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八大排序(上)(c语言实现)(附源码)

2024-08-20 20:20

本文主要是介绍【排序算法】八大排序(上)(c语言实现)(附源码),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作者主页:ephemerals__

🌟🌟所属专栏:算法

目录

前言

写一串测试数据

交换两元素的函数

一、冒泡排序

二、选择排序

三、插入排序

四、希尔排序

程序全部代码

总结


前言

        排序算法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基石之一,它不仅在算法的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实际开发当中解决数据组织,检索,处理等问题的关键工具。现如今数据日益增长,理解并掌握这些排序算法的原理、特点及其适用场景,对于提升程序效率、优化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八大排序算是排序算法当中知名度较高的了,它们不仅涵盖了简单直观的排序方法,以便初学者学习理解;也包含了高效复杂的排序策略,广泛应用于实际开发。

        本篇文章,作者主要介绍并实现八大排序算法的其中四种: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正文开始

写一串测试数据

        首先,我们写一个乱序的数组,便于后续排序测试: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rr[] = { 5,9,4,0,2,7,8,0,0,1,4,4,1,3,5,6,3,2,9,7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计算出数组元素个数for (int i = 0; i < sz; i++)//打印数组{printf("%d ", arr[i]);}return 0;
}

交换两元素的函数

        在这里,我们将交换两个元素的步骤封装成一个函数,便于后续多次调用。

void Swap(int* x, int* y)
{int tmp = *x;*x = *y;*y = tmp;
}

一、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易于初学者理解和学习。它的核心思想就是重复遍历数组,比较相邻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则交换之。直到数组中没有顺序错误的情况,则排序已经完成

        它的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1.遍历数组,比较所有的相邻元素,如果前者大于后者(默认升序),则交换它们

2.当遍历到数组最后一对相邻元素后,数组中最后一个元素会是最大的数。此时一趟冒泡排序完成

3.重新遍历数组比较相邻元素(最后一个元素除外,因为已经是最大的了)。一趟结束后,数组中第二大的元素将位于倒数第二个位置

4.重复进行上述步骤(已经就位的元素除外),直到所有元素均不需要再交换

动图表示:

接下来,我们尝试实现冒泡排序: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趟数for (int i = 0; i < n - 1; i++)//每一趟排序使一个元素就位,n个元素的数组需要n-1趟排序(最后一趟会使前两个元素就位){//内层循环控制需要比较的相邻元素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每一趟结束后,需要比较的元素便减少一个,所以要减去i{if (arr[j] > arr[j + 1])//若前者大于后者,说明顺序错误,需要交换{Swap(&arr[j], &arr[j + 1]);//交换两元素}}}
}

不难发现,如果没有到达排序的趟数,但是数组已经有序,程序就会继续进行不必要的元素比较,运行效率降低。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改进: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趟数for (int i = 0; i < n - 1; i++)//每一趟排序使一个元素就位,n个元素的数组需要n-1趟排序(最后一趟会使前两个元素就位){int flag = 1;//假设数组已经有序//内层循环控制需要比较的相邻元素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每一趟结束后,需要比较的元素便减少一个,所以要减去i{if (arr[j] > arr[j + 1])//若前者大于后者,说明顺序错误,需要交换{Swap(&arr[j], &arr[j + 1]);//交换两元素flag = 0;//发生了交换,说明数组并非有序}}if (flag == 1)//如果数组已经有序,则不需要排序,直接退出循环{break;}}
}

接下来,我们对测试数组进行排序:

int main()
{int arr[] = { 5,9,4,0,2,7,8,0,0,1,4,4,1,3,5,6,3,2,9,7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BubbleSort(arr, sz);//冒泡排序for (int i = 0; i < sz; i++){printf("%d ", arr[i]);}return 0;
}

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排序成功了。

冒泡排序的特性总结

空间复杂度:O(1)

时间复杂度:O(N^2)

