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连接建立和断开

2024-09-02 16:12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网络]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连接建立和断开,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TCP的三次握手

  •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网络包,服务器端收到,证明客户端的发送能力、服务器的接收能力是正常的。
  •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发送网络包,客户端收到,证明服务器端的发送能力是正常的,不过此时并不能确定,客户端的接收能力是正常的。
  •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包,服务器端收到,服务器端可以得出结论,客户端的发送,接收能力是正常的。服务器端的接收,发送能力是正常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什么是半连接队列?

  • 服务器端第一次收到客户端的SYN之后,会处于SYN_RCVD状态,此时双方还没有正式完全建立连接,服务器会把这种状态下的连接请求放入一个队列中,这个队列就被称之为半连接队列。
    对应的,完成三次握手之后,建立起的连接我们就会放入到全连接队列中,如果队列满了就有可能出现丢包的现象。
  • SYN-ACK重传次数的问题:服务器端发送完SYN-ACK包,如果未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包,服务器进行首次重传,如果重传次数超过系统规定的最大重传次数,
    系统将连接信息从半连接队列中删除。
  • 半连接存活时间:

ISN(Initial Sequence Number)是固定的吗?

  • 肯定不是,序列号是动态生成的,防止被攻击
  • ISN随时间变化,每个连接都将具有不同的ISN。ISN可以看作是一个32bit的计数器。每4ms加一。这样选择的序列号的目的在于防止在网络中被延迟的分组在以后又被传送。

SYN攻击

  • 服务器端的资源分配是在二次握手时分配的,而客户端的资源是在完成三次握手时分配的,所以服务器容易受到SYN洪泛攻击。
    SYN攻击就是Client在短时间内伪造大量不存在的IP地址,并向Server不断地发送SYN包,Server则回复确认包,并等待Client确认,由于源地址不存在,因此Server需要不断重发直至超时,这些伪造的SYN包将长时间占用未连接队列,导致正常的SYN请求因为队列满而被丢弃,从而引起网络拥塞甚至系统瘫痪。
  • SYN 攻击是一种典型的 DoS/DDoS 攻击。

TCP的四次挥手

建立一个TCP链接,需要三次握手,终止一个连接需要经过四次挥手。

  •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发送FIN报文,说明断开连接,客户端停止向服务器端发送信号,此时客户端处于FIN_WAIT1,然后服务器端处于半关闭状态(FIN = 1, seq = u)
  • 第二次挥手:服务器端接收到FIN报文之后,发送ACK报文,把客户端的序列号值+1作为ACK报文的序列值进行发送,表示服务器端已经收到客户端的报文,服务器处于CLOSE_WAIT(关闭等待)状态
    服务器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发出确认报文段(ACK=1,确认号ack= u+1,序号seq=v)
  • 第三次挥手:如果服务端也想断开连接了,和客户端的第一次挥手一样,发给 FIN 报文,且指定一个序列号。此时服务端处于 LAST_ACK 的状态。(FIN = 1, ACK = 1,ack = u+1,seq = w)此时服务器处于LAST_ACK状态。
  •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 FIN 之后,一样发送一个 ACK 报文作为应答,且把服务端的序列号值 +1 作为自己 ACK 报文的序列号值,此时客户端处于 TIME_WAIT 状态。需要过一阵子以确保服务端收到自己的 ACK 报文之后才会进入 CLOSED 状态,服务端收到 ACK 报文之后,就处于关闭连接了,处于 CLOSED 状态(ACK = 1, seq = u+1, ack = w +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TIME_WAIT状态需要经过2MSL才能返回到CLOSED状态?

  • 理论上,四个报文都发送完毕,就可以直接进入CLOSE状态了,但是可能网络是不可靠的,有可能最后一个ACK丢失。所以TIME_WAIT状态就是用来重发可能丢失的ACK报文。

四次挥手释放连接时,等待2MSL的意义?

