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战(二)(linux+C语言)

2024-05-07 22:52

本文主要是介绍操作系统实战(二)(linux+C语言),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实验内容

通过Linux 系统中管道通信机制,加深对于进程通信概念的理解,观察和体验并发进程间的通信和协作的效果 ,练习利用无名管道进行进程通信的编程和调试技术。

管道pipe是进程间通信最基本的一种机制,两个进程可以通过管道一个在管道一端向管道发送其输出,给另一进程可以在管道的另一端从管道得到其输入。管道以半双工方式工作,即它的数据流是单方向的。因此使用一个管道一般的规则是读管道数据的进程关闭管道写入端,而写管道进程关闭其读出端。

示例程序

效果为:两个进程交替分别对X进行+1操作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nt pid; //进程号int pipe1[2]; //存放第一个无名管道标号int pipe2[2]; //存放第二个无名管道标号int x; // 存放要传递的整数//使用pipe()系统调用建立两个无名管道。建立不成功程序退出,执行终止if(pipe(pipe1) < 0){perror("pipe not create");exit(EXIT_FAILURE);}if(pipe(pipe2) < 0){perror("pipe not create");exit(EXIT_FAILURE);}//使用fork()系统调用建立子进程,建立不成功程序退出,执行终止if((pid=fork()) <0){perror("process not create");exit(EXIT_FAILURE);}//子进程号等于0 表示子进程在执行else if(pid == 0){//子进程负责从管道1的0端读,管道2的1端写//所以关掉管道1的1端和管道2的0端。close(pipe1[1]);close(pipe2[0]);//每次循环从管道1 的0 端读一个整数放入变量X 中,//并对X 加1后写入管道2的1端,直到X大于10do{read(pipe1[0],&x,sizeof(int));printf("child %d read: %d\n",getpid(),x++);write(pipe2[1],&x,sizeof(int));}while( x<=9 );//读写完成后,关闭管道close(pipe1[0]);close(pipe2[1]);//子进程执行结束exit(EXIT_SUCCESS);}//子进程号大于0 表示父进程在执行else{//父进程负责从管道2的0端读,管道1的1端写,//所以关掉管道1 的0 端和管道2 的1端。close(pipe1[0]);close(pipe2[1]);x=1;//每次循环向管道1 的1 端写入变量X 的值,并从//管道2的0 端读一整数写入X 再对X加1,直到X 大于10do{write(pipe1[1],&x,sizeof(int));read(pipe2[0],&x,sizeof(int));printf("parent %d read: %d\n",getpid(),x++);}while(x<=9);//读写完成后,关闭管道close(pipe1[1]);close(pipe2[0]);}//父进程执行结束return EXIT_SUCCESS;
}

执行结果:

几个关键点 

一、pipe系统调用的使用

  1. 创建管道两个端口 :int pipe[2]
  2. 调用pipe系统调用在两个端口间建立管道
  3. 后续可利用read、write通过管道端口,利用管道进行进程间通信
  4. 为了防止出现死锁以及消息冲突,需要进行close处理
  5. 读写操作传输的值都是实际地址

pipe管道端口不与进程绑定,而是可以更改的;pipe管道端口的作用是固定的,0端口读,1端口写

二、perror函数的使用

perror()是一个C语言标准库函数,用于打印错误信息。它接受一个字符串参数作为错误信息的前缀,并将系统的错误消息附加到该前缀后面

一般用于打印系统调用的错误,能够自动输出系统调用错误的编码。见下面示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errno.h>int main() {FILE *file = fopen("nonexistent_file.txt", "r");if (file == NULL) {perror("Error opening file: ");return 1;}// 其他文件操作...fclose(file);return 0;
}

其输出是:

Error opening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三、read、write函数的使用 

(1)读取时:要先关闭管道的写入端口,才能从输出端口进行读出

read函数的三个参数分别为:

close(port[1]);
read(port[0],数据,要传输的数据长度);

 (2)输出时:

write函数的三个参数分别为:

close(port[0]);
write(port[1],数据,要传输的数据长度);

