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码网C++基础课 13.链表的基础操作1】

2024-08-26 22:52

本文主要是介绍【卡码网C++基础课 13.链表的基础操作1】,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 题目描述与分析
  • 一、指针
  • 二、链表
  • 三、定义链表节点
  • 四、链表的插入
  • 五、代码编写


题目描述与分析

题目描述:
构建一个单向链表,链表中包含一组整数数据。输出链表中的所有元素。
要求:
1.使用自定义的链表数据结构
2.提供一个 linkedList 类来管理链表,包含构建链表和输出链表元素的方法
3.在 main 函数中,创建一个包含一组整数数据的链表,然后调用链表的输出方法将所有元素打印出来

输入描述:
包含多组测试数据,输入直到文件尾结束。
每组的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 n,表示需要构建的链表的长度。
接下来一行包含 n 个整数,表示链表中的元素。

输出描述:
每组测试数据输出占一行。
按照顺序打印出链表中的元素,每个元素后面跟一个空格。

输入示例:

5
1 2 3 4 5
6
3 4 5 6 7 8

输出示例:

1 2 3 4 5
3 4 5 6 7 8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字符串和数组这两种结构,它们具有着以下的共同点:
1.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排列
2.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数组中的元素和字符串中的字符

但是它们也都有着一些缺点:
1.固定大小:数组的大小通常是固定的,一旦分配了内存空间,就难以动态地扩展或缩小,如果需要存储的元素数量超出了数组的大小,就需要重新分配更大的数组,并将原来数组的内容复制过去,需要执行很多额外的操作。
2.内存是连续的:正是因为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排列,它们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储也是连续的,这也就意味着,当需要存储一些需要占用空间较大的内容,也只能找一些大块的内存区域,而空间比较小的内存区域就被浪费了,从而导致了内存资源浪费。
3.固定的数据类型:数组要求所有元素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字符串存储的都是字符,如果需要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数组和字符串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我们想要往数组中新增加或者删除一个元素,会特别麻烦!
比如下面的图例,想要往数组中删除第三个元素,当完成删除后,还需要从删除元素位置遍历到最后一个元素位置,分别将它们都向前移动一个位置,也就是说后续的所有元素都要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是十分耗时的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有没有什么数据结构能够解决上面的问题呢?
那就是我们这节课中将要学习到的链表!

一、指针

在 C++ 中,指针是基本的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变量的内存地址。通过指针,你可以直接访问和操作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

声明指针: 指针的声明需要指定指针指向的数据类型,以便解引用时知道内存中应读取多少字节以及如何解释它。

int *ptr; // 声明一个指向整数的指针
// 也可以这样写
int* ptr;

初始化指针: 指针应当被初始化为某个变量的地址,使用取地址符 &。

int var = 10;
int* p = &var;  // p 现在指向 var

使用指针:
1.解引用(使用 * 运算符)允许你访问指针指向的内存地址中的数据。
2.指针算术,比如增加指针(指针移动到下一个数据元素)。

int value = *p;  // 读取 p 指向地址中的值,此处为 10
*p = 20;         // 修改 p 指向的地址中存储的值,var 现在为 20

指针类型:
1.指向基本数据类型的指针:如 int*, char* 等。
2.指向数组的指针:可以使用指针来遍历数组。
3.指向指针的指针(多级指针):例如,int** 是一个指向 int* 的指针。
4.指向函数的指针:可以用来存储函数的地址,用于回调函数等。

指针与数组密切相关。数组名本质上是指向数组第一个元素的指针。

int arr[3] = {10, 20, 30};
int* ptr = arr;  // 指向数组的第一个元素
for (int i = 0; i < 3; ++i) {cout << *(ptr + i) << " ";  // 输出: 10 20 30
}

