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ICMP协议详解:背景功能、到报文及ping、traceroute命令的使用

本文主要是介绍【网络基础】ICMP协议详解:背景功能、到报文及ping、traceroute命令的使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1. 前言
  • 2. ICMP的功能
  • 3. ICMP 的报文
    • ① 报文格式:
    • ② ICMP报文类型与描述:
  • 4. ping 命令
    • ① 概念及功能
    • ② 示例输出
    • ③ 注意事项:
  • 5. traceroute命令
      • ① 概念 及 功能
      • ② 示例输出

1. 前言

ICMP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即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 是一个网络层协议

  • 新搭建好的网络往往需要先测试验证网络是否畅通;但是IP协议并不提供可靠传输,如果发生丢包,IP协议并不会通知传输层是否丢包以及丢包的原因。

2. ICMP的功能

ICMP正是为了解决这一情况而存在的,其主要功能包括:

  • 确认 IP包是否成功到达目标地址
  • 通知 发送过程中IP包被丢弃的原因
  • ICMP也是基于IP协议工作的,但它并不是属于传输层的功能,依然把它归结为网络层协议;
  • ICMP只能搭配IPv4使用. 如果是IPv6的情况下, 需要是用ICMPv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ICMP 的报文

① 报文格式:

下面是ICMP的报文格式,做了解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CMP主要分为两种报文:

  1. 一类是通知出错原因
  2. 一类是用于诊断查询

② ICMP报文类型与描述:

类型编号类型名称描述
0回显应答 (Echo Reply)用于响应回显请求(Ping 命令)
3目标不可达 (Destination Unreachable)数据包无法到达目的地,子类型包括网络不可达、主机不可达等
4源抑制 (Source Quench)请求源主机减缓发送速度(已废弃)
5重定向 (Redirect)通知主机更改路由路径
8回显请求 (Echo Request)用于测试目标主机的可达性(Ping 命令)
11超时 (Time Exceeded)数据包在网络中处理超时
12参数问题 (Parameter Problem)数据包头部字段有问题
13时间戳请求 (Timestamp Request)请求目标主机的时间戳
14时间戳应答 (Timestamp Reply)响应时间戳请求,发送主机的时间戳
15信息请求 (Information Request)获取目标主机的信息(已废弃)
16信息应答 (Information Reply)响应信息请求(已废弃)
17地址掩码请求 (Address Mask Request)请求目标主机的地址掩码
18地址掩码应答 (Address Mask Reply)响应地址掩码请求,发送主机的地址掩码

4. ping 命令

① 概念及功能

我们知道:

ping 命令 是一种用于测试网络连接状态的工具。它通过发送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回显请求(Echo Request)消息到目标主机,并接收其响应(Echo Reply),以确定目标主机是否可达以及网络的延迟情况。以下是 ping 命令的主要功能和用法:

功能:

  1. 检查网络连接:确定目标主机是否在网络上可达。
  2. 测量延迟:计算从发送请求到接收到响应的时间(通常以毫秒为单位),以评估网络延迟。
  3. 诊断网络问题:帮助识别网络连接问题或故障位置。

基本用法

在命令行中输入 ping 命令,后跟目标主机的 IP 地址或域名:

ping <目标IP地址或域名>

例如,要检查 example.com 的连接状态,可以输入:

ping example.com

常见选项

  • -c <次数>:指定发送的请求数量。例如,ping -c 4 example.com 只发送 4 个请求。
  • -t <时间>:指定请求的超时时间。
  • -i <间隔>:指定发送请求的间隔时间(秒)。

② 示例输出

PING example.com (93.184.216.34): 56 data bytes
64 bytes from 93.184.216.34: icmp_seq=0 ttl=56 time=12.3 ms
64 bytes from 93.184.216.34: icmp_seq=1 ttl=56 time=12.1 ms
64 bytes from 93.184.216.34: icmp_seq=2 ttl=56 time=12.0 ms
64 bytes from 93.184.216.34: icmp_seq=3 ttl=56 time=12.2 ms--- example.com ping statistics ---
4 packets transmitted, 4 packets received, 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2.0/12.2/12.3 ms

解释

  • 64 bytes from 93.184.216.34:显示接收到的回应的字节数及来源 IP 地址。
  • icmp_seq=0:ICMP 请求的序列号。
  • ttl=56:时间生存值,表示数据包经过的路由器数量。
  • time=12.3 ms:往返时间,即从发送请求到收到响应的时间。
  • 0% packet loss:丢包率,显示丢失的数据包百分比。
  • round-trip min/avg/max:最小、平均和最大往返时间。

③ 注意事项:

  • 使用 ping命令时,ping 的是域名, 而不是url;一个域名可以通过DNS解析成IP地址。
  • ping命令不光能验证网络的连通性, 同时也会统计响应时间和TTL(IP包中的Time To Live, 生存周期)。
  • ping命令会先发送一个 ICMP Echo Request给对端。
  • 对端接收到之后, 会返回一个ICMP Echo Repl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如果有一个问题:telnet是23端口, ssh是22端口, 那么ping是什么端口?

