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学习笔记:字典rehash底层实现与Java区别

2024-08-27 15:48

本文主要是介绍Redis学习笔记:字典rehash底层实现与Java区别,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环境

Java:11
Redis设计与实现

前言

今天在看Redis的字典rehash时,发现其与Java不一样;
并由此产生了如下思考:
① Redis既然采用的是渐进式rehash,那么Java的HashMap采用的是什么?
② 集中式重新rehash是非常耗性能的,hashMap中rehash的优化点在哪里?

扩容

以前下面这段代码我没有重点看,只知道这是在扩容;
今天重点看了下,不过红黑树没看:

final Node<K,V>[] resize() {Node<K,V>[] oldTab = table;// 原哈希表的长度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触发扩容的临界值int oldThr = threshold;int newCap, newThr = 0;if (oldCap > 0) {// 1<<30 2^30 最大值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return oldTab;}// 左移1位相当于乘2, newCap就变成了原来的2倍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newThr = oldThr << 1; // double threshold}else if (oldThr > 0) // initial capacity was placed in thresholdnewCap = oldThr;else {               // zero initial threshold signifies using defaults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if (newThr == 0)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int)ft : Integer.MAX_VALUE);}threshold = newThr;@SuppressWarnings({"rawtypes","unchecked"})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table = newTab;if (oldTab != null) {// 关键变量 e 每次遍历的当前元素//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Node<K,V> e;if ((e = oldTab[j]) != null) {oldTab[j] = null;if (e.next == null)// 无链表的情况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else { // preserve order 有链表的情况// 高位为0的头节点、高位为0的尾节点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高位为1的头结点、高位为1的尾节点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Node<K,V> next;do {// 链表当前节点next = e.next;// 因为原数组的长度都是2^n,// 所以最高位是1,低位都是0// e.hash & oldCap 就可以得出e.hash的高位是0 or 1if ((e.hash & oldCap) == 0) {if (loTail == null)loHead = e;elseloTail.next = e;loTail = e;} else {// 数据高位为1的情况if (hiTail == null)hiHead = e;elsehiTail.next = e;hiTail = e;}} while ((e = next) != null);if (loTail != null) {loTail.next = null;// 原索引没变情况newTab[j] = loHead;}if (hiTail != null) {hiTail.next = null;// 因为扩容导致索引变化的情况newTab[j + oldCap] = hiHead;}}}}}return newTab;
}

这段代码整体理解起来不算难,需要注意地方:
① 移位: <<n 左移n位就是 乘以2n
② 因为原数组的长度都是2^n,所以最高位是1,低位都是0,e.hash & oldCap 就可以得出e.hash的高位是0 or 1;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的理解

可以看到这段代码中数组扩容后,当原hash的高位为1时,新索引的位置是j + oldCap

为什么时这样的呢?

现在我们假设HashMap初始容量是8;
现在需要存入key13这么一个数字;
那么它的索引位置在哪呢?

索引位置:key & (length - 1)
13 &(8-1)= 13 & 7
13 转成二进制:1101
7 转成二进制:0111

做&运算后:0101 = 5
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现在扩容了,容量变为了16,即原来的一倍;

我们再来计算下新的索引位置:
13 转成二进制:1101
15 转成二进制:1111

做&运算后:1101 = 13,这个位置正好是 5 + 8 = 13,
即旧索引位置 + 扩容前的容量:newTab[j + oldCap] = hiHe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Java在扩容时,在重新计算hash值这一块是很快的;

Redis

Redis的扩容和收缩,是利用两个哈希表来完成。在设计上就和Java有区别;

typedef struct dict {dictType *type;void * privdata;// 哈希表dictht ht[2];// rehash索引,当rehash不在进行时,值为-1int rehashidx;
} dict;

从上面的结构中就可以看出,Redis字典创建时就有两个哈希表,不rehash的情况下,只使用ht[0]这个哈希表,当发生扩容和收缩时,才会用到ht[1]哈希表和rehashidx这个属性;

Redis采用的是渐进式过程,其重新计算hash和数据搬运的过程是发生在增删改查的操作中的,而不是集中一次性完成的。

rehash的过程:

① 为ht[1]分配空间,空间大小为旧空间的2n;
② 将字典中维持的索引计数器rehashidx设置0,表示rehash工作正式开始;
③ 在rehash期间,每次对字典的增、删、改、查,操作,程序除了执行指定的操作之外,还会顺带将ht[0]哈希表在rehashidex索引上的所有键值对rehash到ht[1],当完成后,程序将rehashidex的值加一。
④ 随着字典操作的不断进行,ht[0]表中的所有键值对都会被rehash到ht[1],这时会将rehashidx属性值设置为-1,表示rehash操作结束。

