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哈希槽的docker三主三从redis集群配置

2024-03-30 08:28

本文主要是介绍基于哈希槽的docker三主三从redis集群配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一、三主三从redis集群配置

1、关闭防火墙+启动docker后台服务

2、新建6个docker容器redis实例

3、进入容器redis-node-1为6台机器构建集群关系

3.1进入容器

3.2构建主从关系

4、查看集群状态

4.1链接进入6381作为切入点

二、主从容错切换迁移按例

1、数据读写存储(防止路由失效加-c参数)

2、查看集群信息

3、主6381和从机切换,先停止主机6381

4、还原之前的3主3从

三、主从扩容按例,四主四从

1、新建6387、6388两个节点,然后观察是否有8个节点。

2、进入6387容器实例内部,将新增的6387节点(空槽号)作为master节点加入原集群

3、重新分派槽号:

4、为主节点6387分配从节点6388

四、主从缩容案例(6387和6388下线)

1、先清除从节点6388,清出来的槽号重新分配,再删除6387,恢复三主三从。

2、删除6387

3、最后检查集群情况


一、三主三从redis集群配置

1、关闭防火墙+启动docker后台服务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start docker

2、新建6个docker容器redis实例

docker run -d --name redis-node-1 --net host --privileged=true -v /data/redis/share/redis-node-1:/data redis:6.0.8 --cluster-enabled yes --appendonly yes --port 6381docker run -d --name redis-node-2 --net host --privileged=true -v /data/redis/share/redis-node-2:/data redis:6.0.8 --cluster-enabled yes --appendonly yes --port 6382docker run -d --name redis-node-3 --net host --privileged=true -v /data/redis/share/redis-node-3:/data redis:6.0.8 --cluster-enabled yes --appendonly yes --port 6383docker run -d --name redis-node-4 --net host --privileged=true -v /data/redis/share/redis-node-4:/data redis:6.0.8 --cluster-enabled yes --appendonly yes --port 6384docker run -d --name redis-node-5 --net host --privileged=true -v /data/redis/share/redis-node-5:/data redis:6.0.8 --cluster-enabled yes --appendonly yes --port 6385docker run -d --name redis-node-6 --net host --privileged=true -v /data/redis/share/redis-node-6:/data redis:6.0.8 --cluster-enabled yes --appendonly yes --port 6386

注解:

docker run 创建并运行docker容器实例 

--name redis-node-6   容器名字

--net host                        使用宿主机的IP和端口,默认

--privileged=true                获取宿主机root用户权限

-v /data/redis/share/redis-node-6:/data         容器卷,宿主机地址:docker内部地址

redis:6.0.8redis                镜像和版本号

--cluster-enabled yes                开启redis集群

--appendonly yes                开启持久化

--port 6386                        redis端口号

3、进入容器redis-node-1为6台机器构建集群关系

3.1进入容器

docker exec -it redis-node-1 /bin/bash

3.2构建主从关系

注意自己的真实ip地址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192.168.80.171:6381 192.168.80.171:6382 192.168.80.171:6383 192.168.80.171:6384 192.168.80.171:6385 192.168.80.171:6386 --cluster-replicas 1--cluster-replicas 1表示为每一个master创建一个slave节点

4、查看集群状态

4.1链接进入6381作为切入点

redis-cli -p 6381
cluster info
cluster nodes

二、主从容错切换迁移按例

1、数据读写存储(防止路由失效加-c参数)

redis-cli -p 6381 -c

不加-c的时候

加-c的时候

2、查看集群信息

redis-cli --cluster check 192.168.80.171:6381

3、主6381和从机切换,先停止主机6381

docker stop redis-node-1

6381作为1号主机分配的从机以实际情况为准,具体是几号机器就是几号

再次查看集群信息

6381宕机了,6384上位成为了新的master。
备注:本次脑图笔记6381为主下面挂从6384。
每次案例下面挂的从机以实际情况为准,具体是几号机器就是几号

4、还原之前的3主3从

先启用6381

docker start redis-node-1

发现node1变成从了

再停止6384

docker stop redis-node-4

node1变成主了,node4宕机状态。

再启动6384

docker start redis-node-5

发现node1还是主,node4变成从了。

三、主从扩容按例,四主四从

1、新建6387、6388两个节点,然后观察是否有8个节点。

docker run -d --name redis-node-7 --net host --privileged=true -v /data/redis/share/redis-node-7:/data redis:6.0.8 --cluster-enabled yes --appendonly yes --port 6387docker run -d --name redis-node-8 --net host --privileged=true -v /data/redis/share/redis-node-8:/data redis:6.0.8 --cluster-enabled yes --appendonly yes --port 6388

2、进入6387容器实例内部,将新增的6387节点(空槽号)作为master节点加入原集群

docker exec -it redis-node-7 bash
[root@centos7-node1 ~]# docker exec -it redis-node-7 bash
root@centos7-node1:/data# redis-cli --cluster add-node 192.168.80.171:6387 192.168.80.171:6381

将新增的6387作为master节点加入集群
redis-cli --cluster add-node 自己实际IP地址:6387 自己实际IP地址:6381
6387 就是将要作为master新增节点
6381 就是原来集群节点里面的领路人,相当于6387拜拜6381的码头从而找到组织加入集群

