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vue2.0之 render: h = h(App),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vue2.0版本问世后,相对1.0版本有了较大的变动,不仅仅存在于物理结构上,适用并使用es6语法也是亮点之一。项目创建完成的入口文件:
new Vue({//el:"#app", vue1.0写法router,store,//components:{App}, //vue1.0写法render: h => h(App) //vue2.0写法
}).$mount("#app") //vue2.0写法
上面的代码都有相应的注释,在组件定义和绑定实例上2.0写法做出了更新。绑定实例大家都能看懂,问题这组件定义"render: h => h(App)"是啥玩意呢?
render()函数是vue的一个渲染函数,它将组件虚拟DOM渲染完成后再挂载到el,否则页面什么也没有。 简单说它干了components:{App}
这个小朋友的活儿。
vue2.0渲染解析:
1.render()函数接收参数h,h是一个函数参数,h()函数接收App参数,一级级返回h(App)函数调用结果。
2.render()函数通过这样渲染DOM树,然后才挂载到el实例。
3.h()的实参其实就是createElement()——js的创建DOM节点函数,它接收App参数进行App组件渲染。
官方代码:(看不懂就不用纠结)
render: function (createElement) {
2 return createElement(
3 'h' + this.level, // tag name 标签名称
4 this.$slots.default // 子组件中的阵列
5 )
6}
这篇关于vue2.0之 render: h = h(App)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