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搭建php文件管理服务Tiny File Manager并发布至公网可访问

2024-04-26 17:36

本文主要是介绍Windows搭建php文件管理服务Tiny File Manager并发布至公网可访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1. 前言
    • 2.Tiny File Manager网站搭建
      • 2.1.Tiny file manager下载和安装
      • 2.2 Tiny file manager网页测试
      • 2.3 内网穿透工具下载安装
    • 3. 本地网页发布
      • 3.1 Cpolar云端设置
      • 3.2 Cpolar本地设置
    • 4. 公网访问测试
    • 总结

1. 前言

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款只有两个文件的php文件管理工具,Tiny File Manager,并使用cpolar内网穿透将其发布到公共互联网上,使我们能在任何地方都能远程访问到家里(办公室)电脑的文件。

文件共享和查阅是现在网络最常见的应用场景,因此也产生了海量的应用,这些应用的功能都差不多,但是安装和部署的过程却差异巨大。不过对于使用者来说,能以最简单的安装过程实现最全面的文件上传下载功能,才是最符合需求的。

2.Tiny File Manager网站搭建

Tiny File Manager是基于Web的开源小型文件管理器,其简单到只有两个文件,却能支持上传下载、多用户登录使用、支持多国语言、支持在线压缩和解压等多项功能,其唯一需要的,就是php5.5+。

2.1.Tiny file manager下载和安装

首先我们下载一个Tiny File Manager软件,其软件下载地址在github上(https://github.com/prasathmani/tinyfilemanager)。下载完成后,就可以将下载到的压缩文件解压,并将其中的两个文件粘贴到网站根目录下。笔者使用的是phpstudy网页环境,因此放在phpstudy安装文件夹下的www文件夹内(同理,也可以放在其他环境软件,如wamp、宝塔面板等的网站根目录下)。

img

img

接着,将tinyfilemanager.php文件名称变更为index.php。接着在浏览器中输入地址localhost,就能看到Tiny File Manager的安装界面。

img

在网站文件粘贴进www文件夹下,并修改文件名后,就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地址访问localhost(默认的phpstudy输出端口是80,我们可以采用新建网页的形式更改输出端口)。

2.2 Tiny file manager网页测试

只要网页设置没有错,就可以进入tinyfilemanager的网页

img

一般来说,Tiny File Manager的默认账户有两个,分别为admin和user,具体的登录名和密码分别为:admin/admin@123 and user/12345。

2.3 内网穿透工具下载安装

完成Tiny File Manager网站安装后,就可以着手为其创建一个公共互联网地址。这里我们使用cpolar来完成创公共互联网地址的工作。

我们可以进入cpolar官网:https://www.cpolar.com 找到cpolar软件下载。笔者使用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因此直接下载Windows版本的cpolar。

img

img

Cpolar软件下载完成后,将下载的压缩包解压,并双击解压后的.msi文件,就能进入自动安装程序,我们只要一路点击“Next”即可。

img

img

由于cpolar会为每个用户建立单独的数据隧道,并且通过用户密码和用户单独生成的token码,保证每个用户的数据安全,因此我们还需要在官网注册自己的账户。而注册程序也很简单,只要在官网右上点击“用户注册”,即可进入新用户注册界面。

img

img

完成以上安装和注册工作后,我们就能正式进入本地Tiny File Manager的公共互联网发布工作。

3. 本地网页发布

安装并注册好cpolar,剩下的工作就很简单,只要使用cpolar建立一条数据隧道,将cpolar生成的数据隧道的入口与本地电脑的tiny file manager网页端口连接起来,就能生成专属于与tiny file manager的内网穿透数据隧道,让我们能在公共互联网上访问到本地的tiny file manager网页。

由于文件共享讲求稳定和长期性,因此有必要将cpolar升级至vip版,(免费版cpolar也能创建数据隧道,但创建的数据隧道每24小时会重置一次),以便能保留能长期稳定存在的数据隧道,避免每天设置一次数据隧道的麻烦。

3.1 Cpolar云端设置

升级cpolar至vip后,我们首先登录cpolar云端,在客户主界面左侧找到“预留”按钮,点击进入预留页面,找到“保留二级子域名”栏位

img

在“保留二级子域名”栏位,需要进行几项信息的简单设置,即:

“地区”(服务器所在区域,就近选择即可)

“二级域名”(会最终出现在生成的公共互联网地址中,作为网络地址的标识之一)

“描述”(可以看做这条数据隧道的描述,能够与其他隧道区分开即可)。

完成这几项设置后,就可以点击右侧的“保留”按钮,将这条数据隧道保留下来。

img

img

当然,如果这条数据隧道不打算再使用,还可以点击右侧的“x”将其轻松删除,以节约宝贵的数据隧道名额。

3.2 Cpolar本地设置

完成cpolar云端的设置后,能够穿透局域网的数据隧道就完成了一半。接下来我们回到本地电脑,登录cpolar的客户端(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localhost:9200,也可以在开始菜单中点击cpolar的快捷方式)

img

进入cpolar的客户端后,点击客户端主界面左侧 “隧道管理”项下的“创建隧道”按钮,进入本地隧道创建页面(如果要创建临时数据隧道,可直接在此进行设置,不必再cpolar官网设置空白数据隧道)。

