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迭代最近点 (ICP) 算法在 Open3D 中对齐点云

2024-06-02 03:20

本文主要是介绍使用迭代最近点 (ICP) 算法在 Open3D 中对齐点云,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Open3D 简介及其功能

   Open3D 是一个现代库,它提供了用于处理 3D 数据的各种工具。在其功能中,它提供了高效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处理点云、网格等,使其成为在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和图形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不错选择。Open3D 的特点之一是它实现了迭代最近点 (ICP) 算法,该算法用于模型对齐任务。

二、Open3D 和 ICP 入门

   迭代最近点 (ICP) 算法是用于对齐 3D 模型的基本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迭代最小化两个点云或一个点云与 3D 模型之间的距离。该算法假设两个点云在不同的方向和/或位置表示相同的对象或场景。ICP 对于机器人和增强现实中的对象识别、定位和映射等任务特别有用。

   要在 Open3D 中使用 ICP,您首先需要安装库。您可以使用 pip 执行此操作:

pip install open3d

   Open3D 在其示例数据集中包含许多模型。安装后,我们可以导入 Open3D 并加载 Stanford Bunny 模型,这是一个用于测试 3D 算法的标准数据集:

import open3d as o3d 
# Load the Bunny mesh
bunny = o3d.data.BunnyMesh()
mesh = o3d.io.read_triangle_mesh(bunny.path)

   接下来,为了使 ICP 算法正常工作,有必要像这样计算顶点法线:

mesh.compute_vertex_normals()

   接下来,放下样本,这样我们就没有那么多点可以拟合了:

# Sample points from the mesh
pcd = mesh.sample_points_poisson_disk(number_of_points=1000)

   要在 Plotly 中将点云可视化为 3D 散点图,可以将 Open3D 点云转换为 NumPy 数组以进行 3D 绘图:

import plotly.graph_objects as go
import numpy as np# Convert Open3D point cloud to NumPy array
xyz = np.asarray(pcd.points)# Create a 3D scatter plot
scatter = go.Scatter3d(x=xyz[:, 0], y=xyz[:, 1], z=xyz[:, 2], mode='markers', marker=dict(size=1))
fig = go.Figure(data=[scatter])
fig.show()

斯坦福兔子点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旋转模型并查找旋转矩阵

   为了演示 ICP,让我们创建一个 Bunny 模型的旋转版本,方法是将原始模型旋转 45 度,然后使用 ICP 找到原始模型和旋转模型之间的旋转矩阵:

# Apply an arbitrary rotation to the original point cloud
R = o3d.geometry.get_rotation_matrix_from_xyz((np.pi / 4, np.pi / 4, np.pi / 4))
rotated_pcd = pcd.rotate(R, center=(0, 0, 0))

查看旋转的兔子,确保一切正常:

# Convert Open3D point cloud to NumPy array
xyz_rot = np.asarray(rotated_pcd.points)# Create a 3D scatter plot
scatter = go.Scatter3d(x=xyz_rot[:, 0], y=xyz_rot[:, 1], z=xyz[:, 2], mode='markers', marker=dict(size=1.0))
fig = go.Figure(data=[scatter])
fig.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斯坦福兔子旋转 45 度

   现在,我们使用 ICP 来查找原始模型和旋转模型之间的转换矩阵。

# Use ICP to find the rotation
threshold = 0.02  # Distance threshold
trans_init = np.identity(4)  # Initial guess (identity matrix)
trans_init[:3, :3] = R  # We set the initial rotation to the known rotation
reg_p2p = o3d.pipelines.registration.registration_icp(source=rotated_pcd, target=pcd, max_correspondence_distance=threshold,init=trans_init
)# Extract the rotation matrix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matrix
estimated_rotation_matrix = reg_p2p.transformation[:3, :3]
rotation_matrix = reg_p2p.transformation[:3, :3]
print("Estimated rotation matrix:")
print(rotation_matrix)

   ​ICP发现的原始模型和旋转模型之间的旋转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验证旋转

   为了验证旋转,我们可以将估计旋转矩阵的逆函数应用于旋转模型,并将其与原始模型进行比较。通过取点之间的均方误差 (MSE),我们可以检查旋转的模型是否在指定的公差范围内恢复到其原始对齐方式:

