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要义]HashMap、LinkedHashMap元素遍历机制探讨

2024-03-13 19:48

本文主要是介绍[Java基础要义]HashMap、LinkedHashMap元素遍历机制探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Map作为键值对Entry<K,V>的的容器,对其内部 键值对Entry<K,V> 的遍历总归是要有一个顺序的。

      本文重点讨论HashMap及其子类LinkedHashMap的遍历机制,总结出两者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CSDN-2014博客之星投票啦

CSDN-2014博客之星   评选开始啦,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您点击左边栏的图片投我一票,您的支持是我分享知识的强大动力!

 

 

 

1.HashMap的遍历机制

           HashMap 提供了两个遍历访问其内部元素Entry<k,v>的接口:

              1.       Set<Map.Entry<K,V>> entrySet()     返回此映射所包含的映射关系的 Set 视图。

             2.       Set<K> keySet()              返回此映射中所包含的键的 Set 视图。

     实际上,第二个借口表示的Key的顺序,和第一个接口返回的Entry顺序是对应的,也就是说:这两种接口对HashMap的元素遍历的顺序相相同的。  那么,HashMap遍历内部Entry<K,V> 的顺序是什么呢? 搞清楚这个问题,先要知道其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HashMap内部对键值对的存储结构使用的是数组+链表的形式。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HashMap内部Entry<K,V>的遍历顺序:

          对Entry[] table 数组,从index=0开始,依次遍历table[i] 上的链表上的Entry对象。

 

由于HashMap在存储Entry对象的时候,是根据Key的hash值判定存储到Entry[] table数组的哪一个索引值表示的链表上,所以笼统地说就是:使用hashMap.put(Key key,Value value)会将 对应的Entry<Key,Value>对象随机地分配到某个Entry[] table数组的元素表示的链表上。换一句话说就是:

     对HashMap遍历Entry对象的顺序和Entry对象的存储顺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我们有时候想要遍历HashMap的元素Entry的顺序和其存储的顺序一致,HashMap显然不能满足条件了。而LinkedHashMap则可以满足这个需要。

 

2. LinkedHashMap 的遍历机制

          LinkedHashMap 是HashMap的子类,它可以实现对容器内Entry的存储顺序和对Entry的遍历顺序保持一致。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LinkedHashMap内部使用了一个Entry类型的双向链表用这个双向链表记录Entry的存储顺序。当需要对该Map进行遍历的时候,实际上是遍历的是这个双向链表。

        LinkedHashMap内部使用的LinkedHashMap.Entry类继承自 Map.Ent ry类,在其基础上增加了LinkedHashMap.Entry类型的两个字段,用来引用该Entry在双向链表中的前面的Entry对象和后面的Entry对象。

       它的内部会在 Map.Entry 类的基础上,增加两个Entry类型的引用:before,after。LinkedHashMap使用一个双向连表,将其内部所有的Entry串起来。

 

            我们将通过以下例子,来了解内部双向链表是怎样构造的:

 

 
  1. LinkedHashMap linkedHashMap = new LinkedHashMap();

  2. linkedHashMap.put("name","louis");

  3. linkedHashMap.put("age","24");

  4. linkedHashMap.put("sex","male");

 

上述的代码除了会将对应的Entry对象放置到在Entry[] table 表示的数组链表中外,还会将该Entry对象添加到其内部维护的双向链表中。对应的LinkedHashMap内部的双向链表变化如下:

 

对LinkedHashMap进行遍历的策略:

           从 header.after 指向的Entry对象开始,然后一直沿着此链表 遍历下去,直到某个entry.after == header 为止,完成遍历。

 

由此,就可以保证遍历LinkedHashMap内元素的顺序,就是Entry插入到LinkedHashMap中的顺序。

将上面代码中定义的linkedHashMap 遍历输出,会发现遍历的顺序跟插入的顺序完全一致:

 

 
  1. Iterator<Map.Entry> iterator= linkedHashMap.entrySet().iterator();

  2.  
  3. while(iterator.hasNext())

  4. {

  5. Map.Entry entry = iterator.next();

  6.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entry.getValue());

  7. }

结果输出:

 

 

根据Entry<K,V>插入LinkedHashMap的顺序进行遍历的方式叫做:按插入顺序遍历

另外,LinkedHashMap还支持一种遍历顺序,叫做:Get读取顺序

     如果LinkedHashMap的这个Get读取遍历顺序开启,那么,当我们在LinkedHashMap上调用get(key) 方法时,会导致内部 key对应的Entry在双向链表中的位置移动到双向链表的最后。

比如,如果当前LinkedHashMap内部的双向链表的情况如下:

相关代码如下:

 

 
  1. //默认情况下LinkedHashMap的遍历模式是插入模式,如果想显式地指定为get读取模式,那么要将

  2. //其构造方法的参数置为true,(false 表示的是插入模式)

