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函数引发的自省

2024-03-08 21:38
文章标签 函数 引发 自省 回调

本文主要是介绍回调函数引发的自省,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每次看到回调函数我都会纠结一下,因为我不会。尽管每次都会重新学习一遍,但是从来没用过,过几天就会忘记。经常看到别人说回调函数好用,今天就再次从网上学习了一遍回调函数。看完之后,觉得回调函数...就这?附段学习网站的代码:

#include<stdio.h>int Callback_1() // Callback Function 1
{printf("Hello, this is Callback_1 ");return 0;
}int Callback_2() // Callback Function 2
{printf("Hello, this is Callback_2 ");return 0;
}int Callback_3() // Callback Function 3
{printf("Hello, this is Callback_3 ");return 0;
}int Handle(int (*Callback)())
{printf("Entering Handle Function. ");Callback();printf("Leaving Handle Function. ");
}int main()
{printf("Entering Main Function. ");Handle(Callback_1);Handle(Callback_2);Handle(Callback_3);printf("Leaving Main Function.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Entering Main Function.
Entering Handle Function.
Hello, this is Callback_1
Leaving Handle Function.
Entering Handle Function.
Hello, this is Callback_2
Leaving Handle Function.
Entering Handle Function.
Hello, this is Callback_3
Leaving Handle Function.
Leaving Main Function.

看完上面的代码,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回调函数多此一举,为什么不在主函数中直接调用三个callback函数呢?这样不是更加直接有效吗?后来总觉得回调函数的作用不应该这么简单,于是我再次搜索相关的资料,得到如下结果(关于回调函数的异步机制):

以下内容取自:https://blog.csdn.net/xiabodan/article/details/47999411?utm_source=copy

我们首先假设有两个程序员在写代码,A程序员写底层驱动接口,B程序员写上层应用程序,然而此时底层驱动接口A有一个数据d需要传输给B,此时有两种方式:
   1、A将数据d存储好放在接口函数中,B自己想什么时候去读就什么时候去读,这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函数调用,此时主动权是B。
   2、A实现回调机制,当数据变化的时候才将通知B,你可以来读取数据了,然后B在用户层的回调函数中读取数据d,完成OK。此时主动权是A。
很明显第一种方法太低效了,B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去调用接口函数读取数据d。而第二种方式由于B的读取数据操作是依赖A的,只有A叫B读数据,那么B才能读数据。也即是实现了中断读取。
那么回调是怎么实现的呢,其实回调函数就是一个通过函数指针调用的函数。如果用户层B把函数的指针(地址)作为参数传递给底层驱动A,当这个指针在A中被用为调用它所指向的函数时,我们就说这是回调函数。
注意:是在A中被调用,这里看到尽管函数是在B中,但是B却不是自己调用这个函数,而是将这个函数的函数指针通过A的接口函数传自A中了,由A来操控执行,这就是回调的意义所在。
下面就通过一个例子来演示
首先写A程序员的代码

//-----------------------底层实现A-----------------------------
typedef void (*pcb)(int a); //函数指针定义,后面可以直接使用pcb,方便
typedef struct parameter{int a ;pcb callback;
}parameter; void* callback_thread(void *p1)//此处用的是一个线程
{//do somethingparameter* p = (parameter*)p1 ;while(1){printf("GetCallBack print! \n");sleep(3);//延时3秒执行callback函数p->callback(p->a);//函数指针执行函数,这个函数来自于应用层B}
}//留给应用层B的接口函数
extern SetCallBackFun(int a, pcb callback)
{printf("SetCallBackFun print! \n");parameter *p = malloc(sizeof(parameter)) ; p->a  = 10;p->callback = callback;//创建线程pthread_t thing1;pthread_create(&thing1,NULL,callback_thread,(void *) p);pthread_join(thing1,NULL);
}

上面的代码就是底层接口程序员A写的全部代码,留出接口函数SetCallBackFun即可

下面再实现应用者B的程序,B负责调用SetCallBackFun函数,以及增加一个函数,并将吃函数的函数指针通过SetCallBackFun(int a, pcb callback)的第二个参数pcb callback 传递下去。

//-----------------------应用者B-------------------------------
void fCallBack(int a)       // 应用者增加的函数,此函数会在A中被执行
{//do somethingprintf("a = %d\n",a);printf("fCallBack print! \n");
}int main(void)
{SetCallBackFun(4,fCallBack);return 0;
}

运行程序会看到

先会打印A程序的                 printf("GetCallBack print! \n");
然后等待3秒钟才会打印应用者B的    printf("fCallBack print! \n");

 

 从上面的内容来看,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回调函数带来的好处就是主动权的问题。比如在单片机使用串口和4G模块进行通信的时候,再也不用一直循环或中断模式来等待4G模块上报URC了,我们可以使用回调函数来随时处理AT指令回复的信息。

但回调的优点仅仅如此吗?

