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初探1——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2024-06-06 00:32

本文主要是介绍设计模式初探1——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最近在看《Head First 设计模式》,感觉挺有意思的,本系列的多数内容也是引自于它。

不过会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代码肯定也是敲自己的啦~


了解设计模式之前,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贯穿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变的真理只有一条,那就是“改变”。很多设计模式的产生正是为了使我们的软件不至于在不断的迭代与改变中变成一堆垃圾。当我们写一些代码量比较少,无需后期反复迭代的测试性的程序时可能无法体会到设计模式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但是相信我,在平时写小程序时培养一些设计模式的习惯,对于将来做产品级代码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好处。


其实呢,我们在日常编程时或多或少都在使用着设计模式,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它有那么一个“官方”的名称罢了,

比如下面的“策略模式”就是这样:


策略模式:定义算法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UML图:



太官方了哈,还是写个测试代码看看:

为了鲜明,我们只保留主要代码,大致意思出来就行~


假设现在有个Person抽象基类,其纯虚函数Language()需要子类重写,由于并不是每个不同人种的Language()都不同(比如英国人和美国人都speak English(不要太较真噢。。。)),所以对每个派生类重写这个方法可能不太合适,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将Language()移到一个接口类中来单独声明:

class ILanguage {
public:virtual void speak() = 0;        		
}


然后我们可以在Person类中包含这个接口类的指针,为了方便使用,再定义一个speak()函数来调用这个接口的方法:

class Person{
public:ILanguage* iLanguage;void speak(){iLanguage->speak();}
}

接着我们使用speak English实现一次接口:

class LanguageEnglish : public ILanguage {
public:void speak(){ std::out << "I Can Speak English"; }
}

好了,是时候实现我们具体的Person了,先实现一个美国人吧,我们在构造函数中将接口指针初始化,使美国人能够说英语:

class American : public Person {
public:
American(){ iLanguage = new LanguageEnglish(); }
}


写段测试代码看看:

Person *p = new American();
p->speak();


不出意外,我们应该可以看到他说英语了,但是如果他后来又学习了中文呢?

well,我们可以在设计Person类时为它加上一个setLanguage函数,变成下面这样:

class Person{
public:ILanguage* iLanguage;void speak(){iLanguage->speak();}void setLanguage(ILanguage* i){iLanguage = i;}
}

然后我们针对ILanguage再实现一个Chinese版本:

class LanguageChinese : public ILanguage {
public:void speak(){ std::out << "I Can Speak Chinese"; }
}

再测试一下:

Person *p = new American();
p->speak();
p->setLanguage(new LanguageChinese());
p->speak();

可以看到两行不同的输出。

可以在这个设计模式看到三个设计原则:

1、封装变化

由于软件开发过程中迭代的反复性,我们应该将易变的部分独立开来。

2、多用组合,少用继承

使用组合建立系统往往比使用继承具有更大的弹性。

3、针对接口编程,不针对实现编程

接口编程:使用一个接口函数在运行时调用不同的实现;

实现编程:实现代码写在实体类中,弹性差,不灵活。


好,先到这里吧~


这篇关于设计模式初探1——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34609

相关文章

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

《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缓存从来都是前端的一个痛点,很多前端搞不清楚缓存到底是何物,:本文主要介绍前端缓存的自解方案,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为什么“清缓存”成了技术圈的梗二、先给缓存“把个脉”:浏览器到底缓存了谁?三、设计思路:把“发版”做成“自愈”四、代码

MySQL设置密码复杂度策略的完整步骤(附代码示例)

《MySQL设置密码复杂度策略的完整步骤(附代码示例)》MySQL密码策略还可能包括密码复杂度的检查,如是否要求密码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等,:本文主要介绍MySQL设置密码复杂度... 目录前言1. 使用 validate_password 插件1.1 启用 validate_passwo

C#和Unity中的中介者模式使用方式

《C#和Unity中的中介者模式使用方式》中介者模式通过中介者封装对象交互,降低耦合度,集中控制逻辑,适用于复杂系统组件交互场景,C#中可用事件、委托或MediatR实现,提升可维护性与灵活性... 目录C#中的中介者模式详解一、中介者模式的基本概念1. 定义2. 组成要素3. 模式结构二、中介者模式的特点

Python实现网格交易策略的过程

《Python实现网格交易策略的过程》本文讲解Python网格交易策略,利用ccxt获取加密货币数据及backtrader回测,通过设定网格节点,低买高卖获利,适合震荡行情,下面跟我一起看看我们的第一... 网格交易是一种经典的量化交易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在价格上下预设多个“网格”,当价格触发特定网格时执行买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读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读》:本文主要介绍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 目录1、迭代器(Iterator)1.1、结构1.2、常用方法1.3、本质1、解耦集合与遍历逻辑2、统一

Java 线程安全与 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

《Java线程安全与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文章主要讲解线程安全问题的五个成因(调度随机、变量修改、非原子操作、内存可见性、指令重排序)及解决方案,强调使用volatile关键字... 目录什么是线程安全线程安全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线程的调度是随机的多个线程对同一个变量进行修改线程的修改操

SpringBoot中4种数据水平分片策略

《SpringBoot中4种数据水平分片策略》数据水平分片作为一种水平扩展策略,通过将数据分散到多个物理节点上,有效解决了存储容量和性能瓶颈问题,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4种数据分片策略吧... 目录一、前言二、哈希分片2.1 原理2.2 SpringBoot实现2.3 优缺点分析2.4 适用场景三、范围分片

Redis Cluster模式配置

《RedisCluster模式配置》:本文主要介绍RedisCluster模式配置,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分片 一、分片的本质与核心价值二、分片实现方案对比 ‌三、分片算法详解1. ‌范围分片(顺序分片)‌2. ‌哈希分片3. ‌虚

Redis过期删除机制与内存淘汰策略的解析指南

《Redis过期删除机制与内存淘汰策略的解析指南》在使用Redis构建缓存系统时,很多开发者只设置了EXPIRE但却忽略了背后Redis的过期删除机制与内存淘汰策略,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录1、简述2、Redis http://www.chinasem.cn的过期删除策略(Key Expir

RabbitMQ工作模式中的RPC通信模式详解

《RabbitMQ工作模式中的RPC通信模式详解》在RabbitMQ中,RPC模式通过消息队列实现远程调用功能,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RabbitMQ工作模式之RPC通信模式,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RPC通信模式概述工作流程代码案例引入依赖常量类编写客户端代码编写服务端代码RPC通信模式概述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