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之前馈神经网络

2024-05-11 04:36

本文主要是介绍深度学习之前馈神经网络,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导入常用工具包

#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就可以安装工具包
pip install numpy
pip install pandas
Pip install matplotlib


numpy是科学计算基础包
pandas能方便处理结构化数据和函数
matplotlib主要用于绘制图表。

#导包的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2.导入数据集

2.1.数据集的下载与转换

数据集下载地址:http://yann.lecun.com/exdb/mni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载这四个文件,但由于不是csv的格式,所以我们要将这四个文件转换成csv格式。

import struct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以二进制读取模式。struct.unpack('>IIII', f.read(16))从文件中读取前16个字节,并按照大端字节序解析出魔数、图像数量、行数和列数。
def read_mnist_image(filename):with open(filename, 'rb') as f:magic_number, num_images, num_rows, num_cols = struct.unpack('>IIII', f.read(16))image_data = np.fromfile(f, dtype=np.uint8).reshape(num_images, num_rows * num_cols)return image_data#读取MNIST数据集中的标签数据。与读取图像数据类似,它打开文件,解析魔数和标签数量,然后读取剩余的数据,将其转换为NumPy数组。
def read_mnist_labels(filename):with open(filename, 'rb') as f:magic_number, num_labels = struct.unpack('>II', f.read(8))label_data = np.fromfile(f, dtype=np.uint8)return label_data# 读取图像和标签文件
image_filename = 'train-images.idx3-ubyte'
label_filename = 'train-labels.idx1-ubyte'
images = read_mnist_image(image_filename)
labels = read_mnist_labels(label_filename)# 将图像和标签合并为一个DataFrame
train_Data = pd.DataFrame(images)
train_Data['label'] = labels# 保存为CSV文件
train_Data.to_csv('mnist_train.csv', index=False)# 对测试数据进行相同的操作
image_filename = 't10k-images.idx3-ubyte'
label_filename = 't10k-labels.idx1-ubyte'
images = read_mnist_image(image_filename)
labels = read_mnist_labels(label_filename)
test_Data = pd.DataFrame(images)
test_Data['label'] = labels
test_Data.to_csv('mnist_test.csv', index=False)

数据集图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数据观察

import pandas as pd
train_Data = pd.read_csv('mnist_train.csv',header = None)
test_Data = pd.read_csv('mnist_test.csv',header = None)
print("Train data:")
train_Data.info()
print("Test data:")
test_Data.info()
#继续观察训练数据前五行
train_Data.head(5)

:可以发现训练数据中包含60000个数据样本,维度785,包括标签信息与784个特征维度;测试数据中包含10000个样本,维度785,包括标签信息与784个特征维度。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读取第一行数据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取第一行数据
x = train_Data.iloc[0]
#标签信息
y = x[0]
#将1*784转换成28*28
img = x[1:].values.reshape(28,28)
#画图
plt.imshow(img)
plt.title('label = ' + str(y))
plt.show()

:这段代码的主要作用是从训练数据集中取出第一行数据,将其中的图像数据转换为28x28的二维数组,并使用matplotlib库显示这个图像。同时,它还展示了图像对应的标签(即手写数字的类别)。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从sklearn中导入数据并观察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fetch_openml
mnist = fetch_openml('mnist_784', version=1)
mnist.keys()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打印维度信息

data, label = mnist["data"], mnist["target"]
print("数据维度:", data.shape)
print("标签为度:", label.shape)

:这段代码从之前使用fetch_openml函数获取的MNIST数据集字典中提取出图像数据(data)和标签(label),并打印它们的维度信息。

2.6.显示第一幅图像及其对应的标签

x = data.iloc[0]
y = label[0] #从label数组中取出第一个元素,即第一幅图像的标签
img = x.values.reshape(28,28)
plt.imshow(img)
plt.title('label = ' + str(y))
plt.show()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数据预处理

X = train_Data.iloc[:,1:].values#样本数据
y = train_Data.iloc[:,0].values#样本标签
print("数据X中最大值:",X.max())
print("数据X中最小值:",X.min())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对X进行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
X = X/255
#此时将数值大小缩小在[01]范围内,重现观察数据中的最大、最小值
print("数据X中最大值:",X.max())
print("数据X中最小值:",X.min())

:这段代码的目的是对数据集X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范围缩放到[0, 1]之间。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分类

X_valid, X_train = X[:5000], X[5000:]
y_valid, y_train = y[:5000], y[5000:]X_test,y_test = test_Data.iloc[:,1:].values/255, test_Data.iloc[:,0].values

