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题练习与总结:数组中的第K个最大元素--215

2024-09-03 09:36

本文主要是介绍LeetCode题练习与总结:数组中的第K个最大元素--215,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题目描述

给定整数数组 nums 和整数 k,请返回数组中第 k 个最大的元素。

请注意,你需要找的是数组排序后的第 k 个最大的元素,而不是第 k 个不同的元素。

你必须设计并实现时间复杂度为 O(n) 的算法解决此问题。

示例 1:

输入: [3,2,1,5,6,4], k = 2
输出: 5

示例 2:

输入: [3,2,3,1,2,4,5,5,6], k = 4
输出: 4

提示:

  • 1 <= k <= nums.length <= 10^5
  • -10^4 <= nums[i] <= 10^4

二、解题思路

  • 理解问题: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 k,要求返回数组中第 k 个最大的元素。这里的第 k 个最大元素是指在数组排序后,从大到小数第 k 个元素。

  • 选择算法:为了在 O(n) 的时间复杂度内找到第 k 个最大的元素,我们可以使用快速选择算法(Quickselect)。这个算法是快速排序的变种,但不需要对整个数组进行排序,它通过分区的思想来找到第 k 大的元素。

  • 快速选择算法步骤

    • 从数组中选择一个基准元素(pivot)。
    • 将数组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含所有大于或等于基准元素的元素,另一部分包含所有小于基准元素的元素。
    • 确定基准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
    • 如果基准元素的位置正好是 k-1,则找到了第 k 个最大的元素。
    • 如果基准元素的位置大于 k-1,则第 k 个最大的元素在基准元素的左侧,递归地在左侧子数组中查找。
    • 如果基准元素的位置小于 k-1,则第 k 个最大的元素在基准元素的右侧,递归地在右侧子数组中查找。
  • 代码实现

    • findKthLargest 方法是主方法,调用 quickSelect 来找到第 k 个最大的元素。
    • quickSelect 方法递归地找到第 k 个最大的元素。
    • partition 方法用于对数组进行分区,将大于或等于基准元素的元素放在基准元素的左侧,将小于基准元素的元素放在右侧。
    • swap 方法用于交换数组中的两个元素。

以下是具体的解题步骤:

  • 初始化 left 为 0,right 为 nums.length - 1
  • 在 quickSelect 方法中,通过 partition 方法找到一个基准元素的位置 pivotIndex
  • 比较 pivotIndex 和 k-1
    • 如果相等,返回 nums[pivotIndex]
    • 如果 pivotIndex 大于 k-1,则在左侧子数组 [left, pivotIndex - 1] 中递归调用 quickSelect
    • 如果 pivotIndex 小于 k-1,则在右侧子数组 [pivotIndex + 1, right] 中递归调用 quickSelect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平均 O(n) 的时间复杂度内找到第 k 个最大的元素。

三、具体代码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findKthLargest(int[] nums, int k) {return quickSelect(nums, 0, nums.length - 1, k);}private int quickSelect(int[] nums, int left, int right, int k) {int pivotIndex = partition(nums, left, right);// 因为我们要找的是第 k 个最大的元素,所以 k 应该是相对于排序后的数组的位置if (pivotIndex == k - 1) {return nums[pivotIndex];} else if (pivotIndex > k - 1) {// 如果 pivotIndex 大于 k - 1,说明第 k 个最大的元素在左侧return quickSelect(nums, left, pivotIndex - 1, k);} else {// 如果 pivotIndex 小于 k - 1,说明第 k 个最大的元素在右侧return quickSelect(nums, pivotIndex + 1, right, k);}}private int partition(int[] nums, int left, int right) {int pivot = nums[right];int i = left;for (int j = left; j < right; j++) {// 我们希望比 pivot 大的数在左边,因此这里应该是 >=if (nums[j] >= pivot) {swap(nums, i, j);i++;}}swap(nums, i, right);return i;}private void swap(int[] nums, int i, int j) {int temp = nums[i];nums[i] = nums[j];nums[j] = temp;}
}

四、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 时间复杂度

快速选择算法(Quickselect)的平均时间复杂度是 O(n),但最坏情况下是 O(n^2)。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 平均情况:在平均情况下,每次调用 partition 方法都会将数组分成两个大致相等的部分。这意味着每次递归调用处理的数组大小大约减半。因此,算法的运行时间大致遵循一个几何级数,其总和是 O(n)。具体来说,时间复杂度是 T(n) = T(n/2) + O(n),解这个递归方程得到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n)。

  • 最坏情况:在最坏情况下,每次分区操作选择的基准元素都是最小或最大的元素,导致每次递归只减少一个元素。这种情况下,算法的运行时间遵循一个线性递归,其时间复杂度为 O(n^2)。例如,如果数组已经排序,每次分区操作只减少一个元素。

2. 空间复杂度

快速选择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 O(1),也就是常数空间。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 递归栈空间:尽管算法是递归的,但每次递归调用只使用常数额外空间(不包括输入数组)。在最坏情况下,递归的深度可以达到 n,这意味着递归栈空间是 O(n)。然而,由于问题要求返回第 k 个最大的元素,实际上递归的深度不会超过 n,因此递归栈空间仍然是 O(n)。

  • 额外空间:除了递归栈空间之外,算法在执行过程中只使用了常数额外空间。例如,partition 方法中使用的变量 pivotij 和 temp 都是固定数量的变量,与输入数组的大小无关。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递归栈空间在最坏情况下是 O(n),但通常我们在分析空间复杂度时,如果不特别指明,是指除了输入数据之外所需的空间,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 O(1)。

