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异步编程——07-Promise实例的方法【万字长文,感谢支持】

2024-05-10 14:52

本文主要是介绍JavaScript异步编程——07-Promise实例的方法【万字长文,感谢支持】,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Promise 实例的方法简介

Promise 的 API 分为两种:

  • Promise 实例的方法(也称为:Promis的实例方法)

  • Promise 类的方法(也称为:Promise的静态方法)

Promise 实例的方法:我们需要实例化 Promise,也就是先 new 一个 Promise 实例对象,然后通过 Promise 实例去调用 thencatchfinally等方法。这几个方法就是 Promise 的实例方法。

Promise 实例提供了如下方法:

  • promise.then():异步任务成功的回调函数。

  • promise.catch():异步任务失败的回调函数。

  • promise.finaly():异步任务无论成功与否,都会执行的回调函数。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Promise入门详解》中,用到的都是Promise实例的方法。本篇文章,我们来把这三个实例方法详细学习一下。

Promise 实例的 then()方法

then()方法是 Promise实例上的一个方法。它其实是放在Promise的原型上的 Promise.prototype.then

then()方法的参数

then()方法可以接收一个参数,也可以接收两个参数。两个参数时,分别代表两个回调函数,这两个函数一直处于监听状态

  • 参数1:当 Promise 的状态变为 fulfilled(意思是:任务执行成功)时会立即执行的回调函数。

  • 参数2:当 Promise 的状态为 rejected(任务执行失败)时会立即执行的回调函数。

下面这两种写法是等价的。处理 rejected 失败状态的回调函数,既可以放在 then() 方法的第二个参数里,也可以单独放在 catch() 方法的参数里。

写法1: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 res);},err => {console.log('err:', err);});

写法2: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 err);});

then()方法可以被多次调用

一个 Promise 的 then() 方法可以被多次调用。每次调用时我们都可以传入对应fulfilled状态的回调函数。当 Promise 的状态变为 fulfilled 时,这些回调函数都会被执行。

then被调用多次的伪代码: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myPromise.then();myPromise.then();myPromise.then();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成功回调1');console.log('res1:', res);});​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成功回调2');console.log('res2:', res);});​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成功回调3');console.log('res3', res);});

打印结果:

 成功回调1res1: qianguyihao​成功回调2res2: qianguyihao​成功回调3res3 qianguyihao

代码解释:

当 myPromise 状态为 fulfilled 时,下面的四个 then() 方法都在监听,所以这四个 then() 方法都会收到状态确定的通知,进而都会执行。

此外,then() 被调用多次还有一种链式调用的写法,它的打印结果与上面的打印结果不同,想要了解 Promise 的链式调用,需要先学习 then() 方法的返回值,我们继续往下看。

then() 方法的返回值(重要)

这一段的知识点略有难度,但是非常重要,是我们学习 Promise 链式调用的理论基础。

then()方法本身是有返回值的,它会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因为 then()方法的返回值永远是一个 Promise 对象,所以我们才可以对它进行链式调用

Promise 链式调用的伪代码:

 // 伪代码myPromise.then().then().catch()

上方代码中,因为 myPromise.then() 的返回值本身就是一个 Promise,所以才可以继续调用 then()、继续调用 catch()。

那么,then()方法返回的 Promise 对象处于什么状态呢?then()方法的参数里,是一个回调函数。这取决于回调函数的返回值是什么。情况如下:

1、当then()方法中的回调函数在执行时,那么Promise 处于pending状态。

2、当 then()方法中的回调函数中,手动 return 一个返回值时,那么 Promise 的状态取决于返回值的类型。当返回值这行代码执行完毕后, Promise 会立即决议,进入确定状态(成功 or 失败)。具体情况如下:

  • 情况1:如果没有返回值(相当于 return undefined),或者返回值是普通值/普通对象,那么 Promise 的状态为fulfilled。这个值会作为fulfilled 状态的回调函数的参数值。

  • 情况2:如果返回值是另外一个新的 Promise,那么原 Promise 的状态将交给新的 Promise 决定,这两个Promise 的状态一致。

  • 情况3:如果返回值是一个对象,并且这个对象里有实现then()方法(这种对象称为 thenable 对象),那就会执行该then()方法,并且根据then()方法的结果来决定Promise的状态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 情况4:当then()方法传入的回调函数遇到异常或者手动抛出异常时,那么, Promise 处于rejected 状态,并将抛出的错误作为 rejected 状态的回调函数的参数值。

