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座子的类型与转座机制

2024-02-29 19:50
文章标签 类型 机制 转座子 转座

本文主要是介绍转座子的类型与转座机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般来说,按照转座方式的不同,可将转座子分为三大类:I型转座子(Class I elements)II型转座子(Class II elements)以及Helitron转座子
 


三种转座子的转座机制【1】

I型转座子又叫反转座子(retrotransposon)。在植物基因组中,反转座子是最常见的转座原件家族,它们占据了许多植物基因组的大部分。根据反转座子的转座机制,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复制-粘贴”型转座原件。反转座子在转座时,会先以DNA为模板,在RNA聚合酶II的作用下,转录成一段mRNA,然后再以这段mRNA为模板反转录成cDNA,最后在整合酶的作用下将这段cDNA整合到基因组上新的位置。

根据两端侧翼有无LTR(long terminal repeat),可将反转座子进一步划分为LTR反转座子和非LTR反转座子。LTR 是一段长末端重复序列,其长度从100bp到5kb不等,携带转录起始和终止的信号,位于 LTR 反转座子两端侧翼,调节 mRNA 媒介的形成。另外,还可根据能否“自给自足”,将反转座子分为自主型反转座子和非自主型反转座子。自主型反转座子编码了所有转座必须的蛋白;而非自主型反转座子缺少一些转座必须的蛋白,需要在自主型反转座子的帮助下才能顺利完成转座。植物中数量最多的非自主型反转座子叫做 short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s (SINEs)。


II型转座子也叫做转座子(transposon),与反转座子“复制-粘贴”的机制不同,II型转座子转座的机制被称为“剪切-粘贴”。在转座酶的作用下,II型转座子从原来的位置解离下来,再重新整合到染色体上。而原来的位置由于转座子解离形成的断链,在DNA修复的机制下得以修整。最终的结果是,原来的位置少了一段转座子序列,而新位置多了一段转座子序列。

在植物中,数量较多的II型转座子包括 hAT(hobo, Activator and Tam3), CACTA 以及 Mutator-like element (MULE)超家族。和反转座子一样,II型转座子也可分为自主型和非自主型。非自主型转座子不具有转座必须的所有的成分,因此依赖于自主型转座子。植物基因组中,数量最多的非自主型转座子是MITEs(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s)。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转座子之母:芭芭拉•麦克林托克(请点击阅读)一文中提到过的Ds就是一类非自主型转座子,它需要在Ac的帮助下,才能正常地完成转座作用,进而调节玉米籽粒的颜色。

Helitrons 转座子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 DNA 转座子,最初是利用基于重复序列的计算方法在拟南芥基因组中鉴定出来的。后来发现,大多数植物和许多动物基因组中都携带 Helitrons 转座子。Helitrons 转座子具有典型的 5'TC 以及 3'CTRR(R为A或G)末端,并在3'末端上游约 15~20bp 处有一个茎环结构,是转座子的终止信号。Helitrons 转座子转座后,通常插入 AT-rich 区域的 AT 靶位点。和反转座子和转座子不同,Helitrons 通过滚环(rolling circle)的方式进行转座。并且,在滚环复制的转座过程中经常捕获和携带基因片段,可导致基因拷贝数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基因组的进化。
 


转座原件的分类【2】

由于转座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许多研究转座子的实验室都有各自的命名规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转座子的名称比较混乱。2007年 Nature Reviews Genetics发表了题为 A unifi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eukaryotic transposable elements 的文章,制定了一套统一的真核生物转座子命名规则。文章中将转座子划分为六个等级 class, subclass, order, superfamily, family and subfamily,这六个等级层层嵌套,根据每个等级的特点将转座子进行分类和命名。另外,他们还提出了一套转座子命名的流程和方法,才使人们有了一套可靠的标准,能够更加便捷的对转座子进行命名和注释。
 


转座子的注释流程【2】

参考文献:

【1】Lisch, D. (2013). How important are transposons for plant evolution?.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14(1), 49.

