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SPSS和Python)

2024-03-13 08:50
文章标签 python spss 因子分析

本文主要是介绍因子分析(SPSS和Python),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源数据

二、SPSS因子分析

2.1.导入数据

2.2.标准化处理

由于指标的量纲不同(单位不一致),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3.因子分析

点击“确定”后,再回到“总方差解释”表格,以“旋转载荷平方和”中的各成分因子贡献率为权重,对因子得分做加权平均处理,可计算出综合得分

即:综合得分=(0.72283 * FAC1_1+0.19629 * FAC2_1) / 0.91912

其中,FAC1_1是成分1因子得分,FAC2_1是成分2因子得分,0.72283是成分1方差百分比(成分1因子贡献率),0.19629是成分2方差百分比(成分2因子贡献率),0.91912是累积方差百分比(累计因子贡献率)

2.4.输出结果

皮尔逊相关性矩阵:

通过计算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了解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强弱,有助于确定因子个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共线性问题,如果相关性矩阵中大部分相关系数小于0.3且未通过充分性检验,则不适用于因子分析

充分性检验(KMO和Bartlett检验):

KMO检验:KMO值介于0和1之间,如果全部变量间相关系数平方和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则KMO值接近1,KMO值越接近1越适合作因子分析。一般情况下,当KMO值大于0.6(严格一点就以0.7为阈值进行判断)时,表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偏相关性较弱,适合做因子分析

Bartlett检验:原假设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若得到的概率值小于规定的显著性水平(一般取0.05,严格一点就以0.01为阈值进行判断)则拒绝原假设,认为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通俗来讲,即显著性水平越趋近于0则越适合做因子分析,反之则不能拒绝原假设,即数据不适合做因子分析

公因子方差:

从公因子方差可以看出各原始指标变量间的共同度,即各原始指标变量能被提取出的程度,由图可知,所有指标变量的共同度都在0.6以上,大部分指标变量的共同度在0.95以上,说明因子能解释指标变量中的大部分信息,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总方差解释:

在总方差解释表中,可以看出提取2个成分因子时,其累计贡献率即可达到91.912%,说明选取2个成分因子就足以代替原来6个指标变量,能够解释原来6个指标变量所涵盖的大部分信息

碎石图:

在碎石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最高,方差贡献最大,第二个因子其次,第三个因子之后的特征值都较低了,对原来6个指标变量的解释程度也就较低,可以忽略,因此,提取2个成分因子是比较合适的

成分矩阵:

由成分矩阵可知,成分因子1主要解释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全社会能耗等5个指标变量的信息,可定义为综合发展因子F1,成分因子2主要解释供应土地这一个指标变量的信息,可定义为资源因子F2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在旋转之前,原始因子的载荷矩阵通常会产生一些问题,即一些变量与多个因子之间的载荷值都很高,而其他变量则没有明显的载荷值,在这种情况下,因子以及它们的载荷解释可能会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解释或者解释力度不够,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则是能够更清晰地解释变量与因子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了因子模型的可解释性

成分转换矩阵:

用来说明旋转前后成分因子间的系数对应关系

旋转后的空间中的组件图:

由图可知,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全社会能耗等5个指标变量基本是在同一个维度上的(横轴),这与综合发展因子F1是对应的,而供应土地这一个指标变量则是在另一个维度(纵轴),这则是与资源因子F2是对应的,说明提取2个因子是合理的,具有一定的可解释性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综合发展因子F1得分:

资源因子F2得分:

成分得分协方差矩阵:

因子得分:

FAC1_1是成分1因子得分,即综合发展因子F1得分,FAC2_1是成分2因子得分,即资源因子F2得分,具体计算公式在“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已作说明

综合得分:

综合得分=(0.72283 * 综合发展因子F1得分+0.19629 * 资源因子F2得分) / 0.91912

三、Python因子分析

3.1.导入第三方库

# 导入第三方库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from factor_analyzer import FactorAnalyzer,calculate_kmo,calculate_bartlett_sphericity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忽略警告
import warnings
warnings.filterwarnings("ignore")# 绘图时正常显示中文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False

