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模式编程之(一)——分段机制与GDT/LDT

2024-04-22 14:48

本文主要是介绍保护模式编程之(一)——分段机制与GDT/LDT,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概述:若想理解操作系统程序中的启动相关的部分,必须要理解保护模式下的编程,而分段机制是保护模式编程下的基础。另外,由于实模式与保护模式的不同,对保护模式下的分段机制更需要注意。同时,这一部分的基本数据结构是以后理解代码跳转的基础,必须要熟练。


本文来源:保护模式编程之(一)——分段机制与GDT/LDT

1.段的定义


        段是虚拟地址到线性地址转换的基础,段的特征有以下三个:段基址,段限长,段属性。这三个特征存储在段描述符(segmentdescriptor)之中,用以实现从逻辑地址到线性地址的转换。段描述符存储在段描述符表(desriptortable)之中,通常,我们使用段选择符定位段描述符在这个表中的位置。每个逻辑地址由16位的段选择符+32位的偏移量组成。

        逻辑地址转换成线性地址的原理和过程如下:



2.段描述符表


         描述符表的长度可变,每个描述符的长度是8B,最多可以包含8K个这样的描述符(为什么呢?因为段选择子是16位的,其中的13bit用来作index)。有两种描述符表,GDTLDT。结构如下:(fd02





        段描述符表存放在由操作系统维护着的特殊数据结构之中,由处理器的内存管理硬件来引用。虚拟地址空间被分割成大小相等的两半,一半由GDT来映射,一半由LDT来映射。整个虚拟地址空间还有214次方个段,一半是由GDT映射的全局虚拟地址空间,一半是由LDT映射的局部虚拟地址空间。系统发生任务切换的时候,会更新任务的LDT

        每个系统必须定义一个GDT,用于系统中的所有任务和程序。可选择性定义若干个LDTGDT本身不是一个段,而是线性地址空间的一个数据结构;GDT的线性基地址和长度必须加载进GDTR之中。因为段描述符长度是8,所以GDT长度位8n-1.同时,因为每个描述符长度是8,所以GDT的基地址最好进行8字节对齐。

     LDT表存放在LDT类型的段之中,此时GDT必须含有LDT的段描述符。访问LDT需要使用段选择符,为了减少访问LDT时候的段转换次数,LDT的段选择符,段基址,段限长都要放在LDTR寄存器之中。注意:查找GDT在线性地址中的基地址,需要借助GDTR;而查找LDT相应基地址,需要的是GDT中的段描述符。LDT本身是一个段,而GDT不是。

     两外,使用SGDTSIDT指令的时候,需要存储6B的“伪描述符”(baseaddress+limit),此时为了避免对齐检查出错,需要将它放在地址位基数开始的地方。


3.段选择符


        段选择符也称为段选择子,16bit,它指向段描述符表中的段描述符。段选择符的结构如下:


        段选择符示例:其中ad分别表示内核代码段/内核数据段/任务代码段/任务数据段的值,分别是0x00080x00100x000f0x0017.

        

    段选择符通常是作为指针变量的一部分可见,但选择符的值通常是由链接或者加载器设置或者修改,而不是应用程序。(看图)


    从上图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段寄存器只有六个,一个程序可以定义很多段,但只能同时访问六个

2)我们提供隐藏部分,也就是描述符缓冲,来减少对描述符表的引用次数。

3)有缓存,必然涉及到缓存一致性的维护,我们在描述符表中的描述符修改过后立即更新缓存。

4)有两类加载指令可以改变段寄存器的值:MOVpop/lds/les/lss/lgs/lfs)等显示指令和CALLJMP/RET/IRET/INTn/INTO/INT3)等隐式加载指令。


4.段描述符


    4.1段描述符的通用格式



    对这个图的简要解释:

1)段限长:两个字段,一个20b,和G以及E地段决定段限长的实际大小和方向。

2base32b,一般是16字节对齐

3type:指定段或者门的类型,访问种类和扩展方向,对它的解释需要依赖描述符类型标志S。具体解释结果如下:

4)描述符类型标志s

5)描述符特权级DPL

6)段存在标志P

7)默认操作大小/默认栈指针大小/上下界标志D/B

8)颗粒度标志G


4.2代码和数据段描述符类型

    S=1的时候,该描述符用于代码段和数据段,意义如下表所示。


        数据段的描述符,类型字段的低三位可以分别表示已访问(A),可写(W),拓展方向(E

       A位指名自从上次操作系统复位该位之后,一个段是否被访问过。当处理器将一个段选择符加载进入相关寄存器之后,就会置位该位,直到它被明确地清除。可用于虚拟内存管理和调试。

在保护模式下,代码段是不可写的。

       解说:关于一致性代码段和非一致性代码段?


