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颇为巧妙的go并发模式:or pattern

2024-04-30 21:48

本文主要是介绍一个颇为巧妙的go并发模式:or pattern,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golang由于对多并发的支持,它被广泛采用与后台开发。它特色的routine是一种高效的轻量级线程,采用go语言,再加上它所提供的各种支持高并发的语言机制,使得用它开发可扩展性高的后台服务器变得容易很多。

我使用go一段时间,在最近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个颇为巧妙的并发模式,因此想总结一下。go的最大特色是goroutine和channel,不同routine之间能通过channel进行数据发送和通讯,假设我们发动了很多个routine用于请求某项服务,只要其中一个完成了,其他routine就可以直接结束,面对这样的需求情况该如何有效的处理呢。

如果routine的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例如我们发动了3个routine向远程服务器发出请求,只要有一个回应了,所有routine就可以结束,假设每个routine都返回一个channel,一旦成功请求到远程服务,它就把返回结果写入到它对应的channel中,示例如下:

remoteServiceRequest := func(ip string, port int) <-chan string {result := make(chan string)//请求远程服务,并把请求结果写入到result...return result
}//启动3个并发请求
var serviceRes = make([] <-chan string, 0, 3)
for i := 0; i < 3; i++ {serviceRes[i] = remoteServiceRequest(remote_ip, remote_port)
}//等到3个请求,只要其中有一个返回即可
select {
case res0 := <-serviceRes[0]:do_something(res0)case res1 := <-serviceRes[1]:do_something(res1)case res2 := <-serviceRes[2]:do_something(res2)      
}

在go中,要等待若干个异步请求返回时,就可以使用select模式,问题在于如果请求的数量较少上面模式可行,当请求的数量非常多,例如有十几二十个,或是有上百个时,我们不可能使用几十个case分支,更麻烦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提前得知确切的异步请求数量,那么当我们希望在实现的目的为:在任意个异步请求发起的情况下,只要其中有一个完成,那么就获取结果,要灵活的实现这个目标该怎么办?这里就可以使用一个设计颇为巧妙的or 模式。

它的基本思路为,假设我们现在要发起一百个异步请求,显然我们不能在select下面分别罗列100个case,万一到时候需要的是150个怎办?但我们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实现case的自动化罗列,于是我可以在函数中先考虑只有3个case的情况,假设现在来了6个异步请求,那么我就可以通过函数先处理前3个请求,然后再递归的去处理接下来的3个请求,也就是通过递归的方式来实现任意个case的罗列,我们看看具体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time"
)func main() {var or func(channels ...<-chan interface{}) <-chan interface{}/*or 函数将多个channel合并在一起,只要其中有一个channel有数据那么就可以返回*/or = func(channels ...<-chan interface{}) <-chan interface{} {//如果只有0个或1个channel,那么直接返回switch len(channels) {case 0:return nil case 1:return channels[0]}/*如果有3个以上的channel,那么下面先针对前3个channel进行select case,然后递归的对余下的channel进行select case*/orDone := make(chan interface{})go func() {defer close(orDone)switch len(channels) {case 2:select {case <-channels[0]:case <-channels[1]:}default:select {case <-channels[0]:case <-channels[1]:case <-channels[2]://递归对3个之后的channel进行select casecase <-or(append(channels[3:], orDone)...):}}}()return orDone }sig := func(after time.Duration, done <-chan interface{}) <-chan interface{} {c := make(chan interface{})go func() {defer close(c)select {case <-done:case <-time.After(after):}}()return c }start := time.Now()done := make(chan interface{})<-or(sig(2*time.Hour, done), sig(5*time.Minute, done), sig(1*time.Second, done), sig(3 * time.Hour, done), sig(1 * time.Minute, done))close(done)fmt.Printf("done after %v", time.Since(start))
}

我们看看上面代码的基本逻辑,假设我们有6个异步请求返回的channel需要等待,那么把6个channel放入or函数后,前3个会在default下面的select被监控,然后代码创建一个orDone channel,然后将它和余下的3个channel再递归的传入or函数。假设第4个channel最先获得数据,那么递归调用的or函数就会在default部分的select case的阻塞中返回,于是它创建的orDone就会因为”defer close(orDone)"的执行而关闭。

