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成立“脑与智能”和“未来”两大实验室,跨学科AI深度融合

本文主要是介绍清华成立“脑与智能”和“未来”两大实验室,跨学科AI深度融合,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来源:新智元

本文长度为3400字建议阅读10分钟

清华大学于本月15日一口气成立了两个跨学科的研究机构——“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和“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它们都与人工智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清华大学于本月15日一口气成立了两个跨学科的研究机构——“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和“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它们都与人工智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中,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将致力于系统及计算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而“未来实验室”将首先在颠覆式学习、未来人居、未来医疗健康、计算摄影学、情感计算与新一代交互系统、多通道认知与交互等未来应用领域开展工作。


今年早些时候,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曾透露:中国“脑计划”(脑科学研究计划)计划今年年底推出

 

12月15日下午,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未来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成立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举行。清华大学正式设立“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两个独立运行的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


据悉,两个实验室为实体机构,享受二级院系的学术权力,可以设立单独的交叉学科学位。



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在成立仪式上宣读了清华大学关于成立脑与智能实验室和未来实验室的决议以及两个实验室主任人选:生物医学工程系王小勤教授担任脑与智能实验室主任,美术学院徐迎庆教授担任未来实验室主任。


根据中新网的报道,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担任两个实验室管委会主任。


“学校会为两个机构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机制,给予相关的特殊政策,比如,可以设立单独的交叉学位。这一学术平台面向全校、全社会开放,更重要的是面向企业、产业开放。实验室还有重要的使命:把重大的技术突破拿来,与企业合作共赢。”邱勇说。


成立仪式上,脑与智能实验室主任王小勤、未来实验室主任徐迎庆分别介绍了实验室的理念和未来发展愿景:


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




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将致力于系统及计算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脑科学是当今科学领域最重要的、高度交叉的学科,已经远远不再局限于传统生命科学和医学的范畴。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将聚集国际一流学者,开展具有开创性、颠覆性、前瞻性的研究,同时带动清华大学工科和生物及医学方向的交叉研究,推动及引领学校的交叉学科发展。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新型的脑活动测量和调控等下一代关键技术,运用工程技术和计算模型等手段探索脑科学中复杂的前沿科学问题和解决脑疾病及脑健康领域的核心技术问题,攻关类脑技术、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系统研究等。实验室将尤其注重和国内、国际各领域同行交流,为脑与智能交叉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都是人类认识自然界与构建人类社会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其和谐统一是战略性、基础性与前瞻性创新的动力源泉。未来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人才与综合学科布局优势,汇聚国际一流专家学者,开展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的多层次、大跨度交叉,激发“原创性、交叉性、颠覆性”无疆界创新,探索人机物融合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类认知、交互、逻辑产生变革,藉由文化、创业家精神融入,构建交叉原创基础理论高地,推动产业跨越式引领发展。


实验室将首先在颠覆式学习、未来人居、未来医疗健康、计算摄影学、情感计算与新一代交互系统、多通道认知与交互等未来应用领域开展工作。实验室将致力于探索人类的未来,不断革新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孵化创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让未来触手可及。


中国“脑计划”(脑科学研究计划)即将推出


今年早些时候,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在接受第一财经的采访时说:中国“脑计划”(脑科学研究计划)计划今年年底推出。


中国“脑计划”经过三年多酝酿,已经作为重大科技项目被列入“十三五”规划。早在2015年,中国科学家就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在中国“一体两翼”的部署达成初步共识。所谓“一体”,就是以阐释人类认知的神经基础(认识脑)为主体和核心;“两翼”是指脑重大疾病的研究及通过计算和系统模拟推进人工智能的研究。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科学院启动“脑功能联结图谱”先导科技专项,计划10年投入6亿元人民币。消息显示,在脑科学上,中国还有一个大手笔,预计10年共投入80亿人民币。美国与欧盟的“脑计划”投资总规模预期分别为60亿美元和10亿欧元(约合12亿美元),期限都长达10年。


目前,除了清华以外,北大、浙大、复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都成立了脑科学相关的研究所。


