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异步编程——07-Promise实例的方法【万字长文,感谢支持】

2024-05-10 14:52

本文主要是介绍JavaScript异步编程——07-Promise实例的方法【万字长文,感谢支持】,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Promise 实例的方法简介

Promise 的 API 分为两种:

  • Promise 实例的方法(也称为:Promis的实例方法)

  • Promise 类的方法(也称为:Promise的静态方法)

Promise 实例的方法:我们需要实例化 Promise,也就是先 new 一个 Promise 实例对象,然后通过 Promise 实例去调用 thencatchfinally等方法。这几个方法就是 Promise 的实例方法。

Promise 实例提供了如下方法:

  • promise.then():异步任务成功的回调函数。

  • promise.catch():异步任务失败的回调函数。

  • promise.finaly():异步任务无论成功与否,都会执行的回调函数。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Promise入门详解》中,用到的都是Promise实例的方法。本篇文章,我们来把这三个实例方法详细学习一下。

Promise 实例的 then()方法

then()方法是 Promise实例上的一个方法。它其实是放在Promise的原型上的 Promise.prototype.then

then()方法的参数

then()方法可以接收一个参数,也可以接收两个参数。两个参数时,分别代表两个回调函数,这两个函数一直处于监听状态

  • 参数1:当 Promise 的状态变为 fulfilled(意思是:任务执行成功)时会立即执行的回调函数。

  • 参数2:当 Promise 的状态为 rejected(任务执行失败)时会立即执行的回调函数。

下面这两种写法是等价的。处理 rejected 失败状态的回调函数,既可以放在 then() 方法的第二个参数里,也可以单独放在 catch() 方法的参数里。

写法1: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 res);},err => {console.log('err:', err);});

写法2: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 err);});

then()方法可以被多次调用

一个 Promise 的 then() 方法可以被多次调用。每次调用时我们都可以传入对应fulfilled状态的回调函数。当 Promise 的状态变为 fulfilled 时,这些回调函数都会被执行。

then被调用多次的伪代码: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myPromise.then();myPromise.then();myPromise.then();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成功回调1');console.log('res1:', res);});​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成功回调2');console.log('res2:', res);});​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成功回调3');console.log('res3', res);});

打印结果:

 成功回调1res1: qianguyihao​成功回调2res2: qianguyihao​成功回调3res3 qianguyihao

代码解释:

当 myPromise 状态为 fulfilled 时,下面的四个 then() 方法都在监听,所以这四个 then() 方法都会收到状态确定的通知,进而都会执行。

此外,then() 被调用多次还有一种链式调用的写法,它的打印结果与上面的打印结果不同,想要了解 Promise 的链式调用,需要先学习 then() 方法的返回值,我们继续往下看。

then() 方法的返回值(重要)

这一段的知识点略有难度,但是非常重要,是我们学习 Promise 链式调用的理论基础。

then()方法本身是有返回值的,它会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因为 then()方法的返回值永远是一个 Promise 对象,所以我们才可以对它进行链式调用

Promise 链式调用的伪代码:

 // 伪代码myPromise.then().then().catch()

上方代码中,因为 myPromise.then() 的返回值本身就是一个 Promise,所以才可以继续调用 then()、继续调用 catch()。

那么,then()方法返回的 Promise 对象处于什么状态呢?then()方法的参数里,是一个回调函数。这取决于回调函数的返回值是什么。情况如下:

1、当then()方法中的回调函数在执行时,那么Promise 处于pending状态。

2、当 then()方法中的回调函数中,手动 return 一个返回值时,那么 Promise 的状态取决于返回值的类型。当返回值这行代码执行完毕后, Promise 会立即决议,进入确定状态(成功 or 失败)。具体情况如下:

  • 情况1:如果没有返回值(相当于 return undefined),或者返回值是普通值/普通对象,那么 Promise 的状态为fulfilled。这个值会作为fulfilled 状态的回调函数的参数值。