检查集群情况第一次

3、重新分派槽号:

redis-cli --cluster reshard 192.168.80.171:6381

检查集群情况第2次

为什么6387是3个新的区间,以前的还是连续?
重新分配成本太高,所以前3家各自匀出来一部分,从6381/6382/6383三个旧节点分别匀出1364个坑位给新节点6387

4、为主节点6387分配从节点6388

root@centos7-node1:/data# redis-cli --cluster add-node 192.168.80.171:6388 192.168.80.171:6387 --cluster-slave --cluster-master-id c5bdc38d4edf816ea7e8e53fff8ba54d455ec81c命令:redis-cli --cluster add-node ip:新slave端口 ip:新master端口 --cluster-slave --cluster-master-id 新主机节点ID

检查集群情况第3次


四、主从缩容案例(6387和6388下线)

1、先清除从节点6388,清出来的槽号重新分配,再删除6387,恢复三主三从。

redis-cli --cluster del-node 192.168.80.171:6388 06bcca243eedfe3d20582dc8f06e795a5b384adb         redis-cli --cluster reshard 192.168.80.171:6381
#将6387的槽号清空,重新分配,本例将清出来的槽号都给6381

将6387的槽位全部分配给6381

检查集群情况第一次

输入4096个槽位都指给6381,它变成了8192个槽位,相当于全部都给6381了,不然要输入3次,一锅端

2、删除6387

redis-cli --cluster del-node 192.168.80.171:6387 c5bdc38d4edf816ea7e8e53fff8ba54d455ec81c

3、最后检查集群情况

最后恢复成三主三从了

这篇关于基于哈希槽的docker三主三从redis集群配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60973

相关文章

通过Docker容器部署Python环境的全流程

《通过Docker容器部署Python环境的全流程》在现代化开发流程中,Docker因其轻量化、环境隔离和跨平台一致性的特性,已成为部署Python应用的标准工具,本文将详细演示如何通过Docker容... 目录引言一、docker与python的协同优势二、核心步骤详解三、进阶配置技巧四、生产环境最佳实践

Redis 的 SUBSCRIBE命令详解

《Redis的SUBSCRIBE命令详解》Redis的SUBSCRIBE命令用于订阅一个或多个频道,以便接收发送到这些频道的消息,本文给大家介绍Redis的SUBSCRIBE命令,感兴趣的朋友跟随... 目录基本语法工作原理示例消息格式相关命令python 示例Redis 的 SUBSCRIBE 命令用于订

mybatis映射器配置小结

《mybatis映射器配置小结》本文详解MyBatis映射器配置,重点讲解字段映射的三种解决方案(别名、自动驼峰映射、resultMap),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 目录select中字段的映射问题使用SQL语句中的别名功能使用mapUnderscoreToCame

Linux下MySQL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与Crontab配置教学

《Linux下MySQL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与Crontab配置教学》在生产环境中,数据库是核心资产之一,定期备份数据库可以有效防止意外数据丢失,本文将分享一份MySQL定时备份脚本,并讲解如何通过cr... 目录备份脚本详解脚本功能说明授权与可执行权限使用 Crontab 定时执行编辑 Crontab添加定

Java使用jar命令配置服务器端口的完整指南

《Java使用jar命令配置服务器端口的完整指南》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java-jar命令启动应用,并重点讲解如何配置服务器端口,同时提供一个实用的Web工具来简化这一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1. Java Jar文件简介1.1 什么是Jar文件1.2 创建可执行Jar文件2. 使用java

SpringBoot 多环境开发实战(从配置、管理与控制)

《SpringBoot多环境开发实战(从配置、管理与控制)》本文详解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涵盖单文件YAML、多文件模式、MavenProfile分组及激活策略,通过优先级控制灵活切换环境... 目录一、多环境开发基础(单文件 YAML 版)(一)配置原理与优势(二)实操示例二、多环境开发多文件版

Vite 打包目录结构自定义配置小结

《Vite打包目录结构自定义配置小结》在Vite工程开发中,默认打包后的dist目录资源常集中在asset目录下,不利于资源管理,本文基于Rollup配置原理,本文就来介绍一下通过Vite配置自定义... 目录一、实现原理二、具体配置步骤1. 基础配置文件2. 配置说明(1)js 资源分离(2)非 JS 资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 目录1、前言2、安装docker3、编写容器管理脚本4、创建容器1、前言在日常开发全志、rk等不同

MySQL8 密码强度评估与配置详解

《MySQL8密码强度评估与配置详解》MySQL8默认启用密码强度插件,实施MEDIUM策略(长度8、含数字/字母/特殊字符),支持动态调整与配置文件设置,推荐使用STRONG策略并定期更新密码以提... 目录一、mysql 8 密码强度评估机制1.核心插件:validate_password2.密码策略级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ShardingProxy是ApacheShardingSphere的数据库中间件,通过三层架构实现读写分离,解决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性能瓶... 目录一、ShardingProxy技术定位与读写分离核心价值1.1 技术定位1.2 读写分离核心价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