比如,北大的IDG McGovern脑研究所,由北大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家组成,研究所强调跨学科的互动和方法,从生物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到精神病学,以及从传统的心理物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到分子和神经元的现代成像和处理、人脑功能的可视化和基因组学分析疾病和认知特征。研究所成立于2012年,得到了Patrick J. McGovern和Lore Harp McGovern的捐赠,他们致力于通过对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来提高人类的福祉、交流和理解。


世界顶级学府的跨界交叉与深度融合


脑科学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未来取得突破要倚仗的重要方向。大家的普遍看法是:把人脑关于常识的机制加到算法里面,人工智能会有新的大进展。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深度学习先驱Hinton近段时间提出的深度学习新方向capsules theory,他表示这种“胶囊”的想法是受到脑科学中对“迷你列组织”(mini-column organization)研究的很大的启发。


在人工智能领域,清华大学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排名非常靠前。


今年9月,CSRankings.org 给出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科研高校实力排名。在世界范围内,CMU 排名第 1,康奈尔大学排名第 2,斯坦福大学排名第 3,清华大学排名第 4,香港科技大学位列第 10。CSRankings.org 的计算机科学高校排名(Computer Science Rankings)就是完全基于量化的,以显示院校在计算机科学各领域的投入和实力。它所依据的是院校在计算机科学各领域顶级会议发表的论文数量。


此前USNews对全球1000多所大学进行了综合排名以及学科排名,在计算机科学这一学科分类下,共有250所学校参与评比。排名参考的评分标准主要分为,全球研究声誉12.5%,地区性研究声誉 12.5%,发表论文15%,标准化引用影响10%等。按照以上标准,USNews评出的世界CS 高校TOP10中,MIT排名第一。清华大学在这份榜单中以98.2的居第二。(这一份排名引起了较大争议)。


清华这次成立两大独立的研究机构,体现出对跨界研究的追求,其中大量内容是关于人工智能。


华建敏、徐冠华、邱勇和王小勤共同为脑与智能实验室揭牌


华建敏、徐冠华、邱勇和徐迎庆共同为未来实验室揭牌


华建敏强调,两个实验室的成立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体现了“跨界交叉、深度融合”。学科的细分是必要的,但是分得越细,越需要融合。任何一个科技发明,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乃至推动历史的前进,都离不开融合,不仅要把各个学科的力量融合在一起,还要跨界交叉,形成跨越科学界、企业界以及社会各界的融合。

 

张景安在致辞中说,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清华大学成立了两个大跨度、大交叉的创新平台,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具有引领意义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教育科技战线上一个里程碑事件。希望两个实验室能够站在领跑的最前面,成为创新的先遣队、改革的破冰船和发展的先锋队,不仅吸引中国一流人才,而且要吸引世界一流人才,让创新的火炬燃起燎原之火,引领创新、引领先进文化、创新科研体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邱勇表示,清华未来的创新发展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科交叉,清华大学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学科交叉的难题。在制度文化层面,清华成立了跨学科交叉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和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管理办公室,并设立了促进交叉研究的专项基金,还出台鼓励教师跨院系兼职的制度和交叉学科学位授予制度。


在学术资源整合方面,清华成立了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平台,组织不同院系的老师在特定的领域进行合作。在人才汇集和学术引领层面,脑与智能实验室、未来实验室是一个重要布局,目的是吸引全世界最顶级的学者,产出重大的国际前沿学术成果。两个实验室要秉持开放的态度与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加快重大技术成果的应用,形成共赢合作的长效机制。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英国科学委员会主席、谢菲尔德大学校长基思·伯内特(Keith Burnett)爵士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出席了成立仪式。

编辑:黄继彦

校对:谭佳瑶

为保证发文质量、树立口碑,数据派现设立“错别字基金”,鼓励读者积极纠错

若您在阅读文章过程中发现任何错误,请在文末留言,或到后台反馈,经小编确认后,数据派将向检举读者发8.8元红包

同一位读者指出同一篇文章多处错误,奖金不变。不同读者指出同一处错误,奖励第一位读者。

感谢一直以来您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能够监督数据派产出更加高质的内容。

这篇关于清华成立“脑与智能”和“未来”两大实验室,跨学科AI深度融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原文地址: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01759

