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协议的TTL解析(定义、执行、用途)

2024-05-04 06:44
文章标签 ip 协议 定义 解析 执行 ttl

本文主要是介绍IP协议的TTL解析(定义、执行、用途),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基本定义

ttl定义的目的是为了让数据包能不要在网上存活太久。为什么呢?最初的原因:

如果出现了路由环路会怎样?

其实也简单: 一个包会在网络里一直转来转去,永远不会被丢弃。网络里会慢慢堆积起垃圾,不断有新包在里面永久转圈。进而影响网络转发效率。

应用扩展:

2. 可以控制本地收发。本地收发可以通过把ttl设置成1或者255来控制。设置成1可以避免包被发送到外网。设置成255可以让接收者不接收外来的包(检查这个类型的包如果ttl不是255就丢掉)。这些都是很巧妙的设计,很简单的方法就隔离了内外网。本地收发的包只能来自本地去往本地,外网的干扰进不来,内网的内部行为不扩散影响internet。

3. 可以控制业务。tcp的时延可以影响业务流量,通过设置ttl,可以控制tcp。如果业务要求时延短,则可以设定小ttl,如果走时间太久,可能直接业务建立失败。另外ip原始设计是路由器丢包后会icmp通知源端。那么如果有些孤包被错误转发绕了远路,那么发送端很快就可以通过icmp知道包没有到达对端,不需要等ack时延。(这种设计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原因之一是路由器懒惰,有时候丢包不报;之二是路由器设置安全限制;之三是主机收到icmp可能不会送回给tcp端口)

的吧了这么多,是想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ttl。好些人在这个回答下扯住traceroute不放。traceroute是ttl的一个应用而已,不是唯一的应用。

TTL 每跳减1

为什么在主机里不够1秒时延也必须ttl减1?原因是:

ip协议是per-hop的协议,每个包在每个路由器里的出来,有2个特点(解释ttl需要这两个特点,并不是说ip处理只有这两个特点):

1. 本路由器不保留对包出来的log或状态,转了就忘了,顶多记个数。

2. 路由器之间不会对每个包的处理进行协商或者对话,所有的信息必须通过每一个包“自明”。

这两个特点的结果,就是必须在包里改变点什么,才能说明这个包曾经在我这里耗了点时间。而ttl定义成8位,注定了不能是毫秒为单位。而以秒为单位,就会造成路由器处理不到1秒就没办法变ttl。于是,rfc规定,处理时间不够1秒的,也要ttl减1。另外小胖等同学们也都提到,路由器内部也懒得在出入口记时间,所以基本上不存在不减1的情况。

这样的结果,造成了internet上“既定事实”,ttl剪掉的量=跳数。但这不是ipv4的定义。

关于ttl,还有一个有趣的点,是过隧道的时候怎么办。有空再填坑吧。写的时候没想到能写这么多。回头补上。

------------原回答--------------

先拷rfc791原始定义

Time to Live: 8 bits

This field indicates the maximum time the datagram is allowed to

remain in the internet system. If this field contains the value

zero, then the datagram must be destroyed. This field is modified

in internet header processing. The time is measured in units of

seconds, but since every module that processes a datagram must

decrease the TTL by at least one even if it process the datagram in

less than a second, the TTL must be thought of only as an upper

bound on the time a datagram may exist. The intention is to cause

undeliverable datagrams to be discarded, and to bound the maximum

datagram lifetime.

定义非常清晰:

1. ttl是此包还能存活多长时间的标记

2. ttl时间单位是秒

3. ttl在每个转发点,即使停留了不够1秒也要减1

4. 收到ttl为0丢包

并不是因为实际应用才在路由器中减1,而是协议要求的。一般路由器很少把包缓存超过1秒,所以看到的都是减1。

例外?

