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及HTTP协议通信步骤介绍和请求、响应阶段详解;

本文主要是介绍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及HTTP协议通信步骤介绍和请求、响应阶段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一、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特点和功能

请求-响应模型

版本和扩展

安全性和加密

二、HTTP协议通信步骤介绍

三、请求、响应阶段详解

HTTP请求

HTTP响应

示例


一、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传输超媒体文档(如HTML)的应用层协议。它是Web上数据传输的基础,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信息。以下是关于HTTP协议的一些重要信息:

特点和功能

  1. 基于客户-服务器架构:HTTP是一种客户-服务器协议,客户端(例如Web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响应。

  2. 无状态协议:HTTP本身是无状态的,每个请求都是独立的,服务器不会保留前一次请求的信息。为了实现状态管理,引入了Cookie和Session等机制。

  3. 基于文本:HTTP的报文使用纯文本格式,易于阅读和调试。报文包括请求报文(由客户端发送)和响应报文(由服务器发送)。

  4. 支持无连接和持久连接:HTTP/1.0使用无连接方式,即每个请求/响应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连接;HTTP/1.1引入了持久连接,允许在一次连接上发送多个请求和响应,减少了连接建立的开销。

请求-响应模型

HTTP协议使用请求-响应模型来传输数据:

  1. 请求(Request):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包括请求方法(如GET、POST等)、URL、协议版本、请求头部和请求体(用于POST请求)等信息。

  2. 响应(Response):服务器收到请求后返回HTTP响应,包括协议版本、状态码、响应头部和响应体等信息。

版本和扩展

  1. HTTP/1.0:最初版本,使用短连接,每个请求/响应需要建立新的连接。

  2. HTTP/1.1:引入了持久连接、分块传输编码和管道化等特性,增强了性能和效率。

  3. HTTP/2:引入了多路复用、头部压缩和服务器推送等功能,提高了性能和安全性。

  4. HTTP/3:基于QUIC协议,进一步提高了性能和安全性,主要用于UDP协议上。

安全性和加密

HTTP传输的数据是明文的,容易被窃听和篡改。为了保护数据安全,广泛使用HTTPS(HTTP Secure)协议,它在HTTP上层增加了TLS/SSL加密层,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总的来说,HTTP协议是Web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通过它,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请求各种资源(如网页、图片、视频等),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数据。随着Web的发展和HTTP协议本身的不断演化,HTTP在安全性、性能和功能上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

二、HTTP协议通信步骤介绍

HTTP协议通信过程指的是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HTTP协议进行通信的步骤。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包括请求和响应两个阶段,以下是HTTP协议通信过程的详细步骤:

  1. 建立连接:客户端(通常是Web浏览器)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在传统的HTTP/1.1中,这个连接通常是基于TCP协议的,而在HTTP/2及HTTP/3中,可能使用的是基于TLS的安全连接。

  2. 发送请求:客户端发送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器。这个请求通常包括请求行、请求头、空行和请求体。请求行包括请求方法(比如GET、POST等)、URL和HTTP协议版本,请求头包括关于客户端和请求的其他信息,如用户代理信息、所接受的数据类型、Cookie等。空行用于分隔请求头和请求体,请求体包含对于POST请求的数据。

  3. 处理请求: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根据请求的内容进行处理,包括读取请求、验证权限、调用相关的服务器应用程序等。

  4. 发送响应:服务器返回一个HTTP响应到客户端。这个响应包括状态行、响应头、空行和响应体。状态行包括协议版本、状态码和状态信息,响应头包括关于响应和服务器的其他信息,如内容类型、内容长度、服务器信息等。空行用于分隔响应头和响应体,响应体包含实际的响应数据,比如网页内容、图片数据等。

  5. 关闭连接:在HTTP/1.1中,默认情况下连接会保持持久连接(Keep-Alive),在完成一次请求-响应之后,连接并不会立即关闭,而是可以重复使用。在HTTP/1.0中,每次请求-响应都需要重新建立连接。在HTTP/2及HTTP/3中,连接更加复杂,可能包括多路复用、流控制等机制。

总的来说,HTTP协议通信过程包括建立连接、发送请求、处理请求、发送响应和关闭连接等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HTTP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互,实现了Web上的各种请求和响应。

三、请求、响应阶段详解

HTTP协议的请求和响应是通信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部分,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下面是对HTTP请求和响应的详细解释:

HTTP请求

HTTP请求由客户端(例如Web浏览器)发送到服务器,用于请求特定资源(如网页、图片、视频等)。一个标准的HTTP请求由以下部分组成:

1、请求行:包括请求方法、请求资源的URL和协议版本。常见的请求方法有GET(用于获取资源)、POST(用于提交数据)、PUT(用于上传资源)、DELETE(用于删除资源)等。

例如:        GET /index.html HTTP/1.1

2、请求头部:包括关于客户端和请求的其他信息,如用户代理信息、所接受的数据类型、Cookie等。

例如:

Host: www.example.com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8.0.3029.110 Safari/537.36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image/webp,*/*;q=0.8
Cookie: sessionid=123456