相关文章

三频BE12000国补到手2549元! ROG 魔盒Pro WIFI7电竞AI路由器上架

《三频BE12000国补到手2549元!ROG魔盒ProWIFI7电竞AI路由器上架》近日,华硕带来了ROG魔盒ProWIFI7电竞AI路由器(ROGSTRIXGR7Pro),目前新... 华硕推出了ROG 魔盒Pro WIFI7电竞AI路由器(ROG STRIX GR7 Phttp://www.cppcn

Python办公自动化实战之打造智能邮件发送工具

《Python办公自动化实战之打造智能邮件发送工具》在数字化办公场景中,邮件自动化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技能,本文将演示如何使用Python的smtplib和email库构建一个支持图文混排,多附件,多... 目录前言一、基础配置:搭建邮件发送框架1.1 邮箱服务准备1.2 核心库导入1.3 基础发送函数二、

深度解析Java DTO(最新推荐)

《深度解析JavaDTO(最新推荐)》DTO(DataTransferObject)是一种用于在不同层(如Controller层、Service层)之间传输数据的对象设计模式,其核心目的是封装数据,... 目录一、什么是DTO?DTO的核心特点:二、为什么需要DTO?(对比Entity)三、实际应用场景解析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文章浏览阅读850次,点赞13次,收藏8次。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分层架构中的几个关键包:DTO、Controller、Service和Mapper。_jav... 目录前言一、各大包1.DTO1.1、DTO的核心用途1.2. DTO与实体类(Entity)的区别1

深度解析Python装饰器常见用法与进阶技巧

《深度解析Python装饰器常见用法与进阶技巧》Python装饰器(Decorator)是提升代码可读性与复用性的强大工具,本文将深入解析Python装饰器的原理,常见用法,进阶技巧与最佳实践,希望可... 目录装饰器的基本原理函数装饰器的常见用法带参数的装饰器类装饰器与方法装饰器装饰器的嵌套与组合进阶技巧

深度解析Spring Boot拦截器Interceptor与过滤器Filter的区别与实战指南

《深度解析SpringBoot拦截器Interceptor与过滤器Filter的区别与实战指南》本文深度解析SpringBoot中拦截器与过滤器的区别,涵盖执行顺序、依赖关系、异常处理等核心差异,并... 目录Spring Boot拦截器(Interceptor)与过滤器(Filter)深度解析:区别、实现

深度解析Spring AOP @Aspect 原理、实战与最佳实践教程

《深度解析SpringAOP@Aspect原理、实战与最佳实践教程》文章系统讲解了SpringAOP核心概念、实现方式及原理,涵盖横切关注点分离、代理机制(JDK/CGLIB)、切入点类型、性能... 目录1. @ASPect 核心概念1.1 AOP 编程范式1.2 @Aspect 关键特性2. 完整代码实

SpringBoot开发中十大常见陷阱深度解析与避坑指南

《SpringBoot开发中十大常见陷阱深度解析与避坑指南》在SpringBoot的开发过程中,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开发者也难免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本文将针对SpringBoot开发中十大常见的“坑... 目录引言一、配置总出错?是不是同时用了.properties和.yml?二、换个位置配置就失效?搞清楚加

Python中文件读取操作漏洞深度解析与防护指南

《Python中文件读取操作漏洞深度解析与防护指南》在Web应用开发中,文件操作是最基础也最危险的功能之一,这篇文章将全面剖析Python环境中常见的文件读取漏洞类型,成因及防护方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 目录引言一、静态资源处理中的路径穿越漏洞1.1 典型漏洞场景1.2 os.path.join()的陷

基于Python实现智能天气提醒助手

《基于Python实现智能天气提醒助手》这篇文章主要来和大家分享一个实用的Python天气提醒助手开发方案,这个工具可以方便地集成到青龙面板或其他调度框架中使用,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目录项目概述核心功能技术实现1. 天气API集成2. AI建议生成3. 消息推送环境配置使用方法完整代码项目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