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getopt函数的简单使用

2024-04-19 07:58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下getopt函数的简单使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英雄不问出处,getopt()函数的出处就是unistd.h头文件(哈哈),写代码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他老人家include上。

 

再来看一下这家伙的原型(不是六耳猕猴):

int getopt(int argc,char * const argv[ ],const char * optstring);

前两个参数大家不会陌生,没错,就是老大main函数的两个参数!老大传进来的参数自然要有人接着!

第三个参数是个字符串,看名字,我们可以叫他选项字符串(后面会说明)

返回值为int类型,我们都知道char类型是可以转换成int类型的,每个字符都有他所对应的整型值,其实这个返回值返回的就是一个字符,什么字符呢,叫选项字符(姑且这么叫吧,后面会进一步说明)

简单了解了出身和原型,下面我们看看这家伙到底有什么本事吧!

(⊙o⊙)…在此之前还要介绍他的几个兄弟~~~~呃呃呃

小弟1、extern char* optarg;

小弟2、extern int optind;

小弟3、extern int opterr;

小弟4、extern int optopt;

队形排的不错。小弟1是用来保存选项的参数的(先混个脸熟,后面有例子);小弟2用来记录下一个检索位置;小弟3表示的是是否将错误信息输出到stderr,为0时表示不输出,小弟4表示不在选项字符串optstring中的选项(有点乱哈,后面会有例子)

开始逐渐解释上面遗留的问题。

问题1:选项到底是个什么鬼?

在linux下大家都用过这样一条指令吧:gcc helloworld.c -o helloworld.out; 这条指令中的-o就是命令行的选项,而后面的helloworld.out就是-o选项所携带的参数。当然熟悉shell指令的人都知道(虽然我并不熟悉),有些选项是不用带参数的,而这样不带参数的选项可以写在一起(这一点在后面的例子中会用到,希望理解,比如说有两个选项-c和-d,这两个选项都不带参数(而且明显是好基友),那么他们是可以写在一起,写成-cd的。实际的例子:当我们删除一个文件夹时可以使用指令 rm 目录名 -rf,本来-r表示递归删除,就是删除文件夹中所有的东西,-f表示不提示就立刻删除,他们两个都不带参数,这时他们就可以写在一起。

问题2:选项字符串又是何方神圣?

还是看个例子吧

"a:b:cd::e",这就是一个选项字符串。对应到命令行就是-a ,-b ,-c ,-d, -e 。冒号又是什么呢? 冒号表示参数,一个冒号就表示这个选项后面必须带有参数(没有带参数会报错哦),但是这个参数可以和选项连在一起写,也可以用空格隔开,比如-a123 和-a   123(中间有空格) 都表示123是-a的参数;两个冒号的就表示这个选项的参数是可选的,即可以有参数,也可以没有参数,但要注意有参数时,参数与选项之间不能有空格(有空格会报错的哦),这一点和一个冒号时是有区别的。

好了,先给个代码,然后再解释吧。

复制代码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int ch;printf("\n\n");printf("optind:%d,opterr:%d\n",optind,opterr);printf("--------------------------\n");while ((ch = getopt(argc, argv, "ab:c:de::")) != -1){printf("optind: %d\n", optind);switch (ch) {case 'a':printf("HAVE option: -a\n\n");   break;case 'b':printf("HAVE option: -b\n"); printf("The argument of -b is %s\n\n", optarg);break;case 'c':printf("HAVE option: -c\n");printf("The argument of -c is %s\n\n", optarg);break;case 'd':printf("HAVE option: -d\n");break;case 'e':printf("HAVE option: -e\n");printf("The argument of -e is %s\n\n", optarg);break;case '?':printf("Unknown option: %c\n",(char)optopt);break;}}
}
复制代码

 

编译后命令行执行:# ./main -b "qing er"

输出结果为:

optind:1,opterr:1
--------------------------
optind: 3
HAVE option: -b
The argument of -b is qing er

 

我们可以看到:optind和opterr的初始值都为1,前面提到过opterr非零表示产生的错误要输出到stderr上。那么optind的初值为什么是1呢?