稳定性(相同值的元素排序前后的相对次序是否保持不变):稳定

无论数组是否有序,都有大量元素被重复地进行比较和交换,运行效率不高

二、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是一种比较接近人类思想的排序算法,它的核心思想非常简单:从数组中寻找最小(最大)元素,将其放于数组第一个位置(最后一个位置)处,然后再从剩余的元素中寻找最小(最大)值,放到数组第二个位置(倒数第二个位置)处......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遍历数组,寻找到数组中最小的元素,将其与数组的首元素进行交换

2.开始遍历数组的剩下部分,寻找最小值,与该部分的首元素进行交换。

3.重复第二步,直到“该部分”只有一个元素为止,说明数组已经排序好

动图表示:

接下来,我们尝试代码实现选择排序:

void SelectSort(int* arr, int n)
{//外层循环控制遍历次数以及遍历的起始位置for (int i = 0; i < n; i++){int mini = i;//假设最小值位于遍历部分的首元素处//内层循环,寻找最小值for (int j = mini + 1; j < n; j++){if (arr[j] < arr[mini])//将更小的元素标记为mini{mini = j;}}Swap(&arr[i], &arr[mini]);//将最小值与遍历部分的首元素交换}
}

运行测试:

选择排序特性总结

空间复杂度:O(1)

时间复杂度:O(N^2)

稳定性:不稳定

使用寻找最值进行交换的方式,虽然在效率上相比冒泡排序有所提升,但是依然不是很实用。

三、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是一种适用于对少量数据进行排序的算法,它的效率要略高于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就像玩扑克牌一样,它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个数据不断插入到已经有序的数组的合适位置,从而使整个数组有序。

        具体步骤如下:

1.将数组首元素视为有序。

2.将有序数组的下一个元素取出,然后开始对该元素之前的部分进行遍历,找到合适位置并插入

3.将这部分有序数组看成整体,重复第二步,直到将最后一个元素调整完成

动图表示:

代码实现如下:

void InsertSort(int* arr, int n)
{//外层循环确定遍历次数for (int i = 0; i < n - 1; i++){int end = i;//记录有序数组的末尾位置int tmp = arr[end + 1];//保存需要插入的元素tmp//内层循环控制对有序数组的遍历while (end >= 0)//当end小于0时,一次遍历结束{if (arr[end] > tmp){arr[end + 1] = arr[end];//该值后移一位,留空缺end--;//继续向前走}else//当tmp值比有序数组中某元素小或相等时,说明tmp应该插入在该元素之后,终止遍历{break;}}arr[end + 1] = tmp;//插入到该元素之后的位置}
}

代入测试:

插入排序性能总结

空间复杂度:O(1)

时间复杂度:O(N^2)

稳定性:稳定

虽然在时间复杂度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相比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性能有所提升。由于它是按照顺序进行扫描并且插入的,所以相同值元素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是排序少量数据的首选。不过面对的数据量庞大时,依然不够看。

四、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又称为缩小增量排序,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排序算法,算是插入排序的升级版。它的核心思想也比较简单:首先对数组进行预排序,使其接近有序,然后进行插入排序

        这里介绍一下排序的思路:

        首先选定一个增量gap(这里我们使gap=数组元素n/3),将数组中相差gap个位置的元素视为一个子序列,然后分别对这些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当所有子序列排序结束之后,使gap的值逐渐减小(再除以3),然后再将相差gap个位置的元素构成的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直到gap为1时,构成的序列就是数组本身,对其进行一次插入排序即可。

        当然,这里的增量gap并不是只有n/3这一种取法。他还有很多种取法,例如n/2、n/4等。但要注意:变化的gap值应尽量满足没有除1以外的公因子,并且最后一次gap的值是1

