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terio库简介及函数说明

2024-03-09 15:44
文章标签 函数 说明 简介 rasterio

本文主要是介绍rasterio库简介及函数说明,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 简介
  • 常用函数
    • 栅格读写
      • rasterio.open()
      • dst.write()
    • 仿射变换
      • rasterio.transform.from_origin()
    • 遮罩处理
      • geometry_mask()

简介

Rasterio 是一个用于读写栅格数据集的 Python 库,它提供了方便的接口来处理各种栅格数据格式,如 GeoTIFF、JPEG、PNG 等。Rasterio 能够读取、写入和处理栅格数据,同时还提供了许多空间分析功能。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 Rasterio 打开并读取 GeoTIFF 文件:

import rasterio# 打开 GeoTIFF 文件
with rasterio.open('path_to_your_raster_file.tif') as src:# 读取栅格数据raster_data = src.read(1)  # 读取第一个波段的数据# 获取栅格数据的元数据meta_data = src.meta# 打印元数据
print(meta_data)# 打印栅格数据的形状
print(raster_data.shape)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使用 rasterio.open() 打开了一个 GeoTIFF 文件,然后使用 src.read(1) 读取了第一个波段的栅格数据。src.meta 包含了栅格数据的元数据,例如分辨率、坐标参考系统等信息。最后,我们打印了栅格数据的元数据和形状。

除了读取数据之外,Rasterio 还提供了许多功能,如写入数据、重采样、投影转换等。通过结合 Rasterio 和其他 Python 地理空间库(如 GeoPandas、Shapely),你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

常用函数

栅格读写

rasterio.open()

rasterio.open() 是用于打开栅格数据集的函数。它接受一个文件路径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 RasterReader 对象,用于读取栅格数据集的元数据和像素值。

以下是 rasterio.open() 函数的一般形式:

dataset = rasterio.open(filename)

其中,filename 是栅格数据集的文件路径。

一旦打开了数据集,你就可以使用 RasterReader 对象的方法来读取数据集的元数据和像素值。例如:

dataset.meta 返回数据集的元数据,包括分辨率、坐标参考系统等。
dataset.read() 用于读取数据集的像素值。
以下是一个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 rasterio.open() 函数打开并读取 GeoTIFF 文件:

import rasterio# 打开 GeoTIFF 文件
with rasterio.open('path_to_your_raster_file.tif') as dataset:# 读取数据集的元数据metadata = dataset.meta# 读取数据集的像素值raster_data = dataset.read(1)  # 读取第一个波段的数据# 打印元数据
print(metadata)# 打印栅格数据的形状
print(raster_data.shape)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 rasterio.open() 打开了一个 GeoTIFF 文件,并使用 with 上下文管理器,以确保在退出上下文时自动关闭数据集。然后,我们使用 dataset.meta 读取了数据集的元数据,使用 dataset.read(1) 读取了第一个波段的像素值,并分别打印了元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形状。

dst.write()

dst.write() 是用于将数据写入栅格数据集的方法,它是 Rasterio 中 RasterWriter 对象的方法之一。通过 RasterWriter 对象,你可以将栅格数据写入到一个新的栅格文件中,或者将数据写入到已存在的栅格文件中。

以下是 dst.write() 方法的一般形式:

dst.write(array, indexes=None)

其中,array 是一个包含栅格数据的 NumPy 数组,它的维度和数据类型应该与要写入的栅格数据集相匹配。indexes 是一个整数列表,用于指定要写入的栅格数据集中的波段索引。如果 indexes 为 None,则默认写入第一个波段。

以下是一个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 dst.write() 方法将数据写入到一个新的 GeoTIFF 文件中: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rasterio# 创建一个示例的栅格数据数组
array = np.random.rand(10, 10)# 创建一个新的 GeoTIFF 文件
with rasterio.open('output.tif', 'w', driver='GTiff', width=array.shape[1], height=array.shape[0], count=1, dtype=array.dtype) as dst:# 将数据写入到新的 GeoTIFF 文件中dst.write(array, 1)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示例的栅格数据数组 array。然后,我们使用 rasterio.open() 创建了一个新的 GeoTIFF 文件,指定了文件名 ‘output.tif’、驱动程序 ‘GTiff’、宽度和高度、波段数量、数据类型等信息。最后,我们使用 dst.write() 方法将 array 中的数据写入到新的 GeoTIFF 文件中的第一个波段。

仿射变换

rasterio.transform.from_origin()

rasterio.transform.from_origin() 是一个函数,用于创建栅格数据的仿射变换(affine transformation)。仿射变换是地理空间数据中常用的一种变换方式,它将地理坐标转换为栅格坐标,或者将栅格坐标转换为地理坐标。

rasterio.transform.from_origin() 函数用于根据指定的左上角坐标、水平和垂直分辨率来创建仿射变换。它的语法形式为:

transform = rasterio.transform.from_origin(ulx, uly, xres, yres)

其中:

ulx 和 uly 是左上角的 x 和 y 坐标(即地理坐标)。
xres 和 yres 分别是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辨率。
这个函数会返回一个仿射变换对象 transform,可以将它用于栅格数据的读取和写入操作,以确保正确的地理空间定位。

