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使用Intent传递对象

2024-09-04 10:04

本文主要是介绍Android使用Intent传递对象,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Android使用Intent传递对象
    • Serializable方式
    • Parcelable方式

Android使用Intent传递对象

Intent的用法相信你已经比较熟悉了,我们可以借助它来启动活动、发送广播、启动服务等。在进行上述操作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在Intent中添加一些附加数据,以达到传值的效果,比如在FirstActivity中添加如下代码: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FirstActivity.this, SecondActivity.class);
intent.putExtra("string_data", "hello");
intent.putExtra("int_data", 100);
startActivity(intent);

这里调用了Intent的putExtra()方法来添加要传递的数据,之后在SecondActivity中就可以得到这些值了,代码如下所示:

getIntent().getStringExtra("string_data");
getIntent().getIntExtra("int_data", 0);

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putExtra()方法中所支持的数据类型是有限的,虽然常用的一些数据类型它都会支持,但是当你想去传递一些自定义对象的时候,就会发现无从下手。不用担心,下面我们就学习一下使用Intent来传递对象的技巧。

Serializable方式

使用Intent来传递对象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Serializable和Parcelable,本小节中我们先来学习一下第一种实现方式。

Serializable是序列化的意思,表示将一个对象转换成可存储或可传输的状态。序列化后的对象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也可以存储到本地。至于序列化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让一个类去实现Serializable这个接口就可以了。

比如说有一个Person类,其中包含了name和age这两个字段,想要将它序列化就可以这样写:

public class Perso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其中,get、set方法都是用于赋值和读取字段数据的,最重要的部分是在第一行。这里让Person类去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这样所有的Person对象就都是可序列化的了。

接下来在FirstActivity中的写法非常简单: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setName("Tom");
person.setAge(20);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FirstActivity.this, SecondActivity.class);
intent.putExtra("person_data", person);
startActivity(intent);

可以看到,这里我们创建了一个Person的实例,然后就直接将它传入到putExtra()方法中了。由于Person类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所以才可以这样写。

接下来在SecondActivity中获取这个对象也很简单,写法如下:

Person person = (Person) getIntent().getSerializableExtra("person_data");

这里调用了getSerializableExtra()方法来获取通过参数传递过来的序列化对象,接着再将它向下转型成Person对象,这样我们就成功实现了使用Intent来传递对象的功能了。

Parcelable方式

除了Serializable之外,使用Parcelable也可以实现相同的效果,不过不同于将对象进行序列化,Parcelable方式的实现原理是将一个完整的对象进行分解,而分解后的每一部分都是Intent所支持的数据类型,这样也就实现传递对象的功能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Parcelable的实现方式,修改Person中的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Person implements Parcel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Override
public int describeContents() {
return 0;
}
@Override
public void writeToParcel(Parcel dest, int flags) {
dest.writeString(name); //写出name
dest.writeInt(age); //写出age
}
public static final Parcelable.Creator<Person> CREATOR = new Parcelable.
Creator<Person>() {
@Override
public Person createFromParcel(Parcel source)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name = source.readString(); //读取name
person.age = source.readInt(); //读取age
return person;
}
@Override
public Person[] newArray(int size) {
return new Person[size];
}
};
}

Parcelable的实现方式要稍微复杂一些。可以看到,首先我们让Person类去实现了Parcelable接口,这样就必须重写describeContents()和writeToParcel()这两个方法。其中describeContents()方法直接返回0就可以了,而writeToParcel()方法中我们需要调用Parcel的writeXxx()方法,将Person类中的字段一一写出。注意,字符串型数据就调用writeString()方法,整型数据就调用writeInt()方法,以此类推。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在Person类中提供一个名为CREATOR的常量,这里创建了Parcelable.Creator接口的一个实现,并将泛型指定为Person。接着需要重写createFromParcel()和newArray()这两个方法,在createFromParcel()方法中我们要去读取刚才写出的name和age字段,并创建一个Person对象进行返回,其中name和age都是调用Parcel的readXxx()方法读取到的,注意这里读取的顺序一定要和刚才写出的顺序完全相同。而newArray()方法中的实现就简单多了,只需要new出一个Person数组,并使用方法中传入的size作为数组大小就可以了。