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功能JavaRedis
扩容集中式扩容渐进式扩容
收缩不支持收缩支持收缩
哈希冲突采用链表和红黑树解决冲突采用链表解决冲突

换种说法:Java 扩容类似股票暴跌,一天跌到位,Redis扩容类似阴跌,跌它一个月,跌到位。
Q:Java为什么不支持收缩?
A:Java是以空间换时间,支持收缩不符合它的理念
Q:Java采用集中式扩容有没有性能问题?
A:有

个人注意的细节:
我发现Java的hashMap和Redis哈希表中的next指针,都是用来解决哈希冲突时,形成链表用的。

参考地址:

深入分析 JDK8 中 HashMap 的原理、实现和优化

这篇关于Redis学习笔记:字典rehash底层实现与Java区别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12104

相关文章

使用Redis快速实现共享Session登录的详细步骤

《使用Redis快速实现共享Session登录的详细步骤》在Web开发中,Session通常用于存储用户的会话信息,允许用户在多个页面之间保持登录状态,Redis是一个开源的高性能键值数据库,广泛用于... 目录前言实现原理:步骤:使用Redis实现共享Session登录1. 引入Redis依赖2. 配置R

SpringBoot实现RSA+AES自动接口解密的实战指南

《SpringBoot实现RSA+AES自动接口解密的实战指南》在当今数据泄露频发的网络环境中,接口安全已成为开发者不可忽视的核心议题,RSA+AES混合加密方案因其安全性高、性能优越而被广泛采用,本... 目录一、项目依赖与环境准备1.1 Maven依赖配置1.2 密钥生成与配置二、加密工具类实现2.1

在Java中实现线程之间的数据共享的几种方式总结

《在Java中实现线程之间的数据共享的几种方式总结》在Java中实现线程间数据共享是并发编程的核心需求,但需要谨慎处理同步问题以避免竞态条件,本文通过代码示例给大家介绍了几种主要实现方式及其最佳实践,... 目录1. 共享变量与同步机制2. 轻量级通信机制3. 线程安全容器4. 线程局部变量(ThreadL

python使用Akshare与Streamlit实现股票估值分析教程(图文代码)

《python使用Akshare与Streamlit实现股票估值分析教程(图文代码)》入职测试中的一道题,要求:从Akshare下载某一个股票近十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保存... 目录一、前言二、核心知识点梳理1、Akshare数据获取2、Pandas数据处理3、Matplotl

shell脚本批量导出redis key-value方式

《shell脚本批量导出rediskey-value方式》为避免keys全量扫描导致Redis卡顿,可先通过dump.rdb备份文件在本地恢复,再使用scan命令渐进导出key-value,通过CN... 目录1 背景2 详细步骤2.1 本地docker启动Redis2.2 shell批量导出脚本3 附录总

批量导入txt数据到的redis过程

《批量导入txt数据到的redis过程》用户通过将Redis命令逐行写入txt文件,利用管道模式运行客户端,成功执行批量删除以Product*匹配的Key操作,提高了数据清理效率... 目录批量导入txt数据到Redisjs把redis命令按一条 一行写到txt中管道命令运行redis客户端成功了批量删除k

分布式锁在Spring Boot应用中的实现过程

《分布式锁在SpringBoot应用中的实现过程》文章介绍在SpringBoot中通过自定义Lock注解、LockAspect切面和RedisLockUtils工具类实现分布式锁,确保多实例并发操作... 目录Lock注解LockASPect切面RedisLockUtils工具类总结在现代微服务架构中,分布

Java使用Thumbnailator库实现图片处理与压缩功能

《Java使用Thumbnailator库实现图片处理与压缩功能》Thumbnailator是高性能Java图像处理库,支持缩放、旋转、水印添加、裁剪及格式转换,提供易用API和性能优化,适合Web应... 目录1. 图片处理库Thumbnailator介绍2. 基本和指定大小图片缩放功能2.1 图片缩放的

Spring Boot集成/输出/日志级别控制/持久化开发实践

《SpringBoot集成/输出/日志级别控制/持久化开发实践》SpringBoot默认集成Logback,支持灵活日志级别配置(INFO/DEBUG等),输出包含时间戳、级别、类名等信息,并可通过... 目录一、日志概述1.1、Spring Boot日志简介1.2、日志框架与默认配置1.3、日志的核心作用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tenacity是一个专为Python设计的通用重试库,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用简单、清晰的方式,为任何可能失败的操作添加重试能力,下面我们就来看... 目录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 API 调用Tenacity 入门:一行代码实现优雅重试精细控制:让重试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