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章 - Lua中的ipair 和 pair的区别 / table

2024-09-04 10:32
文章标签 文章 区别 table lua pair ipair

本文主要是介绍新文章 - Lua中的ipair 和 pair的区别 / table,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参考博客:  https://blog.csdn.net/W_han__/article/details/51376615 (https://blog.csdn.net/heyuchang666/article/details/51003492)

 参考博客:  https://www.jianshu.com/p/4db84cf0d61a(初探 lua 的唯一数据结构 table)

----------------------------------------------------------------------------------------------------

原来,pairs会遍历table的所有键值对。table是键值对的数据结构。

而ipairs就是固定地从key值1开始,下次key累加1进行遍历,如果key对应的value不存在,就停止遍历。顺便说下,记忆也很简单,带i的就是根据integer key值从1开始遍历的。

请看个例子:
tb = {"oh", [3] = "god", "my", [5] = "hello", [6] = "world"}

for k,v in ipairs(tb) do
     print(k, v)
end
输出结果就是:
1       oh
2       my
3       god
因为tb不存在tb[4],所以遍历到此为止了。

for k,v in pairs(tb) do
     print(k, v)
end
输出结果:
1       oh
2       my
3       god
6       world
5       hello
我们都能猜到,将输出所有的内容。然而你发现输出的顺序跟你tb中的顺序不同。
如果我们要按顺序输出怎么办?办法之一是:
for i = 1, #tb do
     if tb[i] then
          print(tb[i])
     else
end
当然,仅仅是个数组的话,ipairs也没问题。
———————————————————————————————————————————————————————— 
 

在lua的世界中是只有一种数据结构的,那就是table。
而 table 做了在其他语言中,高级特性该做的所有事情。

table 中的数组和hash

这个是比较诡异的一种操作。没错,hash和数组在一起。举个例子

 

local color = {first="red","blue",third="green","yellow"}
print(color["first"])   -- red
print(color[1])         -- blue
print(color[2])         -- yellow
print(color)            -- table: 0x41d99d48

当取下标时,只取出数组部分,当取键时,就是去取hash部分。
而table本身如果打印的话,他只是一个地址。

lua 的数组下标是从1开始的,这点需要注意了。

而遍历他们,lua又提供了两个方法,就是ipair和pair。

 

local color = {first="red","blue",third="green","yellow"}
for k,v in ipairs(color) do print(k,v)
end
-- 1       blue
-- 2       yellowfor k,v in pairs(color) do print(k,v)
end-- 1       blue
-- 2       yellow
-- third   green
-- first   red

table 的库函数

  • table.getn 获得table的长度
    对于一个序列,其元素个数是getn或者一元操作符 # 。其取的长度都是数组的。
    且其操作是O(N)的,所以尽量在长度很长的情况下避免使用。

 

local color = {first="red","blue",third="green","yellow","black"}
print(table.getn(color))  -- 3
print(#color)             -- 3
  • table.remove 删除指定元素
    删除元素,只是说删除 数组部分,也就是使用下标去删除的。

 

local color = {first="red","blue",third="green","yellow","black"}
table.remove(color,1)
for k,v in pairs(color) do print(k,v)
end
-- 1       yellow
-- 2       black
-- third   green
-- first   red

如果是删除 hash 部分的话就是 将指定的 元素设置成nil。同时,这样也是对内存的释放。

 

local color = {first="red","blue",third="green","yellow","black"}
table.remove(color,1)
color.first = nil
for k,v in pairs(color) do print(k,v)
end
-- 1       yellow
-- 2       black
-- third   green
  • table.concat 元素拼接
    按照此方式,把table中的元素拼接起来,同样的,还是针对的是一个table中的数组部分。

 

local color = {first="red","blue",third="green","yellow","black"}
print(table.concat(color,","))
-- blue,yellow,black
print(table.concat(color,",",2))
-- yellow,black