# Extract the rotation matrix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matrix
estimated_rotation_matrix = reg_p2p.transformation[:3, :3]# Apply the inverse of the estimated rotation to the rotated point cloud
inverse_rotation_matrix = np.linalg.inv(estimated_rotation_matrix)
rotated_back_pcd = rotated_pcd.rotate(inverse_rotation_matrix, center=(0, 0, 0))# Compare the original point cloud to the one rotated back to its original state
# We can use the mean squared error (MSE) between corresponding points as a metric
original_points = np.asarray(pcd.points)
rotated_back_points = np.asarray(rotated_back_pcd.points)
mse = np.mean(np.linalg.norm(original_points - rotated_back_points, axis=1) ** 2)# Check if the MSE is below a certain tolerance
tolerance = 1e-6
if mse < tolerance:print(f"Test passed: MSE = {mse}")
else:print(f"Test failed: MSE = {mse}")

   假设一切顺利,您应该会看到测试通过的结果,表明点云已重新对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显示 ICP 算法的演示到此结束:

   1 在两个未对齐的模型之间查找旋转,以及
   2 使用这些结果将旋转的模型重新对齐回原始方向。

五、使用 ICP 的局限性

   虽然 ICP 是用于模型对齐的强大工具,但它也有其局限性:

  •    ICP 需要良好的初始猜测才能收敛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具有大旋转或平移的点云。
  •    该算法可能在对称或无特征的表面上遇到困难,在这些表面上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具有挑战性。
  •    异常值和噪声会显著影响 ICP 的性能,从而导致不正确的对齐方式。
  •    ICP 不处理点云之间的尺度差异,因为它假定点云已经处于相同的尺度。
       尽管存在这些局限性,但 ICP 仍然是 3D 数据处理中广泛使用的算法,Open3D 提供了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可将 ICP 应用于各种对齐问题。通过仔细的预处理和参数调整,ICP 可以成为对齐 3D 模型的可靠解决方案。

这篇关于使用迭代最近点 (ICP) 算法在 Open3D 中对齐点云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22888

相关文章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tenacity是一个专为Python设计的通用重试库,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用简单、清晰的方式,为任何可能失败的操作添加重试能力,下面我们就来看... 目录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 API 调用Tenacity 入门:一行代码实现优雅重试精细控制:让重试按我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在MySQL中,EXISTS和IN都用于子查询中根据另一个查询的结果来过滤主查询的记录,本文将基于工作原理、效率和应用场景进行全面对比... 目录一、基本用法详解1. IN 运算符2. EXISTS 运算符二、EXISTS 与 IN 的选择策略三、性能对比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wxPython构建一个智能的BAT文件生成器,它不仅能够为Python脚本生成启动脚本,还提供了完整的文... 目录引言运行效果图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核心需求技术选型核心功能实现1. 数据库设计2. 界面布局设计3

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指南分享

《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指南分享》本文介绍了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的四步流程:创建Dockerfile、配置IDEADocker连接、设置运行调试环境、构建运行镜像,并强调需准备本... 目录一、创建 dockerfile 配置文件二、配置 IDEA 的 Docker 连接三、配置 Do

Android Paging 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

《AndroidPaging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AndroidPaging库是Jetpack组件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来处理大型数据集的分页加载,本文将深入探讨Paging库... 目录前言一、Paging 库概述二、Paging 3 核心组件1. PagingSource2. Pager3.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Pythontry语句用于异常处理,支持捕获特定/多种异常、else/final子句确保资源释放,结合with语句自动清理,可自定义异常及嵌套结构,灵活应对错误场景... 目录try 函数的基本语法捕获特定异常捕获多个异常使用 else 子句使用 finally 子句捕获所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C++11引入右值引用,实现移动语义提升性能,支持资源转移与完美转发;同时引入Lambda表达式,简化匿名函数定义,通过捕获列表和参数列表灵活处理变量... 目录C++11新特性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左值 / 右值常见的左值和右值移动语义移动构造函数移动复制运算符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支付宝没有提供PythonSDK,但是强大的github就有提供python-alipay-sdk,封装里很多复杂操作,使用这个我们就... 目录一、引言二、准备工作2.1 支付宝开放平台入驻与应用创建2.2 密钥生成与配置2.3 安装ali

C#中lock关键字的使用小结

《C#中lock关键字的使用小结》在C#中,lock关键字用于确保当一个线程位于给定实例的代码块中时,其他线程无法访问同一实例的该代码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lock关键字的使用... 目录使用方式工作原理注意事项示例代码为什么不能lock值类型在C#中,lock关键字用于确保当一个线程位于给定实例的代码块中时

MySQL 强制使用特定索引的操作

《MySQL强制使用特定索引的操作》MySQL可通过FORCEINDEX、USEINDEX等语法强制查询使用特定索引,但优化器可能不采纳,需结合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避免性能下降,注意版本差异... 目录1. 使用FORCE INDEX语法2. 使用USE INDEX语法3. 使用IGNORE 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