通过在技术群的讨论,总结后我获得了一个新的关键词:解耦合。

程序设计经常提到的解耦,到底是要解除什么之间的耦合?我知乎了一下,有的人说解耦就是将程序积木化,各个积木可以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形状,又可以拆分,又可以替换,因为基本上各个积木块都是独立的,只要他们直接的接口(形状)匹配,就可以灵活的组合在一起。当然,这是理想状态。解耦就是在逐渐达到这个理想状态。但有个人的说法让我醍醐灌顶:少用全局变量

我每次写代码的时候,写之前虽然会先设计框架,保证代码的耦合性,但是为了图方便,后期写代码的时候还是会慢慢的添加各种全局变量,因为不管是在linux的多线程中还是freertos/ucos的任务中,全局变量都是共享的,可以直接拿来用(前提是保证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任务修改全局变量)。随着全局变量越来越多,当程序出现bug的时候,问题就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总结:在实现产品功能的时候,务必也要注意代码的耦合性,写好代码,而不是写完代码。

 

 

这篇关于回调函数引发的自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88474

相关文章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性能分析是优化程序的重要环节,了解函数的执行时间分布对于识别性能瓶颈至关重要,本文将分享一个C++函数执行时间统计工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前言工具特性核心设计1. 数据结构设计2. 单例模式管理器3. RAII自动计时使用方法基本用法高级用法

GO语言中函数命名返回值的使用

《GO语言中函数命名返回值的使用》在Go语言中,函数可以为其返回值指定名称,这被称为命名返回值或命名返回参数,这种特性可以使代码更清晰,特别是在返回多个值时,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基本语法函数命名返回特点代码示例命名特点基本语法func functionName(parameters) (nam

Python Counter 函数使用案例

《PythonCounter函数使用案例》Counter是collections模块中的一个类,专门用于对可迭代对象中的元素进行计数,接下来通过本文给大家介绍PythonCounter函数使用案例... 目录一、Counter函数概述二、基本使用案例(一)列表元素计数(二)字符串字符计数(三)元组计数三、C

Python中的filter() 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

《Python中的filter()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Python的filter()函数用于筛选序列元素,返回迭代器,适合函数式编程,相比列表推导式,内存更优,尤其适用于大数据集,结合lamb... 目录前言一、基本概念基本语法二、使用方式1. 使用 lambda 函数2. 使用普通函数3. 使用 N

MySQL中REPLACE函数与语句举例详解

《MySQL中REPLACE函数与语句举例详解》在MySQL中REPLACE函数是一个用于处理字符串的强大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替换字符串中的某些子字符串,:本文主要介绍MySQL中REPLACE函... 目录一、REPLACE()函数语法:参数说明:功能说明:示例:二、REPLACE INTO语句语法:参数

python中update()函数的用法和一些例子

《python中update()函数的用法和一些例子》update()方法是字典对象的方法,用于将一个字典中的键值对更新到另一个字典中,: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update()函数的用法和一些... 目录前言用法注意事项示例示例 1: 使用另一个字典来更新示例 2: 使用可迭代对象来更新示例 3: 使用

Python lambda函数(匿名函数)、参数类型与递归全解析

《Pythonlambda函数(匿名函数)、参数类型与递归全解析》本文详解Python中lambda匿名函数、灵活参数类型和递归函数三大进阶特性,分别介绍其定义、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助力编写简洁高效... 目录一、lambda 匿名函数:简洁的单行函数1. lambda 的定义与基本用法2. lambda

Python 函数详解:从基础语法到高级使用技巧

《Python函数详解:从基础语法到高级使用技巧》本文基于实例代码,全面讲解Python函数的定义、参数传递、变量作用域及类型标注等知识点,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函数的使用技巧,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起... 目录一、函数的基本概念与作用二、函数的定义与调用1. 无参函数2. 带参函数3. 带返回值的函数4.

MySQL中DATE_FORMAT时间函数的使用小结

《MySQL中DATE_FORMAT时间函数的使用小结》本文主要介绍了MySQL中DATE_FORMAT时间函数的使用小结,用于格式化日期/时间字段,可提取年月、统计月份数据、精确到天,对大家的学习或... 目录前言DATE_FORMAT时间函数总结前言mysql可以使用DATE_FORMAT获取日期字段

Django中的函数视图和类视图以及路由的定义方式

《Django中的函数视图和类视图以及路由的定义方式》Django视图分函数视图和类视图,前者用函数处理请求,后者继承View类定义方法,路由使用path()、re_path()或url(),通过in... 目录函数视图类视图路由总路由函数视图的路由类视图定义路由总结Django允许接收的请求方法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