  • 情况2:如果返回值是另外一个新的 Promise,那么原 Promise 的状态将交给新的 Promise 决定,这两个Promise 的状态一致。

  • 情况3:如果返回值是一个对象,并且这个对象里有实现then()方法(这种对象称为 thenable 对象),那就会执行该then()方法,并且根据then()方法的结果来决定Promise的状态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 情况4:当then()方法传入的回调函数遇到异常或者手动抛出异常时,那么, Promise 处于rejected 状态,并将抛出的错误作为 rejected 状态的回调函数的参数值。

小结:then()方法里,我们可以通过 return 传递结果和状态给下一个新的Promise。

默认返回值

如果then()方法的回调函数里没写返回值(相当于 return undefined),那么then()方法的返回值是一个新的Promise。新 Promise 的状态为fulfilled,其then()方法里,res的值为 undefined。

then() 链式调用的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成功回调1');console.log('res1:', res);/*这里虽然什么都没写,底层默认写了如下代码: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 // resolve() 的参数是空,相当于 resolve(undefined)})*/}).then(res => {console.log('成功回调2');console.log('res2:', res);}).then(res => {console.log('成功回调3');console.log('res3', res);});

打印结果:

 成功回调1res1: qianguyihao​成功回调2res2: undefined​成功回调3res3:undefined

代码解释:

第一个 then()里的回调,是由 myPromise 进行决议。第二个then()、第三个then() 也在等待决议

但是,第二个 then() 的回调是由第一个 then()传入的回调函数,返回的 Promise 进行决议;第三个 then() 的回调是由第二个 then()传入的回调函数,返回的 Promise 进行决议,以此类推。所以,这两个then()里面的打印参数的结果是 undefined,并没有打印 myPromise 的决议结果。

换句话说,第一个 then() 在等待 myPromise 的决议结果,有决议结果后执行;第二个 then() 在等待第一个 then()参数里返回的新 Promise的决议结果,有决议结果后执行;第三个 then() 在等待第二个 then()参数里返回的新 Promise的决议结果,有决议结果后执行。

返回普通值:通过 return 传递数据结果

我们也可以在 then()方法的回调函数里,手动 return 自己想要的数据,比如一个普通值 value1。这个普通值就可以传递给下一个新的Promise。新 Promise 的状态为fulfilled,其then()方法里,res的值为 value1。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1号');
});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 return一个普通值,把这个值传递给下一个Promisereturn '2号';/*上面这行 return,相当于: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resolve('2号');})*/}).then(res => {// res可以接收到上一个 Promise 传递的值console.log('res2:', res);}).then(res => {console.log('res3:', res);});

返回结果:

res1: 1号
res2: 2号
res3: undefined

返回新的 Promise

情况1、在 then() 方法的回调函数中 return 一个成功的新 Promise,那么,then()返回的Promise 也是成功状态。相当于把新Promise的成功结果传递出去。代码举例: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 fulfilled 1');
});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 fulfilled 2');
});promise1.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return promise2;}).then(res => {// 监听 promise2 的成功状态console.log('res2:', res);}).then(res => {console.log('res3', res);});

打印结果:

res1: qianguyihao fulfilled 1
res2: qianguyihao fulfilled 2
res3 undefined

情况2、在 then() 方法的回调函数中 return 一个失败的新 Promise,那么,then()返回的Promise 也是失败状态。再继续往下走,会怎么样?相当于把新Promise 的失败原因传递出去。代码举例: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 fulfilled 1');
});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 rejected 2');
});promise1.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 return 一个 失败的 Promisereturn promise2;}).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 err => {// 如果 promise2 为失败状态,可以通过 then() 的第二个参数(即失败的回调函数)捕获异常,然后就可以继续往下执行其他的代码console.log('err2:', err);// 这里相当于 return undefined}).then(res => {console.log('res3', res);}, err => {console.log('err3:', err);});