  • MSL是Maximum Segment Lifetime的英文缩写,可译为“最长报文段寿命”,它是任何报文在网络上存在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报文将被丢弃。
  • 保证客户端发送的最后一个ACK报文段能够到达服务端。
  • 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出现在本连接中。:客户端在发送完最后一个ACK报文段之后,再经过2MSL,就可以使本连接持续的时间内所有请求的报文段都从网络消失,便使下一个新的连接中不会出现这种旧的连接请求报文段。

这篇关于[Linux网络]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连接建立和断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30438

相关文章

Linux系统中查询JDK安装目录的几种常用方法

《Linux系统中查询JDK安装目录的几种常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Linux系统中查询JDK安装目录的几种常用方法,方法分别是通过update-alternatives、Java命令、环境变量及目... 目录方法 1:通过update-alternatives查询(推荐)方法 2:检查所有已安装的 JDK方

Linux系统之lvcreate命令使用解读

《Linux系统之lvcreate命令使用解读》lvcreate是LVM中创建逻辑卷的核心命令,支持线性、条带化、RAID、镜像、快照、瘦池和缓存池等多种类型,实现灵活存储资源管理,需注意空间分配、R... 目录lvcreate命令详解一、命令概述二、语法格式三、核心功能四、选项详解五、使用示例1. 创建逻

Linux下在线安装启动VNC教程

《Linux下在线安装启动VNC教程》本文指导在CentOS7上在线安装VNC,包含安装、配置密码、启动/停止、清理重启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需安装VNC桌面以避免黑屏,并解决端口冲突和目录权限问题... 目录描述安装VNC安装 VNC 桌面可能遇到的问题总结描js述linux中的VNC就类似于Window

linux下shell脚本启动jar包实现过程

《linux下shell脚本启动jar包实现过程》确保APP_NAME和LOG_FILE位于目录内,首次启动前需手动创建log文件夹,否则报错,此为个人经验,供参考,欢迎支持脚本之家... 目录linux下shell脚本启动jar包样例1样例2总结linux下shell脚本启动jar包样例1#!/bin

Linux之platform平台设备驱动详解

《Linux之platform平台设备驱动详解》Linux设备驱动模型中,Platform总线作为虚拟总线统一管理无物理总线依赖的嵌入式设备,通过platform_driver和platform_de... 目录platform驱动注册platform设备注册设备树Platform驱动和设备的关系总结在 l

linux批量替换文件内容的实现方式

《linux批量替换文件内容的实现方式》本文总结了Linux中批量替换文件内容的几种方法,包括使用sed替换文件夹内所有文件、单个文件内容及逐行字符串,强调使用反引号和绝对路径,并分享个人经验供参考... 目录一、linux批量替换文件内容 二、替换文件内所有匹配的字符串 三、替换每一行中全部str1为st

Linux进程CPU绑定优化与实践过程

《Linux进程CPU绑定优化与实践过程》Linux支持进程绑定至特定CPU核心,通过sched_setaffinity系统调用和taskset工具实现,优化缓存效率与上下文切换,提升多核计算性能,适... 目录1. 多核处理器及并行计算概念1.1 多核处理器架构概述1.2 并行计算的含义及重要性1.3 并

Linux线程之线程的创建、属性、回收、退出、取消方式

《Linux线程之线程的创建、属性、回收、退出、取消方式》文章总结了线程管理核心知识:线程号唯一、创建方式、属性设置(如分离状态与栈大小)、回收机制(join/detach)、退出方法(返回/pthr... 目录1. 线程号2. 线程的创建3. 线程属性4. 线程的回收5. 线程的退出6. 线程的取消7.

C#连接SQL server数据库命令的基本步骤

《C#连接SQLserver数据库命令的基本步骤》文章讲解了连接SQLServer数据库的步骤,包括引入命名空间、构建连接字符串、使用SqlConnection和SqlCommand执行SQL操作,... 目录建议配合使用:如何下载和安装SQL server数据库-CSDN博客1. 引入必要的命名空间2.

Linux下进程的CPU配置与线程绑定过程

《Linux下进程的CPU配置与线程绑定过程》本文介绍Linux系统中基于进程和线程的CPU配置方法,通过taskset命令和pthread库调整亲和力,将进程/线程绑定到特定CPU核心以优化资源分配... 目录1 基于进程的CPU配置1.1 对CPU亲和力的配置1.2 绑定进程到指定CPU核上运行2 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