五、总结知识点

  • 快速选择算法(Quickselect)

    • 快速选择算法是基于快速排序的选择算法,用于在未排序的数组中找到第 k 个最大(或最小)的元素。
    • 它是分而治之策略的一个实例,具有与快速排序相似的递归结构。
  • 递归(Recursion)

    • quickSelect 方法是一个递归方法,它通过不断缩小搜索范围来找到所需的元素。
    • 递归的基本条件是当 pivotIndex 等于 k - 1 时,表示找到了第 k 个最大的元素。
  • 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

    • 快速选择算法使用了分治法的思想,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来解决。
  • 分区(Partitioning)

    • partition 方法用于将数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含所有大于或等于基准值的元素,另一部分包含所有小于基准值的元素。
  • 基准元素(Pivot)的选择

    • 在这个实现中,基准元素被选为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
  • 交换(Swapping)

    • swap 方法用于交换数组中的两个元素。
  • 数组操作

    • 代码涉及数组的遍历和元素的比较。
  • 整数(Integer)操作

    • 代码中使用了整数类型进行数组索引和比较操作。
  • 算法设计

    • 快速选择算法的设计是高效算法设计的一个例子,它利用了快速排序的分区思想,但不需要对整个数组进行排序。
  • 递归栈(Recursive Stack)

    • 递归方法会使用系统栈来存储每次递归调用的状态,包括局部变量和返回地址。
  • 边界条件检查

    • 在 quickSelect 方法中,通过比较 pivotIndex 和 k - 1 来确定递归的边界条件。

以上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详细步骤,希望能够为各位提供启发和帮助。

这篇关于LeetCode题练习与总结:数组中的第K个最大元素--215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32643

相关文章

Python中logging模块用法示例总结

《Python中logging模块用法示例总结》在Python中logging模块是一个强大的日志记录工具,它允许用户将程序运行期间产生的日志信息输出到控制台或者写入到文件中,:本文主要介绍Pyt... 目录前言一. 基本使用1. 五种日志等级2.  设置报告等级3. 自定义格式4. C语言风格的格式化方法

JavaScript中比较两个数组是否有相同元素(交集)的三种常用方法

《JavaScript中比较两个数组是否有相同元素(交集)的三种常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Script中比较两个数组是否有相同元素(交集)的三种常用方法,每种方法结合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 目录引言:为什么"相等"判断如此重要?方法1:使用some()+includes()(适合小数组)方法2

Spring 依赖注入与循环依赖总结

《Spring依赖注入与循环依赖总结》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Spring依赖注入与循环依赖总结篇,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1. Spring 三级缓存解决循环依赖1. 创建UserService原始对象2. 将原始对象包装成工

MySQL中查询和展示LONGBLOB类型数据的技巧总结

《MySQL中查询和展示LONGBLOB类型数据的技巧总结》在MySQL中LONGBLOB是一种二进制大对象(BLOB)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大量的二进制数据,:本文主要介绍MySQL中查询和展示LO... 目录前言1. 查询 LONGBLOB 数据的大小2. 查询并展示 LONGBLOB 数据2.1 转换为十

Java中数组与栈和堆之间的关系说明

《Java中数组与栈和堆之间的关系说明》文章讲解了Java数组的初始化方式、内存存储机制、引用传递特性及遍历、排序、拷贝技巧,强调引用数据类型方法调用时形参可能修改实参,但需注意引用指向单一对象的特性... 目录Java中数组与栈和堆的关系遍历数组接下来是一些编程小技巧总结Java中数组与栈和堆的关系关于

在Java中实现线程之间的数据共享的几种方式总结

《在Java中实现线程之间的数据共享的几种方式总结》在Java中实现线程间数据共享是并发编程的核心需求,但需要谨慎处理同步问题以避免竞态条件,本文通过代码示例给大家介绍了几种主要实现方式及其最佳实践,... 目录1. 共享变量与同步机制2. 轻量级通信机制3. 线程安全容器4. 线程局部变量(ThreadL

把Python列表中的元素移动到开头的三种方法

《把Python列表中的元素移动到开头的三种方法》在Python编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对列表(list)进行操作,有时,我们希望将列表中的某个元素移动到最前面,使其成为第一项,本文给大家介绍了把Pyth... 目录一、查找删除插入法1. 找到元素的索引2. 移除元素3. 插入到列表开头二、使用列表切片(Lis

Spring Boot 与微服务入门实战详细总结

《SpringBoot与微服务入门实战详细总结》本文讲解SpringBoot框架的核心特性如快速构建、自动配置、零XML与微服务架构的定义、演进及优缺点,涵盖开发环境准备和HelloWorld实战... 目录一、Spring Boot 核心概述二、微服务架构详解1. 微服务的定义与演进2. 微服务的优缺点三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本文介绍了Java数组和集合框架的基础知识,数组部分涵盖了一维、二维及多维数组的声明、初始化、访问与遍历方法,以及Arrays类的常用操作,对Java数组与集合相... 目录一、Java数组基础1.1 数组结构概述1.2 一维数组1.2.1 声明与初始化1.2.2 访问

Java通过驱动包(jar包)连接MySQL数据库的步骤总结及验证方式

《Java通过驱动包(jar包)连接MySQL数据库的步骤总结及验证方式》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Java通过JDBC连接MySQL数据库,包括下载驱动、配置Eclipse环境、检测数据库连接等关键步骤,... 目录一、下载驱动包二、放jar包三、检测数据库连接JavaJava 如何使用 JDBC 连接 m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