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r-frame实现微信小程序的人脸识别3D模型叠加AR功能(含源码)

本文主要是介绍基于xr-frame实现微信小程序的人脸识别3D模型叠加AR功能(含源码),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前言

xr-frame是一套小程序官方提供的XR/3D应用解决方案,基于混合方案实现,性能逼近原生、效果好、易用、强扩展、渐进式、遵循小程序开发标准。xr-frame在基础库v2.32.0开始基本稳定,发布为正式版,但仍有一些功能还在开发,目前(2024.08.24)有一些限制如下:

1最低要求客户端iOS8.0.29、安卓8.0.30及以上,推荐稳定版在iOS8.0.36、安卓8.0.35及以上。
2基础库最低2.27.1及以上,推荐2.32.0及以上。
3开发工具需要最新版本,建议Nightly版本。
4小程序全局同一时刻只能存在一个xr-frame组件,否则可能会发生异常。
5同一个xr-frame组件只能存在一个xr-scene,并且必须为顶层。
6目前不支持和小程序传统标签比如混写。
7目前不支持wxml自动补全,真机调试需要特别注意,见真机调试文档。

后续的展望:

1 XR-FRAME内置特色的UI组件,让开发者可以在XR-FRAME组件中写UI,来实现一套酷炫的UI系统。
2 AR/VR能力持续增强,支持眼睛设备。
3 交互手段进一步强化,物理碰撞、触发等功能(已完成,待发布)。
4 工具能力强化,包括标签属性自动补全等。

本文以该解决方案的官方demo为参考开发微信小程序的图片识别并叠加模型动作的功能,具体使用的是Face识别模式,去识别出摄像头画面中的会通过图像算法识别出人面部的特征点,然后变换到3D空间,继而进行追踪,可用于一些脸部换装(眼镜、面具和口罩等)应用等场景。这里以面部识别的鼻梁位置上添加一个面罩模型,同时,在下巴和两眼眉毛位置添加一个带动作的蝴蝶模型。此外,在屏幕的画面上增加了案例中的全屏后处理效果。

效果

识别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型叠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硬广

自制3D版三维搭建俄罗斯方块WX小游戏,走过路过可以扫描支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维的消除,地狱难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现功能

该功能基本是使用官方的微信小程序xr-frame系统的示例集中的“人脸识别案例”(/pages/ar/scene-ar-face-3d)修改而来,组件使用了components/xr-ar-face-3d,基本的代码都是沿用的,只不过修改了识别的展示,将云上的模型资源用本地的素材替换,并使用javascript工程代替了微信小程序 案例的typescript 。

素材准备

本demo较为简单计划只有两个界面,一个主界面和一个人脸识别界面,主要就是一个主页背景(AI生成)、一个全局后期效果的动画和识别叠加的模型(蝴蝶、人脸面具等),资源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页搭建

主页的设计较为简单,一个背景图,附加一个标题,一个“AR识脸”的按钮,点击后进入人脸识别页面。

<!--pages/home/index.wxml-->
<view class="home-container"><image class="home-bg" src="../../assets/bgimg.png"/><view class="title">畅游AR世界</view><view class="btns"><navigator class="btn-nav" url="/pages/facear/index"><button class="btn green">AR识脸</button>  </navigator></view>
</vie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识别组件

由于“目前不支持和小程序传统标签比如混写”的限制,所以识别的功能需要制作成组件放入到页面,识别的组件参考的是components/xr-ar-face-3d。

首先人脸识别需要使用模型为Face和手机的前置摄像头,需要修改xr-scene的 ar-system属性:

 ar-system="modes:Face;camera:Front"

这里我们将ar-system的modes改为了Face,并且新增设置了camera属性为Front,表示开启前置相机(注意前置相机在客户端8.0.31后才支持)。

Json文件设定组件,并指定渲染为xr-frame渲染:

{"component": true,"usingComponents": {},"renderer": "xr-frame"
}

wxml中修改了xr的资源加载如下:

