548],[-0.1186,  0.1835, -0.0022, -0.1388, -0.0877, -0.4007]]],grad_fn=<StackBackward>)
    >>> cn
    tensor([[[ 0.8083, -0.5500,  0.1009, -0.5806, -0.0668, -0.1161],[ 0.7438,  0.0957,  0.5509, -0.7725,  0.0824,  0.0626],[ 0.3131,  0.0920,  0.8359,  0.9187, -0.4826, -0.0717]],[[ 0.1240, -0.0526,  0.3035,  0.1099,  0.5915,  0.0828],[ 0.0203,  0.8367,  0.9832, -0.4454,  0.3917, -0.1983],[-0.2976,  0.7764, -0.0074, -0.1965, -0.1343, -0.6683]]],grad_fn=<StackBackward>)

    1.4 LSTM优缺点

  • LSTM优势:

    LSTM的门结构能够有效减缓长序列问题中可能出现的梯度消失或爆炸, 虽然并不能杜绝这种现象, 但在更长的序列问题上表现优于传统RNN.

  • LSTM缺点:

    由于内部结构相对较复杂, 因此训练效率在同等算力下较传统RNN低很多.

 二. GRU介绍

GRU(Gated Recurrent Unit)也称门控循环单元结构, 它也是传统RNN的变体, 同LSTM一样能够有效捕捉长序列之间的语义关联, 缓解梯度消失或爆炸现象. 同时它的结构和计算要比LSTM更简单, 它的核心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去解析:

  • 更新门
  • 重置门

 1GRU的内部结构图

 1.1 GRU结构分析

  • 结构解释图:

 

  • GRU的更新门和重置门结构图:
  • 内部结构分析:

    • 和之前分析过的LSTM中的门控一样, 首先计算更新门和重置门的门值, 分别是z(t)和r(t), 计算方法就是使用X(t)与h(t-1)拼接进行线性变换, 再经过sigmoid激活. 之后重置门门值作用在了h(t-1)上, 代表控制上一时间步传来的信息有多少可以被利用. 接着就是使用这个重置后的h(t-1)进行基本的RNN计算, 即与x(t)拼接进行线性变化, 经过tanh激活, 得到新的h(t). 最后更新门的门值会作用在新的h(t),而1-门值会作用在h(t-1)上, 随后将两者的结果相加, 得到最终的隐含状态输出h(t), 这个过程意味着更新门有能力保留之前的结果, 当门值趋于1时, 输出就是新的h(t), 而当门值趋于0时, 输出就是上一时间步的h(t-1).
1.2 Bi-GRU介绍 

Bi-GRU与Bi-LSTM的逻辑相同, 都是不改变其内部结构, 而是将模型应用两次且方向不同, 再将两次得到的LSTM结果进行拼接作为最终输出. 具体参见上小节中的Bi-LSTM.

1.3 使用Pytorch构建GRU模型
  • 位置: 在torch.nn工具包之中, 通过torch.nn.GRU可调用.

  • nn.GRU类初始化主要参数解释:

    • input_size: 输入张量x中特征维度的大小.
    • hidden_size: 隐层张量h中特征维度的大小.
    • num_layers: 隐含层的数量.
      • bidirectional: 是否选择使用双向LSTM, 如果为True, 则使用; 默认不使用.
  • nn.GRU类实例化对象主要参数解释:

    • input: 输入张量x.
      • h0: 初始化的隐层张量h.
  • nn.GRU使用示例:

    >>> import torch
    >>> import torch.nn as nn
    >>> rnn = nn.GRU(5, 6, 2)
    >>> input = torch.randn(1, 3, 5)
    >>> h0 = torch.randn(2, 3, 6)
    >>> output, hn = rnn(input, h0)
    >>> output
    tensor([[[-0.2097, -2.2225,  0.6204, -0.1745, -0.1749, -0.0460],[-0.3820,  0.0465, -0.4798,  0.6837, -0.7894,  0.5173],[-0.0184, -0.2758,  1.2482,  0.5514, -0.9165, -0.6667]]],grad_fn=<StackBackward>)
    >>> hn
    tensor([[[ 0.6578, -0.4226, -0.2129, -0.3785,  0.5070,  0.4338],[-0.5072,  0.5948,  0.8083,  0.4618,  0.1629, -0.1591],[ 0.2430, -0.4981,  0.3846, -0.4252,  0.7191,  0.5420]],[[-0.2097, -2.2225,  0.6204, -0.1745, -0.1749, -0.0460],[-0.3820,  0.0465, -0.4798,  0.6837, -0.7894,  0.5173],[-0.0184, -0.2758,  1.2482,  0.5514, -0.9165, -0.6667]]],grad_fn=<StackBackward>)
    1.4 GRU优缺点
  • GRU的优势:

    • GRU和LSTM作用相同, 在捕捉长序列语义关联时, 能有效抑制梯度消失或爆炸, 效果都优于传统RNN且计算复杂度相比LSTM要小.
  • GRU的缺点:

    • GRU仍然不能完全解决梯度消失问题, 同时其作用RNN的变体, 有着RNN结构本身的一大弊端, 即不可并行计算, 这在数据量和模型体量逐步增大的未来, 是RNN发展的关键瓶颈.

 

这篇关于【深度学习】LSTM模型,GRU模型计算公式及其优缺点介绍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38946

相关文章

Java中Redisson 的原理深度解析

《Java中Redisson的原理深度解析》Redisson是一个高性能的Redis客户端,它通过将Redis数据结构映射为Java对象和分布式对象,实现了在Java应用中方便地使用Redis,本文... 目录前言一、核心设计理念二、核心架构与通信层1. 基于 Netty 的异步非阻塞通信2. 编解码器三、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Java 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

《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虚拟线程是Java19中以预览特性形式引入,Java21起正式发布的轻量级线程,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虚拟线程简介1.1 什么是虚拟线程?1.2 为什么需要虚拟线程?二、虚拟线程与平台线程对比代码对比示例:三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Python函数的作用域规则和闭包是编程中的关键概念,它们决定了变量的访问和生命周期,: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1. 基础作用域访问示例1:访问全局变量示例2:访问外层函数变量2. 闭包基础示例3:简单闭包示例4

5 种使用Python自动化处理PDF的实用方法介绍

《5种使用Python自动化处理PDF的实用方法介绍》自动化处理PDF文件已成为减少重复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五种实用方法,从内置工具到专业库,帮助你在Python中实现PDF任务... 目录使用内置库(os、subprocess)调用外部工具使用 PyPDF2 进行基本 PDF 操作使用

Linux五种IO模型的使用解读

《Linux五种IO模型的使用解读》文章系统解析了Linux的五种IO模型(阻塞、非阻塞、IO复用、信号驱动、异步),重点区分同步与异步IO的本质差异,强调同步由用户发起,异步由内核触发,通过对比各模... 目录1.IO模型简介2.五种IO模型2.1 IO模型分析方法2.2 阻塞IO2.3 非阻塞IO2.4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在编译器设计、配置文件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递归下降解析器是最常用且最直观的解析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 目录引言:解析器的核心价值一、递归下降解析器基础1.1 核心概念解析1.2 基本架构二、简单算术表达

深度解析Java @Serial 注解及常见错误案例

《深度解析Java@Serial注解及常见错误案例》Java14引入@Serial注解,用于编译时校验序列化成员,替代传统方式解决运行时错误,适用于Serializable类的方法/字段,需注意签... 目录Java @Serial 注解深度解析1. 注解本质2. 核心作用(1) 主要用途(2) 适用位置3

Java MCP 的鉴权深度解析

《JavaMCP的鉴权深度解析》文章介绍JavaMCP鉴权的实现方式,指出客户端可通过queryString、header或env传递鉴权信息,服务器端支持工具单独鉴权、过滤器集中鉴权及启动时鉴权... 目录一、MCP Client 侧(负责传递,比较简单)(1)常见的 mcpServers json 配置

Maven中生命周期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

《Maven中生命周期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Maven生命周期实战指南,包含核心概念、阶段详解、SpringBoot特化场景及企业级实践建议,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一、Maven 生命周期哲学二、default生命周期核心阶段详解(高频使用)三、clean生命周期核心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