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微调方法(Efficient-Tuning)六大主流方法:思路讲解优缺点对比[P-tuning、Lora、Prefix tuning等]

本文主要是介绍LLM微调方法(Efficient-Tuning)六大主流方法:思路讲解优缺点对比[P-tuning、Lora、Prefix tuning等],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LLM微调方法(Efficient-Tuning)六大主流方法:思路讲解&优缺点对比[P-tuning、Lora、Prefix tuning等]

由于LLM参数量都是在亿级以上,少则数十亿,多则数千亿。当我们想在用特定领域的数据微调模型时,如果想要full-tuning所有模型参数,看着是不太实际,一来需要相当多的硬件设备(GPU),二来需要相当长的训练时间。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条捷径,不需要微调LLM的全量参数,而只需要新增少量的参数,通过固定原始模型参数,而只需要微调新增的少量参数,从而达到接近使用全参数full-tuning的效果。本章主要讲述在LLM时代,当下主流的微调方法。

1.Adapter tuning(2019)

(1) 论文信息

来自2019年,论文《Parameter-Efficient Transfer Learning for NLP》

摘要内容:微调大型预训练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是一种有效的迁移学习机制。然而,在存在许多下游任务的情况下,微调显得参数效率低下:因为每个任务都需要一个全新的模型。作为替代方案,我们提出了带有适配器模块的迁移学习方法。适配器模块能够生成一个紧凑且可扩展的模型;它们仅为每个任务增加少量可训练参数,并且可以在不重新访问先前任务的情况下添加新任务。原始网络的参数保持不变,从而实现了高度的参数共享。

为了展示适配器的有效性,我们将最近提出的BERT Transformer模型迁移到了26个不同的文本分类任务中,包括GLUE基准测试。适配器在仅为每个任务增加少量参数的情况下,达到了接近最先进性能的水平。在GLUE基准测试中,我们在仅为每个任务增加3.6%参数的情况下,实现了与完整微调性能相差不到0.4%的结果。相比之下,微调则需要对每个任务的100%参数进行训练。

(2) 思路

  • 固定Transformer的全部参数
  • 在Transformer的每一个Block里嵌入一些新初始化的Adapter Network。
    • 其中Adapter由两层MLP组成,分别负责将Transformer的表征降维和升维

(3) 优势

  • 只需要添加不到5%的可训练参数,即可以几乎达到全参数训练的效果
  • 在训练过程中大大节省了训练时间,做到时间有效性。
  • 基本不降低模型在下游任务中的表现

2.Prefix tuning(2021)

(1) 论文信息

来自论文《Prefix-Tuning: Optimizing Continuous Prompts for Generation》

摘要内容:微调是实际上利用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执行下游任务的首选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会修改所有语言模型的参数,因此必须为每个任务存储完整的副本。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前缀微调(prefix-tuning),这是一种针对自然语言生成任务的轻量级微调替代方案。该方法保持语言模型参数不变,但优化了一个小的、连续的任务特定向量(称为前缀)。前缀微调受到提示机制的启发,允许后续标记关注这个前缀,就像它们是“虚拟标记”一样。我们将前缀微调应用于GPT-2进行表格到文本的生成,以及应用于BART进行文本摘要。我们发现,通过仅学习0.1%的参数,前缀微调在全数据设置下取得了与微调相当的性能,在低数据设置下超越了微调,并且更好地推广到了训练过程中未见过的主题示例。

(2) 思路

固定预训练参数,为每一个任务额外添加一个或多个embedding,且利用多层感知编码prefix。不再像prompt tuning继续输入LLM。

(3) 结构

在seq前面加idx个虚拟token,以此构造一个连续的token,作为微调参数(结构一样是transformer)

固定LLM的参数

由于发现直接加prefix层,模型不稳定,故在其后加了MLP层,用于reparametrization参数 P θ P_θ Pθ
P θ [ i : ] = M L P θ ( P θ ′ [ i , : ] ) P_θ[i:]=MLP_θ(P'_θ[i,:]) Pθ[i:]=MLPθ(Pθ[i,:])