中间的“,”是指将 数组中的元素以什么为分割符分割。如果最后还跟着数字,则指的是取该数字以后的元素。

  • table.insert 插入一个元素
    同样,这是对数组操作的了。但是insert的插入性能不乐观,如果不是指定下标去插入元素的话,那么每次需要调用Luajit的 lj_table_len 来获取数组的长度。以便插入队尾。
    所以在热代码处减少对insert的使用

 

local color = {first="red","blue",third="green","yellow","black"}
table.insert(color,1,"orange")
for k,v in pairs(color) doprint(k,v)
end
  • table.new 新建一个table
    这是luajit的table扩展函数。用来新建table。这个函数会预先分配好指定数组和hash的空间大小。而不是在插入元素时自增长
    table.new(narray,nhash) 正是这个含义。
    因为自增长是一个代价非常高的操作。,会涉及到空间分配,resize和rehash等。
    因为是扩展出来的,所以使用的时候需要require一下。

 

local new_tab = require "table.new" -- 需要luajit-2.1.0-beta3local t = new_tab(10,5)
for i = 1,10 dot[i] = i
end
  • table.clear 清空table
    这个同样是函数 table.clear() 里面的函数,用来清空某个table里面的所有数据。但并不会释放数组和hash所占用的内存。
    所以,在循环利用lua table时比较有效。可以避免反复的创建和销毁。

 

local clear_tab = require "table.clear" -- 需要luajit-2.1.0-beta3local color = {first = "red", "blue", third = "green", "yellow"}
clear_tab(color)
for k,v in pairs(color) do print(k,v)
end

元表

元表(metatable)。元表是Lua中独有的概念,在实际的项目中,就是靠元表来对lua作面向对象编程的,在几乎所有的lua-resty-* 库中,都有他的身影。
最重要的函数辅助元表的处理。

  • setmetatable(table,metatable): 对指定表设置元表,如果元表中存在 _metatable 键值,setmetatable会失败。
  • getmetatable(table),用于获取table的元素。

类似python中的魔术方法,lua在这方面也有类似的做法。

  • __index 元方法
    __index 是元表中最常用的键值。当通过键访问表时,如果这个键没有值,则会寻找该元表的__index值。

 

local v = { bar = 1 }
t = setmetatable({}, { __index = v})
print(t.bar)
-- 1
  • __newindex 元方法
    该方法对表进行更新,_index 用来对表访问,当给表一个不存在的索引的时候,解释器会查找__newindex 元方法。

 

local t = {}
myt = setmetatable({k1 = "v1"}, {__newindex = t})print(myt.k1)
-- v1myt.k2 = "v2"
print(myt.k2,t.k2)
-- nil v2myt.k1 = "new_v1"
print(myt.k1,t.k1)
-- new_v1 nil
  • __tostring 元方法
    __tostring 元方法是用来改变一个表的输出行为。
    比如

 

local t = { major = 5,minor = 3,patch = 102
}
myt = setmetatable(t, {__index = { name = "lua" },__tostring = function (t)return string.format( "%s version is %d.%d.%d",t.name,t.major,t.minor,t.patch )end
})print(tostring(myt))
- lua version is 5.3.102
  • __call 元方法
    可以让表像方法一样被调用。

 

local version = { name = "lua",major = 5,minor = 3,patch = 102
}local function print_version(t)print(string.format( "%s version is %d.%d.%d",t.name,t.major,t.minor,t.patch ))
endversion  = setmetatable( version, { __call = print_version })version()

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是众多编程语言的所支持的。
其主要特点有:

  1. 封装:能把一个实体的信息,功能装入一个变量或对象里。
  2. 继承:在不改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扩充。
  3. 多态:在同一操作作用于不同的对象时。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4. 抽象: 简化复杂现实问题的解决。

 

-- Meta class
Rectangle = {area    = 0,length  = 0,breadth = 0,
}function Rectangle:new ( o,length,breadth )o = o or {}setmetatable(o, self)self.__index = selfself.length  = length or 0self.breadth = breadth or 0self.area    = length * breadthreturn o
endfunction Rectangle:printArea()print("矩形面积为 ",self.area)
end-- 创建对象
r = Rectangle:new(nil,10,20)-- 访问属性
print("矩形的长为",r.length)
-- 矩形的长为      10-- 访问成员函数
r:printArea()    -- 或者写成 r.printArea(r)  用 :号表示是一个语法糖
-- 矩形面积为      200