:将数据集分割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并对这些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

4.前馈全连接神经网络(Sequential模型)

4.1.创建模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 import keras
model = keras.models.Sequential([keras.layers.Flatten(input_shape=[784]),#输入层784个神经元keras.layers.Dense(300, activation="relu"),#隐藏层300个神经元keras.layers.Dense(100, activation="relu"),#隐藏层100个神经元keras.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输入层10个神经元
])
model.layers[1]
weight_l,bias_l = model.layers[1].get_weights()
print(weight_l.shape)
print(bias_l.shape)

:通过打印权重和偏置的形状,可以确认模型的第一个隐藏层是否正确地连接到输入层,并且可以了解该层的参数数量。这对于调试和理解模型的结构非常重要。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权重和偏置会在模型训练过程中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自动调整,以最小化预测误差。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通过.summary()观察神经网络的整体情况

model.summary()

:model.summary()是Keras模型的一个方法,它用于打印出模型的概述信息。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训练网格

#编译网络
model.compile(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optimizer="sgd",metrics=["accuracy"])

:是Keras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用于编译刚刚创建的神经网络模型。编译过程定义了模型训练时需要使用的损失函数、优化器和评估指标。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h = model.fit(X_train,y_train,batch_size=32,epochs=30,validation_data=(X_valid,y_valid))

:epochs=30:训练过程中遍历整个训练数据集的次数。每个时期包含一次完整的训练数据遍历。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4.将Keras的History对象转换为Pandas的DataFrame

pd.DataFrame(h.history)

:h.history属性是一个字典,其中包含了训练过程中的损失值和评估指标值。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5.绘图

#绘图
pd.DataFrame(h.history).plot(figsize=(8, 5))
plt.grid(True)
plt.gca().set_ylim(0, 1)#set the vertical range to [0-1]
plt.show()


Loss(损失):损失函数的值越低,表示模型的预测越接近实际值。
Accuracy(准确率):准确率是指模型正确预测的样本数与总样本数之间的比例。
Val Loss(验证损失):如果训练损失持续下降,但验证损失开始上升,这可能表明模型出现了过拟合。
Val Accuracy(验证准确率):用于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并且是模型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6.识别准确率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batch_size = 1)

:使用Keras模型的evaluate方法来评估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性能。evaluate方法会计算并返回模型在给定测试数据上的损失和评估指标。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7.对样本进行预测

x_sample, y_sample = X_test[11:12], y_test[11]
y_prob = model.predict(x_sample).round(2)
y_probimg = x_sample.reshape(28,28)
plt.imshow(img)
plt.title('label = ' + str(np.argmax(y_prob)))
plt.show()

:从测试数据集中选取索引为11的单个样本,并将其特征和标签分别存储在x_sample和y_sample中。这里使用切片[11:12]来确保x_sample是一个二维数组,符合模型的输入要求。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使用Sequential()方法,对鸢尾花数据集进行分类

5.1划分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iris = load_iris()  #鸢尾花数据集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 = train_test_split(iris.data,iris.target,test_size=0.2,random_state=23)X_train,X_valid,y_train,y_valid = train_test_split(x_train,y_train,test_size=0.2,random_state=12)print(X_valid.shape)
print(X_train.shape)

:从Scikit-learn的model_selection模块中导入train_test_split函数,用于分割数据集。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 构建模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 import kerasmodel = keras.models.Sequential([keras.layers.Flatten(input_shape=[4]),keras.layers.Dense(16,activation='relu'),keras.layers.Dense(16,activation='relu'),keras.layers.Dense(16,activation='relu'),keras.layers.Dense(16,activation='relu'),keras.layers.Dense(16,activation='relu'),keras.layers.Dense(16,activation='relu'),keras.layers.Dense(16,activation='relu'),keras.layers.Dense(16,activation='relu'),keras.layers.Dense(16,activation='relu'),keras.layers.Dense(16,activation='relu'),keras.layers.Dropout(rate=0.2),keras.layers.Dense(3,activation='softmax'),
])model.summary()

:这段代码使用TensorFlow和Keras库创建了一个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分类鸢尾花数据集。模型的结构是顺序的,包含了多个全连接层(Dense layers)和一个Dropout层。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3.提高准确率添加方式:keras.layers.Dropout(rate=0.2)

model.layers[1]