打印结果:

res1: qianguyihao fulfilled 1
err2: qianguyihao rejected 2
res3: undefined

上方代码可以看到,第二个Promise走的是失败回调,这很容易理解。重点是,最后一个 Promise 走的是成功回调,这很出人意料。我们稍后学习 catch()方法的返回值后,就能看懂。这例子很经典,一定要记住

情况3:在 then() 方法的回调函数中 return 一个 pending 状态的新 Promise,那么 then() 返回的Promise状态也是 pending。

返回 thenable 对象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 fulfilled 1');
});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return {then: (resolve, reject) => {resolve('thenable fulfilled');},};}).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then(res => {console.log('res3', res);});

打印结果:

res1: qianguyihao fulfilled 1
res2: thenable fulfilled
res3 undefined

then() 中抛出异常

当then()方法传入的回调函数遇到异常或者手动抛出异常时,那么,then()所返回的新的 Promise 会进入rejected 状态,进而触发新Promise 的 catch() 方法的执行,做异常捕获。

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在后续的文章《异常处理方案》中会详细讲解。

特殊情况:then() 中传入非函数时,会发生值穿透

在Promise的then()方法中,如果传入一个非函数作为参数,JS 会将其忽略,并且将前一个 Promise 的结果值传递给下一个then()方法。这意味着如果你在then()中传入非函数参数,它将被视为一个空操作,而不会对Promise链产生任何影响。

“值穿透”的意思是,传入的非函数值会被忽略。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Hello');
});myPromise.then('Invalid Argument').then(res1 => {console.log('res1:', res1);return 'World';}).then(res2 => {console.log('res2:', res2);});

打印结果:

res1: Hello
res2: World

Promise 实例的 catch() 方法

catch()方法是 Promise实例上的一个方法。它其实是放在Promise的原型上的 Promise.prototype.catch

catch() 方法的参数

catch()方法可以接收一个参数。这个参数是一直处于监听状态的回调函数。当 Promise 的状态为 rejected(任务执行失败)时会立即执行这个回调函数。

代码举例: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 reject');
});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 err);});

打印结果:

err: qianguyihao reject

catch() 方法可以被多次调用

一个 Promise 的 catch() 方法可以被多次调用。每次调用时我们都可以传入对应 rejected 状态的回调函数。当 Promise 的状态变为 rejected 时,这些回调函数都会被执行。

catch() 被调用多次的伪代码: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myPromise.catch();
myPromise.catch();
myPromise.catch();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 rejected');
});myPromise.catch(err => {console.log('失败回调1');console.log('err1:', err);
});myPromise.catch(err => {console.log('失败回调2');console.log('err2:', err);
});myPromise.catch(err => {console.log('失败回调3');console.log('err3:', err);
});

打印结果:

失败回调1
err1: qianguyihao rejected失败回调2
err2: qianguyihao rejected失败回调3
err3: qianguyihao rejected

代码解释:

当 myPromise 状态为 rejected 时,下面的四个 catch() 方法都在监听,所以这四个 catch() 方法都会收到状态确定的通知,进而都会执行。

catch() 方法的返回值(重要)

与 then() 方法类似,catch()方法默认也是有返回值的,它会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因为 catch()方法的返回值永远是一个 Promise 对象,所以我们才可以对它进行链式调用

Promise 链式调用的伪代码:

// 伪代码
myPromise.then().then().catch().then()

上方代码中,因为 myPromise.catch() 的返回值本身就是一个 Promise,所以才可以继续调用 then()、继续调用 catch()。

与 then() 方法类似,catch()方法返回的 Promise 对象处于什么状态呢?catch()方法的参数里,是一个回调函数。这取决于回调函数的返回值是什么。情况如下:

1、当catch()方法中的回调函数在执行时,那么Promise 处于 pending 状态。

2、当 catch方法中的回调函数中,手动 return 一个返回值时,那么 Promise 的状态取决于返回值的类型。当返回值这行代码执行完毕后, Promise 会立即决议,进入确定状态(成功 or 失败),进而触发下一个then/catch 函数的执行。同时可以给下一个 then/catch 传递参数。具体情况如下:

  • 情况1:如果没有返回值(相当于 return undefined),或者返回值是普通值/普通对象,那么 Promise 的状态为fulfilled。这个值会作为then()回调的参数。

  • 情况2:如果返回值是另外一个新的 Promise,那么原 Promise 的状态将交给新的 Promise 决定。这两个Promise 的状态一致。

  • 情况3:如果返回值是一个对象,并且这个对象里有实现then()方法(这种对象称为 thenable 对象),那就会执行该then()方法,并且根据then()方法的结果来决定Promise的状态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 情况4:当catch()方法传入的回调函数遇到异常或者手动抛出异常时,那么, Promise 处于rejected 状态。

小结:catch()方法里,我们可以通过 return 传递结果给下一个新的Promise。

默认返回值

如果catch()方法的回调函数里没写返回值(相当于 return undefined),那么catch()方法的返回值是一个新的Promise。新 Promise 的状态为fulfilled,其then()方法里,res的值为 undefined。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 rejected');
});myPromise.catch(err => {console.log('err:', err);/*这里虽然什么都没写,底层默认写了如下代码: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undefined); // resolve() 的参数是空})*/}).then(res => {console.log('res:', res);});

打印结果:

err: qianguyihao rejected
res: undefined

返回普通值

我们也可以在 catch()方法的回调函数里,手动 return 自己想要的数据,比如一个普通值 value1。这个普通值就可以传递给下一个新的Promise。新 Promise 的状态为fulfilled,其then()方法里,res的值为 value1。

代码举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1号');
});myPromise.catch(err => {console.log('err1:', err);return '2号';/*上面这行 return,相当于: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resolve('2号');})*/}).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then(res => {console.log('res3:', res);});

返回结果:

err1: 1号
res2: 2号
res3: undefined

catch() 方法的执行时机

Promise 抛出 rejected 异常时,一定要捕获并处理

当 Promise 状态为 rejected 时,表示抛出异常,如果不处理失败的回调,行不行呢?不行,会报错。代码举例: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在这里抛出异常reject('qianguyihao reject');});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 res);});

image-20230521135912267

这个报错的意思是:未捕获 rejected 失败状态的 Promise 异常。必须要加一个 catch() 进行捕获。

书写 Promise 时,比较好的习惯是,无论如何都要在末尾写一个 catch() 方法。

可在 then() 中通过 throw 抛出异常

先来看一段代码: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aaa');
});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 如果我想在这里 return 一个失败状态的promise,该怎么做?}).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 err);});

注意看注释,如果在那个位置return 一个失败状态的Promise,该怎么做?

做法1: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reject('第二个 promise 执行失败');
})

做法2:

throw new Error('第二个 Promise 执行失败');

做法2比做法1更为常用,完整代码如下: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aaa');
});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 抛出异常:相当于 return 一个失败状态的 Promisethrow new Error('第二个 Promise 执行失败');}).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 err);});

打印结果:

res1: aaa
err: Error: 第二个 Promise 执行失败

当通过 throw 抛出异常后,当前 then() 里的后续代码会暂停执行,后续的 then() 也会暂停执行,直接往后走到最近的 catch()。

throw 这种写法在实战开发中很常用,需要理解并记住。

找到最近的 catch() 去执行

我们先来看一段代码: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qianguyihao rejected');
});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 err);});

打印结果:

err: qianguyihao rejected

上方代码中的 catch() 是属于哪个 Promise 实例的方法呢?其实没有严格的界限。它既可以捕获 myPromise的异常,也可以捕获那两个 then()的异常,就是这么灵活。

再来看一段代码: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qianguyihao fulfilled');
});my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 遇到异常(或者任务失败)后,会找到最近的 catch() 去执行throw new Error('not login')}).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 err => {console.log('err2:', err);}).catch(err => {console.log('err3:', err);});