这就要涉及到main函数的那两个参数了,argc表示参数的个数,argv[]表示每个参数字符串,对于上面的输出argc就为3,argv[]分别为: ./main 和 -b 和"qing er" ,实际上真正的参数是用第二个-b 开始,也就是argv[1],所以optind的初始值为1;

当执行getopt()函数时,会依次扫描每一个命令行参数(从下标1开始),第一个-b,是一个选项,而且这个选项在选项字符串optstring中有,我们看到b后面有冒号,也就是b后面必须带有参数,而"qing er"就是他的参数。所以这个命令行是符合要求的。至于执行后optind为什么是3,这是因为optind是下一次进行选项搜索的开始索引,也是说下一次getopt()函数要从argv[3]开始搜索。当然,这个例子argv[3]已经没有了,此时getopt()函数就会返回-1。

再看一个输入:

 ./main -b "qing er" -c1234

输出结果为:

optind:1,opterr:1
--------------------------
optind: 3
HAVE option: -b
The argument of -b is qing er

optind: 4
HAVE option: -c
The argument of -c is 1234

 

对于这个过程会调用三次getopt()函数,和第一个输入一样,是找到选项-b和他的参数"qing er",这时optind的值为3,也就意味着,下一次的getopt()要从argv[3]开始搜索,所以第二次调用getopt()函数,找到选项-c和他的参数1234(选项和参数是连在一起的),由于-c1234写在一起,所以他两占一起占用argv[3],所以下次搜索从argv[4]开始,而argv[4]为空,这样第三次调用getopt()函数就会返回-1,循环随之结束。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错误的命令行输入: ./main -z 123

输出为:

optind:1,opterr:1
--------------------------
./main: invalid option -- 'z'
optind: 2
Unknown option: z

其中./main: invalid option -- 'z'就是输出到stderr的错误输出。如果把opterr设置为0那么就不会有这条输出。

 

在看一个错误的命令行输入: ./main -zheng

 

optind:1,opterr:1
--------------------------
./main: invalid option -- 'z'
optind: 1
Unknown option: z
./main: invalid option -- 'h'
optind: 1
Unknown option: h
optind: 2
HAVE option: -e
The argument of -e is ng

前面提到过不带参数的选项可以写在一起,所以当getopt()找到-z的时候,发现在optstring 中没有,这时候他就认为h也是一个选项,也就是-h和-z写在一起了,依次类推,直到找到-e,发现optstring中有。

 

最后要说明一下,getopt()会改变argv[]中参数的顺序。经过多次getopt()后,argv[]中的选项和选项的参数会被放置在数组前面,而optind 会指向第一个非选项和参数的位置。看例子

复制代码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int i;printf("--------------------------\n");for(i=0;i<argc;i++){printf("%s\n",argv[i]);}printf("--------------------------\n");//int aflag=0, bflag=0, cflag=0;int ch;printf("\n\n");printf("optind:%d,opterr:%d\n",optind,opterr);printf("--------------------------\n");while ((ch = getopt(argc, argv, "ab:c:de::")) != -1){printf("optind: %d\n", optind);switch (ch) {case 'a':printf("HAVE option: -a\n\n");   break;case 'b':printf("HAVE option: -b\n"); printf("The argument of -b is %s\n\n", optarg);break;case 'c':printf("HAVE option: -c\n");printf("The argument of -c is %s\n\n", optarg);break;case 'd':printf("HAVE option: -d\n");break;case 'e':printf("HAVE option: -e\n");printf("The argument of -e is %s\n\n", optarg);break;case '?':printf("Unknown option: %c\n",(char)optopt);break;}}printf("----------------------------\n");printf("optind=%d,argv[%d]=%s\n",optind,optind,argv[optind]);printf("--------------------------\n");for(i=0;i<argc;i++){printf("%s\n",argv[i]);}printf("--------------------------\n");}
复制代码

 

 命令行:./main zheng -b "qing er" han -c123 qing

 

输出结果为:

--------------------------
./main
zheng
-b
qing er
han
-c123
qing
--------------------------


optind:1,opterr:1
--------------------------
optind: 4
HAVE option: -b
The argument of -b is qing er

optind: 6
HAVE option: -c
The argument of -c is 123

----------------------------
optind=4,argv[4]=zheng
--------------------------
./main
-b
qing er
-c123
zheng
han
qing
--------------------------

 

可以看到最开始argv[]内容为:

./main
zheng
-b
qing er
han
-c123
qing

 

在执行了多次getopt后变成了

./main
-b
qing er
-c123
zheng
han
qing

我们看到,被getopt挑出的选项和对应的参数都按顺序放在了数组的前面,而那些既不是选项又不是参数的会按顺序放在后面。而此时optind为4,即指向第一个非选项也非选项的参数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qingergege/p/5914218.html



这篇关于LINUX下getopt函数的简单使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16977

相关文章

Linux如何查看文件权限的命令

《Linux如何查看文件权限的命令》Linux中使用ls-R命令递归查看指定目录及子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的权限信息,以列表形式展示权限位、所有者、组等详细内容... 目录linux China编程查看文件权限命令输出结果示例这里是查看tomcat文件夹总结Linux 查看文件权限命令ls -l 文件或文件夹

Android Paging 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

《AndroidPaging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AndroidPaging库是Jetpack组件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来处理大型数据集的分页加载,本文将深入探讨Paging库... 目录前言一、Paging 库概述二、Paging 3 核心组件1. PagingSource2. Pager3.

idea的终端(Terminal)cmd的命令换成linux的命令详解

《idea的终端(Terminal)cmd的命令换成linux的命令详解》本文介绍IDEA配置Git的步骤:安装Git、修改终端设置并重启IDEA,强调顺序,作为个人经验分享,希望提供参考并支持脚本之... 目录一编程、设置前二、前置条件三、android设置四、设置后总结一、php设置前二、前置条件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Pythontry语句用于异常处理,支持捕获特定/多种异常、else/final子句确保资源释放,结合with语句自动清理,可自定义异常及嵌套结构,灵活应对错误场景... 目录try 函数的基本语法捕获特定异常捕获多个异常使用 else 子句使用 finally 子句捕获所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C++11引入右值引用,实现移动语义提升性能,支持资源转移与完美转发;同时引入Lambda表达式,简化匿名函数定义,通过捕获列表和参数列表灵活处理变量... 目录C++11新特性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左值 / 右值常见的左值和右值移动语义移动构造函数移动复制运算符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支付宝没有提供PythonSDK,但是强大的github就有提供python-alipay-sdk,封装里很多复杂操作,使用这个我们就... 目录一、引言二、准备工作2.1 支付宝开放平台入驻与应用创建2.2 密钥生成与配置2.3 安装ali

C#中lock关键字的使用小结

《C#中lock关键字的使用小结》在C#中,lock关键字用于确保当一个线程位于给定实例的代码块中时,其他线程无法访问同一实例的该代码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lock关键字的使用... 目录使用方式工作原理注意事项示例代码为什么不能lock值类型在C#中,lock关键字用于确保当一个线程位于给定实例的代码块中时

MySQL 强制使用特定索引的操作

《MySQL强制使用特定索引的操作》MySQL可通过FORCEINDEX、USEINDEX等语法强制查询使用特定索引,但优化器可能不采纳,需结合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避免性能下降,注意版本差异... 目录1. 使用FORCE INDEX语法2. 使用USE INDEX语法3. 使用IGNORE IND

C# $字符串插值的使用

《C#$字符串插值的使用》本文介绍了C#中的字符串插值功能,详细介绍了使用$符号的实现方式,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 字符使用方式创建内插字符串包含不同的数据类型控制内插表达式的格式控制内插表达式的对齐方式内插表达式中使用转义序列内插表达式中使用

flask库中sessions.py的使用小结

《flask库中sessions.py的使用小结》在Flask中Session是一种用于在不同请求之间存储用户数据的机制,Session默认是基于客户端Cookie的,但数据会经过加密签名,防止篡改,... 目录1. Flask Session 的基本使用(1) 启用 Session(2) 存储和读取 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