在创建隧道页面,我们也需要进行几项信息设置,这些信息包括:

隧道名称 – 可以看做cpolar本地的隧道信息注释,只要方便分辨即可;

协议 – 由于tiny file manager输出的是网页,因此此处选择http协议;

本地地址 – 本地地址即为tiny file manager的输出端口号,因此这里填入默认的80号端口;

域名类型 – 由于我们已经在cpolar云端预留了二级子域名的数据隧道,并生成了tiny file manager的公共互联网二级域名,因此这里我们勾选“二级子域名”(如果预留的是自定义域名,则勾选自定义域名),并在下一行“Sub Domain”栏中填入预留的二级子域名。当然,如果创建的是临时数据隧道,则直接勾选“随机域名”, cpolar客户端会自行生成网络地址,而不必在cpolar云端进行设置;

地区 – 该行与cpolar云端时的设置一样,都是对服务器地区的选择,我们依照实际使用地填写即可;

img

填完所需信息后,就可以点击页面下方的“创建”按钮,生成穿透本地局域网的数据隧道,让我们能在公共互联网上访问到本地电脑上的tiny file manager网页。

同时,cpolar会自动转入“隧道管理”项下的“隧道列表”页面,在这个页面我们能对已经创建的隧道进行管理,如启动、暂停、删除;如果需要对这条数据隧道的信息进行修改,也可以在这里点击“编辑”按钮,进入数据隧道信息修改页面。

img

4. 公网访问测试

最后,我们点击cpolar客户端左侧“状态”项下的“在线隧道列表”按钮,进入在线隧道列表页面,从这里获取能够连接本地tiny file manager的公共互联网访问地址,只要将这个地址粘贴到其他设备的浏览器中,就能访问到seafile的服务器。

img

img

总结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在本地电脑上安装tiny file manager很简单,使用cpolar将其发布到公共互联网上的步骤也很快捷。但能让我们在公共互联网上访问局域网内的文件,却有很强的实用意义,大家也都来试一试吧。

这篇关于Windows搭建php文件管理服务Tiny File Manager并发布至公网可访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38216

相关文章

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

《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本文主要介绍了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 目录1.确保Nodejs环境2.使用vite-cli工具3.进入项目安装依赖1.确保Nodejs环境

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

《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项目目录结构核心配置文件:nginx.conf脚本化操作:nginx.shnpm 脚本集成总结:对前端的意义很多

Linux创建服务使用systemctl管理详解

《Linux创建服务使用systemctl管理详解》文章指导在Linux中创建systemd服务,设置文件权限为所有者读写、其他只读,重新加载配置,启动服务并检查状态,确保服务正常运行,关键步骤包括权... 目录创建服务 /usr/lib/systemd/system/设置服务文件权限:所有者读写js,其他

Linux挂载linux/Windows共享目录实现方式

《Linux挂载linux/Windows共享目录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挂载linux/Windows共享目录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 目录文件共享协议linux环境作为服务端(NFS)在服务器端安装 NFS创建要共享的目录修改 NFS 配

基于Python开发Windows自动更新控制工具

《基于Python开发Windows自动更新控制工具》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操作系统更新已成为计算机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一款基于Python和PyQt5的Windows自动更新控制工具,有需要的可... 目录设计原理与技术实现系统架构概述数学建模工具界面完整代码实现技术深度分析多层级控制理论服务层控制注

idea+spring boot创建项目的搭建全过程

《idea+springboot创建项目的搭建全过程》SpringBoot是Spring社区发布的一个开源项目,旨在帮助开发者快速并且更简单的构建项目,:本文主要介绍idea+springb... 目录一.idea四种搭建方式1.Javaidea命名规范2JavaWebTomcat的安装一.明确tomcat

Java服务实现开启Debug远程调试

《Java服务实现开启Debug远程调试》文章介绍如何通过JVM参数开启Java服务远程调试,便于在线上排查问题,在IDEA中配置客户端连接,实现无需频繁部署的调试,提升效率... 目录一、背景二、相关图示说明三、具体操作步骤1、服务端配置2、客户端配置总结一、背景日常项目中,通常我们的代码都是部署到远程

在Node.js中使用.env文件管理环境变量的全过程

《在Node.js中使用.env文件管理环境变量的全过程》Node.js应用程序通常依赖于环境变量来管理敏感信息或配置设置,.env文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本地管理这些变量的方法,本文将探讨.env文件... 目录引言为什么使php用 .env 文件 ?如何在 Node.js 中使用 .env 文件最佳实践引

k8s搭建nfs共享存储实践

《k8s搭建nfs共享存储实践》本文介绍NFS服务端搭建与客户端配置,涵盖安装工具、目录设置及服务启动,随后讲解K8S中NFS动态存储部署,包括创建命名空间、ServiceAccount、RBAC权限... 目录1. NFS搭建1.1 部署NFS服务端1.1.1 下载nfs-utils和rpcbind1.1

Oracle数据库在windows系统上重启步骤

《Oracle数据库在windows系统上重启步骤》有时候在服务中重启了oracle之后,数据库并不能正常访问,下面:本文主要介绍Oracle数据库在windows系统上重启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 oracle数据库在Windows上重启的方法我这里是使用oracle自带的sqlplus工具实现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