小结:then()方法里,我们可以通过 return 传递结果和状态给下一个新的Promise。

默认返回值

如果then()方法的回调函数里没写返回值(相当于 return undefined),那么then()方法的返回值是一个新的Promise。新 Promise 的状态为fulfilled,其then()方法里,res的值为 undefined。

then() 链式调用的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成功回调1');console.log('res1:', res);/*这里虽然什么都没写,底层默认写了如下代码: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 // resolve() 的参数是空,相当于 resolve(undefined)})*/}).then(res => {console.log('成功回调2');console.log('res2:', res);}).then(res => {console.log('成功回调3');console.log('res3', res);});

打印结果:

 成功回调1res1: qianguyihao​成功回调2res2: undefined​成功回调3res3:undefined

代码解释:

第一个 then()里的回调,是由 myPromise 进行决议。第二个then()、第三个then() 也在等待决议

但是,第二个 then() 的回调是由第一个 then()传入的回调函数,返回的 Promise 进行决议;第三个 then() 的回调是由第二个 then()传入的回调函数,返回的 Promise 进行决议,以此类推。所以,这两个then()里面的打印参数的结果是 undefined,并没有打印 myPromise 的决议结果。

换句话说,第一个 then() 在等待 myPromise 的决议结果,有决议结果后执行;第二个 then() 在等待第一个 then()参数里返回的新 Promise的决议结果,有决议结果后执行;第三个 then() 在等待第二个 then()参数里返回的新 Promise的决议结果,有决议结果后执行。

返回普通值:通过 return 传递数据结果

我们也可以在 then()方法的回调函数里,手动 return 自己想要的数据,比如一个普通值 value1。这个普通值就可以传递给下一个新的Promise。新 Promise 的状态为fulfilled,其then()方法里,res的值为 value1。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1号');
});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 return一个普通值,把这个值传递给下一个Promisereturn '2号';/*上面这行 return,相当于: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resolve('2号');})*/}).then(res => {// res可以接收到上一个 Promise 传递的值console.log('res2:', res);}).then(res => {console.log('res3:', res);});

返回结果:

res1: 1号
res2: 2号
res3: undefined

返回新的 Promise

情况1、在 then() 方法的回调函数中 return 一个成功的新 Promise,那么,then()返回的Promise 也是成功状态。相当于把新Promise的成功结果传递出去。代码举例: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 fulfilled 1');
});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 fulfilled 2');
});promise1.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return promise2;}).then(res => {// 监听 promise2 的成功状态console.log('res2:', res);}).then(res => {console.log('res3', res);});

打印结果:

res1: qianguyihao fulfilled 1
res2: qianguyihao fulfilled 2
res3 undefined

情况2、在 then() 方法的回调函数中 return 一个失败的新 Promise,那么,then()返回的Promise 也是失败状态。再继续往下走,会怎么样?相当于把新Promise 的失败原因传递出去。代码举例: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 fulfilled 1');
});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 rejected 2');
});promise1.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 return 一个 失败的 Promisereturn promise2;}).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 err => {// 如果 promise2 为失败状态,可以通过 then() 的第二个参数(即失败的回调函数)捕获异常,然后就可以继续往下执行其他的代码console.log('err2:', err);// 这里相当于 return undefined}).then(res => {console.log('res3', res);}, err => {console.log('err3:', err);});

打印结果:

res1: qianguyihao fulfilled 1
err2: qianguyihao rejected 2
res3: undefined

上方代码可以看到,第二个Promise走的是失败回调,这很容易理解。重点是,最后一个 Promise 走的是成功回调,这很出人意料。我们稍后学习 catch()方法的返回值后,就能看懂。这例子很经典,一定要记住

情况3:在 then() 方法的回调函数中 return 一个 pending 状态的新 Promise,那么 then() 返回的Promise状态也是 pending。

返回 thenable 对象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 fulfilled 1');
});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return {then: (resolve, reject) => {resolve('thenable fulfilled');},};}).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then(res => {console.log('res3', res);});

打印结果:

res1: qianguyihao fulfilled 1
res2: thenable fulfilled
res3 undefined

then() 中抛出异常

当then()方法传入的回调函数遇到异常或者手动抛出异常时,那么,then()所返回的新的 Promise 会进入rejected 状态,进而触发新Promise 的 catch() 方法的执行,做异常捕获。

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在后续的文章《异常处理方案》中会详细讲解。

特殊情况:then() 中传入非函数时,会发生值穿透

在Promise的then()方法中,如果传入一个非函数作为参数,JS 会将其忽略,并且将前一个 Promise 的结果值传递给下一个then()方法。这意味着如果你在then()中传入非函数参数,它将被视为一个空操作,而不会对Promise链产生任何影响。