【2】Wicker, T., Sabot, F., Hua-Van, A., Bennetzen, J. L., Capy, P., Chalhoub, B., ... & Paux, E. (2007). A unifi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eukaryotic transposable elements.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8(12), 973.

【3】彭珍, 徐珍珍, 刘静, & 杜建厂. (2015). 高等植物 helitron 转座子的研究进展. 西北植物学报, 35(12), 2558-2566.

【4】武泽峰, 于慧云, & 范三红. (2015). 大麦基因组中 Helitron 转座元件的计算预测. 麦类作物学报, 35(9), 1183-1189.

这篇关于转座子的类型与转座机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59881

相关文章

Redis客户端连接机制的实现方案

《Redis客户端连接机制的实现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Redis客户端连接机制的实现方案,包括事件驱动模型、非阻塞I/O处理、连接池应用及配置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1. Redis连接模型概述2. 连接建立过程详解2.1 连php接初始化流程2.2 关键配置参数3. 最大连

Spring Security 单点登录与自动登录机制的实现原理

《SpringSecurity单点登录与自动登录机制的实现原理》本文探讨SpringSecurity实现单点登录(SSO)与自动登录机制,涵盖JWT跨系统认证、RememberMe持久化Token... 目录一、核心概念解析1.1 单点登录(SSO)1.2 自动登录(Remember Me)二、代码分析三、

Java获取当前时间String类型和Date类型方式

《Java获取当前时间String类型和Date类型方式》:本文主要介绍Java获取当前时间String类型和Date类型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 目录Java获取当前时间String和Date类型String类型和Date类型输出结果总结Java获取

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

《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1、通知退出机制1.1 进程/main函数退出1.2 通过channel退出1.3 通过cont

Spring Boot 中的默认异常处理机制及执行流程

《SpringBoot中的默认异常处理机制及执行流程》SpringBoot内置BasicErrorController,自动处理异常并生成HTML/JSON响应,支持自定义错误路径、配置及扩展,如... 目录Spring Boot 异常处理机制详解默认错误页面功能自动异常转换机制错误属性配置选项默认错误处理

Java中的xxl-job调度器线程池工作机制

《Java中的xxl-job调度器线程池工作机制》xxl-job通过快慢线程池分离短时与长时任务,动态降级超时任务至慢池,结合异步触发和资源隔离机制,提升高频调度的性能与稳定性,支撑高并发场景下的可靠... 目录⚙️ 一、调度器线程池的核心设计 二、线程池的工作流程 三、线程池配置参数与优化 四、总结:线程

SpringBoot改造MCP服务器的详细说明(StreamableHTTP 类型)

《SpringBoot改造MCP服务器的详细说明(StreamableHTTP类型)》本文介绍了SpringBoot如何实现MCPStreamableHTTP服务器,并且使用CherryStudio... 目录SpringBoot改造MCP服务器(StreamableHTTP)1 项目说明2 使用说明2.1

Android ClassLoader加载机制详解

《AndroidClassLoader加载机制详解》Android的ClassLoader负责加载.dex文件,基于双亲委派模型,支持热修复和插件化,需注意类冲突、内存泄漏和兼容性问题,本文给大家介... 目录一、ClassLoader概述1.1 类加载的基本概念1.2 android与Java Class

Spring事务传播机制最佳实践

《Spring事务传播机制最佳实践》Spring的事务传播机制为我们提供了优雅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带您深入理解这一机制,掌握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实践,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1. 什么是事务传播行为2. Spring支持的七种事务传播行为2.1 REQUIRED(默认)2.2 SUPPORTS2

MySQL中的锁机制详解之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

《MySQL中的锁机制详解之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MySQL锁机制通过全局、表级、行级锁控制并发,保障数据一致性与隔离性,全局锁适用于全库备份,表级锁适合读多写少场景,行级锁(InnoDB)实现高并... 目录一、锁机制基础:从并发问题到锁分类1.1 并发访问的三大问题1.2 锁的核心作用1.3 锁粒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