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智能硬件开发全解】(六)—— 政安晨:通过ARM-Linux掌握基本技能【认知准备:体系结构与汇编指令】

本文主要是介绍【机器学习智能硬件开发全解】(六)—— 政安晨:通过ARM-Linux掌握基本技能【认知准备:体系结构与汇编指令】,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ARM-Linux体系是指基于ARM架构的Linux操作系统体系,其它常见的体系还有x86-Linux体系等。ARM架构是一种常用于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架构,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都广泛使用ARM处理器。

ARM-Linux体系基于Linux开源操作系统,并针对ARM架构进行了优化和适配。它包括了Linux内核和一系列基于Linux的工具和库,提供了完整的操作系统功能和开发环境,可以运行在各种ARM架构的设备上。

ARM-Linux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 轻量化:ARM-Linux体系针对嵌入式设备进行了优化,具有较小的内存和存储需求,可以运行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
  2. 开源:ARM-Linux体系基于Linux开源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社区支持和生态系统,开发者可以通过共享和交流获得更多资源和技术支持。
  3. 易于开发:ARM-Linux提供了完善的开发工具链和开发环境,开发者可以使用C/C++等常用编程语言进行开发,并且可以方便地移植和调试应用程序。
  4. 广泛应用:ARM架构在移动设备、智能家居、工业控制、自动驾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ARM-Linux体系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总结起来ARM-Linux体系是一种适用于ARM架构设备的Linux操作系统体系,具有轻量化、开源、易于开发和广泛应用等特点。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开发平台,可以快速构建和部署各种ARM设备上的应用程序。


政安晨的个人主页政安晨

欢迎 👍点赞✍评论⭐收藏

收录专栏机器学习智能硬件开发全解

希望政安晨的博客能够对您有所裨益,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指正!



在嵌入式开发领域,ARM架构的处理器占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大多数人学习嵌入式都是从ARM开始的。

目标

一是以ARM汇编指令为媒介,深入了解ARM体系结构和工作流程

二是掌握ARM汇编程序的编写技巧,能看懂反汇编代码,为后面基于C语言的ARM-Linux人工智能编程实践打下基础

基于这个现实背景,咱们这篇文章将带领大家在了解ARM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学习一下ARM常用的一些汇编指令。

ARM体系结构

计算机的指令集一般可分为4种

复杂指令集(CISC)、

精简指令集(RISC)、

显式并行指令集(EPIC)、

超长指令字指令集(VLIW)。

我们在嵌入式学习和工作中需要经常打交道的是RISC指令集

RISC指令集相对于CISC指令集主要有以下特点

● Load/Store架构,CPU不能直接处理内存中的数据,要先将内存中的数据Load(加载)到寄存器中才能操作,然后将处理结果Store(存储)到内存中。

● 固定的指令长度、单周期指令。

● 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寄存器来存储数据,而不是使用内存中的堆栈,效率更高。

ARM指令集虽然属于RISC,但是和原汁原味的RISC相比,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具体如下。

ARM指令集虽然属于RISC,但是和原汁原味的RISC相比,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具体如下:

● ARM有桶型移位寄存器,单周期内可以完成数据的各种移位操作。

● 并不是所有的ARM指令都是单周期的。

● ARM有16位的Thumb指令集,是32位ARM指令集的压缩形式,提高了代码密度。

● 条件执行:通过指令组合,减少了分支指令数目,提高了代码密度。

● 增加了DSP、SIMD/NEON等指令。

ARM处理器有多种工作模式,如下表所示:

ARM处理器的不同工作模式

应用程序正常运行时,ARM处理器工作在用户模式(User mode),当程序运行出错或有中断发生时,ARM处理器就会切换到对应的特权工作模式。用户模式属于普通模式,有些特权指令是运行不了的,需要切换到特权模式下才能运行。在ARM处理器中,除了用户模式是普通模式,剩下的几种工作模式都属于特权模式。

为了保证计算机能长期安全稳定地运行,CPU提供了多种工作模式和权限管理。应用程序正常运行时,处理器处于普通模式,没有权限对内存和底层硬件进行操作。应用程序如果要读写磁盘上的音频数据,驱动声卡播放音乐,往屏幕写数据显示歌词,则要首先通过系统调用或软中断进入处理器特权模式,运行操作系统内核或硬件驱动代码,才能对底层的硬件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在ARM处理器内部,除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单元、逻辑运算单元、浮点运算单元和控制单元,还有一系列寄存器,包括各种通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用来控制处理器的运行,保存程序运行时的各种状态和临时结果,如下图所示(ARM处理器中的寄存器):