 <xr-assets bind:progress="handleAssetsProgress" bind:loaded="handleAssetsLoaded"><xr-asset-load type="gltf" asset-id="fox_mask" src="/assets/mask.glb" /><xr-asset-load type="gltf" asset-id="hudie" src="/assets/hudie.glb"/><xr-asset-load type="gltf" asset-id="joker_mask" src="/assets/joker_mask.glb" /><xr-asset-load asset-id="anim" type="keyframe" src="/assets/animation.json"/></xr-assets>

这里就将面具和蝴蝶glb的模型加载进入场景,类型是“gltf”模型,asset-id可以自定义编号,不过识别跟踪的时候需要绑定,src是资源的地址可以是远程或者本地地址,这里模型是放到assets文件夹下所以路径是/assets/***.glb。animation.json是全局的后处理效果动画。

创建AR追踪器实现如下:

 <xr-ar-tracker id='tracker' mode="Face" auto-sync="45 16 35 40"><xr-node name="nose" ><xr-gltf node-id="fox_mask" position="0 0 0" rotation="0 180 0" scale=".0045 .0045 .0045" model="fox_mask"></xr-gltf></xr-node><xr-node name="chin" ><xr-gltf  model="hudie" rotation="0 90 -90" anim-autoplay scale="1 1 1" ></xr-gltf> </xr-node><xr-node name="l_eye" ><xr-gltf  model="hudie" position="0 0 -0.2" rotation="0 90 -90" anim-autoplay scale="0.4 0.4 0.4" ></xr-gltf> </xr-node><xr-node name="r_eye" ><xr-gltf  model="hudie" position="0 0 -0.2" rotation="0 90 -90" anim-autoplay scale="0.4 0.4 0.4" ></xr-gltf> </xr-node></xr-ar-tracker>

其中mode是ar在追踪的模式,这里是Face(人脸)识别模式,auto-sync属性是一个数字数组,用于将对应顺序的子节点绑定到某个特征点上,其中-1表示忽略该节点,在运行过程中会自动同步变换信息,后续人脸特征点模块详细概述。

追踪器的子节点是xr-gltf 即识别后的模型展示,model就是关联asset-id,rotation修改模型旋转值,scale修改模型缩放,这两个值可能需要多次调整才能达到需要的效果,还有position用于位置修改。anim-autoplay设置自动播放模型动画(有动画才生效)。

后处理

为相机应用了一个渐晕vignette后处理效果,并为其加上了帧动画控制参数:

{"keyframe": {"vignette": {"0": {"asset-post-process.assetData.intensity": 0},"100": {"asset-post-process.assetData.intensity": 1}}},"animation": {"vignette": {"keyframe": "vignette","duration": 2,"ease": "ease-in-out","loop": -1,"direction": "both"}}
}

之前在资源加载的处理已经加载了animation.json文件,这里场景中直接加入一个xr-asset-post-process后处理资源,并将相机的 post-process 赋值为vignette(asset-id):

    <xr-asset-post-process asset-id="vignette" type="vignette" data="intensity:1,smoothness:4,color:1 0 0 1" anim-keyframe="anim" anim-autoplay/><xr-cameraid="camera" node-id="camera" clear-color="0.925 0.925 0.925 1"background="ar" is-ar-camera near="0.01"  post-process="vignette" ></xr-camera>

人脸特征点

人脸(Face)模式的特征点和模型的对应关系是通过auto-sync属性来对应关联的,目前官网给出的完整人脸特征点以及值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的人脸识别组件中,auto-sync属性设置如下:
auto-sync="45 16 35 40
这个属性的值表示一个数组,数组的值用空格隔开,也就是说将xr-ar-tracker的对应顺序的子节点绑定到某个特征点,这里就是nose模型绑定到识别出来的人脸的鼻梁(45)位置,chin模型绑定到识别出来的人脸的下巴(16)位置,其他依次按节点和面部特征点关联上。

识别界面

上一步已经将ar人脸识别的功能弄成了组件,在识别界面的搭建主要是组件的使用,这里先在json中引用组件:

{"usingComponents": {"xr-face-ar": "../../components/xr-face-ar/index"},"navigationBarTitleText": "AR识脸","disableScroll": true, 
"renderer": "webview"
}

