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的内存分配方式(静态分配、动态分配)定义以及区别

2024-06-17 23:12

本文主要是介绍C语言中的内存分配方式(静态分配、动态分配)定义以及区别,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C语言中,内存分配主要有两种方式:静态分配(Static Allocation)和动态分配(Dynamic Allocation)。这两种方式在程序运行时对内存的管理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1. 静态分配(Static Allocation

静态分配是在程序编译时就已经确定内存大小和位置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主要用于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包括在函数内部定义的静态局部变量)以及常量。

  • 全局变量:全局变量在程序开始执行时就已经分配了内存,并在整个程序执行期间都有效。
  • 静态变量:静态变量与全局变量类似,也是在程序开始执行时分配内存,但其作用域仅限于定义它的函数或文件。
  • 常量:常量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了值,并且其值在程序执行期间不能改变。常量也占用静态内存。

静态分配的内存由编译器自动管理,程序员无需(也不能)手动干预。

2. 动态分配(Dynamic Allocation

动态分配是在程序运行时根据需要动态地分配和释放内存的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主要用于局部变量,特别是那些大小在编译时无法确定,或者需要在程序运行时改变大小的变量。

C语言中,动态分配内存主要使用malloccallocreallocfree等函数。

  • malloc:malloc函数用于在堆(heap)上分配指定字节数的内存,并返回一个指向该内存区域的指针。如果内存分配成功,则返回非空指针;否则返回NULL。
  • calloc:calloc函数与malloc类似,但它还负责将分配的内存区域初始化为零。
  • realloc:realloc函数用于改变已分配内存区域的大小。如果新的大小大于原大小,则会在原内存区域后追加新的内存;如果新的大小小于原大小,则会释放多余的内存。
  • free:free函数用于释放由malloc、calloc或realloc分配的内存。释放后的内存区域不再可用,再次访问可能会导致程序崩溃。

动态分配的内存需要程序员手动管理,包括分配和释放。如果忘记释放已分配的内存,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Memory Leak);如果试图访问已经释放的内存,可能会导致程序崩溃或数据损坏。因此,在使用动态分配时,程序员需要格外小心。

动态分配和静态分配之间的区别

动态分配和静态分配在C语言中的内存管理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1. 分配时间
    • 静态分配:发生在程序编译和连接的时候。内存分配在程序编译时就已经确定,所以内存大小和生命周期都是固定的。
    • 动态分配:发生在程序调入和执行的时候。内存分配发生在程序运行时,所以内存大小和生命周期可以在运行时动态改变。
  2. 分配空间
    • 静态分配:通常在栈(stack)或者数据段(data segment)中分配。静态分配的变量在函数调用时,它们的内存空间会在函数调用栈帧中分配,并在函数返回时释放。
    • 动态分配:通常在堆(heap)中分配。动态分配的内存需要手动分配和释放,分配使用malloc()calloc(),释放使用free()函数。动态分配的变量的内存空间在堆上,函数调用时传递的是指针,所以函数调用的开销相对较小。
  3. 管理方式
    • 静态分配:由系统自动管理,程序员无需(也不能)手动干预。
    • 动态分配:由程序员手动管理,包括分配和释放。如果忘记释放已分配的内存,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如果试图访问已经释放的内存,可能会导致程序崩溃或数据损坏。
  4. 灵活性
    • 静态分配:由于内存大小和生命周期在编译时确定,因此灵活性较低。
    • 动态分配:由于内存大小和生命周期可以在运行时动态改变,因此灵活性较高。不需要预先分配存储空间,分配的空间可以根据程序的需要扩大或缩小。
  5. 内存位置
    • 静态分配:通常位于栈或数据段。
    • 动态分配:位于堆区,从低地址向高地址增长。
  6. 生命周期
    • 静态分配:变量的生命周期与程序或函数的作用域相关。
    • 动态分配:变量的生命周期由程序员通过malloc/calloc分配和free释放来管理,可以超出函数的作用域。

综上所述,动态分配和静态分配在C语言中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静态分配简单且自动管理,但灵活性较低;而动态分配虽然需要程序员手动管理,但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动态性。在编写C语言程序时,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存分配方式。

这篇关于C语言中的内存分配方式(静态分配、动态分配)定义以及区别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70675

相关文章

C语言中%zu的用法解读

《C语言中%zu的用法解读》size_t是无符号整数类型,用于表示对象大小或内存操作结果,%zu是C99标准中专为size_t设计的printf占位符,避免因类型不匹配导致错误,使用%u或%d可能引发... 目录size_t 类型与 %zu 占位符%zu 的用途替代占位符的风险兼容性说明其他相关占位符验证示

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数据读取方式

《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数据读取方式》SpringBoot通过环境隔离机制,支持properties/yaml/yml多格式配置,结合@Value、Environment和@Configura... 目录一、多环境配置的核心思路二、3种配置文件格式详解2.1 properties格式(传统格式)1.

Oracle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方式(Linux)

《Oracle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方式(Linux)》文章介绍Oracle数据库自动备份方案,包含主机备份传输与备机解压导入流程,强调需提前全量删除原库数据避免报错,并需配置无密传输、定时任务及验证脚本... 目录说明主机脚本备机上自动导库脚本整个自动备份oracle数据库的过程(建议全程用root用户)总结

MySQL 内存使用率常用分析语句

《MySQL内存使用率常用分析语句》用户整理了MySQL内存占用过高的分析方法,涵盖操作系统层确认及数据库层bufferpool、内存模块差值、线程状态、performance_schema性能数据... 目录一、 OS层二、 DB层1. 全局情况2. 内存占js用详情最近连续遇到mysql内存占用过高导致

Debian系和Redhat系防火墙配置方式

《Debian系和Redhat系防火墙配置方式》文章对比了Debian系UFW和Redhat系Firewalld防火墙的安装、启用禁用、端口管理、规则查看及注意事项,强调SSH端口需开放、规则持久化,... 目录Debian系UFW防火墙1. 安装2. 启用与禁用3. 基本命令4. 注意事项5. 示例配置R

最新Spring Security的基于内存用户认证方式

《最新SpringSecurity的基于内存用户认证方式》本文讲解SpringSecurity内存认证配置,适用于开发、测试等场景,通过代码创建用户及权限管理,支持密码加密,虽简单但不持久化,生产环... 目录1. 前言2. 因何选择内存认证?3. 基础配置实战❶ 创建Spring Security配置文件

Python获取浏览器Cookies的四种方式小结

《Python获取浏览器Cookies的四种方式小结》在进行Web应用程序测试和开发时,获取浏览器Cookies是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我们介绍四种用Python获取浏览器Cookies的方式,具有一定的... 目录什么是 Cookie?1.使用Selenium库获取浏览器Cookies2.使用浏览器开发者工具

Java获取当前时间String类型和Date类型方式

《Java获取当前时间String类型和Date类型方式》:本文主要介绍Java获取当前时间String类型和Date类型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 目录Java获取当前时间String和Date类型String类型和Date类型输出结果总结Java获取

C语言进阶(预处理命令详解)

《C语言进阶(预处理命令详解)》文章讲解了宏定义规范、头文件包含方式及条件编译应用,强调带参宏需加括号避免计算错误,头文件应声明函数原型以便主函数调用,条件编译通过宏定义控制代码编译,适用于测试与模块... 目录1.宏定义1.1不带参宏1.2带参宏2.头文件的包含2.1头文件中的内容2.2工程结构3.条件编

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

《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1、通知退出机制1.1 进程/main函数退出1.2 通过channel退出1.3 通过c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