“值穿透”的意思是,传入的非函数值会被忽略。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Hello');
});myPromise.then('Invalid Argument').then(res1 => {console.log('res1:', res1);return 'World';}).then(res2 => {console.log('res2:', res2);});

打印结果:

res1: Hello
res2: World

Promise 实例的 catch() 方法

catch()方法是 Promise实例上的一个方法。它其实是放在Promise的原型上的 Promise.prototype.catch

catch() 方法的参数

catch()方法可以接收一个参数。这个参数是一直处于监听状态的回调函数。当 Promise 的状态为 rejected(任务执行失败)时会立即执行这个回调函数。

代码举例: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 reject');
});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 err);});

打印结果:

err: qianguyihao reject

catch() 方法可以被多次调用

一个 Promise 的 catch() 方法可以被多次调用。每次调用时我们都可以传入对应 rejected 状态的回调函数。当 Promise 的状态变为 rejected 时,这些回调函数都会被执行。

catch() 被调用多次的伪代码: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myPromise.catch();
myPromise.catch();
myPromise.catch();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 rejected');
});myPromise.catch(err => {console.log('失败回调1');console.log('err1:', err);
});myPromise.catch(err => {console.log('失败回调2');console.log('err2:', err);
});myPromise.catch(err => {console.log('失败回调3');console.log('err3:', err);
});

打印结果:

失败回调1
err1: qianguyihao rejected失败回调2
err2: qianguyihao rejected失败回调3
err3: qianguyihao rejected

代码解释:

当 myPromise 状态为 rejected 时,下面的四个 catch() 方法都在监听,所以这四个 catch() 方法都会收到状态确定的通知,进而都会执行。

catch() 方法的返回值(重要)

与 then() 方法类似,catch()方法默认也是有返回值的,它会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因为 catch()方法的返回值永远是一个 Promise 对象,所以我们才可以对它进行链式调用

Promise 链式调用的伪代码:

// 伪代码
myPromise.then().then().catch().then()

上方代码中,因为 myPromise.catch() 的返回值本身就是一个 Promise,所以才可以继续调用 then()、继续调用 catch()。

与 then() 方法类似,catch()方法返回的 Promise 对象处于什么状态呢?catch()方法的参数里,是一个回调函数。这取决于回调函数的返回值是什么。情况如下:

1、当catch()方法中的回调函数在执行时,那么Promise 处于 pending 状态。

2、当 catch方法中的回调函数中,手动 return 一个返回值时,那么 Promise 的状态取决于返回值的类型。当返回值这行代码执行完毕后, Promise 会立即决议,进入确定状态(成功 or 失败),进而触发下一个then/catch 函数的执行。同时可以给下一个 then/catch 传递参数。具体情况如下:

  • 情况1:如果没有返回值(相当于 return undefined),或者返回值是普通值/普通对象,那么 Promise 的状态为fulfilled。这个值会作为then()回调的参数。

  • 情况2:如果返回值是另外一个新的 Promise,那么原 Promise 的状态将交给新的 Promise 决定。这两个Promise 的状态一致。

  • 情况3:如果返回值是一个对象,并且这个对象里有实现then()方法(这种对象称为 thenable 对象),那就会执行该then()方法,并且根据then()方法的结果来决定Promise的状态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 情况4:当catch()方法传入的回调函数遇到异常或者手动抛出异常时,那么, Promise 处于rejected 状态。

小结:catch()方法里,我们可以通过 return 传递结果给下一个新的Promise。

默认返回值

如果catch()方法的回调函数里没写返回值(相当于 return undefined),那么catch()方法的返回值是一个新的Promise。新 Promise 的状态为fulfilled,其then()方法里,res的值为 undefined。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 rejected');
});myPromise.catch(err => {console.log('err:', err);/*这里虽然什么都没写,底层默认写了如下代码: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undefined); // resolve() 的参数是空})*/}).then(res => {console.log('res:', res);});

打印结果:

err: qianguyihao rejected
res: undefined

返回普通值

我们也可以在 catch()方法的回调函数里,手动 return 自己想要的数据,比如一个普通值 value1。这个普通值就可以传递给下一个新的Promise。新 Promise 的状态为fulfilled,其then()方法里,res的值为 value1。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1号');
});myPromise.catch(err => {console.log('err1:', err);return '2号';/*上面这行 return,相当于: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resolve('2号');})*/}).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then(res => {console.log('res3:', res);});

返回结果:

err1: 1号
res2: 2号
res3: undefined

catch() 方法的执行时机

Promise 抛出 rejected 异常时,一定要捕获并处理

当 Promise 状态为 rejected 时,表示抛出异常,如果不处理失败的回调,行不行呢?不行,会报错。代码举例: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在这里抛出异常reject('qianguyihao reject');});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 res);});

image-20230521135912267

这个报错的意思是:未捕获 rejected 失败状态的 Promise 异常。必须要加一个 catch() 进行捕获。

书写 Promise 时,比较好的习惯是,无论如何都要在末尾写一个 catch() 方法。

可在 then() 中通过 throw 抛出异常

先来看一段代码: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aaa');
});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 如果我想在这里 return 一个失败状态的promise,该怎么做?}).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 err);});

注意看注释,如果在那个位置return 一个失败状态的Promise,该怎么做?

