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配置一套打通:基本概念、命令、反向代理、负载均衡、动静分离、高可用

本文主要是介绍Nginx配置一套打通:基本概念、命令、反向代理、负载均衡、动静分离、高可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一、基本概念
    • 1.什么是Nginx
    • 2.Nginx特点
  • 二、安装、常用命令、配置文件
    • 1.ubuntu安装步骤
    • 2.centos安装步骤
    • 3.常用命令
    • 4.配置文件
      • 配置文件——http块
      • 配置文件——http块-server块
    • 4.防火墙相关命令
  • 三、配置——反向代理
    • 1.反向代理实例1
      • (1)在windows系统的hosts文件进行域名映射
      • (2)安装tomcat
      • (3)在nginx中进行转发请求的配置
    • 2.反向代理实例2
      • (1)准备tomcat服务器
      • (2)配置Nginx
    • 3.location指令说明
  • 四、配置——负载均衡
    • 1.基本配置步骤
    • 2.Nginx中负载均衡的分配方式
      • (1)轮询(默认)
      • (2)weight
      • (3)ip_hash
      • (4)fair
  • 五、配置——动静分离
    • 基本配置步骤
  • 六、配置——高可用集群
    • 基本配置步骤

参考:
尚硅谷教程:这里
博客1:这里
博客2:这里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Nginx

Nginx是一个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也是一个IMAP/POP3/SMTP代理server。其特点是占有内存少。并发能力强,其并发能力确实在同类型的网页server中表现较好。

  • http服务器

Web服务器是指驻留于因特网上某种类型计算机的程序。当Web浏览器(客户端)连到服务器上并请求文件时,服务器将处理该请求并将文件反馈到该浏览器上,附带的信息会告诉浏览器如何查看该文件(即文件类型)。服务器使用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与客户机浏览器进行信息交流,这就是人们常把它们称为HTTP服务器的原因。

  • 代理服务器

通常是指局域网内部的机器通过代理服务器发送请求到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一般作用在客户端。

  • 反向代理

客户端向反向代理的命名空间中的内容发送普通请求,接着反向代理将推断向何处(原始服务器)转交请求,并将获得的内容返回给客户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正向代理

正向代理是一个位于客户端和原始服务器之间的代理服务器,为了从原始服务器取得内容,客户端向代理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并指定目标原始服务器。然后代理服务器向原始服务器转交请求并将获得的内容返回给客户端。

  • 反向代理vs正向代理

从安全性来讲,正向代理同意客户端通过它访问随意站点而且隐藏客户端自身,因此你必须採取安全措施以确保仅为经过授权的客户端提供服务。反向代理对外都是透明的,访问者并不知道自己访问的是一个代理。

2.Nginx特点

  • 反向代理:

上面已经说过了。

  • 负载均衡:

当请求过多,单个服务器难以负荷时,我们增加服务器的数量,然后将请求分发到各个服务器上,将原先请求集中到单个服务器上的情况改为将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动静分离:

为了加快网站的解析速度,可以吧动态页面和静态页面由不同的服务器来解析,加快解析速度,降低原来单个服务器的压力。具体的内容见本博客后面第五章。

二、安装、常用命令、配置文件

首先你得有一个linux操作系统的环境,要么是你自己的服务器,要么是你自己电脑上的虚拟机,要么是你租的云服务器。

1.ubuntu安装步骤

  • 下载:
curl -O http://nginx.org/download/nginx-1.22.1.tar.gz
  • 解压:
tar -xvf nginx-1.22.1.tar.gz
  • 配置: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nginx --with-http_gzip_static_module
  • 安装:
make
make install
  • 报错解决参考:

https://blog.csdn.net/weixin_69306012/article/details/126777396

2.centos安装步骤

  • 安装gcc环境,用来将官网下载的源码进行编译:
yum install gcc-c++
  • 安装 pcre 库:
yum install -y pcre pcre-devel
  • 安装zlib 库:
yum install -y zlib zlib-devel
  • 安装安装 OpenSSL 库:
yum install -y openssl openssl-devel
  • 下载nginx包:
wget -c https://nginx.org/download/nginx-1.12.0.tar.gz
  • 解压nginx包:
tar -zxvf nginx-1.12.0.tar.gz
  • 进入nginx文件夹:
cd nginx-1.12.0
  • 使用默认配置:
./configure
  • 编译安装:
make
make install