接下来,我们尝试实现希尔排序:

void ShellSort(int* arr, int n)
{int gap = n;//定义增量gap//循环控制预排序的次数,以及进行最后一次插入排序while (gap > 1){gap = gap / 3 + 1;//首先调整gap值//进行插入排序//注意细节处理,是对相隔gap的元素进行排序for (int i = 0; i < n - gap; i++)//一次循环结束后,i++就走向了下一个子序列的起始位置{int end = i;//记录有序部分的末尾位置int tmp = arr[end + gap];//end+gap位置的元素视为子序列中的下一个元素while (end >= 0){if (arr[end] > tmp){arr[end + gap] = arr[end];end -= gap;//一次向前走gap个位置}else{break;}}arr[end + gap] = tmp;}}
}

从代码角度看,它相比插入排序又多了一层循环,效率怎么会高于插入排序呢?实际上,有了预排序之后,最后一次插入排序所节省的时间要远远大于预排序消耗的时间

代入数据测试:

希尔排序性能总结

空间复杂度:O(1)

时间复杂度:O(N^1.3)(计算过程相对复杂)

稳定性:不稳定

相比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较低,运行效率更高,更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排序。但是它的性能不稳定,易受数据和增量选择的影响。

程序全部代码

程序全部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交换函数
void Swap(int* x, int* y)
{int tmp = *x;*x = *y;*y = tmp;
}//冒泡排序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趟数for (int i = 0; i < n - 1; i++)//每一趟排序使一个元素就位,n个元素的数组需要n-1趟排序(最后一趟会使前两个元素就位){int flag = 1;//假设数组已经有序//内层循环控制需要比较的相邻元素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每一趟结束后,需要比较的元素便减少一个,所以要减去i{if (arr[j] > arr[j + 1])//若前者大于后者,说明顺序错误,需要交换{Swap(&arr[j], &arr[j + 1]);//交换两元素flag = 0;//发生了交换,说明数组并非有序}}if (flag == 1)//如果数组已经有序,则不需要排序,直接退出循环{break;}}
}//选择排序
void SelectSort(int* arr, int n)
{//外层循环控制遍历次数以及遍历的起始位置for (int i = 0; i < n; i++){int mini = i;//假设最小值位于遍历部分的首元素处//内层循环,寻找最小值for (int j = mini + 1; j < n; j++){if (arr[j] < arr[mini])//将更小的元素标记为mini{mini = j;}}Swap(&arr[i], &arr[mini]);//将最小值与遍历部分的首元素交换}
}//插入排序
void InsertSort(int* arr, int n)
{//外层循环确定遍历次数for (int i = 0; i < n - 1; i++){int end = i;//记录有序数组的末尾位置int tmp = arr[end + 1];//保存需要插入的元素tmp//内层循环控制对有序数组的遍历while (end >= 0)//当end小于0时,一次遍历结束{if (arr[end] > tmp){arr[end + 1] = arr[end];//该值后移一位,留空缺end--;//继续向前走}else//当tmp值比有序数组中某元素小或相等时,说明tmp应该插入在该元素之后,终止遍历{break;}}arr[end + 1] = tmp;//插入到该元素之后的位置}
}//希尔排序
void ShellSort(int* arr, int n)
{int gap = n;//定义增量gap//循环控制预排序的次数,以及进行最后一次插入排序while (gap > 1){gap = gap / 3 + 1;//首先调整gap值//进行插入排序//注意细节处理,是对相隔gap的元素进行排序for (int i = 0; i < n - gap; i++)//一次循环结束后,i++就走向了下一个子序列的起始位置{int end = i;//记录有序部分的末尾位置int tmp = arr[end + gap];//end+gap位置的元素视为子序列中的下一个元素while (end >= 0){if (arr[end] > tmp){arr[end + gap] = arr[end];end -= gap;//一次向前走gap个位置}else{break;}}arr[end + gap] = tmp;}}
}int main()
{int arr[] = { 5,9,4,0,2,7,8,0,0,1,4,4,1,3,5,6,3,2,9,7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BubbleSort(arr, sz);//SelectSort(arr, sz);//InsertSort(arr, sz);ShellSort(arr, sz);for (int i = 0; i < sz; i++){printf("%d ", arr[i]);}return 0;
}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八大排序的其中四种: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和希尔排序。在理解这些排序思想和实现它们的过程当中,我们感受到了算法之美,也加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博主会和大家分享剩下的几种排序算法。如果你觉得博主讲的还不错,就请留下一个小小的赞在走哦,感谢大家的支持❤❤❤

