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nk中JobManager与TaskManage的运行架构以及原理详解

2024-03-20 07:52

本文主要是介绍Flink中JobManager与TaskManage的运行架构以及原理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Flink中JobManager与TaskManage的运行架构详解

整体架构

  Flink的运行时架构中,最重要的就是两大组件:作业管理器(JobManger)和任务管理器(TaskManager)。对于一个提交执行的作业,JobManager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Master),负责管理调度,所以在不考虑高可用的情况下只能有一个;而TaskManager是“工作者”(Worker、Slave),负责执行任务处理数据,所以可以有一个或多个。Flink的作业提交和任务处理时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中的客户端并不是处理系统的一部分,它只负责作业的提交。具体来说,就是调用程序的main方法,将代码转换成“数据流图”(Dataflow Graph),并最终生成作业图(JobGraph),一并发送给JobManager。提交之后,任务的执行其实就跟客户端没有关系了,我们可以在客户端选择断开与JobManager的连接, 也可以继续保持连接。
  TaskManager启动之后,JobManager会与它建立连接,并将作业图(JobGraph)转换成可执行的“执行图”(ExecutionGraph)分发给可用的TaskManager,然后就由TaskManager具体执行任务。接下来,我们就具体介绍一下JobManger和TaskManager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作业管理器(JobManager)

  JobManager是一个Flink集群中任务管理和调度的核心,是控制应用执行的主进程。也就是说,每个应用都应该被唯一的JobManager所控制执行。当然,在高可用(HA)的场景下,可能会出现多个JobManager;这时只有一个是正在运行的领导节点(leader),其他都是备用节点(standby)。
  JobManger又包含3个不同的组件,下面我们一一讲解。

JobMaster

  JobMaster是JobManager中最核心的组件,负责处理单独的作业(Job)。所以JobMaster 和具体的Job是一一对应的,多个Job可以同时运行在一个Flink集群中, 每个Job都有一个自己的JobMaster。需要注意在早期版本的Flink中,没有JobMaster的概念;而JobManager 的概念范围较小,实际指的就是现在所说的JobMaster。
  在作业提交时,JobMaster会先接收到要执行的应用。这里所说“应用”一般是客户端提交来的,包括:Jar包,数据流图(dataflow graph),和作业图(JobGraph)。
  JobMaster会把JobGraph转换成一个物理层面的数据流图,这个图被叫作“执行图”(ExecutionGraph),它包含了所有可以并发执行的任务。JobMaster会向资源管理器(ResourceManager)发出请求,申请执行任务必要的资源。一旦它获取到了足够的资源,就会将执行图分发到真正运行它们的TaskManager上。
  而在运行过程中,JobMaster会负责所有需要中央协调的操作,比如说检查点(checkpoints)的协调。

资源管理器(ResourceManager)

  ResourceManager主要负责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在Flink 集群中只有一个。所谓“资源”,主要是指TaskManager的任务槽(task slots)。任务槽就是Flink集群中的资源调配单元,包含了机器用来执行计算的一组CPU和内存资源。每一个任务(Task)都需要分配到一个slot上执行。

分发器(Dispatcher)

  Dispatcher主要负责提供一个REST接口,用来提交应用,并且负责为每一个新提交的作业启动一个新的JobMaster 组件。Dispatcher也会启动一个Web UI,用来方便地展示和监控作业执行的信息。Dispatcher在架构中并不是必需的,在不同的部署模式下可能会被忽略掉。

任务管理器(TaskManager)

  TaskManager是Flink中的工作进程,数据流的具体计算就是它来做的,所以也被称为“Worker”。Flink集群中必须至少有一个TaskManager;当然由于分布式计算的考虑,通常会有多个TaskManager运行,每一个TaskManager都包含了一定数量的任务槽(task slots)。Slot 是资源调度的最小单位,slot的数量限制了TaskManager能够并行处理的任务数量。
  启动之后,TaskManager会向资源管理器注册它的slots;收到资源管理器的指令后,TaskManager就会将一个或者多个槽位提供给JobMaster调用,JobMaster就可以分配任务来执行了。
  在执行过程中,TaskManager可以缓冲数据,还可以跟其他运行同一应用的TaskManager 交换数据。