原始 P θ P_θ Pθ维度为$ \mid P_{idx} \mid \times dim(h_{i}) , , P’θ 维度为 维度为 维度为 \mid P{idx}\mid \times k ,经过 ,经过 ,经过MLP$复原原始维度。

针对不同任务,有不同最优的k值,经过实验,作者建议

  • Table-to-table任务,k=512
  • Summarization任务,k=800

(4) 优势

  • 在Table2Text任务上,只有0.1%参数量级的prompt tuning效果要优于微调

(5) 缺点

  • 摘要任务上,prompt的效果要略差于微调

3.Prompt tuning(2021)

(1) 论文信息

来自论文《The Power of Scale for Parameter-Efficient Prompt Tuning》

  • 摘要: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探索了“提示微调”(prompt tuning),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机制,用于学习“软提示”来条件化冻结的语言模型以执行特定的下游任务。与GPT-3使用的离散文本提示不同,软提示是通过反向传播学习的,并且可以根据任意数量的标记示例进行调整。我们的端到端学习方法在性能上大幅超越了GPT-3的少量样本学习。

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使用T5模型进行模型大小的消融实验,我们展示了提示微调随着规模的增加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当模型参数超过数十亿时,我们的方法“缩小了差距”并达到了模型微调(即调整所有模型权重)的强大性能。这一发现尤为重要,因为大型模型的共享和部署成本高昂,而能够重用一个冻结的模型来执行多个下游任务可以减轻这一负担。

我们的方法可以看作是最近提出的Li和Liang(2021)的“前缀微调”方法的简化版本,我们提供了与此方法以及其他类似方法的比较。最后,我们展示了使用软提示条件化冻结模型在提高域迁移鲁棒性和实现高效“提示集成”方面的优势。

(2) 思路

固定预训练LLM的参数,为每一个任务额外添加一个或多个embedding。之后拼接query正常输入LLM,并只训练这些embedding

(3) 优势

  • 效果优于GPT-3的few-shot learning
  • 当模型参数量达100亿时,接近于全模型微调效果

4.P-tuning(2021)

V2版本:2023更新

(1) 论文信息

来自论文《GPT Understands, Too》,发表于2021年

摘要:使用自然语言模式对预训练语言模型进行提示已被证明在自然语言理解(NLU)任务中有效。然而,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手动设计的离散提示往往导致性能不稳定——例如,仅改变提示中的一个单词就可能导致性能大幅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法P-Tuning,该方法在离散提示的基础上结合了可训练的连续提示嵌入。实验表明,P-Tuning不仅通过最小化不同离散提示之间的差距来稳定训练过程,而且在一系列NLU任务(包括LAMA和SuperGLUE)上显著提高了性能。P-Tuning在完全监督和少量样本设置下,对冻结和微调的语言模型均普遍有效。

(2) 思路

固定LLM参数,用多层感知机和LSTM对prompt进行编码,编码后与其他向量进行拼接,正常输入LLM。

注意,训练之后只保留prompt编码之后的向量,无需保留编码器。

(3) 结构

对于prompt模板,使用MLP+LSTM进行编码,替代原始的input embedding

对于原始的输入input和target,则使用原始的input embedding

(4) 使用方式

离散和连续template token混合时,显示地插入一下anchor(离散的token)有助于template的优化

(5) 优势

  • 能缓解离散prompt方法,导致的模型输出结果到达局部最优

(6) 缺点

  • 查找的最优提示,可能是次优的
  • 在小参数量模型中表现差(小参数模型如Bert,330M),上了10B的模型效果才开始可以持平
  • 序列标注等对推理和理解要求高的任务,prompt-tuning效果会变差

5.P-tuning v2 (2022)

(1) 论文信息

来自论文《P-Tuning v2: Prompt Tuning Can Be Comparable to Fine-tuning Universally Across Scales and Tasks》,发表于2022年。

摘要:提示微调(Prompt Tuning),该方法仅对冻结的语言模型中的连续提示进行微调,极大地减少了训练时每个任务的存储和内存使用。然而,在NLU(自然语言理解)的背景下,先前的工作表明,对于正常大小的预训练模型,提示微调的性能并不理想。我们还发现现有的提示微调方法无法处理复杂的序列标注任务,这表明其缺乏普适性。