这里将components/xr-face-ar组件引用为xr-face-ar标签,设置标题和页面不可滑动。

在wxml中插入xr-face-ar:

<view class="ar-page"><xr-face-ardisable-scrollid="main-frame"class="main-ar-frame"width="{{renderWidth}}"height="{{renderHeight}}"style="width:{{width}}px;height:{{height}}px;top:{{top}}px;left:{{left}}px;display:block;"bind:arTrackerState="handleARTrackerState"/>
</view>

其中

    bind:arTrackerState="handleARTrackerState"

将ar追踪器的状态(arTrackerState)绑定到js中的handleARTrackerState函数:

   handleARTrackerState({detail}) {const {state, error} = detail;console.log(" handleARTrackerState 状态变更:"+ state);this.setData({arTrackerShow: state == 2,arTrackerState: wx.getXrFrameSystem().EARTrackerState[state],arTrackerError: error});}

在handleARTrackerState中可以根据识别状态的变更编写更细节的交互逻辑。

源码工程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33789001/89684813

这篇关于基于xr-frame实现微信小程序的人脸识别3D模型叠加AR功能(含源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16530

相关文章

C++中unordered_set哈希集合的实现

《C++中unordered_set哈希集合的实现》std::unordered_set是C++标准库中的无序关联容器,基于哈希表实现,具有元素唯一性和无序性特点,本文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unorder... 目录一、概述二、头文件与命名空间三、常用方法与示例1. 构造与析构2. 迭代器与遍历3. 容量相关4

C++中悬垂引用(Dangling Reference) 的实现

《C++中悬垂引用(DanglingReference)的实现》C++中的悬垂引用指引用绑定的对象被销毁后引用仍存在的情况,会导致访问无效内存,下面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感兴趣... 目录悬垂引用的产生原因1. 引用绑定到局部变量,变量超出作用域后销毁2. 引用绑定到动态分配的对象,对象

SpringBoot基于注解实现数据库字段回填的完整方案

《SpringBoot基于注解实现数据库字段回填的完整方案》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如何基于注解实现数据库字段回填的相关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 目录数据库表pom.XMLRelationFieldRelationFieldMapping基础的一些代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Java AOP面向切面编程的概念和实现方式

《JavaAOP面向切面编程的概念和实现方式》AOP是面向切面编程,通过动态代理将横切关注点(如日志、事务)与核心业务逻辑分离,提升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AOP面向切面编程的概... 目录一、AOP 是什么?二、AOP 的核心概念与实现方式核心概念实现方式三、Spring AOP 的关

Python实现字典转字符串的五种方法

《Python实现字典转字符串的五种方法》本文介绍了在Python中如何将字典数据结构转换为字符串格式的多种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内置的str()函数进行简单转换;其次利用ison.dumps()函数能够... 目录1、使用json模块的dumps方法:2、使用str方法:3、使用循环和字符串拼接:4、使用字符

Linux下利用select实现串口数据读取过程

《Linux下利用select实现串口数据读取过程》文章介绍Linux中使用select、poll或epoll实现串口数据读取,通过I/O多路复用机制在数据到达时触发读取,避免持续轮询,示例代码展示设... 目录示例代码(使用select实现)代码解释总结在 linux 系统里,我们可以借助 select、

Linux挂载linux/Windows共享目录实现方式

《Linux挂载linux/Windows共享目录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挂载linux/Windows共享目录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 目录文件共享协议linux环境作为服务端(NFS)在服务器端安装 NFS创建要共享的目录修改 NFS 配

通过React实现页面的无限滚动效果

《通过React实现页面的无限滚动效果》今天我们来聊聊无限滚动这个现代Web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无论你是刷微博、逛知乎还是看脚本,无限滚动都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的浏览体验中,那么,如何优雅地实现它呢?... 目录1. 早期的解决方案2. 交叉观察者:IntersectionObserver2.1 Inter

Spring Gateway动态路由实现方案

《SpringGateway动态路由实现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Gateway动态路由实现方案,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 目录前沿何为路由RouteDefinitionRouteLocator工作流程动态路由实现尾巴前沿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