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颇为巧妙的go并发模式:or pattern

2024-04-30 21:48

本文主要是介绍一个颇为巧妙的go并发模式:or pattern,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golang由于对多并发的支持,它被广泛采用与后台开发。它特色的routine是一种高效的轻量级线程,采用go语言,再加上它所提供的各种支持高并发的语言机制,使得用它开发可扩展性高的后台服务器变得容易很多。

我使用go一段时间,在最近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个颇为巧妙的并发模式,因此想总结一下。go的最大特色是goroutine和channel,不同routine之间能通过channel进行数据发送和通讯,假设我们发动了很多个routine用于请求某项服务,只要其中一个完成了,其他routine就可以直接结束,面对这样的需求情况该如何有效的处理呢。

如果routine的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例如我们发动了3个routine向远程服务器发出请求,只要有一个回应了,所有routine就可以结束,假设每个routine都返回一个channel,一旦成功请求到远程服务,它就把返回结果写入到它对应的channel中,示例如下:

remoteServiceRequest := func(ip string, port int) <-chan string {result := make(chan string)//请求远程服务,并把请求结果写入到result...return result
}//启动3个并发请求
var serviceRes = make([] <-chan string, 0, 3)
for i := 0; i < 3; i++ {serviceRes[i] = remoteServiceRequest(remote_ip, remote_port)
}//等到3个请求,只要其中有一个返回即可
select {
case res0 := <-serviceRes[0]:do_something(res0)case res1 := <-serviceRes[1]:do_something(res1)case res2 := <-serviceRes[2]:do_something(res2)      
}

在go中,要等待若干个异步请求返回时,就可以使用select模式,问题在于如果请求的数量较少上面模式可行,当请求的数量非常多,例如有十几二十个,或是有上百个时,我们不可能使用几十个case分支,更麻烦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提前得知确切的异步请求数量,那么当我们希望在实现的目的为:在任意个异步请求发起的情况下,只要其中有一个完成,那么就获取结果,要灵活的实现这个目标该怎么办?这里就可以使用一个设计颇为巧妙的or 模式。

它的基本思路为,假设我们现在要发起一百个异步请求,显然我们不能在select下面分别罗列100个case,万一到时候需要的是150个怎办?但我们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实现case的自动化罗列,于是我可以在函数中先考虑只有3个case的情况,假设现在来了6个异步请求,那么我就可以通过函数先处理前3个请求,然后再递归的去处理接下来的3个请求,也就是通过递归的方式来实现任意个case的罗列,我们看看具体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time"
)func main() {var or func(channels ...<-chan interface{}) <-chan interface{}/*or 函数将多个channel合并在一起,只要其中有一个channel有数据那么就可以返回*/or = func(channels ...<-chan interface{}) <-chan interface{} {//如果只有0个或1个channel,那么直接返回switch len(channels) {case 0:return nil case 1:return channels[0]}/*如果有3个以上的channel,那么下面先针对前3个channel进行select case,然后递归的对余下的channel进行select case*/orDone := make(chan interface{})go func() {defer close(orDone)switch len(channels) {case 2:select {case <-channels[0]:case <-channels[1]:}default:select {case <-channels[0]:case <-channels[1]:case <-channels[2]://递归对3个之后的channel进行select casecase <-or(append(channels[3:], orDone)...):}}}()return orDone }sig := func(after time.Duration, done <-chan interface{}) <-chan interface{} {c := make(chan interface{})go func() {defer close(c)select {case <-done:case <-time.After(after):}}()return c }start := time.Now()done := make(chan interface{})<-or(sig(2*time.Hour, done), sig(5*time.Minute, done), sig(1*time.Second, done), sig(3 * time.Hour, done), sig(1 * time.Minute, done))close(done)fmt.Printf("done after %v", time.Since(start))
}

我们看看上面代码的基本逻辑,假设我们有6个异步请求返回的channel需要等待,那么把6个channel放入or函数后,前3个会在default下面的select被监控,然后代码创建一个orDone channel,然后将它和余下的3个channel再递归的传入or函数。假设第4个channel最先获得数据,那么递归调用的or函数就会在default部分的select case的阻塞中返回,于是它创建的orDone就会因为”defer close(orDone)"的执行而关闭。