指针还可以执行加法、减法等算术操作,以访问内存中的不同位置。

int arr[5] = {1, 2, 3, 4, 5};
int *ptr = arr; // 指向数组的第一个元素
int value = *(ptr + 2); // 获取数组的第三个元素(值为3)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空指针值,通常表示为nullptr,用于表示指针不指向任何有效的内存地址。

int *ptr = nullptr; // 初始化为空指针

二、链表

链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由一系列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部分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链表提供了在任何位置快速插入和删除节点的能力,这使得它在需要频繁修改的场景下非常有用,例如实现队列、栈和其他复杂的数据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链表的第一个节点的存储位置被称为头指针,然后通过next指针域找到下一个节点,直到找到最后一个节点,最后一个节点的next指针域并不存在,也就是“空”的,在C++中,用null来表示这个空指针。

为了简化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我们经常在链表的第一个节点前添加一个节点,称为虚拟头节点(dummyNode),头节点的数据域可以是空的,但是指针域指向第一个节点的指针。

头指针是链表指向第一个节点的指针,访问链表的入口,经常使用头指针表示链表,头指针是链表必须的

头节点是为了方便操作添加的,不存储实际数据,头节点不一定是链表必须的

链表的类型
单向链表:每个节点只包含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双向链表:每个节点包含两个指针,一个指向前一个节点,一个指向后一个节点。
循环链表:链表的尾部不是指向 nullptr,而是指回链表的头部。

基本操作
链表的基本操作通常包括插入节点、删除节点和遍历链表:
插入节点:可以在链表的头部、尾部或任何指定节点后插入新节点。
删除节点:可以删除链表中的任何节点,需要调整前一个节点的指针以绕过被删除的节点。
遍历链表:从头节点开始,通过节点中的指针移动到链表的尾部。

三、定义链表节点

传统的定义变量的方式只能使用一种数据类型,无法处理链表这种既包含数据域名、又包含指针域的复合结构,这就需要使用到struct结构体,结构体是一种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比如想要定义一个Person的结构体

// Person结构体
struct Person {// 使用 数据类型 成员变量的形式来定义int age; // int类型的年龄std::string name; // string类型的名字
}

结构体可以组合多个不同类型的成员变量,成员变量可以是各种数据类型,包括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其他结构体等,所以你可以根据需要定义自己的结构体来组织数据。

// 链表节点结构体
struct ListNode {int val;  // 存储节点的数据ListNode *next; // 下一个节点也是链表节点,所以也是ListNode类型,*表示指针(地址),next是名称
}

但结构体只是个“模具”,创建的Person结构体虽然具有age、name,但它只是一个Person的概念,无法表示具体的人,只有将其“初始化”,比如"张三,18", “李四、20”,才能真正的使用。

初始化结构体的方式有很多,这里我们使用构造函数的方式来进行,构造函数的名称与结构体的名称相同,和其他函数不一样的是,构造函数没有返回类型,除此之外类似于其他的函数,构造函数也有一个(可能为空)的参数列表和一个函数体(可能为空)。链表结构体的构造函数代码如下:

 ListNode(int x) : val(x), next(nullptr) {}

这里的ListNode(int x)表示定义一个接收整数参数 x的名称为ListNode的构造函数(名称和结构体相同),:表示初始化列表的开始,val(x)表示链表数据域的值被初始化为传递的参数 x ,next(nullptr)则表示next指针被初始化为nullptr,表示没有下一个节点。

下面的完整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ListNode的结构体,用于表示链表中的一个节点,包含存储节点数据的数据域和存储下一个节点地址的指针域。

// 链表节点结构体
struct ListNode {int val;  // 存储节点的数据ListNode *next; // 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 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节点, x接收数据作为数据域,next(nullptr)表示next指针为空ListNode(int x) : val(x), next(nullptr) {}
};

四、链表的插入

上面我们完成了定义链表节点的操作,那应该完成怎样的操作将链表节点插入到链表的尾端,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链表呢?至少应该包括以下操作:

创建一个新的链表节点,初始化它的值为val;
将新的节点放入到链表的尾部,接入链表,也就是当前链表的尾部的next指向新节点;
接入的链表节点变为链表的尾部。

假设我们用cur来表示当前链表的尾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的操作用代码来表示如下:

ListNode *newNode = new ListNode(val); // 通过new构造一个新的节点,节点的值为val
cur -> next = newNode; // cur节点的next节点是新节点,从而将新节点接入链表
cur = cur -> next;      // 新插入的节点变更为新的尾节点,即cur发生了变更

这里有两个新的语法:new运算符和箭头语法->

new是一个运算符,它的作用就是在堆内存中动态分配内存空间,并返回分配内存的地址,使用方式一般为指针变量 = new 数据类型, 比如下面的代码

int *arr = new int[5]; // 分配一个包含5个整数的数组的内存空间,并返回一个地址,指针arr指向这个地址

箭头语法(->):用于通过指针访问指针所指向的对象的成员,cur 是一个指向 ListNode 结构体对象的指针,而 next 是 ListNode 结构体内部的一个成员变量(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使用 cur->next 表示访问 cur 所指向的节点的 next 成员变量。

五、代码编写

按照题目要求,先把基础的代码结构给写出来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定义一个链表节点
struct ListNode {int val;ListNode *next;ListNode(int x) : val(x), next(nullptr) {}
};
int main() { }

一般都会为链表创建一个虚拟头节点

ListNode *dummyHead = new ListNode(0); // 定义了虚拟头结点,dummyNode指向它的地址

之后我们需要根据输入的值构建链表,每组的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 n,表示需要构建的链表的长度。

while(cin >> n) {}

可以定义一个指向当前节点的指针 cur,刚开始指向虚拟头结点。

ListNode *cur = dummyHead; // 指针cur指向虚拟头节点

构建一个链表需要以下几步:
接收输入的值,并根据读取的值val创建一个新的链表节点,初始化它的值也为val;
将新的节点放入到链表的尾部,接入链表,也就是当前链表的尾部的next指向新节点;
新接入的链表节点变为链表的尾部;

for (int i = 0; i < n; i++) { // 或者使用while(n--)cin >> val; // 输入链表节点的val值ListNode *newNode = new ListNode(val); // 根据val值构造一个新的节点cur -> next = newNode; // 当前指针的下一个节点为新节点,从而将新节点接入链表cur = cur -> next;      // cur 指向下一个节点(也就是新创建的节点)
}

当输入结束时,链表也就构建完成了,想要输出链表的节点需要从头开始重新遍历, 所以需要将cur重新指向链表的虚拟头节点,循环输出链表可以使用while循环,但是什么时候才可以退出循环呢?

那就是当cur指向最后一个节点的时候,此时cur->next是空指针,也就是说只要cur->next != null就可以一直循环下去,直到cur->next == null退出循环,在循环过程中需要做两件事情:
输出链表节点的值
将cur指向下一个节点

  // 此时构造链表完毕,输出链表节点需要从头遍历
cur = dummyHead;
// 只要cur->next != NULL,说明链表还没有遍历完
while (cur->next != NULL) {// 输入cur的next指针的val值cout << cur->next->val << " ";// 将cur指向下一个节点cur = cur -> next;
}
cout << endl;

链表输出完成后,输出一个换行符,换行输出下一组链表。

cout << endl;

完整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ListNode {int val;ListNode* next;ListNode(int x) : val(x), next(nullptr) {}
};
int main() {int n, val;ListNode *dummyHead = new ListNode(0); // 定义了虚拟头结点while (cin >> n) {ListNode *cur = dummyHead; // 定义一个临时变量来构建链表for (int i = 0; i < n; i++) { // 或者使用while(n--)cin >> val;ListNode *newNode = new ListNode(val); // 根据读取的值 val 创建一个新的链表节点,并初始化它的值为 valcur -> next = newNode; // 将新节点接入链表cur = cur -> next;      // cur 指向下一个节点}cur = dummyHead;// 遍历链表节点并逐个输出while (cur->next != NULL) {cout << cur->next->val << " ";cur = cur -> next;}cout << endl;}
}