到此,nginx算是安装好了。

3.常用命令

  • 以下所有命令都必须进入sbin目录以后才能执行:
# 进入nginx目录
cd /usr/local/nginx/sbin/ 
  • 查看版本号:
./nginx -v
  • 启动nginx:
# 启动nginx
./nginx
  • 启动时报错端口占用,解决:
# 杀死80端口的进程
fuser -k 80/tcp

现在再次启动nginx。

  • 关闭nginx:
./nginx -s stop
  • 重新加载配置文件:
./nginx -s reload
  • 访问nginx:
# 在浏览器中访问以下地址
http://服务器ip:8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配置文件

  • 配置文件所在目录: /usr/local/nginx/conf。

  • 配置文件——全局块:

这部分都是些影响nginx全局配置的指令:

#user  nobody;
worker_processes  1;# 配置nginx并发处理量,但是并发也会受硬件、软件的制约#error_log  logs/error.log;
#error_log  logs/error.log  notice;
#error_log  logs/error.log  info;#pid        logs/nginx.pid;
  • 配置文件——events块:

这部分用来配置nginx服务器与用户的网络连接:

events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nginx支持的最大连接数
}

配置文件——http块

nginx的http块配置语法用于配置HTTP服务器的全局参数,包括HTTP模块、日志格式、负载均衡、缓存等。下面是一个简单的nginx http块配置示例。

在这个示例中,http块包含了一些全局配置指令,比如include用于引入mime类型配置文件,log_format用于定义日志格式,access_log用于指定访问日志的存储路径等。此外,http块中还包含了一个server块,用于配置具体的HTTP服务器,包括监听端口、虚拟主机、请求处理等。

http {include       mime.types;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main;sendfile        on;keepalive_timeout  65;server {listen       80;server_name  localhost;location / {root   html;index  index.html index.htm;}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location = /50x.html {root   html;}}
}

配置文件——http块-server块

nginx的server块用于配置虚拟主机,每个server块对应一个虚拟主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域名或IP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虚拟主机。下面是一个简单的nginx server块配置示例。

在这个示例中,server块包含了一些关键的配置指令。其中listen指令用于指定监听的端口,server_name指令用于指定虚拟主机的域名,location块用于配置请求的处理规则。
在location块中,root指令用于指定请求的根目录,index指令用于指定默认的首页文件。此外,还可以配置error_page指令来指定错误页面的处理规则。
除了上述示例中的配置指令,server块还可以包含很多其他的配置指令,比如SSL证书配置、反向代理配置、缓存配置等,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server {listen       80;server_name  example.com www.example.com;location / {root   /usr/share/nginx/html;index  index.html index.htm;}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location = /50x.html {root   /usr/share/nginx/html;}
}

4.防火墙相关命令

如果linux中开启了防火墙,在windows系统中访问linux系统中的nginx端口默认访问不到,需要修改防火墙配置。

# 查看开放的端口号
firewall-cmd --list-all# 设置开放的端口号
firewall-cmd --add-service=http --permanent
firewall-cmd --add-port=80/tcp --permanent# 重启防火墙
firewall-cmd --reload

三、配置——反向代理

1.反向代理实例1

我们想实现的效果是:打开浏览器,访问www.123.com将跳转到linux系统tomcat主页面中去。具体过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在windows系统的hosts文件进行域名映射

进入以下路径,并找到hosts文件: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打开hosts文件后添加如下配置:

1.15.34.101 www.123.com

(2)安装tomcat

  • 依次执行以下命令下载安装tomcat:
wget https://archive.apache.org/dist/tomcat/tomcat-8/v8.5.31/bin/apache-tomcat-8.5.31.tar.gz
tar xf apache-tomcat-8.5.31.tar.gz -C /usr/local/
cd /usr/local/
ln -sv apache-tomcat-8.5.31 tomcat
  • 配置环境变量:
# 执行此命令后粘贴下方配置
vim /etc/profile.d/tomcat.sh# 配置内容
CATALINA_BASE=/usr/local/tomcat
PATH=$CATALINA_BASE/bin:$PATH
export PATH CATALINA_BASE# 使配置文件生效
source  /etc/profile.d/tomcat.sh
  • 查看tomcat版本状态:
catalina.sh version
  • 启动tomcat:
cd /usr/local/tomcat/bin
./startup.sh
  • 访问tomcat:

由于没配置端口,默认为8080。

# 在浏览器中输入url访问
http://服务器ip:8080/
  • 如何配置端口号
# 进入配置文件夹
cd /usr/local/tomcat/conf# 打开并修改server.xml配置文件,port属性的值就是当前tomcat服务器的端口号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HTTP/1.1"connectionTimeout="20000"redirectPort="8443" />

(3)在nginx中进行转发请求的配置

在linux服务器中执行以下命令,打开nginx配置文件:

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然后修改server部分的配置:

 server {listen       80;# 配置默认端口server_name  1.12.34.101; # 配置服务器名为iplocation / {root   html;proxy_pass http://1.15.34.101:8080; # 添加这一行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现在,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访问www.123.com就会被nginx转发给tomcat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反向代理实例2

我们想实现的效果是:使用nginx反向代理,根据访问的路径跳转到不同的tomcat服务器。

nginx监听端口为9001,服务器ip为1.12.34.101访问http://1.12.34.101:9001/edu/跳转至tomcat服务器1(http://1.12.34.101:8000)
访问http://1.12.34.101:9001/vod/跳转至tomcat服务器2(http://1.12.34.101:8001)

(1)准备tomcat服务器

我们需要两个tomcat服务器,一个8000端口,一个8001端口。

前面一节已经展示了怎么安装tomcat,安装两个tomcat步骤大同小异:

  • 新建两个目录,分别装两个tomcat服务器,可以通过路径文件夹名的不同予以区分
  • 在另个目录下下载、安装tomcat
  • 配置两个服务器的端口号,一个为8000,一个为8001

(2)配置Nginx

nginx配置文件路径上一节已经说过了,这里只给出具体配置。

修改server部分配置:

 server {listen       9001;# 配置端口server_name  1.12.34.101; # 配置服务器名为iplocation ~ /edu/ {proxy_pass http://1.15.34.101:8000; }location ~ /vod/ {proxy_pass http://1.15.34.101:8001; }}

3.location指令说明

语法:

location [ = | ~ | ~* | ^~ ] uri {}

= :用于不含正则表达式的uri前,表示严格匹配
~ :用于正则表达式的uri前,区分大小写
~* :用于正则表达式的uri前,不区分大小写
^~ :用于不含正则表达式的uri前,要求nginx服务器找到标识uri和请求字符串匹配度最高的location后,立即使用此location处理请求,而不再使用location块中的正则uri和请求字符串做匹配。

四、配置——负载均衡

我们想要实现的效果是:在浏览器中访问http://1.12.34.101/edu/a.html,nginx能实现负载均衡效果,将请求平均到8080和8081端口中去。简单来说就是,虽然只有一个请求,但每次发起请求nginx会以相同的概率转发到两个tomcat服务器中去。

1.基本配置步骤

  • 搭建两个tomcat服务器,端口分别为8080和8081。
  • 在两个tomcat服务器里面的webapps目录中,创建edu文件夹,再在edu文件夹中创建a.html页面。
  • 在nginx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负载均衡的配置:
# 在http模块中添加以下配置,指明要参与负载均衡的服务器
upstream myserver{ip_hash;server 1.12.34.101:8080 weight=1;server 1.12.34.101:8081 weight=1;
}# 修改server模块
server {listen       80;server_name  1.12.34.101; location / {proxy_pass http://myserver; root html;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2.Nginx中负载均衡的分配方式

(1)轮询(默认)

每个请求按照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后端服务器中去,挂了的服务器会被自动剔除。

(2)weight

weight代表权重,默认为1,权重越高,被分配的客户端请求会越多。

upstream myserver{server 1.12.34.101:8080 weight=10;server 1.12.34.101:8081 weight=10;
}

(3)ip_hash

每个请求按访问ip的hash结果分配,这样每个访客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可以解决session的问题。

upstream myserver{ip_hash;server 1.12.34.101:8080;server 1.12.34.101:8081;
}

(4)fair

按后端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来分配请求,响应时间短的优先分配。

upstream myserver{server 1.12.34.101:8080;server 1.12.34.101:8081;fair;
}

五、配置——动静分离

什么是动静分离?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将动态请求和静态请求分开,可以理解成使用Nginx处理静态页面,Tomcat处理动态页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现方式:

  • 主流:纯粹地把静态文件独立成单独的域名,放在独立的服务器上。
  • 将动态文件和静态文件放一起,通过Nginx分开。

基本配置步骤

  • 在linux系统中准备静态资源:
# 创建并进入data目录,再进入data中创建目录www,用来放静态资源
mkdir data
cd data
mkdir www# 在www中创建a.txt,并随便写入点内容作为测试,保存退出
vi a.txt
  • 修改nginx配置,使得静态资源能被访问:
# 修改server模块
server {listen       80;server_name  1.12.34.101; location /www/ {root /data/;# 根目录proxy_pass http://myserver;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动态资源的准备及Nginx配置:

这部分内容第三、四章已经讲过了,不再赘述。

六、配置——高可用集群

什么叫高可用?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的nginx服务器down机了,整个系统仍然能运转,就说明整个体系是高可用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现原理:

准备两台nginx服务器,一台主服务器master,一台备份服务器backup,当master挂了,立马切换为backup,使得整个体系仍然能运转。

keepalived软件:两个nginx服务器都需要安装keepalived,它的作用是判断当前nginx服务器是否还存活着。

虚拟ip:我们还需要虚拟ip这么个东西,用来访问nginx服务器,当master挂了,虚拟ip会和backup进行绑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本配置步骤

  • 准备两台服务器,在两台服务器都装上nginx和keepalived

假设一台ip为1.12.34.101,另一台为1.12.34.131

# keepalived安装命令:
yum install keepalived -y# keepalived的配置文件路径为:
/etc/keepalived/keepalived.conf
  • 配置主服务器的keepalived:
# 打开keepalived.conf
vim /etc/keepalived/keepalived.conf

修改配置:

! Configuration File for keepalivedglobal_defs {notification_email {acassen@firewall.locfailover@firewall.locsysadmin@firewall.loc}notification_email_from Alexandre.Cassen@firewall.locsmtp_server 192.168.200.1smtp_connect_timeout 30router_id LVS_DEVEL # 主机名字,通过它能访问到主机vrrp_skip_check_adv_addrvrrp_strictvrrp_garp_interval 0vrrp_gna_interval 0
}# 针对检测脚本的配置
vrrp_script chk_http_port{script "/usr/local/src/nginx_check.sh" # 脚本所在路径interval 2 # 执行脚本的间隔weight 2 # 设置当前服务器的权重
}# 虚拟ip的配置
vrrp_instance VI_1 {state MASTER # 主服务器这里写MASTER,备用服务器这里写BACKUP	interface eth0 # 绑定的网卡virtual_router_id 51 # 主服务器、备用服务器这里的值必须相同priority 100 # 优先级,主服务器应该较大,备用服务器应该较小advert_int 1 # 服务器心跳频率,每1s跳一次authentication {auth_type PASSauth_pass 1111}virtual_ipaddress {192.168.200.16 # vrrp H虚拟地址192.168.200.17192.168.200.18}
}
  • 配置主服务器的脚本nginx_check.sh:

在指定目录下创建脚本文件:

vim /usr/local/src/nginx_check.sh

脚本内容:

#!/bin/bash
A=`ps -C nginx -no-header |wc -l`
if [ $A -eq 0 ];then/usr/local/nginx/sbin/nginx sleep 2if [ `ps -C nginx --no-header |wc -l` -eq 0 ];thenkillall keepalivedfi
fi
  • 配置从服务器的keepalived:
# 打开keepalived.conf
vim /etc/keepalived/keepalived.conf

修改配置:

! Configuration File for keepalivedglobal_defs {notification_email {acassen@firewall.locfailover@firewall.locsysadmin@firewall.loc}notification_email_from Alexandre.Cassen@firewall.locsmtp_server 192.168.200.1smtp_connect_timeout 30router_id LVS_DEVELvrrp_skip_check_adv_addrvrrp_strictvrrp_garp_interval 0vrrp_gna_interval 0
}# 针对检测脚本的配置
vrrp_script chk_http_port{script "/usr/local/src/nginx_check.sh"interval 2 # 执行脚本的间隔weight 2 # 权重参数
}# 虚拟ip的配置
vrrp_instance VI_1 {state BACKUP # 备用服务器这里写BACKUP	interface eth0 # 网卡要改成服务器对应的网卡virtual_router_id 51 # 主服务器、备用服务器这里的值必须相同priority 90 # 优先级,主服务器应该较大,备用服务器应该较小advert_int 1authentication {auth_type PASSauth_pass 1111}virtual_ipaddress {192.168.200.16 # vrrp H虚拟地址192.168.200.17192.168.200.18}
}
  • 配置主服务器的脚本nginx_check.sh:

同主服务器。

  • 启动两台服务器的nginx和keepalived:

keepalived启动命令:

systemctl start keepalived.service

至此,高可用集群就配置好了,可以自行配置并测试看看效果。

这篇关于Nginx配置一套打通:基本概念、命令、反向代理、负载均衡、动静分离、高可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22520

相关文章

Redis 的 SUBSCRIBE命令详解

《Redis的SUBSCRIBE命令详解》Redis的SUBSCRIBE命令用于订阅一个或多个频道,以便接收发送到这些频道的消息,本文给大家介绍Redis的SUBSCRIBE命令,感兴趣的朋友跟随... 目录基本语法工作原理示例消息格式相关命令python 示例Redis 的 SUBSCRIBE 命令用于订

mybatis映射器配置小结

《mybatis映射器配置小结》本文详解MyBatis映射器配置,重点讲解字段映射的三种解决方案(别名、自动驼峰映射、resultMap),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 目录select中字段的映射问题使用SQL语句中的别名功能使用mapUnderscoreToCame

防止Linux 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

《防止Linux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在Linux系统中,rm命令是删除文件和目录的高效工具,但一旦误操作,如执行rm-rf/或rm-rf/*,极易导致系统数据灾难,本文针对不同场景... 目录引言理解 rm 命令及误操作风险rm 命令基础常见误操作案例防护方案使用 rm编程 别名及安全删除

Linux下MySQL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与Crontab配置教学

《Linux下MySQL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与Crontab配置教学》在生产环境中,数据库是核心资产之一,定期备份数据库可以有效防止意外数据丢失,本文将分享一份MySQL定时备份脚本,并讲解如何通过cr... 目录备份脚本详解脚本功能说明授权与可执行权限使用 Crontab 定时执行编辑 Crontab添加定

Java使用jar命令配置服务器端口的完整指南

《Java使用jar命令配置服务器端口的完整指南》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java-jar命令启动应用,并重点讲解如何配置服务器端口,同时提供一个实用的Web工具来简化这一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1. Java Jar文件简介1.1 什么是Jar文件1.2 创建可执行Jar文件2. 使用java

SpringBoot 多环境开发实战(从配置、管理与控制)

《SpringBoot多环境开发实战(从配置、管理与控制)》本文详解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涵盖单文件YAML、多文件模式、MavenProfile分组及激活策略,通过优先级控制灵活切换环境... 目录一、多环境开发基础(单文件 YAML 版)(一)配置原理与优势(二)实操示例二、多环境开发多文件版

Vite 打包目录结构自定义配置小结

《Vite打包目录结构自定义配置小结》在Vite工程开发中,默认打包后的dist目录资源常集中在asset目录下,不利于资源管理,本文基于Rollup配置原理,本文就来介绍一下通过Vite配置自定义... 目录一、实现原理二、具体配置步骤1. 基础配置文件2. 配置说明(1)js 资源分离(2)非 JS 资

MySQL8 密码强度评估与配置详解

《MySQL8密码强度评估与配置详解》MySQL8默认启用密码强度插件,实施MEDIUM策略(长度8、含数字/字母/特殊字符),支持动态调整与配置文件设置,推荐使用STRONG策略并定期更新密码以提... 目录一、mysql 8 密码强度评估机制1.核心插件:validate_password2.密码策略级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ShardingProxy是ApacheShardingSphere的数据库中间件,通过三层架构实现读写分离,解决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性能瓶... 目录一、ShardingProxy技术定位与读写分离核心价值1.1 技术定位1.2 读写分离核心价值二

QT Creator配置Kit的实现示例

《QTCreator配置Kit的实现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Qt5.12.12与VS2022时,因MSVC编译器版本不匹配及WindowsSDK缺失导致配置错误的问题解决,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0、背景:qt5.12.12+vs2022一、症状:二、原因:(可以跳过,直奔后面的解决方法)三、解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