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Selenium+Unittest 之Unittest2

2024-03-27 21:52

本文主要是介绍Python+Selenium+Unittest 之Unittest2,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上次简单串了下unittest的使用,这次详细说明下Unittest一些使用细节。

目录

一、TestCase(测试用例)        

二、Test Fixture(脚手架)

三、执行顺序


一、TestCase(测试用例)        

        首先说下测试用例相关的一些细节

        文件名:在Unittest中对文件名没有要求,但是建议最好能以test开头去写,这样的话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是一个测试的文件,如test_login这中,一看就知道这是登录相关的内容。

        类:在Unittest中,必须首先要定义一个类,这个类需要继承unittest.TestCase,类的名字没有强制要求,只要符合python类的取名规范就行,但是建议最好用Test_具体实现的功能这么命名,这样在代码中一看就知道是测试类,并且比较容易看出来对应的测试功能,最好也能和文件名去对应上,同上,如Test_Login,也很清晰的知道这是一个登录相关的用例类。

        函数:函数必须要以test开头,这是unittest框架中的规范,如果函数不是以test开头的话,这里会区分大小写,在执行时会直接跳过该函数不会被执行。

import unittest       #导入unittest的框架
class Test_guifanceshi(unittest.TestCase):    #定义一个class类的名称,并且继承unittest的框架def setUp(self):print("用例开始了")def test111(self):        #只能以小写test开头,一个def就可以理解成一个测试用例,但是这里的命名必须是以test开头,这个会区分大小写,必须是全部小写的testa = 1                  #测试用例内容b = 2c = a+bprint("用例1")self.assertEqual(c,3)      #这里是断言,括号里填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def tes6t88_notest(self):        #不是以test开头,这个不会被执行a = 1                  #用例内容b = 2print("用例2")self.assertEqual(a+b,4)   #断言def Test_daxie(self):        #大写的T开头,不会被执行a = 1                  #用例内容b = 2print("用例2")self.assertEqual(a+b,4)   #断言def tearDown(self):print("执行结束了")

二、Test Fixture(脚手架)

        Fixture可以在用例的前后增加步骤,类似用前置操作和清除环境的操作,比如在测试登录时,每个用例在开始时都需要打开浏览器,然后在测试完登录用例后,需要关闭浏览器,就可以用FixTure的功能去进行设置,常用的主要有以下4个。

setUp():用例的前置操作,每次执行test的用例前,都会执行setUp()里的代码。

tearDown():用例执行完后执行的操作,在每个test用例执行完之后,都会执行tearDown()里的代码。

setUpClass():这个也是前置操作,不过这个只会执行一次,再最最最开始的时候优先执行setUpClass()里的代码,在使用setUpClass()时必须加装饰器@classmethod。

tearDownClass():这个是类里所有都运行完之后运行的操作,和setUpClass()一样,这个只会在所有代码都运行完后,最最最后运行一次,在使用tearDownClass()时也是必须加装饰器@classmethod。

这里可以看个例子(执行的具体顺序分析在这部分截图后面):

import unittest       #导入unittest的框架
class Test_fixtruetest(unittest.TestCase):       #定义一个class类的名称,并且继承unittest的框架@classmethod             #必须要有装饰器def setUpClass(cls) -> None:      #setUpClass(cls)的方法,每个类里执行时,最优先执行该代码,且只执行一次print("初始化操作,只执行一次")     #输出 "初始化操作,只执行一次"@classmethod            #必须要有装饰器def tearDownClass(cls) -> None:      #tearDownClass(cls) 的方法,每个类里执行时,最后先执行该代码,且只执行一次print("结束操作,只执行一次")       #输出 "结束操作,只执行一次"def setUp(self):       #setUp(self) 在每个用例执行时,都会先执行该代码print("用例开始了,每个用例开始前都执行一次")      #输出 "用例开始了,每个用例开始前都执行一次"def tearDown(self):             #tearDown(self) 在每个用例执行完后,都会执行该代码print("用例结束了,每个用例结束后都执行一次")     #输出 "用例结束了,每个用例结束后都执行一次"def test_111(self):print("执行用例1")     #用例1 输出 "执行用例1"def test_222(self):print("执行用例2")      #用例2 输出 "执行用例2"def test_333(self):print("执行用例3")      #用例3 输出 "执行用例3"