做法1: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reject('第二个 promise 执行失败');
})

做法2:

throw new Error('第二个 Promise 执行失败');

做法2比做法1更为常用,完整代码如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aaa');
});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 抛出异常:相当于 return 一个失败状态的 Promisethrow new Error('第二个 Promise 执行失败');}).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 err);});

打印结果:

res1: aaa
err: Error: 第二个 Promise 执行失败

当通过 throw 抛出异常后,当前 then() 里的后续代码会暂停执行,后续的 then() 也会暂停执行,直接往后走到最近的 catch()。

throw 这种写法在实战开发中很常用,需要理解并记住。

找到最近的 catch() 去执行

我们先来看一段代码: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 rejected');
});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 err);});

打印结果:

err: qianguyihao rejected

上方代码中的 catch() 是属于哪个 Promise 实例的方法呢?其实没有严格的界限。它既可以捕获 myPromise的异常,也可以捕获那两个 then()的异常,就是这么灵活。

再来看一段代码: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 fulfilled');
});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 遇到异常(或者任务失败)后,会找到最近的 catch() 去执行throw new Error('not login')}).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 err => {console.log('err2:', err);}).catch(err => {console.log('err3:', err);});

打印结果:

res1: qianguyihao fulfilled
err2: Error: not login

请记住,myPromise 的状态变为失败时,它会找到最近的那个失败回调函数并执行。这是 Promise的内部机制。

处理失败状态的两种写法

我们有两种写法可以捕获 Promise的失败/异常状态:

  • 写法 1:单独写 catch() 方法作为失败的回调函数。

  • 写法 2:then()方法里可以传两个参数,第⼀个参数是成功时的回调函数,第⼆个参数是失败时的回调函数。

代码格式

这两种写法的代码格式如下:

// 第一步:model层的接口封装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这里做异步任务(比如 ajax 请求接口,或者定时器),然后执行 resolve 或者 reject。......
});const onFulfilled = (res) => {console.log(res);
};const onRejected = function (err) {console.log(err);
};// 写法1:通过 catch 方法捕获失败状态的Promise
myPromise.then(onFulfilled).catch(onRejected);// 写法2:then()方法里可以传两个参数,第⼀个参数是成功时的回调函数,第⼆个参数是失败时的回调函数。
myPromise.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

注意事项:

1、上面这两种写法是等价的,选其中一种写法即可。这两种写法几乎没有区别。

2、有一点点区别:

  • myPromise.then(onFulfilled).catch(onRejected):既可以捕获到 myPromise 的异常,也可以捕获到 then() 里面的异常(划重点)。

  • myPromise.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只能捕获到 promise的异常,无法捕获then()里面的异常。

知识拓展:myPromise.catch().then()这种写法,只能捕获到 myPromise 里面的异常。

代码举例

这两种写法在实战开发中的代码举例如下:

function myPromise()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这里做异步任务(比如 ajax 请求接口,或者定时器)......});
}// 写法1
myPromise().then((res) => {// 从 resolve 获取正常结果console.log('接口请求成功时,走这里');console.log(res);}).catch((err) => {// 从 reject 获取异常结果console.log('接口请求失败时,走这里');console.log(err);}).finally(() => {console.log('无论接口请求成功与否,都会走这里');});// 写法 2:(和写法 1 等价)
myPromise().then((res) => {// 从 resolve 获取正常结果console.log('接口请求成功时,走这里');console.log(res);},(err) => {// 从 reject 获取异常结果console.log('接口请求失败时,走这里');console.log(err);}).finally(() => {console.log('无论接口请求成功与否,都会走这里');});