于是在第一次递归时对应的语句"<-or(append(channel[3:], orDone)"就会返回,于是就会触发第一次调用or函数是所创建的orDone被关闭,于是最外层调用or函数时就能返回,如果不是后3个channel有数据,而是前3个channel有数据返回,那么递归前的orDone就会被关闭,这就导致递归调用or函数结束阻塞,于是算法就不用再等待后3个channel有数据返回,由此看来这个模式的设计还是非常巧妙的。

在示例代码中,我们启动了多个时钟,然后sig函数会等待时钟结束,然后把这些时钟对应的channel都放入or函数,里面最短的时钟是1秒,因此or函数会在等待1秒后直接返回,由此可见or模式在高并发场景下还是非常适用的。

这篇关于一个颇为巧妙的go并发模式:or pattern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50008

相关文章

Web服务器-Nginx-高并发问题

《Web服务器-Nginx-高并发问题》Nginx通过事件驱动、I/O多路复用和异步非阻塞技术高效处理高并发,结合动静分离和限流策略,提升性能与稳定性... 目录前言一、架构1. 原生多进程架构2. 事件驱动模型3. IO多路复用4. 异步非阻塞 I/O5. Nginx高并发配置实战二、动静分离1. 职责2

GO语言短变量声明的实现示例

《GO语言短变量声明的实现示例》在Go语言中,短变量声明是一种简洁的变量声明方式,使用:=运算符,可以自动推断变量类型,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如何使用,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基本语法功能特点与var的区别适用场景注意事项基本语法variableName := value功能特点1、自动类型推

GO语言中函数命名返回值的使用

《GO语言中函数命名返回值的使用》在Go语言中,函数可以为其返回值指定名称,这被称为命名返回值或命名返回参数,这种特性可以使代码更清晰,特别是在返回多个值时,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基本语法函数命名返回特点代码示例命名特点基本语法func functionName(parameters) (nam

Go之errors.New和fmt.Errorf 的区别小结

《Go之errors.New和fmt.Errorf的区别小结》本文主要介绍了Go之errors.New和fmt.Errorf的区别,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 目录error的基本用法1. 获取错误信息2. 在条件判断中使用基本区别1.函数签名2.使用场景详细对

Go语言连接MySQL数据库执行基本的增删改查

《Go语言连接MySQL数据库执行基本的增删改查》在后端开发中,MySQL是最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之一,本文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Go连接MySQL数据库并执行基本的增删改查吧... 目录Go语言连接mysql数据库准备工作安装 MySQL 驱动代码实现运行结果注意事项Go语言执行基本的增删改查准备工作

Spring Security 前后端分离场景下的会话并发管理

《SpringSecurity前后端分离场景下的会话并发管理》本文介绍了在前后端分离架构下实现SpringSecurity会话并发管理的问题,传统Web开发中只需简单配置sessionManage... 目录背景分析传统 web 开发中的 sessionManagement 入口ConcurrentSess

Go中select多路复用的实现示例

《Go中select多路复用的实现示例》Go的select用于多通道通信,实现多路复用,支持随机选择、超时控制及非阻塞操作,建议合理使用以避免协程泄漏和死循环,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一、什么是select基本语法:二、select 使用示例示例1:监听多个通道输入三、select的特性四、使用se

Go语言使用Gin处理路由参数和查询参数

《Go语言使用Gin处理路由参数和查询参数》在WebAPI开发中,处理路由参数(PathParameter)和查询参数(QueryParameter)是非常常见的需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Go语言... 目录一、路由参数 vs 查询参数二、Gin 获取路由参数和查询参数三、示例代码四、运行与测试1. 测试编程路

C#和Unity中的中介者模式使用方式

《C#和Unity中的中介者模式使用方式》中介者模式通过中介者封装对象交互,降低耦合度,集中控制逻辑,适用于复杂系统组件交互场景,C#中可用事件、委托或MediatR实现,提升可维护性与灵活性... 目录C#中的中介者模式详解一、中介者模式的基本概念1. 定义2. 组成要素3. 模式结构二、中介者模式的特点

Go语言使用net/http构建一个RESTful API的示例代码

《Go语言使用net/http构建一个RESTfulAPI的示例代码》Go的标准库net/http提供了构建Web服务所需的强大功能,虽然众多第三方框架(如Gin、Echo)已经封装了很多功能,但... 目录引言一、什么是 RESTful API?二、实战目标:用户信息管理 API三、代码实现1. 用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