  • 这个问题本身是有错误的,正如前面所说:ping命令基于ICMP(网络层)。而端口号是传输层的内容;ICMP不关注端口号这样的信息。

5. traceroute命令

traceroute 命令 基于ICMP协议实现, 能够打印出可执行程序主机, 一直到目标主机之前经历多少路由器

traceroute 命令用于跟踪数据包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路径,帮助识别网络路径上的每个路由节点。它可以显示数据包经过的各个网络设备及其延迟,便于定位网络问题。以下是 traceroute 的基本用法和功能:


① 概念 及 功能

  1. 显示路径:列出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每一个跳点(路由器)。
  2. 测量延迟:显示每个跳点的响应时间,有助于发现延迟较大的节点。

基本用法

在命令行中输入 traceroute 命令,后跟目标主机的 IP 地址或域名:

traceroute <目标IP地址或域名>

例如,要跟踪到 example.com 的路径,可以输入:

traceroute example.com

常见选项

  • -m <最大跳数>:设置最大的跳数(即路由器数量)。例如,traceroute -m 20 example.com 设置最大跳数为 20。
  • -p <端口>:指定使用的端口号。默认使用 33434。
  • -q <查询数>:设置每个跳点发送的探测包数量。默认是 3。

② 示例输出

traceroute to example.com (93.184.216.34), 30 hops max, 60 byte packets1  router.local (192.168.1.1)  1.234 ms  1.456 ms  1.678 ms2  isp-gateway (10.0.0.1)  10.123 ms  10.345 ms  10.567 ms3  203.0.113.1 (203.0.113.1)  20.234 ms  20.456 ms  20.678 ms4  example.com (93.184.216.34)  30.123 ms  30.345 ms  30.567 ms

解释

  • 1 router.local (192.168.1.1) 1.234 ms:显示第一个跳点的信息,包括 IP 地址和延迟时间。
  • 30 hops max:最多 30 个跳点。
  • 60 byte packets:发送的数据包大小为 60 字节。

traceroute 帮助用户深入了解数据包传输的路径和延迟,以便优化网络性能和解决连接问题。

这篇关于【网络基础】ICMP协议详解:背景功能、到报文及ping、traceroute命令的使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12097

相关文章

C#中lock关键字的使用小结

《C#中lock关键字的使用小结》在C#中,lock关键字用于确保当一个线程位于给定实例的代码块中时,其他线程无法访问同一实例的该代码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lock关键字的使用... 目录使用方式工作原理注意事项示例代码为什么不能lock值类型在C#中,lock关键字用于确保当一个线程位于给定实例的代码块中时

SQL Server 中的 WITH (NOLOCK) 示例详解

《SQLServer中的WITH(NOLOCK)示例详解》SQLServer中的WITH(NOLOCK)是一种表提示,等同于READUNCOMMITTED隔离级别,允许查询在不获取共享锁的情... 目录SQL Server 中的 WITH (NOLOCK) 详解一、WITH (NOLOCK) 的本质二、工作

MySQL 强制使用特定索引的操作

《MySQL强制使用特定索引的操作》MySQL可通过FORCEINDEX、USEINDEX等语法强制查询使用特定索引,但优化器可能不采纳,需结合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避免性能下降,注意版本差异... 目录1. 使用FORCE INDEX语法2. 使用USE INDEX语法3. 使用IGNORE IND

C# $字符串插值的使用

《C#$字符串插值的使用》本文介绍了C#中的字符串插值功能,详细介绍了使用$符号的实现方式,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 字符使用方式创建内插字符串包含不同的数据类型控制内插表达式的格式控制内插表达式的对齐方式内插表达式中使用转义序列内插表达式中使用

flask库中sessions.py的使用小结

《flask库中sessions.py的使用小结》在Flask中Session是一种用于在不同请求之间存储用户数据的机制,Session默认是基于客户端Cookie的,但数据会经过加密签名,防止篡改,... 目录1. Flask Session 的基本使用(1) 启用 Session(2) 存储和读取 Se

springboot自定义注解RateLimiter限流注解技术文档详解

《springboot自定义注解RateLimiter限流注解技术文档详解》文章介绍了限流技术的概念、作用及实现方式,通过SpringAOP拦截方法、缓存存储计数器,结合注解、枚举、异常类等核心组件,... 目录什么是限流系统架构核心组件详解1. 限流注解 (@RateLimiter)2. 限流类型枚举 (

Java Thread中join方法使用举例详解

《JavaThread中join方法使用举例详解》JavaThread中join()方法主要是让调用改方法的thread完成run方法里面的东西后,在执行join()方法后面的代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 目录前言1.join()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join()方法的三个重载版本3.join()方法的工作原

Spring AI使用tool Calling和MCP的示例详解

《SpringAI使用toolCalling和MCP的示例详解》SpringAI1.0.0.M6引入ToolCalling与MCP协议,提升AI与工具交互的扩展性与标准化,支持信息检索、行动执行等... 目录深入探索 Spring AI聊天接口示例Function CallingMCPSTDIOSSE结束语

Linux系统之lvcreate命令使用解读

《Linux系统之lvcreate命令使用解读》lvcreate是LVM中创建逻辑卷的核心命令,支持线性、条带化、RAID、镜像、快照、瘦池和缓存池等多种类型,实现灵活存储资源管理,需注意空间分配、R... 目录lvcreate命令详解一、命令概述二、语法格式三、核心功能四、选项详解五、使用示例1. 创建逻

C语言进阶(预处理命令详解)

《C语言进阶(预处理命令详解)》文章讲解了宏定义规范、头文件包含方式及条件编译应用,强调带参宏需加括号避免计算错误,头文件应声明函数原型以便主函数调用,条件编译通过宏定义控制代码编译,适用于测试与模块... 目录1.宏定义1.1不带参宏1.2带参宏2.头文件的包含2.1头文件中的内容2.2工程结构3.条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