本次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unistd.h>
#include <wait.h>//三个递归函数的定义,每个函数用一个进程来运行,运行结果利用pipe通信
//f(x)
int fx(int x){if(x <= 0){printf("the number you input must be positive!");return 0;}else if(x == 1){return 1;}else if(x > 1){return fx(x-1) * x;}
}
//f(y)
int fy(int y){if(y <= 0){printf("the number you input must >2!");return 0;}else if(y == 1 || y == 2){return 1;}else if(y > 2){return fy(y-1) + fy(y-2);}
}
//f(x,y)
int fxy(int fx, int fy){return fx + fy;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int pid1;  //子进程1int pid2;  //子进程2int pid;  //父进程int pipe1[2];  //第一个管道:父进程写,子进程读int pipe2[2];  //第二个管道:父进程读,子进程写int result1;  //保存f(x)和f(y)的计算结果int result2;int result;int status;  //记录子进程状态int x;int y;//从键盘输入x和yprintf("please input number x: ");scanf("%d",&x);printf("\n");printf("please input number y: ");scanf("%d",&y);printf("\n");//开始创建管道if(pipe(pipe1)<0){perror("pipe1 not create");exit(EXIT_FAILURE);}if(pipe(pipe2)<0){perror("pipe2 not create");exit(EXIT_FAILURE);}//创建子进程开始执行操作pid1=fork(); if(pid1<0){  //第一个子进程,注意以下!!!!我在这里踩了坑perror("process1 not create");exit(EXIT_FAILURE);}//子进程1在执行if(pid1==0){//子进程负责在管道1的1端写,父进程在管道1的0端读//所以关掉管道1的0端close(pipe1[0]);result1=fx(x);printf("子进程1完成了运算,f(x)=%d\n",result1);//将运行结果发送出去write(pipe1[1],&result1,sizeof(int));//写完成后,关闭管道close(pipe1[1]);//子进程执行结束exit(EXIT_SUCCESS);}//父进程运行else{waitpid(pid1, &status, 0);  //等待子进程运行结束再执行父进程(主动阻塞父进程,也可以让其因为read被动阻塞)printf("我是父进程%d,已经等待子进程%d完成,现开始运行\n",getpid(),pid1);close(pipe1[1]);  //在访问共享资源前都要避免互斥//从管道1的0端口获得数值read(pipe1[0],&result1,sizeof(int));close(pipe1[0]);//创建另一个进程2执行f(y)程序printf("父进程%d已获取结果1,先创建新子进程运行f(y)\n ",getpid());pid2=fork();//使用fork()系统调用建立子进程,建立不成功程序退出,执行终止if(pid2 <0){perror("子进程2没有创建成功");exit(EXIT_FAILURE);}//第二个子进程,pipe2[1]用来写if(pid2 == 0){//关掉pipe2[0]端close(pipe2[0]);//计算f(y)result2 = fy(y);printf("子进程2完成了运算,f(y)=%d\n",result2);//发送消息write(pipe2[1],&result2,sizeof(int));close(pipe2[1]);}//父进程else{waitpid(pid2, &status, 0);close(pipe2[1]);//接受第二个子进程从管道里发来的信息read(pipe2[0],&result2,sizeof(int));result = fxy(result1,result2);printf("f(x) = %d\n",result1);printf("f(y) = %d\n",result2);printf("f(x,y) = %d\n",result);//读完成后关闭管道close(pipe2[1]);//父进程执行结束return EXIT_SUCCESS;}}
}

运行结果 

踩的坑 

1、读只能从端口0进行,写从端口1进行

2、编程思路:对于一个进程它必须只要要完成一个操作单位体,计算一个递归函数就是一个操作单位体

3、

赋值运算优先级小于比较运算:所以if(pid1=fork()>0)此时执行的是if(pid1=(fork()>0)),也就是说pid1并未得到fork()返回的子进程pid而是得到比较运算结果1。

解决方案:1、可以把pid=fork,与pid>0分成两步去实现;2、可以修改if(pid1=fork()>0)为if((pid1=fork())>0)

makefile文件编写 

# DEPEND   代替  依赖文件# CC       代替  gcc# CFLAGS   代替  编译命令# PARA     代替  参数# OBJS     代替 目标文件DEPEND=expr_2.cOBJS=expr_2CC=gccCFLAGS=-oexpr_1:$(DEPEND)$(CC) $(DEPEND) $(CFLAGS) $(OBJS)run:$(OBJS)./$(OBJS) clean:rm *.o $(OBJS) -rf

实验感悟 

一、进程协作的特点:

  • 共享资源:进程协作和通信允许多个进程共享资源,本示例中父子进程共享变量x
  • 数据传输:进程可以通过通信机制相互传输数据,以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本实验代码中进程之间传输不同函数运行的结果,从而实现协作
  • 进程间控制:进程协作可以通过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等实现进程间的控制和协调。本实验中采用管道控制

二、进程通信机制:

目前我们已经学习的有四种类型,如下:

  • 管道:管道是一种单向通信机制,用于在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之间传递数据。它可以通过创建一个管道文件描述符来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 消息队列:消息队列是一种存放消息的容器,进程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消息来实现通信。消息队列提供了一种异步通信的方式

