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原理 | HBase Compaction介绍与参数调优

2024-06-12 21:48

本文主要是介绍HBase原理 | HBase Compaction介绍与参数调优,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我们知道,数据达到HBase服务端会写WAL-写Memstore,然后定期或满足一定条件时刷写磁盘生成一个HFile文件,随着时间推移生成的HFile会越来越多,将会影响HBase查询性能,同时会对HDFS造成一定影响。因此HBase会定期执行Compaction操作以合并减少HFile数量。

1.两种合并

HBase中Compaction分为两种。Minor Compaction称为小合并,主要是选取一些小的、相邻的HFile将他们合并成较大的HFile,并删除HFile中的过期数据。

Major Compaction称为大合并,会将一个列族下的所有HFile合并成一个大的HFile,同时删除过期数据、已删除数据(打了Delete标记的)、版本过大的数据等三类无效数据。

2. 参数调优

1).hbase.hstore.compaction.min

默认值 3,一个列族下的HFile数量超过该值就会触发Minor Compaction,这个参数默认值小了,一般情况下建议调大到5~10之间,注意相应调整下一个参数。(旧版本中该参数是hbase.hstore.compactionthreshold)

2).hbase.hstore.compaction.max

默认值 10,一次Minor Compaction最多合并的HFile文件数量,这个参数基本控制着一次压缩即Compaction的耗时。这个参数要比上一个参数hbase.hstore.compaction.min值大,通常是其2~3倍。

3).hbase.regionserver.thread.compaction.throttle

HBase RS内部设计了两个线程池:large compactions与small compactions,用来分开处理Compaction操作,这个参数就是控制一个Compaction应该交由哪一个线程池处理,默认值2 * hbase.hstore.compaction.max * hbase.hregion.memstore.flush.size,即2*10*128M=2.5G,如果待合并文件的总大小大于该值则交给large compactions线程池处理,否则交给small compactions线程池处理。一般建议不调整或稍微调大。

4).hbase.regionserver.thread.compaction.small

默认值 1,RS中small compactions线程池的大小。一般建议调整到2~5,不建议调太大,否则可能会消费过多的服务端资源得不偿失。

5).hbase.regionserver.thread.compaction.large

默认值 1,RS中large compactions线程池的大小。调整建议同上。

6).hbase.hstore.blockingStoreFiles

默认值 10,一个列族下HFile数量达到该值就会阻塞写入,等待Compaction完成。生产环境中默认值太小了,一般建议设置大点比如100,避免出现阻塞更新的情况。

7).hbase.hregion.majorcompaction

默认值 604800000,就是7天,这是Major Compaction周期性触发的时间间隔。因为通常Major Compaction持续时间长、资源消耗大,建议关闭HBase Major Compaction,参数设为0,并在业务低峰期手动执行。

往期推荐

1、Hudi原理 | Apache Hudi 典型应用场景介绍

2、HBase实践 | HBase内核优化与吞吐能力建设

3、Hadoop社区比 Ozone 更重要的事情

4、Hive on Spark 运行于Yarn模式下如何调优

这篇关于HBase原理 | HBase Compaction介绍与参数调优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55430

相关文章

python中的显式声明类型参数使用方式

《python中的显式声明类型参数使用方式》文章探讨了Python3.10+版本中类型注解的使用,指出FastAPI官方示例强调显式声明参数类型,通过|操作符替代Union/Optional,可提升代... 目录背景python函数显式声明的类型汇总基本类型集合类型Optional and Union(py

Python中的filter() 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

《Python中的filter()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Python的filter()函数用于筛选序列元素,返回迭代器,适合函数式编程,相比列表推导式,内存更优,尤其适用于大数据集,结合lamb... 目录前言一、基本概念基本语法二、使用方式1. 使用 lambda 函数2. 使用普通函数3. 使用 N

Springboot项目构建时各种依赖详细介绍与依赖关系说明详解

《Springboot项目构建时各种依赖详细介绍与依赖关系说明详解》SpringBoot通过spring-boot-dependencies统一依赖版本管理,spring-boot-starter-w... 目录一、spring-boot-dependencies1.简介2. 内容概览3.核心内容结构4.

MyBatis-Plus 与 Spring Boot 集成原理实战示例

《MyBatis-Plus与SpringBoot集成原理实战示例》MyBatis-Plus通过自动配置与核心组件集成SpringBoot实现零配置,提供分页、逻辑删除等插件化功能,增强MyBa... 目录 一、MyBATis-Plus 简介 二、集成方式(Spring Boot)1. 引入依赖 三、核心机制

Go语言使用Gin处理路由参数和查询参数

《Go语言使用Gin处理路由参数和查询参数》在WebAPI开发中,处理路由参数(PathParameter)和查询参数(QueryParameter)是非常常见的需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Go语言... 目录一、路由参数 vs 查询参数二、Gin 获取路由参数和查询参数三、示例代码四、运行与测试1. 测试编程路

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说明

《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说明》文章对比了synchronized、乐观锁、Redis分布式锁及Redission锁的原理与区别,指出在集群环境下synchronized失效,... 目录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1、有的同伴想到了synchronized关键字

Java慢查询排查与性能调优完整实战指南

《Java慢查询排查与性能调优完整实战指南》Java调优是一个广泛的话题,它涵盖了代码优化、内存管理、并发处理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Java慢查询排查与性能调优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 目录1. 事故全景:从告警到定位1.1 事故时间线1.2 关键指标异常1.3 排查工具链2. 深度剖析:

Python lambda函数(匿名函数)、参数类型与递归全解析

《Pythonlambda函数(匿名函数)、参数类型与递归全解析》本文详解Python中lambda匿名函数、灵活参数类型和递归函数三大进阶特性,分别介绍其定义、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助力编写简洁高效... 目录一、lambda 匿名函数:简洁的单行函数1. lambda 的定义与基本用法2. lambda

Linux中的HTTPS协议原理分析

《Linux中的HTTPS协议原理分析》文章解释了HTTPS的必要性:HTTP明文传输易被篡改和劫持,HTTPS通过非对称加密协商对称密钥、CA证书认证和混合加密机制,有效防范中间人攻击,保障通信安全... 目录一、什么是加密和解密?二、为什么需要加密?三、常见的加密方式3.1 对称加密3.2非对称加密四、

setsid 命令工作原理和使用案例介绍

《setsid命令工作原理和使用案例介绍》setsid命令在Linux中创建独立会话,使进程脱离终端运行,适用于守护进程和后台任务,通过重定向输出和确保权限,可有效管理长时间运行的进程,本文给大家介... 目录setsid 命令介绍和使用案例基本介绍基本语法主要特点命令参数使用案例1. 在后台运行命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