打印结果:

res1: qianguyihao fulfilled
err2: Error: not login

请记住,myPromise 的状态变为失败时,它会找到最近的那个失败回调函数并执行。这是 Promise的内部机制。

处理失败状态的两种写法

我们有两种写法可以捕获 Promise的失败/异常状态:

  • 写法 1:单独写 catch() 方法作为失败的回调函数。

  • 写法 2:then()方法里可以传两个参数,第⼀个参数是成功时的回调函数,第⼆个参数是失败时的回调函数。

代码格式

这两种写法的代码格式如下:

// 第一步:model层的接口封装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这里做异步任务(比如 ajax 请求接口,或者定时器),然后执行 resolve 或者 reject。......
});const onFulfilled = (res) => {console.log(res);
};const onRejected = function (err) {console.log(err);
};// 写法1:通过 catch 方法捕获失败状态的Promise
myPromise.then(onFulfilled).catch(onRejected);// 写法2:then()方法里可以传两个参数,第⼀个参数是成功时的回调函数,第⼆个参数是失败时的回调函数。
myPromise.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

注意事项:

1、上面这两种写法是等价的,选其中一种写法即可。这两种写法几乎没有区别。

2、有一点点区别:

  • myPromise.then(onFulfilled).catch(onRejected):既可以捕获到 myPromise 的异常,也可以捕获到 then() 里面的异常(划重点)。

  • myPromise.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只能捕获到 promise的异常,无法捕获then()里面的异常。

知识拓展:myPromise.catch().then()这种写法,只能捕获到 myPromise 里面的异常。

代码举例

这两种写法在实战开发中的代码举例如下:

function myPromise()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这里做异步任务(比如 ajax 请求接口,或者定时器)......});
}// 写法1
myPromise().then((res) => {// 从 resolve 获取正常结果console.log('接口请求成功时,走这里');console.log(res);}).catch((err) => {// 从 reject 获取异常结果console.log('接口请求失败时,走这里');console.log(err);}).finally(() => {console.log('无论接口请求成功与否,都会走这里');});// 写法 2:(和写法 1 等价)
myPromise().then((res) => {// 从 resolve 获取正常结果console.log('接口请求成功时,走这里');console.log(res);},(err) => {// 从 reject 获取异常结果console.log('接口请求失败时,走这里');console.log(err);}).finally(() => {console.log('无论接口请求成功与否,都会走这里');});

代码解释:写法 1 和写法 2 的作用是等价的。只不过,写法 2 是把 catch 里面的代码作为 then 里面的第二个参数而已。

Promise 实例的 finally() 方法

finally() 方法是在ES9(ES 2018)中新增的一个特性,表示 Promise 对象无论变成 fulfilled 状态 还是 rejected 状态,finally() 里传入的回调函数都会被执行。

finally() 里可传入一个参数,这个参数是一个回调函数。回调函数不传参数,因为前面无论是 fulfilled 状态,还是 rejected状态,这个回调函数都会执行。

finally() 方法很实用,可以避免我们写很多重复代码,它的执行时机也有很重要的应用场景。

代码举例: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promise1 fulfilled');
});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promise2 rejected');
});promise1.then(res => {console.log('res1:',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1:', err);}).finally(() => {console.log('promise1 决议后都会执行的代码');});promise2.then(res => {console.log('res2:', res);}).catch(err => {console.log('err2:', err);}).finally(() => {console.log('promise2 决议后都会执行的代码');});

打印结果:

res1: promise1 fulfilled
err2: promise2 rejected
promise1 决议后都会执行的代码
promise2 决议后都会执行的代码

Promise的其他写法

写法1

Promise 规范

Promise 是⼀个拥有 then ⽅法的对象或函数。任何符合 promise 规范的对象或函数都可以成为 Promise。

关于 promise 规范的详细解读,可以看下面这个链接:

  • Promises/A+ 规范:Promises/A+

  • 【翻译】Promises/A+规范:图灵社区

希望各位可以点个赞点个关注,这对up真的很重要,谢谢大家啦!