  3. LinkedHashMap linkedHashMap = new LinkedHashMap(16, (float) 0.75,true);

  4.  
  5. linkedHashMap.put("name","louis");

  6. linkedHashMap.put("age","24");

  7. linkedHashMap.put("sex","male");

  8. linkedHashMap.get("name");//get()方法调用,导致对应的entry移动到双向链表的最后位置

  9.  
  10. Iterator<Map.Entry> iterator= linkedHashMap.entrySet().iterator();

  11.  
  12. while(iterator.hasNext())

  13. {

  14. Map.Entry entry = iterator.next();

  15.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entry.getValue());

  16. }

 

 

3. 总结

1.HashMap对元素的遍历顺序跟Entry插入的顺序无关,而LinkedHashMap对元素的遍历顺序可以跟Entry<K,V>插入的顺序保持一致。

2.当LinkedHashMap处于Get获取顺序遍历模式下,当执行get() 操作时,会将对应的Entry<k,v>移到遍历的最后位置。

3.LinkedHashMap处于按插入顺序遍历的模式下,如果新插入的<key,value> 对应的key已经存在,对应的Entry在遍历顺序中的位置并不会改变。

4. 除了遍历顺序外,其他特性HashMap和LinkedHashMap基本相同。

 

转载地址 :https://louluan.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43017071

这篇关于[Java基础要义]HashMap、LinkedHashMap元素遍历机制探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06004

相关文章

Spring Boot中WebSocket常用使用方法详解

《SpringBoot中WebSocket常用使用方法详解》本文从WebSocket的基础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集成WebSocket的步骤,并重点讲解了常用的使用方法,包括简单消... 目录一、WebSocket基础概念1.1 什么是WebSocket1.2 WebSocket与HTTP

SpringBoot+Docker+Graylog 如何让错误自动报警

《SpringBoot+Docker+Graylog如何让错误自动报警》SpringBoot默认使用SLF4J与Logback,支持多日志级别和配置方式,可输出到控制台、文件及远程服务器,集成ELK... 目录01 Spring Boot 默认日志框架解析02 Spring Boot 日志级别详解03 Sp

java中反射Reflection的4个作用详解

《java中反射Reflection的4个作用详解》反射Reflection是Java等编程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允许程序在运行时进行自我检查和对内部成员(如字段、方法、类等)的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 目录作用1、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作用2、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作用3、在运行时判断

java如何解压zip压缩包

《java如何解压zip压缩包》:本文主要介绍java如何解压zip压缩包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Java解压zip压缩包实例代码结果如下总结java解压zip压缩包坐在旁边的小伙伴问我怎么用 java 将服务器上的压缩文件解压出来,

SpringBoot中SM2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实现示例详解

《SpringBoot中SM2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实现示例详解》本文介绍了如何在SpringBoot项目中实现SM2公钥加密和私钥解密的功能,通过使用Hutool库和BouncyCastle依赖,简化... 目录一、前言1、加密信息(示例)2、加密结果(示例)二、实现代码1、yml文件配置2、创建SM2工具

Spring WebFlux 与 WebClient 使用指南及最佳实践

《SpringWebFlux与WebClient使用指南及最佳实践》WebClient是SpringWebFlux模块提供的非阻塞、响应式HTTP客户端,基于ProjectReactor实现,... 目录Spring WebFlux 与 WebClient 使用指南1. WebClient 概述2. 核心依

Spring Boot @RestControllerAdvice全局异常处理最佳实践

《SpringBoot@RestControllerAdvice全局异常处理最佳实践》本文详解SpringBoot中通过@RestControllerAdvice实现全局异常处理,强调代码复用、统... 目录前言一、为什么要使用全局异常处理?二、核心注解解析1. @RestControllerAdvice2

Spring IoC 容器的使用详解(最新整理)

《SpringIoC容器的使用详解(最新整理)》文章介绍了Spring框架中的应用分层思想与IoC容器原理,通过分层解耦业务逻辑、数据访问等模块,IoC容器利用@Component注解管理Bean... 目录1. 应用分层2. IoC 的介绍3. IoC 容器的使用3.1. bean 的存储3.2. 方法注

Spring事务传播机制最佳实践

《Spring事务传播机制最佳实践》Spring的事务传播机制为我们提供了优雅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带您深入理解这一机制,掌握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实践,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1. 什么是事务传播行为2. Spring支持的七种事务传播行为2.1 REQUIRED(默认)2.2 SUPPORTS2

C# 比较两个list 之间元素差异的常用方法

《C#比较两个list之间元素差异的常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C#比较两个list之间元素差异,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1. 使用Except方法2. 使用Except的逆操作3. 使用LINQ的Join,GroupJ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