如果缓存超过1秒,会不会有路由器减2呢?不知道,没有测过。

其实超过1秒也不是不可能,如果有低速率转发设备缓存足够大。。。。。。如果,在llc或rlc层做了确认重传,尤其是在卫星线路上。见过单向时延超过400毫秒的卫星链路

这篇关于IP协议的TTL解析(定义、执行、用途)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58557

相关文章

使用Python实现IP地址和端口状态检测与监控

《使用Python实现IP地址和端口状态检测与监控》在网络运维和服务器管理中,IP地址和端口的可用性监控是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基础需求,本文将带你用Python从零打造一个高可用IP监控系统,感兴趣的小伙... 目录概述:为什么需要IP监控系统使用步骤说明1. 环境准备2. 系统部署3. 核心功能配置系统效果展

Qt实现网络数据解析的方法总结

《Qt实现网络数据解析的方法总结》在Qt中解析网络数据通常涉及接收原始字节流,并将其转换为有意义的应用层数据,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详细步骤和示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1. 网络数据接收2. 缓冲区管理(处理粘包/拆包)3. 常见数据格式解析3.1 jsON解析3.2 XML解析3.3 自定义

Golang HashMap实现原理解析

《GolangHashMap实现原理解析》HashMap是一种基于哈希表实现的键值对存储结构,它通过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数组的索引位置,支持高效的插入、查找和删除操作,:本文主要介绍GolangH... 目录HashMap是一种基于哈希表实现的键值对存储结构,它通过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数组的索引位置,支持

Go语言开发实现查询IP信息的MCP服务器

《Go语言开发实现查询IP信息的MCP服务器》随着MCP的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MCP服务器也层出不穷,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Go语言中使用go-mcp库来开发一个查询IP信息的MCP... 目录前言mcp-ip-geo 服务器目录结构说明查询 IP 信息功能实现工具实现工具管理查询单个 IP 信息工具的实现服

Python使用getopt处理命令行参数示例解析(最佳实践)

《Python使用getopt处理命令行参数示例解析(最佳实践)》getopt模块是Python标准库中一个简单但强大的命令行参数处理工具,它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快速实现基本命令行参数解析的场景,或者需要... 目录为什么需要处理命令行参数?getopt模块基础实际应用示例与其他参数处理方式的比较常见问http

Python利用ElementTree实现快速解析XML文件

《Python利用ElementTree实现快速解析XML文件》ElementTree是Python标准库的一部分,而且是Python标准库中用于解析和操作XML数据的模块,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讲讲... 目录一、XML文件解析到底有多重要二、ElementTree快速入门1. 加载XML的两种方式2.

C 语言中enum枚举的定义和使用小结

《C语言中enum枚举的定义和使用小结》在C语言里,enum(枚举)是一种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它能够让你创建一组具名的整数常量,下面我会从定义、使用、特性等方面详细介绍enum,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 目录1、引言2、基本定义3、定义枚举变量4、自定义枚举常量的值5、枚举与switch语句结合使用6、枚

Java的栈与队列实现代码解析

《Java的栈与队列实现代码解析》栈是常见的线性数据结构,栈的特点是以先进后出的形式,后进先出,先进后出,分为栈底和栈顶,栈应用于内存的分配,表达式求值,存储临时的数据和方法的调用等,本文给大家介绍J... 目录栈的概念(Stack)栈的实现代码队列(Queue)模拟实现队列(双链表实现)循环队列(循环数组

java解析jwt中的payload的用法

《java解析jwt中的payload的用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解析jwt中的payload的用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Java解析jwt中的payload1. 使用 jjwt 库步骤 1:添加依赖步骤 2:解析 JWT2. 使用 N

Python中__init__方法使用的深度解析

《Python中__init__方法使用的深度解析》在Python的面向对象编程(OOP)体系中,__init__方法如同建造房屋时的奠基仪式——它定义了对象诞生时的初始状态,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下_... 目录一、__init__的基因图谱二、初始化过程的魔法时刻继承链中的初始化顺序self参数的奥秘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