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状数组(学习小结)

2024-04-29 09:32
文章标签 数组 学习 小结 树状

本文主要是介绍树状数组(学习小结),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树状数组

树状数组是一种数据结构,它可以高效处理对一个存储数字的列表进行更新和维护前缀和

已知一个长度为n的数组,现在要实现以下操作:
更新某个位置的值,查询前i个数的和,查询区间[i,j]的和

  1. upData(i, val): 在i位置加上val
  2. query(i):查询区间从第一个数到第i个数的和
  3. getSum(i, j): 计算第i个数到第j个数的和

树状数组和线段树

树状数组可线段树可以说是亲兄弟了,但他俩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树状数组有的操作,线段树一定有;
线段树有的操作,树状数组不一定有。

那选择线段树不就万事OK了?
答案是没必要,树状数组的代码要比线段树短得多,思路也清晰,能用树状数组就没必要建线段树,就像计算1+1,没必要使用大数加法去计算。

一般的树,比如二叉树,是这样子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变一下形,这就是树状数组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把空的框框都去掉,把C[2],C[4]这些往下压,你会发现C[ ]数组最后在一条线上,与下面的A[ ]数组是对应的
由图可知:
C[1] = A[1]
C[2] = C[1]+A[2] = A[1] + A[2]
C[3] = A[3]
C[4] = C[2]+C[3] + A[4] = A[1]+A[2]+A[3]+A[4]

假如这是一棵树,那么C[ i ] 记录的是它两个子节点的和,叶子节点就是它本身,如果我现在要更新A[3],那么C[4]和C[8]也同样要被更新。

这里和前缀和有点像,但这里并不是每一个C[i]都表示第1个数到第i个数的和,比如C[3]就只表示A[3]的值,而不是A[1]+A[2]+A[3]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C[1],C[2],C[3]…的位置是这样的(为什么C[2]表示的是前两个数的和,C[3]却只表示A[3]的值)?
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树状数组的构造。

树状数组的构造

所谓树状数组,首先要明白它其实并不是一棵树,它是用数组来模拟树形结构。
图中把空的框框都去掉,把C[2],C[4]这些往下压,你会发现C[ ]数组最后在一条线上,与下面的A[ ]数组是对应的
树状数组的存储与数的二进制有关。

我们先看更新:
更新A[i]的时候,连带的要把它会影响到的C[ ]也更新掉,比如A[1]的值,那么不止C[1]的值更新了,C[2],C[4],C[8]的值都得更新;更新A[5]的时候,C[5],C[6],C[8]都得更新,那么要怎么实现这一更新操作呢?这里就和lowbit有关了。

void upData(int i, int val) //将i位置加上val
{for( ; i <= n; i += (i & (-i))) //n是数组的长度{C[i] += val;}
}
//也可写成while

这个(i & (-i)) 就是lowbit(i),
lowbit(i)的意思是将i转换为二进制后,保留最低位的1和后面的0,删去前面的数,再转换为十进制后的值。
比如
7的二进制是111,lowbit(7) = 1;
6的二进制是110,lowbit(6) = 2;

如果我要更新A[1],i = 1, 那么除了C[1]会变成新的值,
lowbit(1) = 1, i += lowbit(1) = 2, C[i] = C[2] 会被更新,
lowbit(i) = lowbit(2) = 2, i += lowbit(2) = 4, C[i] = C[4] 会被更新,
lowbit(i) = lowbit(4) = 4, i += lowbit(4) = 8, C[i] = C[8] 会被更新
……

如果要更新A[3], i = 3, 那么处理C[3]会更新,
lowbit(3) = 1, i += lowbit(3) = 4, C[4] 会被更新,
lowbit(4) = 4, i += lowbit(4) = 8, C[8] 会被更新,
……

再看查询:
比如求前7个数的和query(7),
7 = 2 2 + 2 1 + 2 0 = 4 + 2 + 1 7 = 2^2 + 2^1 + 2^0 = 4 + 2 + 1 7=22+21+20=4+2+1,那么就把前7个数分成三段,
每一段的长度分别为4, 2, 1,即区间[1, 4],区间[5, 6]和区间[7,7]。
query(7) = getSum(1, 4) + getSum(5, 6) + getSum(7, 7) ,也就是C[4]+C[6]+C[7],所以计算前7个数的和的时候,只要计算C[4] + C[6] + C[7] 就好了。

再比如求前8个数的和query(8),
8 = 2 3 8 = 2^3 8=23,那么就把前8个数分成1段,长为8,
query(8) = getSum(1,8),也就是C[8]。

这时反过来对着图你会发现C[8]就是前8个数的和,C[4]就是区间[1, 4] 的和……

可是在计算时我们怎么找到,怎么直接得到C[4],C[6]的值呢?
这里还是要用lowbit,其实lowbit求的就是这些宽度

int query(int i) //查询前i个数的和
{int ans = 0; for( ; i ; i -= (i & (-i))) ans += C[i]; return ans; 
}
//也可写成while

