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异步并发编程tokio异步运行时讲解和使用,新手必学

2024-04-27 12:20

本文主要是介绍Rust异步并发编程tokio异步运行时讲解和使用,新手必学,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Rust 在v1.39版本以后就引入了async关键字,用于支持异步编程。

async fn foo() {}

Rust中,async函数或块会被视作一个 Future 对象,async 关键字只是用来定义这个 Future 对象,定义好的这片异步代码并不会自动执行,而是需要和 async 配对的 .await 去驱动它才会执行。

用 async 定义异步代码,用 .await 驱动执行。

但是 .await 又只能在 async 块中调用。

Rust 明确规定了,main 函数前不能加 async 修饰。也就是说,只能写成这种形式。

fn main() {let a = async {};a.await;
}

但是前面又说过了,.await 只能写在 async 代码块或函数里。这里就需要引入异步运行时了。

异步运行时

异步运行时是一个库,这个库包含一个响应器(reactor)和一个或多个执行器(executor)。它需要处理下面的事:

异步代码的执行;

任务的暂停;

状态的缓存;

外部事件的监听注册;

外部信号来了后,唤醒对应的任务,恢复任务状态;

多个任务间的调度。 

tokio第三方实现库

目前 Rust 标准库中还没有内置一个官方的异步 Runtime,tokio 在第三方异步 Runtime 的激烈竞争中胜出,可以说它现在已经成为了 Rust 生态中异步运行时事实上的标准。

1.引入依赖

在Cargo.toml中引入依赖

tokio = { version = "1", features = ["full"] }

2. main 函数

tokio提供的一个属性宏标注在main函数上面,这样main函数前就可以加async修饰了。解决了上面提到的问题。

#[tokio::main]      // 这个是tokio库里面提供的一个属性宏标注
async fn main() {   // 注意 main 函数前面有 async println!("Hello world");
}

tokio 还可以基于当前系统线程创建单线程的 Runtime,你可以看一下示例。

#[tokio::main(flavor = "current_thread")]  // 属性标注里面配置参数
async fn main() {println!("Hello world");
}

3. tokio组件

tokio 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功能丰富、机制完善的 Runtime 框架了。它针对异步场景把 Rust 标准库里对应的类型和设施都重新实现了一遍。具体包含 6 个部分。

  • Runtime 设施组件:你可以自由地配置创建基于系统单线程的 Runtime 和多线程的 Runtime。
  • 轻量级任务 task: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类似 Go 语言中的 Goroutine 这种轻量级线程,而不是操作系统层面的线程。
  • 异步输入输出(I/O):网络模块 net、文件操作模块 fs、signal 模块、process 模块等。
  • 时间模块:定时器 Interval 等。
  • 异步场景下的同步原语:channel、Mutex 锁等等。
  • 在异步环境下执行计算密集型任务的方案spawn_blocking等等。

4. tokio的一些知识

1) tokio 底层机制

tokio reactor:用来接收从操作系统的异步框架中传回的消息事件,然后通知tokio waker把对应的任务唤醒。

tokio waker:唤醒对应任务。

tokio executor: 执行对应唤醒任务。每个任务会被抽象成一个Future来独立处理,而每个Future在Rust中会被处理成一个结构体,用状态机的方式来管理。Tokio 中还实现了对这些任务的安排调度机制。

2) 轻量级线程

tokio 提供了一种合作式(而非抢占式)的任务模型:每个任务 task 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轻量级的线程,与操作系统线程相对。操作系统默认的线程机制需要消耗比较多的资源,一台普通服务器上能启动的总线程数一般最多也就几千个。而 tokio 的轻量级线程可以在一台普通服务器上创建上百万个。

3))M:N模型

tokio 的这个模型是一种 M:N 模型,M 表示轻量级线程的数量,N 表示操作系统线程的数量。N最常用的默认配置是一个机器上有多少CPU逻辑处理核,N就等于多少。

4) 合作式

tokio 的轻量级线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式的。合作式的意思就是同一个 CPU 核上的任务大家是配合着执行(不同 CPU 核上的任务是并行执行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个简单的场景,A 和 B 两个任务被分配到了同一个 CPU 核上,A 先执行,那么,只有在 A 异步代码中碰到 .await 而且不能立即得到返回值的时候,才会触发挂起,进而切换到任务 B 执行。也就是说,在一个 task 没有遇到 .await 之前,它是不会主动交出这个 CPU 核的,其他 task 也不能主动来抢占这个 CPU 核。

5)创建tokio task

创建 tokio task,这需要使用 task::spawn() 函数。

use tokio::task;#[tokio::main]
async fn main() {task::spawn(async {// 在这里执行异步任务});
}

在这个示例里,main 函数里面创建了一个新的 task,用来执行具体的任务。我们需要知道,tokio 管理下的 async fn main() {} 本身就是一个 task,相当于在 main task 中,创建了一个新的 task 来执行。这里,main task 就是父 task,新创建的这个 task 是子 task。