这篇关于【排序算法】八大排序(上)(c语言实现)(附源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91087

相关文章

Go语言使用select监听多个channel的示例详解

《Go语言使用select监听多个channel的示例详解》本文将聚焦Go并发中的一个强力工具,select,这篇文章将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如何优雅地监听多个Channel,实现多任务处理、超时控制和非阻... 目录一、前言:为什么要使用select二、实战目标三、案例代码:监听两个任务结果和超时四、运行示例五

python使用Akshare与Streamlit实现股票估值分析教程(图文代码)

《python使用Akshare与Streamlit实现股票估值分析教程(图文代码)》入职测试中的一道题,要求:从Akshare下载某一个股票近十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保存... 目录一、前言二、核心知识点梳理1、Akshare数据获取2、Pandas数据处理3、Matplotl

分布式锁在Spring Boot应用中的实现过程

《分布式锁在SpringBoot应用中的实现过程》文章介绍在SpringBoot中通过自定义Lock注解、LockAspect切面和RedisLockUtils工具类实现分布式锁,确保多实例并发操作... 目录Lock注解LockASPect切面RedisLockUtils工具类总结在现代微服务架构中,分布

Java使用Thumbnailator库实现图片处理与压缩功能

《Java使用Thumbnailator库实现图片处理与压缩功能》Thumbnailator是高性能Java图像处理库,支持缩放、旋转、水印添加、裁剪及格式转换,提供易用API和性能优化,适合Web应... 目录1. 图片处理库Thumbnailator介绍2. 基本和指定大小图片缩放功能2.1 图片缩放的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tenacity是一个专为Python设计的通用重试库,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用简单、清晰的方式,为任何可能失败的操作添加重试能力,下面我们就来看... 目录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 API 调用Tenacity 入门:一行代码实现优雅重试精细控制:让重试按我

C语言中%zu的用法解读

《C语言中%zu的用法解读》size_t是无符号整数类型,用于表示对象大小或内存操作结果,%zu是C99标准中专为size_t设计的printf占位符,避免因类型不匹配导致错误,使用%u或%d可能引发... 目录size_t 类型与 %zu 占位符%zu 的用途替代占位符的风险兼容性说明其他相关占位符验证示

Redis客户端连接机制的实现方案

《Redis客户端连接机制的实现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Redis客户端连接机制的实现方案,包括事件驱动模型、非阻塞I/O处理、连接池应用及配置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1. Redis连接模型概述2. 连接建立过程详解2.1 连php接初始化流程2.2 关键配置参数3. 最大连

Python实现网格交易策略的过程

《Python实现网格交易策略的过程》本文讲解Python网格交易策略,利用ccxt获取加密货币数据及backtrader回测,通过设定网格节点,低买高卖获利,适合震荡行情,下面跟我一起看看我们的第一... 网格交易是一种经典的量化交易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在价格上下预设多个“网格”,当价格触发特定网格时执行买

python设置环境变量路径实现过程

《python设置环境变量路径实现过程》本文介绍设置Python路径的多种方法:临时设置(Windows用`set`,Linux/macOS用`export`)、永久设置(系统属性或shell配置文件... 目录设置python路径的方法临时设置环境变量(适用于当前会话)永久设置环境变量(Windows系统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支付宝没有提供PythonSDK,但是强大的github就有提供python-alipay-sdk,封装里很多复杂操作,使用这个我们就... 目录一、引言二、准备工作2.1 支付宝开放平台入驻与应用创建2.2 密钥生成与配置2.3 安装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