输出结果为:

初始化操作,只执行一次
用例开始了,每个用例开始前都执行一次
执行用例1
用例结束了,每个用例结束后都执行一次
用例开始了,每个用例开始前都执行一次
执行用例2
用例结束了,每个用例结束后都执行一次
用例开始了,每个用例开始前都执行一次
执行用例3
用例结束了,每个用例结束后都执行一次
结束操作,只执行一次

从上面代码在执行时顺序为:

1、先执行setUpClass里的内容,输出为"初始化操作,只执行一次"

2、然后应该执行用例1,但是设置了setUp,所以要在执行用例1前执行setUp里的内容,所以输出为"用例开始了,每个用例开始前都执行一次"

3、之后就开始执行用例1了,输出内容为"执行用例1"

4、然后因为有设置tearDown,所以在用例执行后要执行tearDown里的内容,所以输出内容为"用例结束了,每个用例结束后都执行一次"

5、到这里为止,用例1的前置操作、用例、后置操作都运行完了,就该运行用例2的一套内容了,所以这里要先运行用例2的前置操作就是,setUp里的内容,所以输出为"用例开始了,每个用例开始前都执行一次"

6、然后开始执行用例2的内容,输出内容为"执行用例2"

7、然后运行用例2的结束操作也就是tearDown里的内容,所以输出为"用例结束了,每个用例结束后都执行一次"

8、同理这里在运行用例3的内容前应该要运行setUp里的前置操作,所以这里输出为"用例开始了,每个用例开始前都执行一次"

9、然后开始执行用例3的内容,,输出内容为"执行用例3"

10、然后执行用例3的结束内容也就是tearDown里的内容,所以输出为"用例结束了,每个用例结束后都执行一次"

11、在所有的用例的前置、用例、后置操作都运行完后,这里就要运行最后的tearDownClass里的内容了,所以最后输出的内容为"结束操作,只执行一次"

三、执行顺序

        这里简单说下Unittest的执行顺序,后面关于怎么调先后顺序会在说testSuit里详细说明,可以发现在Unittest框架里执行时,并没有按着Python的代码规范每个函数从上到下去执行,在Unittest中执行顺序可以分成三部分,setUpClass()和tearDownClass()只会在最开始和结尾时执行一次,然后用例的执行顺序,是按着用例名称在ASCII码表中进行排序,按着ASCII码表的顺序去执行,不管我用例写到那个位置,都是去ASCII码表进行排序后再执行的,最后就是setUp()和tearDown(),在确定好用例的执行顺序后,就会在每个用例执行前和执行后去执行setUp()和tearDown()里的内容。

        这里调整下类里的顺序看下执行结果:

import unittest       #导入unittest的框架
class Test_fixtruetest(unittest.TestCase):       #定义一个class类的名称,并且继承unittest的框架@classmethod            #必须要有装饰器def tearDownClass(cls) -> None:      #tearDownClass(cls) 的方法,每个类里执行时,最后先执行该代码,且只执行一次print("结束操作,只执行一次")       #输出 "结束操作,只执行一次"def setUp(self):       #setUp(self) 在每个用例执行时,都会先执行该代码print("用例开始了,每个用例开始前都执行一次")      #输出 "用例开始了,每个用例开始前都执行一次"def tearDown(self):             #tearDown(self) 在每个用例执行完后,都会执行该代码print("用例结束了,每个用例结束后都执行一次")     #输出 "用例结束了,每个用例结束后都执行一次"def test_333(self):print("执行用例3")     #用例3 输出 "执行用例3"def test_222(self):print("执行用例2")      #用例2 输出 "执行用例2"@classmethod             #必须要有装饰器def setUpClass(cls) -> None:      #setUpClass(cls)的方法,每个类里执行时,最优先执行该代码,且只执行一次print("初始化操作,只执行一次")     #输出 "初始化操作,只执行一次"def test_111(self):print("执行用例1")      #用例1 输出 "执行用例1"