3、空行:用于分隔请求头部和请求体。 

4、请求体:对于POST请求,请求体包含客户端提交的数据,如表单数据、JSON数据等。

例如:

username=johndoe&password=12345

HTTP响应

HTTP响应是服务器对客户端请求的回应,用于传输请求的结果(如网页内容、状态信息等)。一个标准的HTTP响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状态行:包括协议版本、状态码和状态信息。

例如:        HTTP/1.1 200 OK

状态码200表示请求成功,常见的状态码还包括404(未找到)、500(服务器内部错误)等。

2、响应头部:包括关于响应和服务器的其他信息,如内容类型、内容长度、服务器信息等。

例如: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tent-Length: 1234
Server: Apache/2.4.6 (CentOS)

3、空行:与请求一样,用于分隔头部和响应体。

4、响应体:包含实际的响应数据,如网页内容、图片数据等。

例如:

<html>
<body>
<h1>Hello, World!</h1>
</body>
</html>

示例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HTTP请求和响应的示例:

请求

GET /index.html HTTP/1.1
Host: www.example.com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8.0.3029.110 Safari/537.36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image/webp,*/*;q=0.8

 响应

HTTP/1.1 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tent-Length: 1234<html>
<body>
<h1>Hello, World!</h1>
</body>
</html>

通过HTTP请求和响应,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实现了Web上的各种交互和资源访问。 

这篇关于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及HTTP协议通信步骤介绍和请求、响应阶段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18869

相关文章

MySQL常用字符串函数示例和场景介绍

《MySQL常用字符串函数示例和场景介绍》MySQL提供了丰富的字符串函数帮助我们高效地对字符串进行处理、转换和分析,本文我将全面且深入地介绍MySQL常用的字符串函数,并结合具体示例和场景,帮你熟练... 目录一、字符串函数概述1.1 字符串函数的作用1.2 字符串函数分类二、字符串长度与统计函数2.1

Python标准库之数据压缩和存档的应用详解

《Python标准库之数据压缩和存档的应用详解》在数据处理与存储领域,压缩和存档是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Python标准库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链,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目录一、核心模块架构与设计哲学二、关键模块深度解析1.tarfile:专业级归档工具2.zipfile:跨平台归档首选3.

idea的终端(Terminal)cmd的命令换成linux的命令详解

《idea的终端(Terminal)cmd的命令换成linux的命令详解》本文介绍IDEA配置Git的步骤:安装Git、修改终端设置并重启IDEA,强调顺序,作为个人经验分享,希望提供参考并支持脚本之... 目录一编程、设置前二、前置条件三、android设置四、设置后总结一、php设置前二、前置条件

python中列表应用和扩展性实用详解

《python中列表应用和扩展性实用详解》文章介绍了Python列表的核心特性:有序数据集合,用[]定义,元素类型可不同,支持迭代、循环、切片,可执行增删改查、排序、推导式及嵌套操作,是常用的数据处理... 目录1、列表定义2、格式3、列表是可迭代对象4、列表的常见操作总结1、列表定义是处理一组有序项目的

python运用requests模拟浏览器发送请求过程

《python运用requests模拟浏览器发送请求过程》模拟浏览器请求可选用requests处理静态内容,selenium应对动态页面,playwright支持高级自动化,设置代理和超时参数,根据需... 目录使用requests库模拟浏览器请求使用selenium自动化浏览器操作使用playwright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Pythontry语句用于异常处理,支持捕获特定/多种异常、else/final子句确保资源释放,结合with语句自动清理,可自定义异常及嵌套结构,灵活应对错误场景... 目录try 函数的基本语法捕获特定异常捕获多个异常使用 else 子句使用 finally 子句捕获所

C++11范围for初始化列表auto decltype详解

《C++11范围for初始化列表autodecltype详解》C++11引入auto类型推导、decltype类型推断、统一列表初始化、范围for循环及智能指针,提升代码简洁性、类型安全与资源管理效... 目录C++11新特性1. 自动类型推导auto1.1 基本语法2. decltype3. 列表初始化3

SpringBoot监控API请求耗时的6中解决解决方案

《SpringBoot监控API请求耗时的6中解决解决方案》本文介绍SpringBoot中记录API请求耗时的6种方案,包括手动埋点、AOP切面、拦截器、Filter、事件监听、Micrometer+... 目录1. 简介2.实战案例2.1 手动记录2.2 自定义AOP记录2.3 拦截器技术2.4 使用Fi

SQL Server 中的 WITH (NOLOCK) 示例详解

《SQLServer中的WITH(NOLOCK)示例详解》SQLServer中的WITH(NOLOCK)是一种表提示,等同于READUNCOMMITTED隔离级别,允许查询在不获取共享锁的情... 目录SQL Server 中的 WITH (NOLOCK) 详解一、WITH (NOLOCK) 的本质二、工作

PyCharm中配置PyQt的实现步骤

《PyCharm中配置PyQt的实现步骤》PyCharm是JetBrains推出的一款强大的PythonIDE,结合PyQt可以进行pythion高效开发桌面GUI应用程序,本文就来介绍一下PyCha... 目录1. 安装China编程PyQt1.PyQt 核心组件2. 基础 PyQt 应用程序结构3. 使用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