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Redis五种常用数据结构-zset

2024-05-09 14:44

本文主要是介绍六、Redis五种常用数据结构-zset,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zsetRedis的有序集合数据类型,但是其和set一样是不能重复的。但是相比于set其又是有序的。set的每个数据都有一个double类型的分数,zset正是根据这个分数来进行数据间的排序从小到大。有序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但是分数(score)是可以重复的。每个zset集合最多可以存放232-1个数据。zset常被用于排行榜功能。

1、常用命令

  • zadd key score1 member1 [score2 member2]:向有序集合中添加一个或多个数据,或者更新已存在成员的分数(member会先删除在重新插入)。
  • zcard key:获取集合的数据个数。
  • zcount key min max:计算集合中在指定分数区间内的数据个数。
  • zincrby key increment member:在集合指定成员的分数加上增量increment。increment为负数表示减去相应的值。
  • zinterstore destination numberkeys key [key…]:计算给定的一个或者多个集合的交集,并将结果存储到destination中。结果集中某个成员的分数是所有给定的集合该成员所有分数的和。
  • zlexcount key min max:在有序集合中计算指定字典区间内的成员数量。
  • zrange key start end[withscores]:通过索引区间返回指定区间内的成员。
  • zrangebylex key min max[limit offset count]:通过字典区间返回有序集合的成员。
  • zrangebyscore key min max[withscores][limit]:通过分数返回集合中的成员。
  • zrank key member:返回有序集合中指定成员的索引。
  • zrem key member [memeber…]:删除集合中一个或者多个成员。
  • zremrangebylex key min max:移出集合中指定字典区间内的所有成员。
  • zremrangebyrank key start stop:移出有序集合中给定的排名区间内的所有成员。
  • zrevrange key start end[withscores]:返回指定索引区间内的成员,分数从高到低。
  • zrevrangebyscore key max min[withscores]:返回集合中指定分数区间内的成员,分数从高到低。
  • zrevrank key member:返回集合中指定成员的排名。0表示最高。
  • zscore key member:返回集合中指定成员的分数。
  • zunionstore destination numberkeys key [key…]:计算给定的一个或者多个集合的并集,并存储在destination中。
  • zscan key cursor[match pattern][COUNT count]:迭代集合的元素。

2、底层实现

zset的底层实现有两种,ziplistdict+skiplist

2.1、ziplist

2.1.1、使用条件
  1. 集合中元素数量小于128个。
  2. 每个元素的长度小于64字节。

以上两个条件有任何一个不满足,就会使用dict+skiplist的结构存储数据。
每个集合元素使用紧挨着的两个压缩列表节点保存,第一个节点保存元素的成员,第二个保存元素的分数。
image.png

2.1.2、ziplist结构

见Hash中的ziplist

2.2、dict+skiplist

2.2.1、介绍
  • dict用来存储valuescore的映射关系,这样就可以在O(1)时间内找到对应valuescore值。
  • skiplist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存储分数。
  • skiplist每个元素的值都是[score,value]对。
2.2.2、zset结构
typedf struct zset{//字典,键为value,值为scoredict* dict;//跳表,按分值进行排序zskiplist *zsl;
}zset;
typedf struct zskiplist{//头节点struct zskiplistNode *header;//尾节点struct zskiplistNode *tail;//跳表中的元素个数unsigned long length;//目前表内节点最高的层数int level;
}zskiplist;

zskiplist的示意图如下:
image.png

typedf struct zskiplistNode{//具体的数据sds ele;//分数double size;//后退指针struct zskiplistNode *backward;struct zskiplistLevel{//前进指针struct zskiplistNode *forward;/跨服unsigned int span;}level[]; //层数数组  最大32
}zskiplistNode;

skiplistNode的示意图如下:
image.png

2.2.3、skiplist-跳表

跳表skiplistRedis中的使用场景只有一个,那就是作为zset的底层结构实现。跳表可以保证增、删、查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其余一般的链表结构的时间复杂度为O(n)相比,性能上有不少的提升。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跳表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其实这就是一种空间换时间的思想。跳表的结构如下:
image.png
Redis中的跳表的实现有点类似于Kafka中的稀疏索引。
Kafka中进行持久化的时候,会生成两个文件,一个是xxxxxx.log,一个是xxxxxx.index,其中log文件中以链表的方式保存着消息。而index文件中则保存着这些消息的索引,或者说是偏移量,但又不是每一条消息的索引都在index文件中。index中的索引是稀疏的,比如log文件中的索引是0-10000,那么index文件中存储的索引可能是100,500,700,1000,5000,6500,每个索引中都保存着对应log文件中消息的具体位置。如图:
image.png
当要访问899这个索引的消息时,先去index文件中查找,找到了700到1000的这个区间,根据700这个索引去log文件中找到700这个索引的消息,然后顺着700这个消息顺序往下找,直到找到899这个索引的消息。从这个实现中,我们看到Kafka并没有对log文件进行全部的遍历,而是先通过index中的稀疏索引,找到一个大概的位置,然后顺序遍历。
image.png
Redis的跳表的实现方式与上面的类似,不过Kafka的稀疏索引只有一层,而Redis的稀疏索引是多层。如图:
image.png
所有的元素都会在L0层的链表中,根据分数进行排序,同时会有一部分节点被抽取到L1层,作为一个稀疏索引,同样L1层的索引也有一定的机会被抽取到L2层,以此类推,Redis允许跳表中一个节点最高有**64层,**一个跳表中最多存储264 个元素。