于是在第一次递归时对应的语句"<-or(append(channel[3:], orDone)"就会返回,于是就会触发第一次调用or函数是所创建的orDone被关闭,于是最外层调用or函数时就能返回,如果不是后3个channel有数据,而是前3个channel有数据返回,那么递归前的orDone就会被关闭,这就导致递归调用or函数结束阻塞,于是算法就不用再等待后3个channel有数据返回,由此看来这个模式的设计还是非常巧妙的。

在示例代码中,我们启动了多个时钟,然后sig函数会等待时钟结束,然后把这些时钟对应的channel都放入or函数,里面最短的时钟是1秒,因此or函数会在等待1秒后直接返回,由此可见or模式在高并发场景下还是非常适用的。

这篇关于一个颇为巧妙的go并发模式:or pattern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50008

相关文章

go中的时间处理过程

《go中的时间处理过程》:本文主要介绍go中的时间处理过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 获取当前时间2 获取当前时间戳3 获取当前时间的字符串格式4 相互转化4.1 时间戳转时间字符串 (int64 > string)4.2 时间字符串转时间

Go语言中make和new的区别及说明

《Go语言中make和new的区别及说明》:本文主要介绍Go语言中make和new的区别及说明,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 概述2 new 函数2.1 功能2.2 语法2.3 初始化案例3 make 函数3.1 功能3.2 语法3.3 初始化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读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读》:本文主要介绍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 目录1、迭代器(Iterator)1.1、结构1.2、常用方法1.3、本质1、解耦集合与遍历逻辑2、统一

Java 线程安全与 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

《Java线程安全与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文章主要讲解线程安全问题的五个成因(调度随机、变量修改、非原子操作、内存可见性、指令重排序)及解决方案,强调使用volatile关键字... 目录什么是线程安全线程安全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线程的调度是随机的多个线程对同一个变量进行修改线程的修改操

Go语言中nil判断的注意事项(最新推荐)

《Go语言中nil判断的注意事项(最新推荐)》本文给大家介绍Go语言中nil判断的注意事项,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1.接口变量的特殊行为2.nil的合法类型3.nil值的实用行为4.自定义类型与nil5.反射判断nil6.函数返回的

Go语言数据库编程GORM 的基本使用详解

《Go语言数据库编程GORM的基本使用详解》GORM是Go语言流行的ORM框架,封装database/sql,支持自动迁移、关联、事务等,提供CRUD、条件查询、钩子函数、日志等功能,简化数据库操作... 目录一、安装与初始化1. 安装 GORM 及数据库驱动2. 建立数据库连接二、定义模型结构体三、自动迁

Go语言代码格式化的技巧分享

《Go语言代码格式化的技巧分享》在Go语言的开发过程中,代码格式化是一个看似细微却至关重要的环节,良好的代码格式化不仅能提升代码的可读性,还能促进团队协作,减少因代码风格差异引发的问题,Go在代码格式... 目录一、Go 语言代码格式化的重要性二、Go 语言代码格式化工具:gofmt 与 go fmt(一)

Redis Cluster模式配置

《RedisCluster模式配置》:本文主要介绍RedisCluster模式配置,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分片 一、分片的本质与核心价值二、分片实现方案对比 ‌三、分片算法详解1. ‌范围分片(顺序分片)‌2. ‌哈希分片3. ‌虚

Go学习记录之runtime包深入解析

《Go学习记录之runtime包深入解析》Go语言runtime包管理运行时环境,涵盖goroutine调度、内存分配、垃圾回收、类型信息等核心功能,:本文主要介绍Go学习记录之runtime包的... 目录前言:一、runtime包内容学习1、作用:① Goroutine和并发控制:② 垃圾回收:③ 栈和

Go语言中泄漏缓冲区的问题解决

《Go语言中泄漏缓冲区的问题解决》缓冲区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常被用于在不同的并发单元之间传递数据,然而,若缓冲区使用不当,就可能引发泄漏缓冲区问题,本文就来介绍一下问题的解决,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引言泄漏缓冲区的基本概念代码示例:泄漏缓冲区的产生项目场景:Web 服务器中的请求缓冲场景描述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