作业提交流程

  Flink的提交流程,随着部署模式、资源管理平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变化。这里我们从一个高层级的视角,来做一下抽象提炼,看一看作业提交时宏观上各组件是怎样交互协作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一般情况下,由客户端(App)通过分发器提供的REST接口,将作业提交给JobManager。
  2. 由分发器启动JobMaster,并将作业(包含JobGraph)提交给JobMaster。
  3. JobMaster将JobGraph解析为可执行的ExecutionGraph,得到所需的资源数量,然后向资源管理器请求资源(slots)。
  4. 资源管理器判断当前是否由足够的可用资源;如果没有,启动新的TaskManager(standlone模式不会)。
  5. TaskManager启动之后,向ResourceManager注册自己的可用任务槽(slots)。
  6. 资源管理器通知TaskManager为新的作业提供slots。
  7. TaskManager连接到对应的JobMaster,提供slots。
  8. JobMaster将需要执行的任务分发给TaskManager。
  9. TaskManager执行任务,互相之间可以交换数据。

这篇关于Flink中JobManager与TaskManage的运行架构以及原理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原文地址: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28779

相关文章

Go 语言中的 Struct Tag 的用法详解

《Go语言中的StructTag的用法详解》在Go语言中,结构体字段标签(StructTag)是一种用于给字段添加元信息(metadata)的机制,常用于序列化(如JSON、XML)、ORM映... 目录一、结构体标签的基本语法二、json:"token"的具体含义三、常见的标签格式变体四、使用示例五、使用

Swagger2与Springdoc集成与使用详解

《Swagger2与Springdoc集成与使用详解》:本文主要介绍Swagger2与Springdoc集成与使用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 目录1. 依赖配置2. 基础配置2.1 启用 Springdoc2.2 自定义 OpenAPI 信息3.

mysql中的group by高级用法详解

《mysql中的groupby高级用法详解》MySQL中的GROUPBY是数据聚合分析的核心功能,主要用于将结果集按指定列分组,并结合聚合函数进行统计计算,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中的groupby... 目录一、基本语法与核心功能二、基础用法示例1. 单列分组统计2. 多列组合分组3. 与WHERE结合使

Spring 缓存在项目中的使用详解

《Spring缓存在项目中的使用详解》Spring缓存机制,Cache接口为缓存的组件规范定义,包扩缓存的各种操作(添加缓存、删除缓存、修改缓存等),本文给大家介绍Spring缓存在项目中的使用... 目录1.Spring 缓存机制介绍2.Spring 缓存用到的概念Ⅰ.两个接口Ⅱ.三个注解(方法层次)Ⅲ.

Spring Boot 整合 Redis 实现数据缓存案例详解

《SpringBoot整合Redis实现数据缓存案例详解》Springboot缓存,默认使用的是ConcurrentMap的方式来实现的,然而我们在项目中并不会这么使用,本文介绍SpringB... 目录1.添加 Maven 依赖2.配置Redis属性3.创建 redisCacheManager4.使用Sp

Spring Cache注解@Cacheable的九个属性详解

《SpringCache注解@Cacheable的九个属性详解》在@Cacheable注解的使用中,共有9个属性供我们来使用,这9个属性分别是:value、cacheNames、key、key... 目录1.value/cacheNames 属性2.key属性3.keyGeneratjavascriptor

PyTorch中cdist和sum函数使用示例详解

《PyTorch中cdist和sum函数使用示例详解》torch.cdist是PyTorch中用于计算**两个张量之间的成对距离(pairwisedistance)**的函数,常用于点云处理、图神经网... 目录基本语法输出示例1. 简单的 2D 欧几里得距离2. 批量形式(3D Tensor)3. 使用不

Python模拟串口通信的示例详解

《Python模拟串口通信的示例详解》pySerial是Python中用于操作串口的第三方模块,它支持Windows、Linux、OSX、BSD等多个平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Python如何使用pySe... 目录1.win 下载虚www.chinasem.cn拟串口2、确定串口号3、配置串口4、串口通信示例5

电脑系统Hosts文件原理和应用分享

《电脑系统Hosts文件原理和应用分享》Hosts是一个没有扩展名的系统文件,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需要登录的网址时,系统会首先自动从Hosts文件中寻找对应的IP地址,一旦找到,系统会立即打开对应... Hosts是一个没有扩展名的系统文件,可以用记事本等工具打开,其作用就是将一些常用的网址域名与其对应

Nginx 413修改上传文件大小限制的方法详解

《Nginx413修改上传文件大小限制的方法详解》在使用Nginx作为Web服务器时,有时会遇到客户端尝试上传大文件时返回​​413RequestEntityTooLarge​​... 目录1. 理解 ​​413 Request Entity Too Large​​ 错误2. 修改 Nginx 配置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