 

这篇关于新文章 - Lua中的ipair 和 pair的区别 / table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35774

相关文章

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与基本使用详解

《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与基本使用详解》在Redis中使用Lua脚本可以实现原子性操作、减少网络开销以及提高执行效率,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在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 目录Redis 执行 Lua 脚本的原理基本使用方法使用EVAL命令执行 Lua 脚本使用EVALSHA命令

Pandas透视表(Pivot Table)的具体使用

《Pandas透视表(PivotTable)的具体使用》透视表用于在数据分析和处理过程中进行数据重塑和汇总,本文就来介绍一下Pandas透视表(PivotTable)的具体使用,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前言什么是透视表?使用步骤1. 引入必要的库2. 读取数据3. 创建透视表4. 查看透视表总结前言

Java使用ANTLR4对Lua脚本语法校验详解

《Java使用ANTLR4对Lua脚本语法校验详解》ANTLR是一个强大的解析器生成器,用于读取、处理、执行或翻译结构化文本或二进制文件,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Java如何使用ANTLR4对Lua脚本... 目录什么是ANTLR?第一个例子ANTLR4 的工作流程Lua脚本语法校验准备一个Lua Gramm

go 指针接收者和值接收者的区别小结

《go指针接收者和值接收者的区别小结》在Go语言中,值接收者和指针接收者是方法定义中的两种接收者类型,本文主要介绍了go指针接收者和值接收者的区别小结,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 目录go 指针接收者和值接收者的区别易错点辨析go 指针接收者和值接收者的区别指针接收者和值接收者的

售价599元起! 华为路由器X1/Pro发布 配置与区别一览

《售价599元起!华为路由器X1/Pro发布配置与区别一览》华为路由器X1/Pro发布,有朋友留言问华为路由X1和X1Pro怎么选择,关于这个问题,本期图文将对这二款路由器做了期参数对比,大家看... 华为路由 X1 系列已经正式发布并开启预售,将在 4 月 25 日 10:08 正式开售,两款产品分别为华

kotlin中const 和val的区别及使用场景分析

《kotlin中const和val的区别及使用场景分析》在Kotlin中,const和val都是用来声明常量的,但它们的使用场景和功能有所不同,下面给大家介绍kotlin中const和val的区别,... 目录kotlin中const 和val的区别1. val:2. const:二 代码示例1 Java

CSS Padding 和 Margin 区别全解析

《CSSPadding和Margin区别全解析》CSS中的padding和margin是两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属性,它们用于控制元素周围的空白区域,本文将详细介绍padding和... 目录css Padding 和 Margin 全解析1. Padding: 内边距2. Margin: 外边距3. Padd

微信公众号脚本-获取热搜自动新建草稿并发布文章

《微信公众号脚本-获取热搜自动新建草稿并发布文章》本来想写一个自动化发布微信公众号的小绿书的脚本,但是微信公众号官网没有小绿书的接口,那就写一个获取热搜微信普通文章的脚本吧,:本文主要介绍微信公众... 目录介绍思路前期准备环境要求获取接口token获取热搜获取热搜数据下载热搜图片给图片加上标题文字上传图片

Springboot @Autowired和@Resource的区别解析

《Springboot@Autowired和@Resource的区别解析》@Resource是JDK提供的注解,只是Spring在实现上提供了这个注解的功能支持,本文给大家介绍Springboot@... 目录【一】定义【1】@Autowired【2】@Resource【二】区别【1】包含的属性不同【2】@

Java中的String.valueOf()和toString()方法区别小结

《Java中的String.valueOf()和toString()方法区别小结》字符串操作是开发者日常编程任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转换为字符串是一种常见需求,其中最常见的就是String.value... 目录String.valueOf()方法方法定义方法实现使用示例使用场景toString()方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