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源码分析2--Ojbect的变化侦测

2024-05-13 06:38

本文主要是介绍Vue源码分析2--Ojbect的变化侦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首先Vue的最大特点是数据驱动视图。什么是数据驱动试图呢?我可以用一条公式来描述
UI= reader(state)
在这条公式中,UI是页面输出,state是状态/数据,render就是vue,vue当检测到数据变化,就会触发改变UI。

那么问题来了,Vue怎么根据数据变化而更改视图呢?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变化侦测。并且从零基础开始手写Vue的变化侦测

什么是变化侦测

变化侦测是数据变化了,就要更新视图。
目前的前端三大框架中均有涉及。在Angular中是通过脏值检查流程来实现变化侦测;在React是通过对比虚拟DOM来实现变化侦测,而在Vue中也有自己的一套变化侦测实现机制。

这里我们分两篇文章分别描述vue变化侦测,分别是Object类测试和Array类侦测。

Object的变化侦测

首先我们先了解JS语言一个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该方法会直接在一个对象上定义一个新属性,或者修改一个对象现有的属性,并且返回此对象。
这个方法就是Vue变化侦测的核心,我们在这里可以成为上帝的钥匙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defineProperty几个重要的属性和方法

label类别备注默认值
configurable属性当属性该属性为true时,该属性的描述符能够被改变,同事该属性可以能从对象上删除false
enumerable属性当该属性为true时,该属性可以出现在对象的枚举属性中false
writable属性当该属性为true时,可以任意更改属性的值false
get方法属性的 getter 函数,当访问属性的时候,就会调用此函数,一般我们成为“getter”undefined
set方法属性的 setter函数,当修改属性的时候,就会调用此函数,一般我们成为“setter”undefined

Object数据变得可观性

数据客观性是随时可以知道数据什么时候被读写。当属性被读和写的时候,会触发 get 和 set 属性。
请看以下例子

<!DOCTYPE html>
<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title><script src="./index.js" type="text/javascript" charset="utf-8"></script></head><body></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let student ={name :"Tony"}let val ="GoGO"Object.defineProperty(student,"name",{enumerable: true,configurable: true,get(){console.log('name 属性被读取了');return val},set(newVal){console.log("name 属性被修改:%s",newVal);val = newVal;// return val}})console.log(student.name)student.name ="Janny"</script>
</html>

在网页控制台显示

name 属性被读取了
index.html:28 GoGO
index.html:23 name 属性被修改:Janny

上面demo说明每次读数据时候会调用get,修改属性时候调用set

有了以上基础,我们开始写Object数据变化侦测。

首先我们先看一个流程图,我的学习经验是先把框架以流程图形式记录下来,方便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开始手把手从零基础写Vue变化侦测。

定义一个Observer class类

请看代码

index.js


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key,val){console.log("我是defineReactive",obj,key);if(arguments.length == 2){val = obj[key];}Object.defineProperty(obj,key,{enumerable: true,configurable: true,get(){console.log('%s 属性被读取了',key);return val;},set(newVal){console.log('%s 属性被写入 %d',key,newVal);if(val === newVal){return ;}val = newVal;}})
}

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title><script src="./index.js" type="text/javascript" charset="utf-8"></script></head><body></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let student ={name :"Tony"}let val ="GoGO"defineReactive(student,"name");student.name=1000;console.log(student.name)</script>
</html>

执行以上代码结果是

我是defineReactive {name: "Tony"} name
index.js:15 name 属性被写入 1000
index.js:11 name 属性被读取了
index.html:17 1000

这里我们把Object.defineProperty封装在defineReactive函数里面。

定义一个Observer 类

这里我们定义一个Observer 类,该类是功能是给每个object添加 __ob__ 属性。

什么是 __ob__ 属性?
value.__ob__={value,enumerable,writable:true,configurable:true
}

意思是给每个object的 value修改属性,让其可以读写删除,可以枚举,赋予初值。

所以我们在 index.js定义一个def函数

function def(obj,key,value,enumerable){Object.defineProperty(obj,key,{value,enumerable,writable:true,configurable:true})
}

流程图,分别写Observer 类,obverse函数,请看以下demo

function def(obj, key, value, enumerable) {//第一步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value,enumerable,writable: true,configurable: true})
}
class Observer {//第二步constructor(value) {console.log('我是Observer constructor', value);def(value, '__ob__', this, false)//添加__ob__属性this.walk(value);}walk(value){//读取object里面每个属性for(let k in value){defineReactive(value,k);}}
}function observe(value) {//第三步console.log("准备调用observe", value)if (typeof value !== 'object')return;console.log("调用observe 啦", value);var ob;if (typeof value.__ob__ !== 'undefined') {ob = value.__ob__;} else {ob = new Observer(value);}}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 {console.log("我是defineReactive", obj, key);if (arguments.length == 2) {val = obj[key];}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enumerable: true,configurable: true,get(){console.log('%s 属性被读取了', key);return val;},set(newVal) {console.log('%s 属性被写入', key, newVal);if (val === newVal) {return;}val = newVal;}})
};
<!DOCTYPE html>
<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title><script src="./index.js" type="text/javascript" charset="utf-8"></script></head><body></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var Student ={name:"Tony",year:20,grade:{math:100,chinese:45}}// defineReactive(Student,"name");observe(Student);console.log(Student);Student.name ="Janny";console.log(Student.name);Student.grade.math =20;</script>
</html>

在Observer类中,在 constructor 中添加 __ob__ 属性,然后在每个属性调用defineReactive方法,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修改对象每个属性的值。此时可以监听到getter 和setter。

在 observe 方法中,把value传输Observer类,Observer类作用是使Object第一个层级属性改为可响应式。
于是以上程序运行结果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展开Student对象,可以发现,在Ojbect第一层存在 __ob__ 属性,但是在grade对象中,发现没有 __ob__ 属性。说明我们必须递归添加 __ob__ 属性。

问题来了,怎么在每一层 Object 条件 添加 __ob__ 属性呢?