输出结果为:

初始化操作,只执行一次
用例开始了,每个用例开始前都执行一次
执行用例1
用例结束了,每个用例结束后都执行一次
用例开始了,每个用例开始前都执行一次
执行用例2
用例结束了,每个用例结束后都执行一次
用例开始了,每个用例开始前都执行一次
执行用例3
用例结束了,每个用例结束后都执行一次
结束操作,只执行一次


如果大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在文章下留言,或者关注公众号:刘阿童木的进化记录,进行留言

                   下图为公众号二维码,内容会同步发出,大家可以关注一起学习!

                                

这篇关于Python+Selenium+Unittest 之Unittest2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53504

相关文章

python获取指定名字的程序的文件路径的两种方法

《python获取指定名字的程序的文件路径的两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获取指定名字的程序的文件路径的两种方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 最近在做项目,需要用到给定一个程序名字就可以自动获取到这个程序在Windows系统下的绝对路径,以下

使用Python批量将.ncm格式的音频文件转换为.mp3格式的实战详解

《使用Python批量将.ncm格式的音频文件转换为.mp3格式的实战详解》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通过ncmdump工具批量将.ncm音频转换为.mp3的步骤,包括安装、配置ffmpeg环... 目录1. 前言2. 安装 ncmdump3. 实现 .ncm 转 .mp34. 执行过程5. 执行结

Python实现批量CSV转Excel的高性能处理方案

《Python实现批量CSV转Excel的高性能处理方案》在日常办公中,我们经常需要将CSV格式的数据转换为Excel文件,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Python的高性能解决方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 目录一、场景需求二、技术方案三、核心代码四、批量处理方案五、性能优化六、使用示例完整代码七、小结一、

Python中 try / except / else / finally 异常处理方法详解

《Python中try/except/else/finally异常处理方法详解》: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try/except/else/finally异常处理方法的相关资料,涵... 目录1. 基本结构2. 各部分的作用tryexceptelsefinally3. 执行流程总结4. 常见用法(1)多个e

Python中logging模块用法示例总结

《Python中logging模块用法示例总结》在Python中logging模块是一个强大的日志记录工具,它允许用户将程序运行期间产生的日志信息输出到控制台或者写入到文件中,:本文主要介绍Pyt... 目录前言一. 基本使用1. 五种日志等级2.  设置报告等级3. 自定义格式4. C语言风格的格式化方法

Python实现精确小数计算的完全指南

《Python实现精确小数计算的完全指南》在金融计算、科学实验和工程领域,浮点数精度问题一直是开发者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将深入解析Python精确小数计算技术体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引言:小数精度问题的核心挑战一、浮点数精度问题分析1.1 浮点数精度陷阱1.2 浮点数误差来源二、基础解决

使用Python实现Word文档的自动化对比方案

《使用Python实现Word文档的自动化对比方案》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两个Word文档的版本差异,无论是合同修订、论文修改还是代码文档更新,人工比对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遗漏关键改动,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 目录引言一、使用python-docx库解析文档结构二、使用difflib进行差异比对三、高级对比方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在编译器设计、配置文件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递归下降解析器是最常用且最直观的解析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 目录引言:解析器的核心价值一、递归下降解析器基础1.1 核心概念解析1.2 基本架构二、简单算术表达

从入门到精通详解Python虚拟环境完全指南

《从入门到精通详解Python虚拟环境完全指南》Python虚拟环境是一个独立的Python运行环境,它允许你为不同的项目创建隔离的Python环境,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目录什么是python虚拟环境一、使用venv创建和管理虚拟环境1.1 创建虚拟环境1.2 激活虚拟环境1.3 验证虚

详解python pycharm与cmd中制表符不一样

《详解pythonpycharm与cmd中制表符不一样》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pycharm与cmd中制表符不一样,这个问题通常是因为PyCharm和命令行(CMD)使用的制表符(tab)的宽... 这个问题通常是因为PyCharm和命令行(CMD)使用的制表符(tab)的宽度不同导致的。在PyC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