4.3系统描述符类型

    如果段描述符的S标志是0的话,那么该描述符是一个系统段描述符。处理器能够识别以下类型的系统段描述符。

1)局部描述符表的段描述符

2)任务段(TSS)描述符

3)调用门描述符

4)中断门描述符

5)陷阱门描述符

6)任务门描述符

    两大类:系统段描述符和门描述符。它们的具体描述符如下,使用方法见后续的blog


后记:存储管理模型比较繁杂,而且对应具体的硬件和相应的数据结构,需要反复理解和记忆才能弄通,总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一直需要思考:XX是什么?怎么得到它?得到它了以后什么东西会用到它?另外,此处总结操作系统的一条规律:哪里有速度差,哪里就有缓存;哪里有缓存,哪里就有一致性维护。


这篇关于保护模式编程之(一)——分段机制与GDT/LDT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26077

相关文章

SpringBoot分段处理List集合多线程批量插入数据方式

《SpringBoot分段处理List集合多线程批量插入数据方式》文章介绍如何处理大数据量List批量插入数据库的优化方案:通过拆分List并分配独立线程处理,结合Spring线程池与异步方法提升效率... 目录项目场景解决方案1.实体类2.Mapper3.spring容器注入线程池bejsan对象4.创建

MySQL的JDBC编程详解

《MySQL的JDBC编程详解》:本文主要介绍MySQL的JDBC编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前言一、前置知识1. 引入依赖2. 认识 url二、JDBC 操作流程1. JDBC 的写操作2. JDBC 的读操作总结前言本文介绍了mysq

基于Redis自动过期的流处理暂停机制

《基于Redis自动过期的流处理暂停机制》基于Redis自动过期的流处理暂停机制是一种高效、可靠且易于实现的解决方案,防止延时过大的数据影响实时处理自动恢复处理,以避免积压的数据影响实时性,下面就来详... 目录核心思路代码实现1. 初始化Redis连接和键前缀2. 接收数据时检查暂停状态3. 检测到延时过

Python异步编程之await与asyncio基本用法详解

《Python异步编程之await与asyncio基本用法详解》在Python中,await和asyncio是异步编程的核心工具,用于高效处理I/O密集型任务(如网络请求、文件读写、数据库操作等),接... 目录一、核心概念二、使用场景三、基本用法1. 定义协程2. 运行协程3. 并发执行多个任务四、关键

Redis中哨兵机制和集群的区别及说明

《Redis中哨兵机制和集群的区别及说明》Redis哨兵通过主从复制实现高可用,适用于中小规模数据;集群采用分布式分片,支持动态扩展,适合大规模数据,哨兵管理简单但扩展性弱,集群性能更强但架构复杂,根... 目录一、架构设计与节点角色1. 哨兵机制(Sentinel)2. 集群(Cluster)二、数据分片

AOP编程的基本概念与idea编辑器的配合体验过程

《AOP编程的基本概念与idea编辑器的配合体验过程》文章简要介绍了AOP基础概念,包括Before/Around通知、PointCut切入点、Advice通知体、JoinPoint连接点等,说明它们... 目录BeforeAroundAdvise — 通知PointCut — 切入点Acpect — 切面

C#异步编程ConfigureAwait的使用小结

《C#异步编程ConfigureAwait的使用小结》本文介绍了异步编程在GUI和服务器端应用的优势,详细的介绍了async和await的关键作用,通过实例解析了在UI线程正确使用await.Conf... 异步编程是并发的一种形式,它有两大好处:对于面向终端用户的GUI程序,提高了响应能力对于服务器端应

深入理解go中interface机制

《深入理解go中interface机制》本文主要介绍了深入理解go中interface机制,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 目录前言interface使用类型判断总结前言go的interface是一组method的集合,不

C# async await 异步编程实现机制详解

《C#asyncawait异步编程实现机制详解》async/await是C#5.0引入的语法糖,它基于**状态机(StateMachine)**模式实现,将异步方法转换为编译器生成的状态机类,本... 目录一、async/await 异步编程实现机制1.1 核心概念1.2 编译器转换过程1.3 关键组件解析

Redis客户端连接机制的实现方案

《Redis客户端连接机制的实现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Redis客户端连接机制的实现方案,包括事件驱动模型、非阻塞I/O处理、连接池应用及配置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1. Redis连接模型概述2. 连接建立过程详解2.1 连php接初始化流程2.2 关键配置参数3. 最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