接下来,在FirstActivity中我们仍然可以使用相同的代码来传递Person对象,只不过在SecondActivity中获取对象的时候需要稍加改动,如下所示:

Person person = (Person) getIntent().getParcelableExtra("person_data");

注意,这里不再是调用getSerializableExtra()方法,而是调用getParcelableExtra()方法来获取传递过来的对象了,其他的地方都完全相同。

这样我们就把使用Intent来传递对象的两种实现方式都学习完了,对比一下,Serializable的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会把整个对象进行序列化,因此效率会比Parcelable方式低一些,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还是更加推荐使用Parcelable的方式来实现Intent传递对象的功能。

如果对你有帮助,就一键三连呗(关注+点赞+收藏),我会持续更新更多干货~~

这篇关于Android使用Intent传递对象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35707

相关文章

C#中lock关键字的使用小结

《C#中lock关键字的使用小结》在C#中,lock关键字用于确保当一个线程位于给定实例的代码块中时,其他线程无法访问同一实例的该代码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lock关键字的使用... 目录使用方式工作原理注意事项示例代码为什么不能lock值类型在C#中,lock关键字用于确保当一个线程位于给定实例的代码块中时

MySQL 强制使用特定索引的操作

《MySQL强制使用特定索引的操作》MySQL可通过FORCEINDEX、USEINDEX等语法强制查询使用特定索引,但优化器可能不采纳,需结合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避免性能下降,注意版本差异... 目录1. 使用FORCE INDEX语法2. 使用USE INDEX语法3. 使用IGNORE IND

C# $字符串插值的使用

《C#$字符串插值的使用》本文介绍了C#中的字符串插值功能,详细介绍了使用$符号的实现方式,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 字符使用方式创建内插字符串包含不同的数据类型控制内插表达式的格式控制内插表达式的对齐方式内插表达式中使用转义序列内插表达式中使用

flask库中sessions.py的使用小结

《flask库中sessions.py的使用小结》在Flask中Session是一种用于在不同请求之间存储用户数据的机制,Session默认是基于客户端Cookie的,但数据会经过加密签名,防止篡改,... 目录1. Flask Session 的基本使用(1) 启用 Session(2) 存储和读取 Se

Java Thread中join方法使用举例详解

《JavaThread中join方法使用举例详解》JavaThread中join()方法主要是让调用改方法的thread完成run方法里面的东西后,在执行join()方法后面的代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 目录前言1.join()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join()方法的三个重载版本3.join()方法的工作原

Spring AI使用tool Calling和MCP的示例详解

《SpringAI使用toolCalling和MCP的示例详解》SpringAI1.0.0.M6引入ToolCalling与MCP协议,提升AI与工具交互的扩展性与标准化,支持信息检索、行动执行等... 目录深入探索 Spring AI聊天接口示例Function CallingMCPSTDIOSSE结束语

Linux系统之lvcreate命令使用解读

《Linux系统之lvcreate命令使用解读》lvcreate是LVM中创建逻辑卷的核心命令,支持线性、条带化、RAID、镜像、快照、瘦池和缓存池等多种类型,实现灵活存储资源管理,需注意空间分配、R... 目录lvcreate命令详解一、命令概述二、语法格式三、核心功能四、选项详解五、使用示例1. 创建逻

在Java中使用OpenCV实践

《在Java中使用OpenCV实践》用户分享了在Java项目中集成OpenCV4.10.0的实践经验,涵盖库简介、Windows安装、依赖配置及灰度图测试,强调其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多功能性,并计划后续探... 目录前言一 、OpenCV1.简介2.下载与安装3.目录说明二、在Java项目中使用三 、测试1.测

C++中detach的作用、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C++中detach的作用、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关于C++中的detach,它主要涉及多线程编程中的线程管理,理解detach的作用、使用场景以及注意事项,对于写出高效、安全的多线程程序至关重要,下... 目录一、什么是join()?它的作用是什么?类比一下:二、join()的作用总结三、join()怎么

mybatis中resultMap的association及collectio的使用详解

《mybatis中resultMap的association及collectio的使用详解》MyBatis的resultMap定义数据库结果到Java对象的映射规则,包含id、type等属性,子元素需... 目录1.reusltmap的说明2.association的使用3.collection的使用4.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