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大讲堂:手把手教你用树莓派控制红绿灯

2024-02-22 16:50

本文主要是介绍极客大讲堂:手把手教你用树莓派控制红绿灯,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极客大讲堂:手把手教你用树莓派控制红绿灯

涉及硬件:树莓派以及相关套件、LED红绿灯

涉及知识:电路实验板、CanaKit

当准备好以上,我们就可以开始啦。使用树莓派进行LED原型控制。

首先要明白的是,接入所有的电线、电阻器以及工具包附带的指示灯需要谨慎操作,毕竟如果你设置操作不当将有可能损坏你的硬件。

为了简化与树莓派和LED的接触,也为了方便编写控制代码,我决定编写一个叫做Pi交通灯的小玩意,这是用树莓派控制LED的第一步。

有了这个“红绿灯”之后,你要做的就只是把这个小装置直接插到树莓派的GPIO接口上。你不需要担心连接到线路板的导线是否正确,也不需要费心思寻找与LED匹配的电阻,更不用搞清楚线路板上哪里是正极哪里是负极。

在默认设置下,Pi交通灯是被标记在GPIO第10、9、11和GND这几个接口上的,这几个接口在Pi设置上都是紧挨着的。但是在后来版本的树莓派中,这几个接口都是在GPIO的中间位置,这就有点不好办了(万一视力不好或是光纤太暗,那就很难看清了)。我一般会把我自己的Pi交通灯插在13、19、26号GPIO接口和GND接口上,这样操作起来会容易得多。

在插好这些接口之后,你就可以打开树莓派,然后编写一些代码来控制LED了。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写一些示例。第一个例子,我是用了Python来读取树莓派的CPU使用率,通过RPi.GPIO库来显示红、黄、绿三种LED灯。

原理

如果CPU负载低于50%,会显示绿灯;在50%到90%之间,显示黄灯;高于90%就会显示红灯。也设计了异常处理程序,只要按下Ctrl+C就可以退出程序,这样所有的灯都不会亮。这样设计的原因和意图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这个交通灯提醒你树莓派对CPU的使用率。

复制代码
#!/usr/bin/env python
# to use with Pi Traffic Lightimport RPi.GPIO as GPIO
import psutilGREEN = 26
YELLOW = 13
RED = 19# Pin Setup:
GPIO.setmode(GPIO.BCM)   # Broadcom pin-numbering scheme.
GPIO.setwarnings(False)
GPIO.setup(GREEN, GPIO.OUT)
GPIO.setup(YELLOW, GPIO.OUT)
GPIO.setup(RED, GPIO.OUT)try:while (1):cpu_pc = psutil.cpu_percent(interval=2)print 'CPU: %d%%' % (cpu_pc)if cpu_pc <= 50:GPIO.output(RED, False)GPIO.output(YELLOW, False)GPIO.output(GREEN, True)if 50 < cpu_pc < 90:GPIO.output(GREEN, False)GPIO.output(RED, False)GPIO.output(YELLOW, True)if cpu_pc >=90 :GPIO.output(GREEN, False)GPIO.output(YELLOW, False)GPIO.output(RED, True)
except KeyboardInterrupt:print "Good bye"GPIO.output(GREEN, False)GPIO.output(YELLOW, False)GPIO.output(RED, False)
复制代码

第二个例子相比第一个而言简单很多,在某种程度上也有趣很多,因为我使用了Scratch来控制LED。它是一种免费的visual程序设计语言,允许程序员用它来创建互动游戏、故事和动画。它最初由麻省理工学院开发,作为一种面向儿童的编程概念,现在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

为了使得Scratch与树莓派的GPIO接口建立联系,你首先要做的是就是打开这个程序,进入编辑界面,选择启动GPIO服务器。然后你就可以使用广播块来分辨你想要使用的GPIO接口了。在上面的截图中,这两个广播块分别指向config19out和gpio19on。而GPIO 19指向的就是红色LED灯。

关于如何将Scratch连接到GPIO接口,可以点击此处了解更多信息。

最后,如果你不擅长操作这些电子设备,我希望这篇关于Pi交通灯的简介可以让你对树莓派更加感兴趣。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怎样编写代码,我希望使用Scratch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加有趣,就像用它控制LED灯那样。

*参考来源:opensource


本文转自 K1two2 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k1two2/p/5298902.html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这篇关于极客大讲堂:手把手教你用树莓派控制红绿灯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35889

相关文章

SpringBoot请求参数接收控制指南分享

《SpringBoot请求参数接收控制指南分享》: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请求参数接收控制指南,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Spring Boot 请求参数接收控制指南1. 概述2. 有注解时参数接收方式对比3. 无注解时接收参数默认位置

Spring Security+JWT如何实现前后端分离权限控制

《SpringSecurity+JWT如何实现前后端分离权限控制》本篇将手把手教你用SpringSecurity+JWT搭建一套完整的登录认证与权限控制体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 目录Spring Security+JWT实现前后端分离权限控制实战一、为什么要用 JWT?二、JWT 基本结构

Android实现两台手机屏幕共享和远程控制功能

《Android实现两台手机屏幕共享和远程控制功能》在远程协助、在线教学、技术支持等多种场景下,实时获得另一部移动设备的屏幕画面,并对其进行操作,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项目旨在实现两台Android手... 目录一、项目概述二、相关知识2.1 MediaProjection API2.2 Socket 网络

用js控制视频播放进度基本示例代码

《用js控制视频播放进度基本示例代码》写前端的时候,很多的时候是需要支持要网页视频播放的功能,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用js控制视频播放进度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 目录前言html部分:JavaScript部分:注意:总结前言在javascript中控制视频播放

Python异步编程中asyncio.gather的并发控制详解

《Python异步编程中asyncio.gather的并发控制详解》在Python异步编程生态中,asyncio.gather是并发任务调度的核心工具,本文将通过实际场景和代码示例,展示如何结合信号量... 目录一、asyncio.gather的原始行为解析二、信号量控制法:给并发装上"节流阀"三、进阶控制

使用DrissionPage控制360浏览器的完美解决方案

《使用DrissionPage控制360浏览器的完美解决方案》在网页自动化领域,经常遇到需要保持登录状态、保留Cookie等场景,今天要分享的方案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使用DrissionPage直接... 目录完整代码引言为什么要使用已有用户数据?核心代码实现1. 导入必要模块2. 关键配置(重点!)3.

SpringSecurity 认证、注销、权限控制功能(注销、记住密码、自定义登入页)

《SpringSecurity认证、注销、权限控制功能(注销、记住密码、自定义登入页)》SpringSecurity是一个强大的Java框架,用于保护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它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 目录简介认识Spring Security“认证”(Authentication)“授权” (Auth

python之流程控制语句match-case详解

《python之流程控制语句match-case详解》: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之流程控制语句match-case使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 目录match-case 语法详解与实战一、基础值匹配(类似 switch-case)二、数据结构解构匹

Spring Security注解方式权限控制过程

《SpringSecurity注解方式权限控制过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Security注解方式权限控制过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摘要二、实现步骤2.1 在配置类中添加权限注解的支持2.2 创建Controller类2.3 Us

Python中如何控制小数点精度与对齐方式

《Python中如何控制小数点精度与对齐方式》在Python编程中,数据输出格式化是一个常见的需求,尤其是在涉及到小数点精度和对齐方式时,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在Python中实现这些功能吧... 目录一、控制小数点精度1. 使用 round() 函数2. 使用字符串格式化二、控制对齐方式1.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