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实验发现:经过适当优化的提示微调可以在广泛的模型规模和NLU任务中普遍有效。它在性能上与微调相当,但仅需要调整0.1%-3%的参数。我们的方法P-Tuning v2是Deep Prompt Tuning(Li和Liang, 2021; Qin和Eisner, 2021)的一种实现,针对NLU进行了优化和适配。鉴于P-Tuning v2的普适性和简单性,我们相信它可以作为微调的替代方案,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个强大的基线。

(2) 思路

  • 固定LLM参数
  • 类似Prefix-tuning
    • 在Deep FT层:在seq前面加n个虚拟token,以此构造一个连续的token,作为微调参数(结构一样是transformer)
  • 在多种任务上下进行微调
  • 完全变为生成模型,无需verbalizer

(3) 优势

  • 在小、大模型上,效果均优于P-tuning。
  • 当参数量达10B,效果相当于FT

6.LoRA(2021)

(1) 论文信息

来自论文《LORA: LOW-RANK ADAPTATION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摘要: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要范式包括在通用领域数据上进行大规模预训练,并适应特定任务或领域。随着我们预训练更大的模型,全面微调(即重新训练所有模型参数)变得不太可行。以GPT-3 175B为例,部署独立的微调模型实例,每个实例都有175B参数,成本是极其昂贵的。我们提出了低秩适应(Low-Rank Adaptation,简称LoRA),该方法冻结预训练模型的权重,并在Transformer架构的每一层中注入可训练的低秩分解矩阵,从而大大减少了下游任务的可训练参数数量。与使用Adam对GPT-3 175B进行微调相比,LoRA可以将可训练参数数量减少10,000倍,GPU内存需求减少3倍。尽管LoRA的可训练参数较少,训练吞吐量更高,并且与适配器不同,没有额外的推理延迟,但它在RoBERTa、DeBERTa、GPT-2和GPT-3上的模型质量上仍然与微调相当或更好。我们还对语言模型适应中的秩不足问题进行了实证调查,这揭示了LoRA的有效性

(2) 思路

固定LLM参数,在每一个self-attention层中,加入一个low-rank的矩阵,即 B × A B \times A B×A。在微调时,只更新 B × A B \times A B×A的参数。

(3) 结构

在每一层self-attention中,添加新的参数 △ W \bigtriangleup W W

h = W 0 x + △ W x = W 0 x + B A x h=W_0x+\bigtriangleup Wx=W_0x+BAx h=W0x+Wx=W0x+BAx

其中,预训练模型的原始参数为 W 0 ∈ R d × k W_0 \in R^{d \times k} W0Rd×k

LoRA的新增参数为 B ∈ R d × r B \in R^{d \times r} BRd×r A ∈ R r × k A \in R^{r \times k} ARr×k B B B 初始化为一个全0矩阵, A A A 是一个高斯随机初始化的矩阵。 B B B 初始化为全0矩阵的目的是,在开始训练时,让 B × A B \times A B×A等于0矩阵,即参数从0开始。

其中LoRA的中间维度 r r r,远小于原始模型的维度,即 r ≪ m i n ( d , k ) r\ll min(d,k) rmin(d,k)

(4) 学习目标

原始的LLM,一般也是CLM (Causal Language Model/Conditional Language Model),学习目标为

而加入LoRA后,学习目标为

(5) 配置

  • 在多个部位 ( Q / K / V / O u t p u t ) (Q/K/V/Output) (Q/K/V/Output)同时添加 △ W \bigtriangleup W W ,会比只在单一部分上添加权重 △ W \bigtriangleup W W,效果要好
  • 在wikiSQL/MultiNLI数据集上测试得出结论:小的γ值,能达到较好好的效果(一般为4-8)

(6) 优势

  • 用于低资源的场景。也就是硬件设备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 更新参数量少。对于175B的GPT模型,使用该方法只需要额外更新0.01%的参数量。
  • 是全参数微调(FT)的一种替代方案

(7) 缺点

  • 全参数微调(FT)效果要比LoRA稍微要好

文末安利:超高性价比算力资源推荐

星鸾云:GPU云服务器(GPU Cloud Computing,GPU)是提供 GPU 算力的弹性计算服务,具有高效稳定的计算能力,适用于生成式AI、自动驾驶、图像处理、科学计算等多种应用场景。