ARM处理器中的寄存器可分为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两种。

寄存器R0~R12属于通用寄存器,除了FIQ工作模式,在其他工作模式下这些寄存器都是共用、共享的R0~R3通常用来传递函数参数,R4~R11用来保存程序运算的中间结果或函数的局部变量等,R12常用来作为函数调用过程中的临时寄存器。

ARM处理器有多种工作模式除了这些在各个模式下通用的寄存器,还有一些寄存器在各自的工作模式下是独立存在的:

如R13、R14、R15、CPSP、SPSR寄存器在每个工作模式下都有自己单独的寄存器

R13寄存器又称为堆栈指针寄存器(Stack Pointer,SP),用来维护和管理函数调用过程中的栈帧变化,R13总是指向当前正在运行的函数的栈帧,一般不能再用作其他用途。

R14寄存器又称为链接寄存器(Link Register,LR),在函数调用过程中主要用来保存上一级函数调用者的返回地址。

寄存器R15又称为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PC),CPU从内存取指令执行,就是默认从PC保存的地址中取的,每取一次指令,PC寄存器的地址值自动增加。CPU一条一条不停地取指令,程序也就源源不断地一直运行下去。在ARM三级流水线中,PC指针的值等于当前正在运行的指令地址+8,后续的32位处理器虽然流水线的级数不断增加,但为了简化编程,PC指针的值继续延续了这种计算方式。

当前处理器状态寄存器(Current Processor State Register,CPSR)主要用来表征当前处理器的运行状态。除了各种状态位、标志位,CPSR寄存器里也有一些控制位,用来切换处理器的工作模式和中断使能控制。CPSR寄存器各个标志位、控制位的详细说明如下图所示:

CPSR寄存器的标志位、控制位的详细说明

在每种工作模式下,都有一个单独的程序状态保存寄存器(Saved Processor State Register,SPSR)。

当ARM处理器切换工作模式或发生异常时,SPSR用来保存当前工作模式下的处理器现场,即将CPSR寄存器的值保存到当前工作模式下的SPSR寄存器。

当ARM处理器从异常返回时,就可以从SPSR寄存器中恢复原先的处理器状态,切换到原来的工作模式继续运行。

在ARM所有的工作模式中,有一种工作模式比较特殊,即FIQ模式。为了快速响应中断,减少中断现场保护带来的时间开销,在FIQ工作模式下,ARM处理器有自己独享的R8~R12寄存器。

ARM汇编指令

咱们接下来了解一些ARM常用的汇编指令。

如存储器访问指令、数据传送指令、算术逻辑运算指令、跳转指令等。

一个完整的ARM指令通常由操作码+操作数组成,指令的编码格式如下:

这是一个完整的ARM指令需要遵循的格式规则,指令格式的具体说明如下:

● 使用<>标起来的是必选项,使用{}标起来的是可选项。

● <opcode>是二进制机器指令的操作码助记符,如MOV、ADD这些汇编指令都是操作码的指令助记符。

● cond:执行条件,ARM为减少分支跳转指令个数,允许类似BEQ、BNE等形式的组合指令。

● S:是否影响CPSR寄存器中的标志位,如SUBS指令会影响CPSR寄存器中的N、Z、C、V标志位,而SUB指令不会。

● Rd:目标寄存器。

● Rn:第一个操作数的寄存器。

● operand2:第二个可选操作数,灵活使用第二个操作数可以提高代码效率。

在熟悉了ARM指令的基本格式后,我们接下来就开始了解ARM常用的一些汇编指令:

存储访问指令

ARM指令集属于RISC指令集,RISC处理器采用典型的加载/存储体系结构,CPU无法对内存里的数据直接操作,只能通过Load/Store指令来实现

当我们需要对内存中的数据进行操作时,要首先将这个数据从内存加载到寄存器,然后在寄存器中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将结果重新存储到内存中。ARM处理器属于冯·诺依曼架构,程序和数据都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上,内存空间和I/O空间统一编址,ARM处理器对程序指令、数据、I/O空间中外设寄存器的访问都要通过Load/Store指令来完成。

ARM处理器中经常使用的Load/Store指令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ARM存储访问指令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是LDR/STR、LDM/STM这两对指令。

LDR/STR指令是ARM汇编程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对指令,每一次数据的处理基本上都离不开它们。LDM/STM指令常用来加载或存储一组寄存器到一片连续的内存,通过和堆栈格式符组合使用,LDM/STM指令还可以用来模拟堆栈操作。

LDM/STM指令常和下表的堆栈格式组合使用

不同类型的堆栈

如下图所示:

在一个堆栈内存结构中,如果堆栈指针SP总是指向栈顶元素,那么这个栈就是满栈;如果堆栈指针SP指向的是栈顶元素的下一个空闲的存储单元,那么这个栈就是空栈。

每入栈一个元素,栈指针SP都会往栈增长的方向移动一个存储单元:

如果栈指针SP从高地址往低地址移动,那么这个栈就是递减栈

如果栈指针SP从低地址往高地址移动,那么这个栈就是递增栈。

ARM处理器使用的一般都是满递减堆栈,在将一组寄存器入栈,或者从栈中弹出一组寄存器时,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指令。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在入栈和出栈过程中要留意栈中各个元素的入栈出栈顺序。

栈的特点是先入后出(First In Last Out,FILO),栈元素在入栈操作时,STMFD会根据大括号{}中寄存器列表中各个寄存器的顺序,从左往右依次压入堆栈。在上面的例子中,R0会先入栈,接着R1、R2入栈,最后R14入栈,入栈操作完成后,栈指针SP在内存中的位置如下图左侧所示:

栈元素在出栈操作时,顺序刚好相反,栈中的元素先弹出到R14寄存器中,接着是R2、R1、R0。将栈中的元素依次弹出到R14、R2寄存器后,堆栈指针在内存中的位置如上图右侧所示。

除此之外,ARM还专门提供了PUSH和POP指令来执行栈元素的入栈和出栈操作。PUSH和POP指令的使用方法如下:

数据传送指令

LDR/STR指令用来在寄存器和内存之间输送数据。如果我们想要在寄存器之间传送数据,则可以使用MOV指令。MOV指令的格式如下:

其中,{cond}为条件指令可选项,{S}用来表示是否影响CPSR寄存器的值,如MOVS指令就会影响寄存器CPSR的值,而MOV则不会。

MVN指令用来将操作数operand2按位取反后传送到目标寄存器Rd。

操作数operand2可以是一个立即数,也可以是一个寄存器。

MOV和MVN指令的一般使用方法如下

算术逻辑运算指令

算术运算指令包括基本的加、减、乘、除,逻辑运算指令包括与、或、非、异或、清除等。

指令格式如下:

算术逻辑运算指令的基本使用方法及说明如下:

操作数:operand2详解

ARM指令的可选项很多,操作数也很灵活。

很多ARM指令会使用第二个参数operand2可以是一个常数,也可以是寄存器+偏移的形式。操作数operand2在汇编程序中经常出现的两种格式如下。

第一种格式比较简单,操作数是一个立即数,第二种格式可以直接使用寄存器的值作为操作数。

在咱们刚才的ADD、SUB、AND指令示例中,第二个操作数要么是一个常数,要么是一个寄存器。在第二种格式中,通过{,shift}可选项,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移位或循环移位的方式,构建更加灵活的操作数

可选项{,shift}可以选择的移位方式如下

可选性指令的使用示例及说明如下:

比较指令

比较指令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或比较两个数是否相等。

比较指令的运算结果会影响CPSR寄存器的N、Z、C、V标志位,具体的标志位说明可参考前面的CPSR寄存器介绍。

比较指令的格式如下:

比较指令的使用示例及说明如下:

比较指令的运行结果Z=1时,表示运算结果为零,两个数相等;

N=1表示运算结果为负,N=0表示运算结果为非负,即运算结果为正或者为零。

条件执行指令

为了提高代码密度,减少ARM指令的数量,几乎所有的ARM指令都可以根据CPSR寄存器中的标志位,通过指令组合实现条件执行。

如无条件跳转指令B,我们可以在后面加上条件码组成BEQ、BNE组合指令。

BEQ指令表示两个数比较,结果相等时跳转;

BNE指令则表示结果不相等时跳转。

CPSR寄存器中的标志位根据需要可以任意搭配成不同的条件码,和ARM指令一起组合使用。ARM指令的条件码如下表所示( ARM指令的条件码):

条件执行经常出现在跳转或循环的程序结构中。

如下面的汇编程序,通过循环结构,我们可以实现数据块的搬运功能。我们可以将无条件跳转指令B和条件码NE组合在一起使用,构成一个循环程序结构。

跳转指令

在函数调用的场合,以及循环结构、分支结构的程序中经常会用到跳转指令。

ARM指令集提供了B、BL、BX、BLX等跳转指令,每个指令都有各自的用武之地和使用场景。跳转指令的格式如下。

1.B label

跳转到标号label处,B跳转指令的跳转范围大小为[0,32MB],可以往前跳,也可以往后跳。

无条件跳转指令B主要用在循环、分支结构的汇编程序中,使用示例如下:

2.BL label

BL跳转指令表示带链接的跳转。

在跳转之前,BL指令会先将当前指令的下一条指令地址(即返回地址)保存到LR寄存器中,然后跳转到label处执行。

BL指令一般用在函数调用的场合,主函数在跳转到子函数执行之前,会先将返回地址,即当前跳转指令的下一条指令地址保存到LR寄存器中

子函数执行结束后,LR寄存器中的地址被赋值给PC,处理器就可以返回到原来的主函数中继续运行了。

3.BX Rm

BX表示带状态切换的跳转。Rm寄存器中保存的是跳转地址,要跳转的目标地址处可能是ARM指令,也可能是Thumb指令。

处理器根据Rm[0]位决定是切换到ARM状态还是切换到Thumb状态。

● 0:表示目标地址处是ARM指令,在跳转之前要先切换至ARM状态。

● 1:表示目标地址处是Thumb指令,在跳转之前要先切换至Thumb状态。

BLX指令是BL指令和BX指令的综合,表示带链接和状态切换的跳转,使用方法和上面相同。


我们对ARM体系结构与汇编指令有个基本认知即可,未来咱们会在实践中,从更高层次来理解。

这篇关于【机器学习智能硬件开发全解】(六)—— 政安晨:通过ARM-Linux掌握基本技能【认知准备:体系结构与汇编指令】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19631

相关文章

Spring Boot集成/输出/日志级别控制/持久化开发实践

《SpringBoot集成/输出/日志级别控制/持久化开发实践》SpringBoot默认集成Logback,支持灵活日志级别配置(INFO/DEBUG等),输出包含时间戳、级别、类名等信息,并可通过... 目录一、日志概述1.1、Spring Boot日志简介1.2、日志框架与默认配置1.3、日志的核心作用

Oracle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方式(Linux)

《Oracle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方式(Linux)》文章介绍Oracle数据库自动备份方案,包含主机备份传输与备机解压导入流程,强调需提前全量删除原库数据避免报错,并需配置无密传输、定时任务及验证脚本... 目录说明主机脚本备机上自动导库脚本整个自动备份oracle数据库的过程(建议全程用root用户)总结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wxPython构建一个智能的BAT文件生成器,它不仅能够为Python脚本生成启动脚本,还提供了完整的文... 目录引言运行效果图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核心需求技术选型核心功能实现1. 数据库设计2. 界面布局设计3

Linux如何查看文件权限的命令

《Linux如何查看文件权限的命令》Linux中使用ls-R命令递归查看指定目录及子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的权限信息,以列表形式展示权限位、所有者、组等详细内容... 目录linux China编程查看文件权限命令输出结果示例这里是查看tomcat文件夹总结Linux 查看文件权限命令ls -l 文件或文件夹

idea的终端(Terminal)cmd的命令换成linux的命令详解

《idea的终端(Terminal)cmd的命令换成linux的命令详解》本文介绍IDEA配置Git的步骤:安装Git、修改终端设置并重启IDEA,强调顺序,作为个人经验分享,希望提供参考并支持脚本之... 目录一编程、设置前二、前置条件三、android设置四、设置后总结一、php设置前二、前置条件

PyQt5 GUI 开发的基础知识

《PyQt5GUI开发的基础知识》Qt是一个跨平台的C++图形用户界面开发框架,支持GUI和非GUI程序开发,本文介绍了使用PyQt5进行界面开发的基础知识,包括创建简单窗口、常用控件、窗口属性设... 目录简介第一个PyQt程序最常用的三个功能模块控件QPushButton(按钮)控件QLable(纯文本

Linux系统中查询JDK安装目录的几种常用方法

《Linux系统中查询JDK安装目录的几种常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Linux系统中查询JDK安装目录的几种常用方法,方法分别是通过update-alternatives、Java命令、环境变量及目... 目录方法 1:通过update-alternatives查询(推荐)方法 2:检查所有已安装的 JDK方

Linux系统之lvcreate命令使用解读

《Linux系统之lvcreate命令使用解读》lvcreate是LVM中创建逻辑卷的核心命令,支持线性、条带化、RAID、镜像、快照、瘦池和缓存池等多种类型,实现灵活存储资源管理,需注意空间分配、R... 目录lvcreate命令详解一、命令概述二、语法格式三、核心功能四、选项详解五、使用示例1. 创建逻

Linux下在线安装启动VNC教程

《Linux下在线安装启动VNC教程》本文指导在CentOS7上在线安装VNC,包含安装、配置密码、启动/停止、清理重启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需安装VNC桌面以避免黑屏,并解决端口冲突和目录权限问题... 目录描述安装VNC安装 VNC 桌面可能遇到的问题总结描js述linux中的VNC就类似于Window

linux下shell脚本启动jar包实现过程

《linux下shell脚本启动jar包实现过程》确保APP_NAME和LOG_FILE位于目录内,首次启动前需手动创建log文件夹,否则报错,此为个人经验,供参考,欢迎支持脚本之家... 目录linux下shell脚本启动jar包样例1样例2总结linux下shell脚本启动jar包样例1#!/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