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第二部分 创建型设计模式 第6章 原型模式(A:C++实现)

2024-08-30 12:58

本文主要是介绍《设计模式》第二部分 创建型设计模式 第6章 原型模式(A:C++实现),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2.1模式动机

在有些系统中,存在大量相同或相似对象的创建问题,如果用传统的构造函数来创建对象,会比较复杂且耗时耗资源,用原型模式生成对象就很高效,就像孙悟空拔下猴毛轻轻一吹就变出很多孙悟空一样简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原型模式: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把需要做的课外习题写到黑板上,而下面的我们都要把这些题抄写到自己的本子上,回家做好,第二天交上来,也就是每道题,全班50个人,每个人都要抄写一遍。按照现在的时间理论来说,就是浪费了50个人的时间。但是,那个时候条件限制,老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好了,老师做一份电子版的习题,打印一份,然后拿着这份打印的原版,就可以复制出50份。

老师打印出来的那一份,就是“原型”,而复制出来的那50份,就是使用的“拷贝”。而原型模式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通过现有的东西,再复制出一个来。

好了,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理论部分。

2.2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中是这样说的: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原型(Prototype)模式的定义如下:用一个已经创建的实例作为原型,通过复制该原型对象来创建一个和原型相同或相似的新对象。在这里,原型实例指定了要创建的对象的种类。用这种方式创建对象非常高效,根本无须知道对象创建的细节。例如,Windows 操作系统的安装通常较耗时,如果复制就快了很多。在生活中复制的例子非常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原型模式说白了其实就是有一个把自己拷贝一下的方法。该模式很好理解,该模式独特地方不是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从语义上理解,只是实现了一个接口而已。

2.3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2.3.1模式的结构

原型模式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 抽象原型类:规定了具体原型对象必须实现的接口。
 具体原型类:实现抽象原型类的 clone() 方法,它是可被复制的对象。
 访问类:使用具体原型类中的 clone() 方法来复制新的对象。

其结构图如图 2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原型模式的结构图

由于克隆需要一个原型,而上面的类图中Prototype就这个原型,Prototype定义了克隆自身的Clone接口,由派生类进行实现,而实现原型模式的重点就在于这个Clone接口的实现。ConcretePrototype1类和ConcretePrototype2类继承自Prototype类,并实现Clone接口,实现克隆自身的操作;同时,在ConcretePrototype1类和ConcretePrototype2类中需要重写默认的复制构造函数,供Clone函数调用,Clone就是通过在内部调用重写的复制构造函数实现的。在后续的编码过程中,如果某个类需要实现Clone功能,就只需要继承Prototype类,然后重写自己的默认复制构造函数就好了。好比在C#、Java等于语言中就提供了clone接口,当某个类需要实现原型模式时,只需要实现这个接口的道理是一样的。不管用什么面向对象的语言,思想都是一样的。我们在这里学的是思想。

2.3.2模式的实现

/**Includes*********************************************************************/
#include <iostream>/**namespace********************************************************************/
using namespace std;//接口
class Prototype
{
public:Prototype(){}virtual ~Prototype(){}virtual Prototype *Clone()=0;
};//实现
class ConcretePrototype_1 : public Prototype
{
public :ConcretePrototype_1():m_counter(1){}//拷贝构造函数ConcretePrototype_1( int counter){this->m_counter = counter;}//复制自身virtual Prototype * Clone(){//调用拷贝构造函数return new ConcretePrototype_1(*this );}void Show(){cout << this->m_counter << endl;}virtual ~ConcretePrototype_1(){}private :int m_counter;
};//实现
class ConcretePrototype_2 : public Prototype
{
public :ConcretePrototype_2():m_counter(2){}//拷贝构造函数ConcretePrototype_2(int counter){m_counter = counter;}//复制自身virtual Prototype * Clone(){//调用拷贝构造函数return new ConcretePrototype_2 (*this );}void Show(){cout << this->m_counter << endl;}virtual ~ConcretePrototype_2(){}private :int m_counter;
};/*** @brief     主函数* @param     argcargv* @retval    Non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ConcretePrototype_1 * p1 = new ConcretePrototype_1();ConcretePrototype_2 * p2 = (ConcretePrototype_2 *)(p1->Clone());p1->Show();p2->Show();delete p1;delete p2;return 0;
}

结果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述代码实现了一个最简单的原型模式,但是已经将原型模式的基本实现原理展现出来了。而有的时候,当调用Clone获得了一个复制的对象以后,需要改变对象的状态,此时就可能需要在ConcretePrototype类中添加一个Initialize操作,专门用于初始化克隆对象。由于在Clone的内部调用的是复制构造函数,而此处又涉及到深复制和浅复制的问题。所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仔细的考虑。

2.4模式的应用场景

原型模式和建造者模式、工厂方法模式一样,都属于创建型模式的一种。简单的来说,我们使用原型模式,就是为了创建对象。但是,在以下场景下,使用原型模式是最好的选择:

  • 当我们的对象类型不是开始就能确定的,而这个类型是在运行期确定的话,那么我们通过这个类型的对象克隆出一个新的对象比较容易一些;