这篇关于JavaScript异步编程——07-Promise实例的方法【万字长文,感谢支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76755

相关文章

Android 12解决push framework.jar无法开机的方法小结

《Android12解决pushframework.jar无法开机的方法小结》:本文主要介绍在Android12中解决pushframework.jar无法开机的方法,包括编译指令、框架层和s... 目录1. android 编译指令1.1 framework层的编译指令1.2 替换framework.ja

SpringBoot中四种AOP实战应用场景及代码实现

《SpringBoot中四种AOP实战应用场景及代码实现》面向切面编程(AOP)是Spring框架的核心功能之一,它通过预编译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程序功能的统一维护,在SpringBoot应用中,AO... 目录引言场景一:日志记录与性能监控业务需求实现方案使用示例扩展:MDC实现请求跟踪场景二:权限控制与

在.NET平台使用C#为PDF添加各种类型的表单域的方法

《在.NET平台使用C#为PDF添加各种类型的表单域的方法》在日常办公系统开发中,涉及PDF处理相关的开发时,生成可填写的PDF表单是一种常见需求,与静态PDF不同,带有**表单域的文档支持用户直接在... 目录引言使用 PdfTextBoxField 添加文本输入域使用 PdfComboBoxField

SQLyog中DELIMITER执行存储过程时出现前置缩进问题的解决方法

《SQLyog中DELIMITER执行存储过程时出现前置缩进问题的解决方法》在SQLyog中执行存储过程时出现的前置缩进问题,实际上反映了SQLyog对SQL语句解析的一个特殊行为,本文给大家介绍了详... 目录问题根源正确写法示例永久解决方案为什么命令行不受影响?最佳实践建议问题根源SQLyog的语句分

Python开发文字版随机事件游戏的项目实例

《Python开发文字版随机事件游戏的项目实例》随机事件游戏是一种通过生成不可预测的事件来增强游戏体验的类型,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使用Python开发一款文字版随机事件游戏,通过这个项目,读者不仅能够... 目录项目概述2.1 游戏概念2.2 游戏特色2.3 目标玩家群体技术选择与环境准备3.1 开发环境3

Java NoClassDefFoundError运行时错误分析解决

《JavaNoClassDefFoundError运行时错误分析解决》在Java开发中,NoClassDefFoundError是一种常见的运行时错误,它通常表明Java虚拟机在尝试加载一个类时未能... 目录前言一、问题分析二、报错原因三、解决思路检查类路径配置检查依赖库检查类文件调试类加载器问题四、常见

Java注解之超越Javadoc的元数据利器详解

《Java注解之超越Javadoc的元数据利器详解》本文将深入探讨Java注解的定义、类型、内置注解、自定义注解、保留策略、实际应用场景及最佳实践,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开发者,都能通过本文了解如何利用... 目录什么是注解?注解的类型内置注编程解自定义注解注解的保留策略实际用例最佳实践总结在 Java 编程

Java 实用工具类Spring 的 AnnotationUtils详解

《Java实用工具类Spring的AnnotationUtils详解》Spring框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注解工具类org.springframework.core.annotation.Annot... 目录前言一、AnnotationUtils 的常用方法二、常见应用场景三、与 JDK 原生注解 API 的

Java controller接口出入参时间序列化转换操作方法(两种)

《Javacontroller接口出入参时间序列化转换操作方法(两种)》:本文主要介绍Javacontroller接口出入参时间序列化转换操作方法,本文给大家列举两种简单方法,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 目录方式一、使用注解方式二、统一配置场景:在controller编写的接口,在前后端交互过程中一般都会涉及

Java中的StringBuilder之如何高效构建字符串

《Java中的StringBuilder之如何高效构建字符串》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StringBuilder的使用方法、性能优势以及相关字符串处理技术,结合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希望对大家... 目录关键点什么是 StringBuilder?为什么需要 StringBuilder?如何使用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