在 tokio 中,子 task 的生存期有可能超过父 task 的生存期,也就是父 task 执行结束了,但子 task 还在执行。如果在父 task 里要等待子 task 执行完,再结束自己,保险的做法是用 JoinHandler。

注意:如果 main 函数所在的 task 先结束了,会导致整个程序进程退出,有可能会强制杀掉那些新创建的子 task。

JoinHandler 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新概念跟 task 的管理相关。我们在 main task 中里创建一个新 task 后,task::spawn() 函数实际有一个返回值,它返回一个 handler,这个 handler 可以让我们在 main task 里管理新创建的 task。这个 handler 也可以用来指代这个新的 task,相当于给这个 task 取了一个名字。比如示例里,我们就把这个新的任务命名为 task_a,它的类型是 JoinHandler。在用 spawn() 创建 task_a 后,这个新任务就立即执行。

有了 JoinHandler,我们可以方便地创建一批新任务,并等待它们的返回值。

use tokio::task;async fn my_background_op(id: i32) -> String {let s = format!("Starting background task {}.", id);println!("{}", s);s
}#[tokio::main]
async fn main() {let ops = vec![1, 2, 3];let mut tasks = Vec::with_capacity(ops.len());for op in ops.clone() {// 任务创建后,立即开始运行,我们用一个Vec来持有各个任务的handlertasks.push(tokio::spawn(my_background_op(op)));}let mut outputs = Vec::with_capacity(tasks.len());for task in tasks {outputs.push(task.await.unwrap());}println!("{:?}", outputs);
}
// 输出
Starting background task 1.
Starting background task 2.
Starting background task 3.

上面示例里,我们用 tasks 这个动态数组持有 3 个异步任务的 handler,它们是并发执行的。然后对 tasks 进行迭代,等待每个 task 执行完成,并且搜集任务的结果放到 outputs 动态数组里。最后打印出来。 

这篇关于Rust异步并发编程tokio异步运行时讲解和使用,新手必学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40492

相关文章

Java使用Thumbnailator库实现图片处理与压缩功能

《Java使用Thumbnailator库实现图片处理与压缩功能》Thumbnailator是高性能Java图像处理库,支持缩放、旋转、水印添加、裁剪及格式转换,提供易用API和性能优化,适合Web应... 目录1. 图片处理库Thumbnailator介绍2. 基本和指定大小图片缩放功能2.1 图片缩放的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tenacity是一个专为Python设计的通用重试库,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用简单、清晰的方式,为任何可能失败的操作添加重试能力,下面我们就来看... 目录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 API 调用Tenacity 入门:一行代码实现优雅重试精细控制:让重试按我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在MySQL中,EXISTS和IN都用于子查询中根据另一个查询的结果来过滤主查询的记录,本文将基于工作原理、效率和应用场景进行全面对比... 目录一、基本用法详解1. IN 运算符2. EXISTS 运算符二、EXISTS 与 IN 的选择策略三、性能对比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wxPython构建一个智能的BAT文件生成器,它不仅能够为Python脚本生成启动脚本,还提供了完整的文... 目录引言运行效果图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核心需求技术选型核心功能实现1. 数据库设计2. 界面布局设计3

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指南分享

《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指南分享》本文介绍了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的四步流程:创建Dockerfile、配置IDEADocker连接、设置运行调试环境、构建运行镜像,并强调需准备本... 目录一、创建 dockerfile 配置文件二、配置 IDEA 的 Docker 连接三、配置 Do

Android Paging 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

《AndroidPaging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AndroidPaging库是Jetpack组件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来处理大型数据集的分页加载,本文将深入探讨Paging库... 目录前言一、Paging 库概述二、Paging 3 核心组件1. PagingSource2. Pager3.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Pythontry语句用于异常处理,支持捕获特定/多种异常、else/final子句确保资源释放,结合with语句自动清理,可自定义异常及嵌套结构,灵活应对错误场景... 目录try 函数的基本语法捕获特定异常捕获多个异常使用 else 子句使用 finally 子句捕获所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C++11引入右值引用,实现移动语义提升性能,支持资源转移与完美转发;同时引入Lambda表达式,简化匿名函数定义,通过捕获列表和参数列表灵活处理变量... 目录C++11新特性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左值 / 右值常见的左值和右值移动语义移动构造函数移动复制运算符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支付宝没有提供PythonSDK,但是强大的github就有提供python-alipay-sdk,封装里很多复杂操作,使用这个我们就... 目录一、引言二、准备工作2.1 支付宝开放平台入驻与应用创建2.2 密钥生成与配置2.3 安装ali

C#中lock关键字的使用小结

《C#中lock关键字的使用小结》在C#中,lock关键字用于确保当一个线程位于给定实例的代码块中时,其他线程无法访问同一实例的该代码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lock关键字的使用... 目录使用方式工作原理注意事项示例代码为什么不能lock值类型在C#中,lock关键字用于确保当一个线程位于给定实例的代码块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