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 模型 网络协议七层分层通俗说明整理

2024-06-08 11:38

本文主要是介绍OSI 模型 网络协议七层分层通俗说明整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划分为了七层,从上到下依次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下面举个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来记录我的理解:你来到公司,打开电脑,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你打开了多个应用程序,邮件、QQ、浏览器、股市行情软件等等,注意这些应用程序并不位于应用层,只是与应用层协议交互。当然,当这些应用程序被打开时会与服务器进行一系列的通信,这个通信过程是经历了OSI的各层的。
        这时,你需要给一个同事发个邮件,你新建了一个邮件开始编写,写完邮件正文后,你填好邮件主题,键入收件人的邮件地址。当你点击发送邮件的按钮时,这个发送邮件的通信过程就开始了OSI七层模型旅行之路。
        首先来到的是应用层。这一层确定了你的邮件是以什么方式发送出去,是SMTP还是IMAP?在发送邮件的同时,你还是浏览网页查阅资料,你在点击每一个链接的时候,应用层确定了是用HTTP还是HTTPS。或者说,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向应用层提出了一系列应用请求,比如发送邮件、访问网页等。
        表示层收到了发送邮件的请求,这时它会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转换,形成一种大家都认识的表现形式。我们都知道,不同的操作系统对于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的编解码方式都是不同的,假如你用的是一台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电脑,而你的同事用的是Mac OS操作系统,虽然操作系统的编码处理方式不同,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格式的定义,恐怕对方收到数据后恢复出来的内容和你发出的大相径庭,甚至根本就是不可理解的。
        通过表示层的处理,数据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到了会话层出马的时候了。你的主机会帮你与邮件服务器建立会话,主机会问服务器:“你好,我是主机,你是邮件服务器吗?我需要和你建立连接。”,服务器会答复说:“你好,我是邮件服务器,连接已经建立。”,这时,发送邮件的会话就算是建立好了,当完成邮件数据传输后,表示层又会断开连接,即终止会话。刚才说过,在发送邮件的同时,你还是浏览网页,你点开了很多个页面,每打开的一个页面都是你和对方建立的一个会话。同时你还在和同事QQ聊天,每个聊天窗口背后其实也是一个会话。会话层就是帮你和对方建立连接的一个过程。就像打电话,你要先和对方接通电话,然后才能开始通话。
        建立连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数据传输了。传输层接收来自应用程序的各种数据: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然后将这些数据合并到一个数据流中,再将数据进行分段并编号,最后发送出去。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比如数据包丢失、数据损坏等等,传输层就承担了保证数据传输正确的功能,如流量控制、数据重发等。简单的说,传输层就是表示层准备好数据、会话层建立连接后,正式开始数据传输的第一步。
        到了这个时候,数据就要走出家门出去闯荡了。临出门前,你告诉它:“去找邮件服务器吧,它在深圳,门牌号是XX路YY号”。网络层可不知道这个门牌号的位置,但是它知道怎么去深圳,就像你从北京寄快递到深圳,快递公司只知道怎么去深圳最快,但你要寄到的这个地址恐怕就只有当地的快递员才知道了。网络层就是快递公司,下面要讲的数据链路层就是快递员。网络层了解每个网络的编址、会跟踪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可以准确计算出最佳的数据传输路径。网络层可以计算出从你所在的北京到深圳有哪些路线,哪条路线此时此刻是最快的。
        数据终于到了深圳,到了快递员——数据链路层手里,与网络层类似,数据链路层对网络虽然不熟,但是却对本地网络中的每台设备了如指掌。它可以通过硬件地址找到每一台设备。数据链路层从数据这里得知要去XX路YY号,轻而易举地就将数据送了过去。
        最后说下物理层,这一层就相对简单了,就是信号转换和物理传输,将数据转换成光信号、电信号,然后通过光缆、铜缆传输。

这篇关于OSI 模型 网络协议七层分层通俗说明整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42080

相关文章

Linux join命令的使用及说明

《Linuxjoin命令的使用及说明》`join`命令用于在Linux中按字段将两个文件进行连接,类似于SQL的JOIN,它需要两个文件按用于匹配的字段排序,并且第一个文件的换行符必须是LF,`jo... 目录一. 基本语法二. 数据准备三. 指定文件的连接key四.-a输出指定文件的所有行五.-o指定输出

Redis中Hash从使用过程到原理说明

《Redis中Hash从使用过程到原理说明》RedisHash结构用于存储字段-值对,适合对象数据,支持HSET、HGET等命令,采用ziplist或hashtable编码,通过渐进式rehash优化... 目录一、开篇:Hash就像超市的货架二、Hash的基本使用1. 常用命令示例2. Java操作示例三

Redis中Set结构使用过程与原理说明

《Redis中Set结构使用过程与原理说明》本文解析了RedisSet数据结构,涵盖其基本操作(如添加、查找)、集合运算(交并差)、底层实现(intset与hashtable自动切换机制)、典型应用场... 目录开篇:从购物车到Redis Set一、Redis Set的基本操作1.1 编程常用命令1.2 集

Spring Boot分层架构详解之从Controller到Service再到Mapper的完整流程(用户管理系统为例)

《SpringBoot分层架构详解之从Controller到Service再到Mapper的完整流程(用户管理系统为例)》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用户管理系统)为例,详细解析SpringBoot中Co... 目录引言:为什么学习Spring Boot分层架构?第一部分:Spring Boot的整体架构1.1

Python sys模块的使用及说明

《Pythonsys模块的使用及说明》Pythonsys模块是核心工具,用于解释器交互与运行时控制,涵盖命令行参数处理、路径修改、强制退出、I/O重定向、系统信息获取等功能,适用于脚本开发与调试,需... 目录python sys 模块详解常用功能与代码示例获取命令行参数修改模块搜索路径强制退出程序标准输入

Linux五种IO模型的使用解读

《Linux五种IO模型的使用解读》文章系统解析了Linux的五种IO模型(阻塞、非阻塞、IO复用、信号驱动、异步),重点区分同步与异步IO的本质差异,强调同步由用户发起,异步由内核触发,通过对比各模... 目录1.IO模型简介2.五种IO模型2.1 IO模型分析方法2.2 阻塞IO2.3 非阻塞IO2.4

MySQL之复合查询使用及说明

《MySQL之复合查询使用及说明》文章讲解了SQL复合查询中emp、dept、salgrade三张表的使用,涵盖多表连接、自连接、子查询(单行/多行/多列)及合并查询(UNION/UNIONALL)等... 目录复合查询基本查询回顾多表查询笛卡尔积自连接子查询单行子查询多行子查询多列子查询在from子句中使

Redis中哨兵机制和集群的区别及说明

《Redis中哨兵机制和集群的区别及说明》Redis哨兵通过主从复制实现高可用,适用于中小规模数据;集群采用分布式分片,支持动态扩展,适合大规模数据,哨兵管理简单但扩展性弱,集群性能更强但架构复杂,根... 目录一、架构设计与节点角色1. 哨兵机制(Sentinel)2. 集群(Cluster)二、数据分片

Springboot项目构建时各种依赖详细介绍与依赖关系说明详解

《Springboot项目构建时各种依赖详细介绍与依赖关系说明详解》SpringBoot通过spring-boot-dependencies统一依赖版本管理,spring-boot-starter-w... 目录一、spring-boot-dependencies1.简介2. 内容概览3.核心内容结构4.

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说明

《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说明》文章对比了synchronized、乐观锁、Redis分布式锁及Redission锁的原理与区别,指出在集群环境下synchronized失效,... 目录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1、有的同伴想到了synchronized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