以下是一个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 rasterio.transform.from_origin() 创建仿射变换:

import rasterio# 定义左上角坐标和分辨率
ulx = 1000
uly = 2000
xres = 10
yres = 10# 创建仿射变换
transform = rasterio.transform.from_origin(ulx, uly, xres, yres)# 打印仿射变换
print(transform)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左上角坐标为 (1000, 2000),水平和垂直分辨率为 10,然后使用 rasterio.transform.from_origin() 创建了一个仿射变换对象 transform。最后,我们打印了这个仿射变换对象。

遮罩处理

geometry_mask()

geometry_mask() 函数是 Rasterio 库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基于几何对象创建一个掩膜(mask)数组。掩膜数组中的元素将根据给定的几何对象和选项被标记为 True 或 False。如果 invert 参数为 True,则掩膜数组中在几何对象内的区域将被标记为 False,而在几何对象外的区域将被标记为 True。

该函数的一般形式如下:

mask = geometry_mask(geometries, invert=False, transform=None, out_shape=None)

其中:

geometries 是一个 Shapely 几何对象或一个几何对象的列表。
invert 是一个布尔值,用于控制是否对几何对象内外进行反转。默认值为 False。
transform 是一个仿射变换对象,用于将几何对象从地理空间坐标转换为栅格坐标。如果为 None,则使用栅格坐标。
out_shape 是输出数组的形状,它通常是一个二元组,表示行数和列数。
在你的示例中,region_shp.geometry 是一个几何对象的 GeoSeries,transform 是一个仿射变换对象,out_shape 是输出数组的形状。因此,你的代码中的 geometry_mask(region_shp.geometry, invert=True, transform=transform, out_shape=out_shape) 的作用是根据 region_shp.geometry 创建一个掩膜数组,其中在几何对象外的区域将被标记为 True,而在几何对象内的区域将被标记为 False。

这篇关于rasterio库简介及函数说明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91148

相关文章

PostgreSQL简介及实战应用

《PostgreSQL简介及实战应用》PostgreSQL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其稳定性、高性能、扩展性和复杂查询能力在众多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从基础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高... 目录前言1. PostgreSQL基础1.1 PostgreSQL简介1.2 基础语法1.3 数据库

Redis中哨兵机制和集群的区别及说明

《Redis中哨兵机制和集群的区别及说明》Redis哨兵通过主从复制实现高可用,适用于中小规模数据;集群采用分布式分片,支持动态扩展,适合大规模数据,哨兵管理简单但扩展性弱,集群性能更强但架构复杂,根... 目录一、架构设计与节点角色1. 哨兵机制(Sentinel)2. 集群(Cluster)二、数据分片

Python中的filter() 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

《Python中的filter()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Python的filter()函数用于筛选序列元素,返回迭代器,适合函数式编程,相比列表推导式,内存更优,尤其适用于大数据集,结合lamb... 目录前言一、基本概念基本语法二、使用方式1. 使用 lambda 函数2. 使用普通函数3. 使用 N

Springboot项目构建时各种依赖详细介绍与依赖关系说明详解

《Springboot项目构建时各种依赖详细介绍与依赖关系说明详解》SpringBoot通过spring-boot-dependencies统一依赖版本管理,spring-boot-starter-w... 目录一、spring-boot-dependencies1.简介2. 内容概览3.核心内容结构4.

MySQL中REPLACE函数与语句举例详解

《MySQL中REPLACE函数与语句举例详解》在MySQL中REPLACE函数是一个用于处理字符串的强大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替换字符串中的某些子字符串,:本文主要介绍MySQL中REPLACE函... 目录一、REPLACE()函数语法:参数说明:功能说明:示例:二、REPLACE INTO语句语法:参数

Python库 Django 的简介、安装、用法入门教程

《Python库Django的简介、安装、用法入门教程》Django是Python最流行的Web框架之一,它帮助开发者快速、高效地构建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接下来我们将从简介、安装到用法详解,... 目录一、Django 简介 二、Django 的安装教程 1. 创建虚拟环境2. 安装Django三、创

python中update()函数的用法和一些例子

《python中update()函数的用法和一些例子》update()方法是字典对象的方法,用于将一个字典中的键值对更新到另一个字典中,: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update()函数的用法和一些... 目录前言用法注意事项示例示例 1: 使用另一个字典来更新示例 2: 使用可迭代对象来更新示例 3: 使用

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说明

《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说明》文章对比了synchronized、乐观锁、Redis分布式锁及Redission锁的原理与区别,指出在集群环境下synchronized失效,... 目录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1、有的同伴想到了synchronized关键字

MySQL 临时表创建与使用详细说明

《MySQL临时表创建与使用详细说明》MySQL临时表是存储在内存或磁盘的临时数据表,会话结束时自动销毁,适合存储中间计算结果或临时数据集,其名称以#开头(如#TempTable),本文给大家介绍M... 目录mysql 临时表详细说明1.定义2.核心特性3.创建与使用4.典型应用场景5.生命周期管理6.注

Python lambda函数(匿名函数)、参数类型与递归全解析

《Pythonlambda函数(匿名函数)、参数类型与递归全解析》本文详解Python中lambda匿名函数、灵活参数类型和递归函数三大进阶特性,分别介绍其定义、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助力编写简洁高效... 目录一、lambda 匿名函数:简洁的单行函数1. lambda 的定义与基本用法2. lamb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