至于区间查询

int getSum(int i, int j)
{return query(j) - query(i - 1); 
}

一道模板题
题目: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166
code: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ring>
#include<string>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INF = 0x3f3f3f3f;
const int MAXN = 5e4 + 7;
int T, N;
int a[MAXN], c[MAXN];
int lowbit(int x)
{return x&(-x);
}
void upData(int i, int val)
{while(i <= N){c[i] += val;i += lowbit(i);}
}
int Query(int i)
{int ans = 0;while(i > 0){ans += c[i];i -= lowbit(i);}return ans;
}int main()
{scanf("%d", &T);for(int Case = 1; Case <= T; Case++){printf("Case %d:\n", Case);scanf("%d", &N);memset(a, 0, sizeof(a));memset(c, 0, sizeof(c));for(int i = 1; i <= N; i++){scanf("%d", &a[i]);upData(i, a[i]);}char s[10];while(~scanf("%s", s)){if(s[0] == 'E') break;int a, b;scanf("%d %d", &a, &b);if(s[0] == 'Q'){printf("%d\n", Query(b) - Query(a - 1));}else if(s[0] == 'A'){upData(a, b);}else if(s[0] == 'S'){upData(a, -b);}}}return 0;
}

这篇关于树状数组(学习小结)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45717

相关文章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本文介绍了Java数组和集合框架的基础知识,数组部分涵盖了一维、二维及多维数组的声明、初始化、访问与遍历方法,以及Arrays类的常用操作,对Java数组与集合相... 目录一、Java数组基础1.1 数组结构概述1.2 一维数组1.2.1 声明与初始化1.2.2 访问

C++中NULL与nullptr的区别小结

《C++中NULL与nullptr的区别小结》本文介绍了C++编程中NULL与nullptr的区别,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 目录C++98空值——NULLC++11空值——nullptr区别对比示例 C++98空值——NUL

C++ Log4cpp跨平台日志库的使用小结

《C++Log4cpp跨平台日志库的使用小结》Log4cpp是c++类库,本文详细介绍了C++日志库log4cpp的使用方法,及设置日志输出格式和优先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一、介绍1. log4cpp的日志方式2.设置日志输出的格式3. 设置日志的输出优先级二、Window

Python中反转字符串的常见方法小结

《Python中反转字符串的常见方法小结》在Python中,字符串对象没有内置的反转方法,然而,在实际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反转字符串的场景,比如处理回文字符串、文本加密等,因此,掌握如何在Pyt... 目录python中反转字符串的方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1. 使用切片2. 使用 reversed() 函

C#中Guid类使用小结

《C#中Guid类使用小结》本文主要介绍了C#中Guid类用于生成和操作128位的唯一标识符,用于数据库主键及分布式系统,支持通过NewGuid、Parse等方法生成,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前言一、什么是 Guid二、生成 Guid1. 使用 Guid.NewGuid() 方法2. 从字符串创建

MySQL查询JSON数组字段包含特定字符串的方法

《MySQL查询JSON数组字段包含特定字符串的方法》在MySQL数据库中,当某个字段存储的是JSON数组,需要查询数组中包含特定字符串的记录时传统的LIKE语句无法直接使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两种... 目录问题背景解决方案对比1. 精确匹配方案(推荐)2. 模糊匹配方案参数化查询示例使用场景建议性能优

关于集合与数组转换实现方法

《关于集合与数组转换实现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关于集合与数组转换实现方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Arrays.asList()1.1、方法作用1.2、内部实现1.3、修改元素的影响1.4、注意事项2、list.toArray()2.1、方

Redis分片集群、数据读写规则问题小结

《Redis分片集群、数据读写规则问题小结》本文介绍了Redis分片集群的原理,通过数据分片和哈希槽机制解决单机内存限制与写瓶颈问题,实现分布式存储和高并发处理,但存在通信开销大、维护复杂及对事务支持... 目录一、分片集群解android决的问题二、分片集群图解 分片集群特征如何解决的上述问题?(与哨兵模

SpringBoot中使用Flux实现流式返回的方法小结

《SpringBoot中使用Flux实现流式返回的方法小结》文章介绍流式返回(StreamingResponse)在SpringBoot中通过Flux实现,优势包括提升用户体验、降低内存消耗、支持长连... 目录背景流式返回的核心概念与优势1. 提升用户体验2. 降低内存消耗3. 支持长连接与实时通信在Sp

Python打印对象所有属性和值的方法小结

《Python打印对象所有属性和值的方法小结》在Python开发过程中,调试代码时经常需要查看对象的当前状态,也就是对象的所有属性和对应的值,然而,Python并没有像PHP的print_r那样直接提... 目录python中打印对象所有属性和值的方法实现步骤1. 使用vars()和pprint()2.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