3.2.读取数据

# 读取数据
data=pd.read_excel('数据.xlsx',sheet_name='Sheet1',header=1)
print(data)

3.3.标准化处理

# 数据标准化处理
data_std=pd.DataFrame(StandardScaler().fit_transform(data.iloc[:,1:]),columns=data.columns[1:])
print(data_std)

3.4.皮尔逊相关性检验

# 皮尔逊相关性矩阵
data_corr=data_std.corr(method='pearson')
print(data_corr)

# 皮尔逊相关性热力图
plt.figure(figsize=(8,6))
sns.heatmap(data_corr,cmap='PuBu',annot=True,annot_kws={'fontsize':8})
plt.xticks(fontsize=8)
plt.yticks(fontsize=8)
plt.tight_layout()

3.5.充分性检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 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kmo=calculate_kmo(data_std) # KMO>0.6,则通过KMO检验
bartlett=calculate_bartlett_sphericity(data_std) # Bartlett<0.05,则通过Bartlett检验
print('\nKMO检验:',kmo[1],'\nBartlett检验:',bartlett[1],'\n')

3.6.旋转前载荷矩阵

# 旋转前载荷矩阵
matrix=FactorAnalyzer(rotation=None,n_factors=8,method='principal')
matrix.fit(data_std)
f_contribution_var =matrix.get_factor_variance()
matrices_var = pd.DataFrame()
matrices_var["旋转前特征根"] = f_contribution_var[0]
matrices_var["旋转前方差贡献率"] = f_contribution_var[1]
matrices_var["旋转前方差累计贡献率"] = f_contribution_var[2]
print('旋转前载荷矩阵的贡献率:\n',matrices_var,'\n')

3.7.旋转后载荷矩阵

# 旋转后载荷矩阵
matrix_rotated=FactorAnalyzer(rotation='varimax',n_factors=2,method='principal')
matrix_rotated.fit(data_std)
f_contribution_var_rotated = matrix_rotated.get_factor_variance()
matrices_var_rotated = pd.DataFrame()
matrices_var_rotated["旋转后特征根"] = f_contribution_var_rotated[0]
matrices_var_rotated["旋转后方差贡献率"] = f_contribution_var_rotated[1]
matrices_var_rotated["旋转后方差累计贡献率"] = f_contribution_var_rotated[2]
print('旋转后载荷矩阵的贡献率:\n',matrices_var_rotated,'\n')

3.8.公因子方差表

# 公因子方差表
communalities=pd.DataFrame(matrix_rotated.get_communalities(),index=data_std.columns)
print('公因子方差表:\n',communalities)

3.9.绘制碎石图

# 绘制碎石图
ev,v=matrix_rotated.get_eigenvalues()
plt.figure(figsize=(6,6))
plt.scatter(range(1,data_std.shape[1]+1),ev)
plt.plot(range(1,data_std.shape[1]+1),ev)
plt.title('碎石图')
plt.xlabel('因子个数')
plt.ylabel('特征根')

3.10.绘制成分矩阵热力图

# 绘制成分矩阵热力图
component_matrix=pd.DataFrame(np.abs(matrix_rotated.loadings_),index=data_std.columns,columns=['成分因子1','成分因子2'])
plt.figure(figsize=(6,6))
sns.heatmap(component_matrix,annot=True,cmap='Blues')
plt.tight_layout()

3.11.绘制成分矩阵二维空间组件图

# 绘制成分矩阵二维空间组件图
plt.figure(figsize=(6,6))
x=component_matrix.iloc[:,0]
y=component_matrix.iloc[:,1]
plt.scatter(x,y)
for i in range(len(component_matrix)):plt.annotate(component_matrix.index[i],(x[i],y[i]),textcoords='offset points',xytext=(-10,-10),ha='center',fontsize=8)
plt.xlabel(component_matrix.columns[0])
plt.ylabel(component_matrix.columns[1])
plt.title('二维空间组件图')
plt.grid(True)