这篇关于【卡码网C++基础课 13.链表的基础操作1】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09916

相关文章

SQL常用操作精华之复制表、跨库查询、删除重复数据

《SQL常用操作精华之复制表、跨库查询、删除重复数据》:本文主要介绍SQL常用操作精华之复制表、跨库查询、删除重复数据,这些SQL操作涵盖了数据库开发中最常用的技术点,包括表操作、数据查询、数据管... 目录SQL常用操作精华总结表结构与数据操作高级查询技巧SQL常用操作精华总结表结构与数据操作复制表结

Java使用Stream流的Lambda语法进行List转Map的操作方式

《Java使用Stream流的Lambda语法进行List转Map的操作方式》:本文主要介绍Java使用Stream流的Lambda语法进行List转Map的操作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 目录背景Stream流的Lambda语法应用实例1、定义要操作的UserDto2、ListChina编程转成M

MySQL复合查询从基础到多表关联与高级技巧全解析

《MySQL复合查询从基础到多表关联与高级技巧全解析》本文主要讲解了在MySQL中的复合查询,下面是关于本文章所需要数据的建表语句,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目录前言:1.基本查询回顾:1.1.查询工资高于500或岗位为MANAGER的雇员,同时还要满足他们的姓名首字母为大写的J1.2.按照部门

Git可视化管理工具(SourceTree)使用操作大全经典

《Git可视化管理工具(SourceTree)使用操作大全经典》本文详细介绍了SourceTree作为Git可视化管理工具的常用操作,包括连接远程仓库、添加SSH密钥、克隆仓库、设置默认项目目录、代码... 目录前言:连接Gitee or github,获取代码:在SourceTree中添加SSH密钥:Cl

使用Java将各种数据写入Excel表格的操作示例

《使用Java将各种数据写入Excel表格的操作示例》在数据处理与管理领域,Excel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成为了数据存储与展示的重要工具,在Java开发过程中,常常需要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本文... 目录前言安装免费Java库1. 写入文本、或数值到 Excel单元格2. 写入数组到 Excel表格

C#如何调用C++库

《C#如何调用C++库》:本文主要介绍C#如何调用C++库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方法一:使用P/Invoke1. 导出C++函数2. 定义P/Invoke签名3. 调用C++函数方法二:使用C++/CLI作为桥接1. 创建C++/CL

Python中pywin32 常用窗口操作的实现

《Python中pywin32常用窗口操作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中pywin32常用窗口操作的实现,pywin32主要的作用是供Python开发者快速调用WindowsAPI的一个... 目录获取窗口句柄获取最前端窗口句柄获取指定坐标处的窗口根据窗口的完整标题匹配获取句柄根据窗口的类别匹配获取句

Python位移操作和位运算的实现示例

《Python位移操作和位运算的实现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位移操作和位运算的实现示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 目录1. 位移操作1.1 左移操作 (<<)1.2 右移操作 (>>)注意事项:2. 位运算2.1

Python ZIP文件操作技巧详解

《PythonZIP文件操作技巧详解》在数据处理和系统开发中,ZIP文件操作是开发者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Python标准库提供的zipfile模块以简洁的API和跨平台特性,成为处理ZIP文件的首选... 目录一、ZIP文件操作基础三板斧1.1 创建压缩包1.2 解压操作1.3 文件遍历与信息获取二、进阶技

Java中字符串转时间与时间转字符串的操作详解

《Java中字符串转时间与时间转字符串的操作详解》Java的java.time包提供了强大的日期和时间处理功能,通过DateTimeFormatter可以轻松地在日期时间对象和字符串之间进行转换,下面... 目录一、字符串转时间(一)使用预定义格式(二)自定义格式二、时间转字符串(一)使用预定义格式(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