:从之前定义的Keras模型中获取第二个层的对象。在Keras模型中,层是按照它们添加到模型中的顺序存储在一个列表中的,索引从0开始。因此,model.layers[1]将返回模型中第一个隐藏层的对象。

weight_1,bias_1 = model.layers[1].get_weights()print(weight_1.shape)
print(bias_1.shape)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之前定义的Keras模型中获取第一个隐藏层的权重和偏置,并打印它们的形状。

model.compile(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optimizer='sgd',metrics=["accuracy"])h = model.fit(X_train,y_train,batch_size=10,epochs=50,validation_data=(X_valid,y_valid))

:optimizer=‘sgd’:这是模型训练时使用的优化器。sgd代表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它是一种简单的优化算法,用于在训练过程中更新模型的权重。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d.DataFrame(h.history)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d.DataFrame(h.history).plot(figsize=(8,5))
plt.grid(True)
plt.gca().set_ylim(0,1)
plt.show()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odel.evaluate(x_test,y_test,batch_size = 1)


x_test:测试数据集的特征,通常是NumPy数组或TensorFlow张量。
y_test:测试数据集的标签,与x_test中的每个样本相对应。
batch_size = 1:评估过程中每次前向传播所使用的数据样本数量。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篇关于深度学习之前馈神经网络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78522

相关文章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在编译器设计、配置文件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递归下降解析器是最常用且最直观的解析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 目录引言:解析器的核心价值一、递归下降解析器基础1.1 核心概念解析1.2 基本架构二、简单算术表达

深度解析Java @Serial 注解及常见错误案例

《深度解析Java@Serial注解及常见错误案例》Java14引入@Serial注解,用于编译时校验序列化成员,替代传统方式解决运行时错误,适用于Serializable类的方法/字段,需注意签... 目录Java @Serial 注解深度解析1. 注解本质2. 核心作用(1) 主要用途(2) 适用位置3

Java MCP 的鉴权深度解析

《JavaMCP的鉴权深度解析》文章介绍JavaMCP鉴权的实现方式,指出客户端可通过queryString、header或env传递鉴权信息,服务器端支持工具单独鉴权、过滤器集中鉴权及启动时鉴权... 目录一、MCP Client 侧(负责传递,比较简单)(1)常见的 mcpServers json 配置

Maven中生命周期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

《Maven中生命周期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Maven生命周期实战指南,包含核心概念、阶段详解、SpringBoot特化场景及企业级实践建议,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一、Maven 生命周期哲学二、default生命周期核心阶段详解(高频使用)三、clean生命周期核心阶

深度剖析SpringBoot日志性能提升的原因与解决

《深度剖析SpringBoot日志性能提升的原因与解决》日志记录本该是辅助工具,却为何成了性能瓶颈,SpringBoot如何用代码彻底破解日志导致的高延迟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前言第一章:日志性能陷阱的底层原理1.1 日志级别的“双刃剑”效应1.2 同步日志的“吞吐量杀手”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Unity是一款跨平台游戏引擎,支持2D/3D及VR/AR开发,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图形、音频、物理等,通过可视化编辑器与脚本扩展实现开发,项目结构含A... 目录入门概述什么是 UnityUnity引擎基础认知编辑器核心操作Unity 编辑器项目模式分类工程

深度解析Python yfinance的核心功能和高级用法

《深度解析Pythonyfinance的核心功能和高级用法》yfinance是一个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Python库,用于从YahooFinance获取金融数据,本教程将深入探讨yfinance的核... 目录yfinance 深度解析教程 (python)1. 简介与安装1.1 什么是 yfinance?

Python学习笔记之getattr和hasattr用法示例详解

《Python学习笔记之getattr和hasattr用法示例详解》在Python中,hasattr()、getattr()和setattr()是一组内置函数,用于对对象的属性进行操作和查询,这篇文章... 目录1.getattr用法详解1.1 基本作用1.2 示例1.3 原理2.hasattr用法详解2.

深度解析Spring Security 中的 SecurityFilterChain核心功能

《深度解析SpringSecurity中的SecurityFilterChain核心功能》SecurityFilterChain通过组件化配置、类型安全路径匹配、多链协同三大特性,重构了Spri... 目录Spring Security 中的SecurityFilterChain深度解析一、Security

深度解析Nginx日志分析与499状态码问题解决

《深度解析Nginx日志分析与499状态码问题解决》在Web服务器运维和性能优化过程中,Nginx日志是排查问题的重要依据,本文将围绕Nginx日志分析、499状态码的成因、排查方法及解决方案展开讨论... 目录前言1. Nginx日志基础1.1 Nginx日志存放位置1.2 Nginx日志格式2.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