2.2.4、跳表-增、删、查

首先假定有这么一个跳表,这里只展示分数:
image.png
如果要查找分数为66的元素,首先在L2层的索引查找。很明显。66位于25和85之间:
image.png
然后根据获得的区间,去对应的L1的区间查找,得到一个更精确的区间:
image.png
最终根据更精确的区间,去L0层顺序遍历,即可找到要查找的元素:
image.png
上述即是对跳表原理的一个描述。
这种跳表的实现,其实和二分查找的思路接近,只是一方面因为二分查找法只能适用与数组,而无法用于链表,所以为了让链表有二分查找类似的效率,就以空间换时间来达到目的。
跳表因为是一个根据分数权重进行排序的列表,可以在很多场景中使用,比如排行榜,搜索排序等。

这篇关于六、Redis五种常用数据结构-zset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73675

相关文章

MyBatis常用XML语法详解

《MyBatis常用XML语法详解》文章介绍了MyBatis常用XML语法,包括结果映射、查询语句、插入语句、更新语句、删除语句、动态SQL标签以及ehcache.xml文件的使用,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 目录1、定义结果映射2、查询语句3、插入语句4、更新语句5、删除语句6、动态 SQL 标签7、ehc

Python实现字典转字符串的五种方法

《Python实现字典转字符串的五种方法》本文介绍了在Python中如何将字典数据结构转换为字符串格式的多种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内置的str()函数进行简单转换;其次利用ison.dumps()函数能够... 目录1、使用json模块的dumps方法:2、使用str方法:3、使用循环和字符串拼接:4、使用字符

Redis 基本数据类型和使用详解

《Redis基本数据类型和使用详解》String是Redis最基本的数据类型,一个键对应一个值,它的功能十分强大,可以存储字符串、整数、浮点数等多种数据格式,本文给大家介绍Redis基本数据类型和... 目录一、Redis 入门介绍二、Redis 的五大基本数据类型2.1 String 类型2.2 Hash

Redis中Hash从使用过程到原理说明

《Redis中Hash从使用过程到原理说明》RedisHash结构用于存储字段-值对,适合对象数据,支持HSET、HGET等命令,采用ziplist或hashtable编码,通过渐进式rehash优化... 目录一、开篇:Hash就像超市的货架二、Hash的基本使用1. 常用命令示例2. Java操作示例三

Redis中Set结构使用过程与原理说明

《Redis中Set结构使用过程与原理说明》本文解析了RedisSet数据结构,涵盖其基本操作(如添加、查找)、集合运算(交并差)、底层实现(intset与hashtable自动切换机制)、典型应用场... 目录开篇:从购物车到Redis Set一、Redis Set的基本操作1.1 编程常用命令1.2 集

Redis中的有序集合zset从使用到原理分析

《Redis中的有序集合zset从使用到原理分析》Redis有序集合(zset)是字符串与分值的有序映射,通过跳跃表和哈希表结合实现高效有序性管理,适用于排行榜、延迟队列等场景,其时间复杂度低,内存占... 目录开篇:排行榜背后的秘密一、zset的基本使用1.1 常用命令1.2 Java客户端示例二、zse

Redis中的AOF原理及分析

《Redis中的AOF原理及分析》Redis的AOF通过记录所有写操作命令实现持久化,支持always/everysec/no三种同步策略,重写机制优化文件体积,与RDB结合可平衡数据安全与恢复效率... 目录开篇:从日记本到AOF一、AOF的基本执行流程1. 命令执行与记录2. AOF重写机制二、AOF的

Python打包成exe常用的四种方法小结

《Python打包成exe常用的四种方法小结》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打包成exe常用的四种方法,包括PyInstaller、cx_Freeze、Py2exe、Nuitka,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 目录一.PyInstaller11.安装:2. PyInstaller常用参数下面是pyinstal

Python 常用数据类型详解之字符串、列表、字典操作方法

《Python常用数据类型详解之字符串、列表、字典操作方法》在Python中,字符串、列表和字典是最常用的数据类型,它们在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和算法实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接下来通过本文给大家介绍这三种... 目录一、字符串(String)(一)创建字符串(二)字符串操作1. 字符串连接2. 字符串重复3. 字

Linux五种IO模型的使用解读

《Linux五种IO模型的使用解读》文章系统解析了Linux的五种IO模型(阻塞、非阻塞、IO复用、信号驱动、异步),重点区分同步与异步IO的本质差异,强调同步由用户发起,异步由内核触发,通过对比各模... 目录1.IO模型简介2.五种IO模型2.1 IO模型分析方法2.2 阻塞IO2.3 非阻塞IO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