3.12.计算因子得分

# 计算因子得分
factor_score=pd.DataFrame(matrix_rotated.transform(data_std),columns=['成分1','成分2'])
print(factor_score)

3.13.计算综合得分

# 计算综合得分
weight=matrices_var_rotated["旋转后方差贡献率"]/np.sum(matrices_var_rotated["旋转后方差贡献率"])
factor_score["综合得分"]=np.dot(factor_score,weight)
factor_score=pd.concat([data.iloc[:,0],factor_score],axis=1)
print('原顺序:\n',factor_score)

# 按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
factor_score=factor_score.sort_values(by='综合得分',ascending=False)
factor_score=factor_score.reset_index(drop=True)
factor_score.index=factor_score.index+1
print('按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n:',factor_score)

3.14.保存综合得分到excel

# 保存综合得分到新的excel
factor_score.to_excel('综合得分.xlsx',index_label='排名')

这篇关于因子分析(SPSS和Python)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04296

相关文章

python panda库从基础到高级操作分析

《pythonpanda库从基础到高级操作分析》本文介绍了Pandas库的核心功能,包括处理结构化数据的Series和DataFrame数据结构,数据读取、清洗、分组聚合、合并、时间序列分析及大数据... 目录1. Pandas 概述2. 基本操作:数据读取与查看3. 索引操作:精准定位数据4. Group

Python pandas库自学超详细教程

《Pythonpandas库自学超详细教程》文章介绍了Pandas库的基本功能、安装方法及核心操作,涵盖数据导入(CSV/Excel等)、数据结构(Series、DataFrame)、数据清洗、转换... 目录一、什么是Pandas库(1)、Pandas 应用(2)、Pandas 功能(3)、数据结构二、安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tenacity是一个专为Python设计的通用重试库,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用简单、清晰的方式,为任何可能失败的操作添加重试能力,下面我们就来看... 目录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 API 调用Tenacity 入门:一行代码实现优雅重试精细控制:让重试按我

Python安装Pandas库的两种方法

《Python安装Pandas库的两种方法》本文介绍了三种安装PythonPandas库的方法,通过cmd命令行安装并解决版本冲突,手动下载whl文件安装,更换国内镜像源加速下载,最后建议用pipli... 目录方法一:cmd命令行执行pip install pandas方法二:找到pandas下载库,然后

Python实现网格交易策略的过程

《Python实现网格交易策略的过程》本文讲解Python网格交易策略,利用ccxt获取加密货币数据及backtrader回测,通过设定网格节点,低买高卖获利,适合震荡行情,下面跟我一起看看我们的第一... 网格交易是一种经典的量化交易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在价格上下预设多个“网格”,当价格触发特定网格时执行买

Python标准库之数据压缩和存档的应用详解

《Python标准库之数据压缩和存档的应用详解》在数据处理与存储领域,压缩和存档是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Python标准库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链,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目录一、核心模块架构与设计哲学二、关键模块深度解析1.tarfile:专业级归档工具2.zipfile:跨平台归档首选3.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wxPython构建一个智能的BAT文件生成器,它不仅能够为Python脚本生成启动脚本,还提供了完整的文... 目录引言运行效果图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核心需求技术选型核心功能实现1. 数据库设计2. 界面布局设计3

Python进行JSON和Excel文件转换处理指南

《Python进行JSON和Excel文件转换处理指南》在数据交换与系统集成中,JSON与Excel是两种极为常见的数据格式,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将JSON转换为格式化的Excel文件,... 目录将 jsON 导入为格式化 Excel将 Excel 导出为结构化 JSON处理嵌套 JSON:

Python操作PDF文档的主流库使用指南

《Python操作PDF文档的主流库使用指南》PDF因其跨平台、格式固定的特性成为文档交换的标准,然而,由于其复杂的内部结构,程序化操作PDF一直是个挑战,本文主要为大家整理了Python操作PD... 目录一、 基础操作1.PyPDF2 (及其继任者 pypdf)2.PyMuPDF / fitz3.Fre

python设置环境变量路径实现过程

《python设置环境变量路径实现过程》本文介绍设置Python路径的多种方法:临时设置(Windows用`set`,Linux/macOS用`export`)、永久设置(系统属性或shell配置文件... 目录设置python路径的方法临时设置环境变量(适用于当前会话)永久设置环境变量(Window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