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原理:虚拟地址

2024-03-31 21:08

本文主要是介绍操作系统原理:虚拟地址,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The Memory Hierarchy

存储系统是有层次的,从快到慢依次是:CPU寄存器、静态SRAM、动态DRAM、磁盘。如下图:
memory

如 Inter Core i7 存储结构如下:
inter i7

i7的存储架构支持48-bit虚拟地址,52-bit物理地址. Page Size启动时可配置 4KB or 4MB, Linux使用4KB,4-level page table hierarchy。

Segmentation and Paging

在CPU保护模式下,进程使用虚拟地址,这也给每个进程一个大的、一致的私有的地址空间。虚拟地址也简化了程序的链接与加载,代码段、数据段、共享库总是从相同的虚拟地址开始,执行程序时,execve()调用会使内核分配virtual pages给进程,按page从磁盘拷贝代码段数据段到内存。

地址翻译分段与分页相结合,linux更加关注的是分页机制。Linux分段机制使用的很有限,RISC架构的CPU就不支持分段机制,并且分段机制也没有分页机制更灵活。

逻辑地址-->[Segmentation]-->线性地址(虚拟地址)-->[Paging]-->物理地址

Linux分段机制使用的很有限,逻辑地址与线性地址是一致的。

linux下分段机制使用的很有限,仅仅有四种段:用户代码段、用户数据段、内核代码段、内核数据段。相应的段描述符由宏__USER_CS__USER_DS__KERNEL_CS,和__KERNEL_DS分别定义,且所有段都从0x00000000开始。

Linux使用分页机制,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页表,任务切换就会有页表切换,x86下通过修改控制寄存器CR3完成,CR3控制寄存器是PDBR(Page-Directory Base address Register),加载进程页表通过拷贝mm_stuct->pgdCR3寄存器完成。

页表可以把虚拟地址页映射为物理地址页,x86 32位系统的机制大致如下(MIT xv6):
x86-paging
为了加快速度,地址翻译有专门的硬件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中包含了一个小的PTE(Page Table Entry)缓存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 大致工作原理如下图:
MMU

举个多级页表的例子,Inter i7页表翻译,采用了4级页表,如下图:
Inter_i7_four

从操作系统的实现看:
Linux_page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可以看后面的参考资料。

Reference

Operating Systems: Three Easy Pieces
Xv6, a simple Unix-like teaching operating system
Computer Systems: A Programmer’s Perspective, 3/E (CS:APP3e)
Professional Linux Kernel Architecture
Understanding the Linux® Virtual Memory Manager
Computer Systems Organization

这篇关于操作系统原理:虚拟地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65344

相关文章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的并行流(parallelStream)的原理、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案例,并指出在使用并行流... 目录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0. 问题的产生1. 什么是parallelS

Java中Redisson 的原理深度解析

《Java中Redisson的原理深度解析》Redisson是一个高性能的Redis客户端,它通过将Redis数据结构映射为Java对象和分布式对象,实现了在Java应用中方便地使用Redis,本文... 目录前言一、核心设计理念二、核心架构与通信层1. 基于 Netty 的异步非阻塞通信2. 编解码器三、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Redis中Hash从使用过程到原理说明

《Redis中Hash从使用过程到原理说明》RedisHash结构用于存储字段-值对,适合对象数据,支持HSET、HGET等命令,采用ziplist或hashtable编码,通过渐进式rehash优化... 目录一、开篇:Hash就像超市的货架二、Hash的基本使用1. 常用命令示例2. Java操作示例三

Redis中Set结构使用过程与原理说明

《Redis中Set结构使用过程与原理说明》本文解析了RedisSet数据结构,涵盖其基本操作(如添加、查找)、集合运算(交并差)、底层实现(intset与hashtable自动切换机制)、典型应用场... 目录开篇:从购物车到Redis Set一、Redis Set的基本操作1.1 编程常用命令1.2 集

Redis中的有序集合zset从使用到原理分析

《Redis中的有序集合zset从使用到原理分析》Redis有序集合(zset)是字符串与分值的有序映射,通过跳跃表和哈希表结合实现高效有序性管理,适用于排行榜、延迟队列等场景,其时间复杂度低,内存占... 目录开篇:排行榜背后的秘密一、zset的基本使用1.1 常用命令1.2 Java客户端示例二、zse

Redis中的AOF原理及分析

《Redis中的AOF原理及分析》Redis的AOF通过记录所有写操作命令实现持久化,支持always/everysec/no三种同步策略,重写机制优化文件体积,与RDB结合可平衡数据安全与恢复效率... 目录开篇:从日记本到AOF一、AOF的基本执行流程1. 命令执行与记录2. AOF重写机制二、AOF的

java程序远程debug原理与配置全过程

《java程序远程debug原理与配置全过程》文章介绍了Java远程调试的JPDA体系,包含JVMTI监控JVM、JDWP传输调试命令、JDI提供调试接口,通过-Xdebug、-Xrunjdwp参数配... 目录背景组成模块间联系IBM对三个模块的详细介绍编程使用总结背景日常工作中,每个程序员都会遇到bu

Python中isinstance()函数原理解释及详细用法示例

《Python中isinstance()函数原理解释及详细用法示例》isinstance()是Python内置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函数,用于检查一个对象是否属于指定的类型或类型元组中的某一个类型,它是Py... 目录python中isinstance()函数原理解释及详细用法指南一、isinstance()函数

Linux中查看操作系统及其版本信息的多种方法

《Linux中查看操作系统及其版本信息的多种方法》在服务器运维或者部署系统中,经常需要确认服务器的系统版本、cpu信息等,在Linux系统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查看操作系统及其版本信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 目录1. lsb_pythonrelease 命令2. /etc/os-release 文件3.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