  • 共享内存:共享内存允许多个进程共享同一块内存区域,进程可以通过读写共享内存来交换数据

  • 信号量(Semaphore):信号量是一种用于进程间同步和互斥访问共享资源的机制。进程可以使用信号量来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

其中管道主要用于父子两个进程之间的简单通信,是单向的。实现起来也简单快捷,但是无法处理多个进程之间的复杂协作

 三、进程管道通信的具体流程:

  1. 创建管道:通过调用系统的管道函数,创建一个管道,它会返回两个文件描述符,一个用于读取数据,一个用于写入数据

  2. 创建子进程:使用系统调用(如fork())创建一个新的子进程

  3. 父子进程通信:父进程可以通过写入管道的文件描述符将数据发送给子进程,子进程可以通过读取管道的文件描述符接收数据

  4. 关闭管道:当通信结束后,父进程和子进程都需要关闭管道的文件描述符,释放相关的资源

总结


本文到这里就结束啦~~

本篇文章重点在于利用linux系统的完成操作系统的实验,巩固课堂知识

本篇文章的撰写+实验代码调试运行+知识点细致化学习,共花了本人3h左右的时间

个人觉得已经非常详细啦,如果仍有不够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辛苦友友点个赞哦~

知识来源:山东大学《操作系统原理实用实验教程》张鸿烈老师编著

这篇关于操作系统实战(二)(linux+C语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68622

相关文章

MyBatis分页查询实战案例完整流程

《MyBatis分页查询实战案例完整流程》MyBatis是一个强大的Java持久层框架,支持自定义SQL和高级映射,本案例以员工工资信息管理为例,详细讲解如何在IDEA中使用MyBatis结合Page... 目录1. MyBATis框架简介2. 分页查询原理与应用场景2.1 分页查询的基本原理2.1.1 分

防止Linux 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

《防止Linux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在Linux系统中,rm命令是删除文件和目录的高效工具,但一旦误操作,如执行rm-rf/或rm-rf/*,极易导致系统数据灾难,本文针对不同场景... 目录引言理解 rm 命令及误操作风险rm 命令基础常见误操作案例防护方案使用 rm编程 别名及安全删除

Linux下MySQL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与Crontab配置教学

《Linux下MySQL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与Crontab配置教学》在生产环境中,数据库是核心资产之一,定期备份数据库可以有效防止意外数据丢失,本文将分享一份MySQL定时备份脚本,并讲解如何通过cr... 目录备份脚本详解脚本功能说明授权与可执行权限使用 Crontab 定时执行编辑 Crontab添加定

使用Python批量将.ncm格式的音频文件转换为.mp3格式的实战详解

《使用Python批量将.ncm格式的音频文件转换为.mp3格式的实战详解》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通过ncmdump工具批量将.ncm音频转换为.mp3的步骤,包括安装、配置ffmpeg环... 目录1. 前言2. 安装 ncmdump3. 实现 .ncm 转 .mp34. 执行过程5. 执行结

SpringBoot 多环境开发实战(从配置、管理与控制)

《SpringBoot多环境开发实战(从配置、管理与控制)》本文详解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涵盖单文件YAML、多文件模式、MavenProfile分组及激活策略,通过优先级控制灵活切换环境... 目录一、多环境开发基础(单文件 YAML 版)(一)配置原理与优势(二)实操示例二、多环境开发多文件版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 目录1、前言2、安装docker3、编写容器管理脚本4、创建容器1、前言在日常开发全志、rk等不同

Three.js构建一个 3D 商品展示空间完整实战项目

《Three.js构建一个3D商品展示空间完整实战项目》Three.js是一个强大的JavaScript库,专用于在Web浏览器中创建3D图形,:本文主要介绍Three.js构建一个3D商品展... 目录引言项目核心技术1. 项目架构与资源组织2. 多模型切换、交互热点绑定3. 移动端适配与帧率优化4. 可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 Stream 的并行流性能优化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攻略,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一、并行流的核心原理与适用场景二、性能优化的核心策略1. 合理设置并行度:打破默认阈值2. 避免装箱

Maven中生命周期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

《Maven中生命周期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Maven生命周期实战指南,包含核心概念、阶段详解、SpringBoot特化场景及企业级实践建议,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一、Maven 生命周期哲学二、default生命周期核心阶段详解(高频使用)三、clean生命周期核心阶

GO语言短变量声明的实现示例

《GO语言短变量声明的实现示例》在Go语言中,短变量声明是一种简洁的变量声明方式,使用:=运算符,可以自动推断变量类型,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如何使用,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基本语法功能特点与var的区别适用场景注意事项基本语法variableName := value功能特点1、自动类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