官方链接:https://xl.hzxingzai.cn/register?invitation_code=0008677108

  • 产品优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实例规格以及费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AI一体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相关福利

    1. 注册有礼:注册即赠5元炼丹礼金!
    2. 首充得双倍礼包:充5送5、充10送10、充50送50!
    3. 618限时价格(6.11-6.18):4090:1.68元/时、37.73元/日、255.64元/周、1000元/月
    4. 推荐有礼:邀请好友注册,奖励邀请人充值金2元/人;被邀请好友30日内累计充值100元,再奖励邀请人充值金10元/人

这篇关于LLM微调方法(Efficient-Tuning)六大主流方法:思路讲解优缺点对比[P-tuning、Lora、Prefix tuning等]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54495

相关文章

C# 比较两个list 之间元素差异的常用方法

《C#比较两个list之间元素差异的常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C#比较两个list之间元素差异,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1. 使用Except方法2. 使用Except的逆操作3. 使用LINQ的Join,GroupJoin

MySQL查询JSON数组字段包含特定字符串的方法

《MySQL查询JSON数组字段包含特定字符串的方法》在MySQL数据库中,当某个字段存储的是JSON数组,需要查询数组中包含特定字符串的记录时传统的LIKE语句无法直接使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两种... 目录问题背景解决方案对比1. 精确匹配方案(推荐)2. 模糊匹配方案参数化查询示例使用场景建议性能优

关于集合与数组转换实现方法

《关于集合与数组转换实现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关于集合与数组转换实现方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Arrays.asList()1.1、方法作用1.2、内部实现1.3、修改元素的影响1.4、注意事项2、list.toArray()2.1、方

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举例详解

《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举例详解》在Python编程语言中注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前言二、什么是注释?示例:三、单行注释语法:以 China编程# 开头,后面的内容为注释内容示例:示例:四

一文详解Git中分支本地和远程删除的方法

《一文详解Git中分支本地和远程删除的方法》在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的过程中,我们会创建多个分支来进行不同功能的开发,这就容易涉及到如何正确地删除本地分支和远程分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相关的实现方法吧... 目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删除本地分支删除远程www.chinasem.cn分支同步删除信息到其他机器示例步骤

嵌入式数据库SQLite 3配置使用讲解

《嵌入式数据库SQLite3配置使用讲解》本文强调嵌入式项目中SQLite3数据库的重要性,因其零配置、轻量级、跨平台及事务处理特性,可保障数据溯源与责任明确,详细讲解安装配置、基础语法及SQLit... 目录0、惨痛教训1、SQLite3环境配置(1)、下载安装SQLite库(2)、解压下载的文件(3)、

在Golang中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高效方法

《在Golang中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高效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在Golang中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高效方法,包括time包中的Ticker和Timer、第三方库cron的使用,以及基于channel和go... 目录背景介绍目的和范围预期读者文档结构概述术语表核心概念与联系故事引入核心概念解释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行数的实现方法

《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行数的实现方法》在Linux系统中,有时需要统计非二进制文件(如CSV、TXT文件)的行数,而不希望手动打开文件进行查看,例如,在处理大型日志文件、数据文件时,了解... 目录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的行数技术背景实现步骤1. 使用wc命令2. 使用grep命令

Python中Tensorflow无法调用GPU问题的解决方法

《Python中Tensorflow无法调用GPU问题的解决方法》文章详解如何解决TensorFlow在Windows无法识别GPU的问题,需降级至2.10版本,安装匹配CUDA11.2和cuDNN... 当用以下代码查看GPU数量时,gpuspython返回的是一个空列表,说明tensorflow没有找到

XML重复查询一条Sql语句的解决方法

《XML重复查询一条Sql语句的解决方法》文章分析了XML重复查询与日志失效问题,指出因DTO缺少@Data注解导致日志无法格式化、空指针风险及参数穿透,进而引发性能灾难,解决方案为在Controll... 目录一、核心问题:从SQL重复执行到日志失效二、根因剖析:DTO断裂引发的级联故障三、解决方案: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