代码解释:写法 1 和写法 2 的作用是等价的。只不过,写法 2 是把 catch 里面的代码作为 then 里面的第二个参数而已。

Promise 实例的 finally() 方法

finally() 方法是在ES9(ES 2018)中新增的一个特性,表示 Promise 对象无论变成 fulfilled 状态 还是 rejected 状态,finally() 里传入的回调函数都会被执行。

finally() 里可传入一个参数,这个参数是一个回调函数。回调函数不传参数,因为前面无论是 fulfilled 状态,还是 rejected状态,这个回调函数都会执行。

finally() 方法很实用,可以避免我们写很多重复代码,它的执行时机也有很重要的应用场景。

代码举例: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promise1 fulfilled');
});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promise2 rejected');
});promise1.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1:', err);}).finally(() => {console.log('promise1 决议后都会执行的代码');});promise2.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2:', err);}).finally(() => {console.log('promise2 决议后都会执行的代码');});

打印结果:

res1: promise1 fulfilled
err2: promise2 rejected
promise1 决议后都会执行的代码
promise2 决议后都会执行的代码

Promise的其他写法

写法1

Promise 规范

Promise 是⼀个拥有 then ⽅法的对象或函数。任何符合 promise 规范的对象或函数都可以成为 Promise。

关于 promise 规范的详细解读,可以看下面这个链接:

  • Promises/A+ 规范:Promises/A+

  • 【翻译】Promises/A+规范:图灵社区

希望各位可以点个赞点个关注,这对up真的很重要,谢谢大家啦!

这篇关于JavaScript异步编程——07-Promise实例的方法【万字长文,感谢支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76755

相关文章

Spring Boot集成/输出/日志级别控制/持久化开发实践

《SpringBoot集成/输出/日志级别控制/持久化开发实践》SpringBoot默认集成Logback,支持灵活日志级别配置(INFO/DEBUG等),输出包含时间戳、级别、类名等信息,并可通过... 目录一、日志概述1.1、Spring Boot日志简介1.2、日志框架与默认配置1.3、日志的核心作用

破茧 JDBC:MyBatis 在 Spring Boot 中的轻量实践指南

《破茧JDBC:MyBatis在SpringBoot中的轻量实践指南》MyBatis是持久层框架,简化JDBC开发,通过接口+XML/注解实现数据访问,动态代理生成实现类,支持增删改查及参数... 目录一、什么是 MyBATis二、 MyBatis 入门2.1、创建项目2.2、配置数据库连接字符串2.3、入

Springboot项目启动失败提示找不到dao类的解决

《Springboot项目启动失败提示找不到dao类的解决》SpringBoot启动失败,因ProductServiceImpl未正确注入ProductDao,原因:Dao未注册为Bean,解决:在启... 目录错误描述原因解决方法总结***************************APPLICA编

深度解析Spring Security 中的 SecurityFilterChain核心功能

《深度解析SpringSecurity中的SecurityFilterChain核心功能》SecurityFilterChain通过组件化配置、类型安全路径匹配、多链协同三大特性,重构了Spri... 目录Spring Security 中的SecurityFilterChain深度解析一、Security

Python安装Pandas库的两种方法

《Python安装Pandas库的两种方法》本文介绍了三种安装PythonPandas库的方法,通过cmd命令行安装并解决版本冲突,手动下载whl文件安装,更换国内镜像源加速下载,最后建议用pipli... 目录方法一:cmd命令行执行pip install pandas方法二:找到pandas下载库,然后

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数据读取方式

《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数据读取方式》SpringBoot通过环境隔离机制,支持properties/yaml/yml多格式配置,结合@Value、Environment和@Configura... 目录一、多环境配置的核心思路二、3种配置文件格式详解2.1 properties格式(传统格式)1.

Apache Ignite 与 Spring Boot 集成详细指南

《ApacheIgnite与SpringBoot集成详细指南》ApacheIgnite官方指南详解如何通过SpringBootStarter扩展实现自动配置,支持厚/轻客户端模式,简化Ign... 目录 一、背景:为什么需要这个集成? 二、两种集成方式(对应两种客户端模型) 三、方式一:自动配置 Thick

Spring WebClient从入门到精通

《SpringWebClient从入门到精通》本文详解SpringWebClient非阻塞响应式特性及优势,涵盖核心API、实战应用与性能优化,对比RestTemplate,为微服务通信提供高效解决... 目录一、WebClient 概述1.1 为什么选择 WebClient?1.2 WebClient 与

Java.lang.InterruptedException被中止异常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Java.lang.InterruptedException被中止异常的原因及解决方案》Java.lang.InterruptedException是线程被中断时抛出的异常,用于协作停止执行,常见于... 目录报错问题报错原因解决方法Java.lang.InterruptedException 是 Jav

深入浅出SpringBoot WebSocket构建实时应用全面指南

《深入浅出SpringBootWebSocket构建实时应用全面指南》WebSocket是一种在单个TCP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协议,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如何集成WebS... 目录前言为什么需要 WebSocketWebSocket 是什么Spring Boot 如何简化 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