在流程图上,我们把 defineReactive 的 val 再次指向observe,所以我们添加ChildOB,形成闭环。所以我们修改defineReactive 方法如下:

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 {console.log("我是defineReactive",obj,key);if (arguments.length == 2) {val = obj[key];}var childOb = observe(val);//递归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enumerable: true,configurable: true,get() {console.log('%s 属性被读取了',key);return val;},set(newVal) {console.log('%s 属性被写入了 %d:',key,newVal);if(val === newVal){return ;}val = newVal;childOb = observe(newVal);//添加新属性时要observe一下}})
};

上面是修改后得代码,我们添加两行,但是会有小伙伴会问,这个流程图是一直闭环,那会不会一直无限循环下去?终点在哪里?
在observe方法里面,判断了当输入的值不是object类型,就退出该方法。

if (typeof value !== 'object')return;

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其实这里有一个闭包
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 第三个参数val,其实是个闭包。

查看执行结果,我们发现Object对象每一层都存在一个 __ob__ 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每次修改Student里面属性值,都会调用get和set属性,此时说明编写数据可观性成功。

		Student.name ="Janny";console.log(Student.name);Student.grade.math =2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1.学习Object对象数据客观性要先了解整体流程图
2.然后要熟悉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知道get和set属性。
3.善用chrome浏览器console控制台每个数据进行浏览分析,加深理解。

要查看源码,请看此链接

这篇关于Vue源码分析2--Ojbect的变化侦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84956

相关文章

Nginx分布式部署流程分析

《Nginx分布式部署流程分析》文章介绍Nginx在分布式部署中的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作用,用于分发请求、减轻服务器压力及解决session共享问题,涵盖配置方法、策略及Java项目应用,并提及分布式事... 目录分布式部署NginxJava中的代理代理分为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正向代理反向代理Nginx应用场景

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

《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本文主要介绍了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 目录1.确保Nodejs环境2.使用vite-cli工具3.进入项目安装依赖1.确保Nodejs环境

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

《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项目目录结构核心配置文件:nginx.conf脚本化操作:nginx.shnpm 脚本集成总结:对前端的意义很多

Redis中的有序集合zset从使用到原理分析

《Redis中的有序集合zset从使用到原理分析》Redis有序集合(zset)是字符串与分值的有序映射,通过跳跃表和哈希表结合实现高效有序性管理,适用于排行榜、延迟队列等场景,其时间复杂度低,内存占... 目录开篇:排行榜背后的秘密一、zset的基本使用1.1 常用命令1.2 Java客户端示例二、zse

Redis中的AOF原理及分析

《Redis中的AOF原理及分析》Redis的AOF通过记录所有写操作命令实现持久化,支持always/everysec/no三种同步策略,重写机制优化文件体积,与RDB结合可平衡数据安全与恢复效率... 目录开篇:从日记本到AOF一、AOF的基本执行流程1. 命令执行与记录2. AOF重写机制二、AOF的

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

《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缓存从来都是前端的一个痛点,很多前端搞不清楚缓存到底是何物,:本文主要介绍前端缓存的自解方案,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为什么“清缓存”成了技术圈的梗二、先给缓存“把个脉”:浏览器到底缓存了谁?三、设计思路:把“发版”做成“自愈”四、代码

通过React实现页面的无限滚动效果

《通过React实现页面的无限滚动效果》今天我们来聊聊无限滚动这个现代Web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无论你是刷微博、逛知乎还是看脚本,无限滚动都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的浏览体验中,那么,如何优雅地实现它呢?... 目录1. 早期的解决方案2. 交叉观察者:IntersectionObserver2.1 Inter

Vue3视频播放组件 vue3-video-play使用方式

《Vue3视频播放组件vue3-video-play使用方式》vue3-video-play是Vue3的视频播放组件,基于原生video标签开发,支持MP4和HLS流,提供全局/局部引入方式,可监听... 目录一、安装二、全局引入三、局部引入四、基本使用五、事件监听六、播放 HLS 流七、更多功能总结在 v

JS纯前端实现浏览器语音播报、朗读功能的完整代码

《JS纯前端实现浏览器语音播报、朗读功能的完整代码》在现代互联网的发展中,语音技术正逐渐成为改变用户体验的重要一环,下面:本文主要介绍JS纯前端实现浏览器语音播报、朗读功能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一、朗读单条文本:① 语音自选参数,按钮控制语音:② 效果图:二、朗读多条文本:① 语音有默认值:②

vue监听属性watch的用法及使用场景详解

《vue监听属性watch的用法及使用场景详解》watch是vue中常用的监听器,它主要用于侦听数据的变化,在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执行一些操作,:本文主要介绍vue监听属性watch的用法及使用场景... 目录1. 监听属性 watch2. 常规用法3. 监听对象和route变化4. 使用场景附Watch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