  •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对象在某个状态下的副本,此时,我们使用原型模式是最好的选择;例如:一个对象,经过一段处理之后,其内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这个状态的副本,如果直接new一个新的对象的话,但是它的状态是不对的,此时,可以使用原型模式,将原来的对象拷贝一个出来,这个对象就和之前的对象是完全一致的了;

  • 当我们处理一些比较简单的对象时,并且对象之间的区别很小,可能就几个属性不同而已,那么就可以使用原型模式来完成,省去了创建对象时的麻烦了;

  • 有的时候,创建对象时,构造函数的参数很多,而自己又不完全的知道每个参数的意义,就可以使用原型模式来创建一个新的对象,不必去理会创建的过程,让创建过程见鬼去吧。

所以,在上述的的情况下,在设计的时候,适当的考虑一下原型模式,减少对应的工作量,减少程序的复杂度,提高效率。

2.5模式的扩展

原型模式可扩展为带原型管理器的原型模式,它在原型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原型管理器 PrototypeManager 类。该类用 HashMap 保存多个复制的原型,Client 类可以通过管理器的 get(String id) 方法从中获取复制的原型。其结构图如图3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带原型管理器的原型模式的结构图

2.6总结

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和原型模式都是创建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适用于生产较复杂,一个工厂生产单一的一种产品的时候;抽象工厂模式适用于一个工厂生产多个相互依赖的产品;建造者模式着重于复杂对象的一步一步创建,组装产品的过程,并在创建的过程中,可以控制每一个简单对象的创建;原型模式则更强调的是从自身复制自己,创建要给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对象。

原型模式作为创建型模式中最特殊的一个模式,具体的创建过程,是由对象本身提供,这样我们在很多的场景下可以很方便的快速的构建新的对象。但是,原型模式的最大缺点是继承原型的子类都要实现Clone操作,这个是很困难的。例如,当所考虑的类已经存在时就难以新增Clone操作。当内部包括一些不支持拷贝或者有循环引用的对象时,实现克隆可能也会很困难。说以说,每一种设计模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在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权衡各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

这篇关于《设计模式》第二部分 创建型设计模式 第6章 原型模式(A:C++实现)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20884

相关文章

python设置环境变量路径实现过程

《python设置环境变量路径实现过程》本文介绍设置Python路径的多种方法:临时设置(Windows用`set`,Linux/macOS用`export`)、永久设置(系统属性或shell配置文件... 目录设置python路径的方法临时设置环境变量(适用于当前会话)永久设置环境变量(Windows系统

C++11范围for初始化列表auto decltype详解

《C++11范围for初始化列表autodecltype详解》C++11引入auto类型推导、decltype类型推断、统一列表初始化、范围for循环及智能指针,提升代码简洁性、类型安全与资源管理效... 目录C++11新特性1. 自动类型推导auto1.1 基本语法2. decltype3. 列表初始化3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C++11引入右值引用,实现移动语义提升性能,支持资源转移与完美转发;同时引入Lambda表达式,简化匿名函数定义,通过捕获列表和参数列表灵活处理变量... 目录C++11新特性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左值 / 右值常见的左值和右值移动语义移动构造函数移动复制运算符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支付宝没有提供PythonSDK,但是强大的github就有提供python-alipay-sdk,封装里很多复杂操作,使用这个我们就... 目录一、引言二、准备工作2.1 支付宝开放平台入驻与应用创建2.2 密钥生成与配置2.3 安装ali

Spring Security 单点登录与自动登录机制的实现原理

《SpringSecurity单点登录与自动登录机制的实现原理》本文探讨SpringSecurity实现单点登录(SSO)与自动登录机制,涵盖JWT跨系统认证、RememberMe持久化Token... 目录一、核心概念解析1.1 单点登录(SSO)1.2 自动登录(Remember Me)二、代码分析三、

PyCharm中配置PyQt的实现步骤

《PyCharm中配置PyQt的实现步骤》PyCharm是JetBrains推出的一款强大的PythonIDE,结合PyQt可以进行pythion高效开发桌面GUI应用程序,本文就来介绍一下PyCha... 目录1. 安装China编程PyQt1.PyQt 核心组件2. 基础 PyQt 应用程序结构3. 使用 Q

Python实现批量提取BLF文件时间戳

《Python实现批量提取BLF文件时间戳》BLF(BinaryLoggingFormat)作为Vector公司推出的CAN总线数据记录格式,被广泛用于存储车辆通信数据,本文将使用Python轻松提取... 目录一、为什么需要批量处理 BLF 文件二、核心代码解析:从文件遍历到数据导出1. 环境准备与依赖库

linux下shell脚本启动jar包实现过程

《linux下shell脚本启动jar包实现过程》确保APP_NAME和LOG_FILE位于目录内,首次启动前需手动创建log文件夹,否则报错,此为个人经验,供参考,欢迎支持脚本之家... 目录linux下shell脚本启动jar包样例1样例2总结linux下shell脚本启动jar包样例1#!/bin

go动态限制并发数量的实现示例

《go动态限制并发数量的实现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Go并发控制方法,通过带缓冲通道和第三方库实现并发数量限制,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 目录带有缓冲大小的通道使用第三方库其他控制并发的方法因为go从语言层面支持并发,所以面试百分百会问到

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

《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1、通知退出机制1.1 进程/main函数退出1.2 通过channel退出1.3 通过c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