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中线程同步之Mutex与Condtion的用法

2024-02-18 22:08

本文主要是介绍Android中线程同步之Mutex与Condtion的用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Android封装的同步类主要有MUTEX(AutoMutex)与Condition。本文分析如何使用他们,具体的实现参见《 Android中线程同步之MUTEX与Condtion的实现 》与《 pthread之MUTEX与Condition用法 》。
Keywords: Mutex, Condition Variable, AutoLock/AutoMutex, Android
关键字:互斥体、条件变量、自动锁/自动互斥体、Android

一、MUTEX


看MUTEX的外部接口定义(声明在frameworks/native/include/utils/Mutex.h中)
<图1 TODO>

1.1 构造/析构

[cpp]  view plain copy
  1. Mutex();  
  2. Mutex(const char* name);  
  3. Mutex(int type, const char* name = NULL);  
  4. ~Mutex();  

构造函数的区别在于参数:
- name 是为MUTEX指定名字,如不指定,缺省是NULL;
- type 是指定MUTEX的类型,有
[cpp]  view plain copy
  1. enum {  
  2.     PRIVATE = 0,  
  3.     SHARED = 1  
  4. };  
两种类型:PRIVATE是进程内部使用的;SHARED是适用于跨进程共享的。
如不指定,缺省是PRIVATE的类型。

1.2 功能函数

MUTEX有下面三个主要的功能函数:
[cpp]  view plain copy
  1. status_t    lock();  
  2. void        unlock();  
  3. status_t    tryLock();  

lock()    获取锁。如果获取就返回,否则挂起等待;
unlock()  释放锁;
tryLock() 如果当前锁可被获取(未被别的线程获取)就lock,否则也直接返回。返回值:0代表成功;其它值失败。与lock()的区别在于不论成功与否都会及时返回,而不是挂起等待。

线程在进入MUTEX保护的临界区之前通过lock()获取锁,获取锁之后可以执行临界区内的代码,退出临界区之后通过unlock释放锁。
某一时刻临界区内至多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如果已有线程T1在执行,要进入临界区的其它线程T2在执行lock()之后就会被挂起等待;直到线程T1释放掉锁之后,线程T2才能获得锁进入临界区执行。

lock()/unlock()必须配合使用,tryLock()则要根据执行的结果有无获得锁而选择是否unlock()。

1.3 典型场景

[cpp]  view plain copy
  1. m_mutex.lock();  
  2. // CRITICAL AREA,需要保护的内容  
  3. m_mutex.unlock();  

二、Condition

看Condition的外部接口定义(声明在frameworks/native/include/utils/Condition.h中)
<图2 TODO>

2.1 构造/析构

[cpp]  view plain copy
  1. Condition();  
  2. Condition(int type);  
  3. ~Condition();  

构造函数的区别在于type参数:
- type 是指定Condition的类型,有
[cpp]  view plain copy
  1. enum {  
  2.     PRIVATE = 0,  
  3.     SHARED = 1  
  4. };  
两种类型:PRIVATE是进程内部使用的;SHARED是适用于跨进程共享的。
如不指定,缺省是PRIVATE的类型。

2.2 功能函数

Condition有下面四个主要的功能函数:
[cpp]  view plain copy
  1. status_t wait(Mutex& mutex);  
  2. status_t waitRelative(Mutex& mutex, nsecs_t reltime);  
  3. void signal();  
  4. void broadcast();  

wait() 等待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
    Mutex作为参数,调用该函数之前该MUTEX必须已经被lock住。
    执行该函数,会unlock该MUTEX,并等待条件变量。如果不能获得该条件变量,就被挂起等待;获得了该条件变量,就重新lock住MUTEX并返回。而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操作的。
    该函数执行之后,Mutex被重新lock住,所以执行函数之后,必须有Mutex的unlock操作。
waitRelative()与和wait()的区别是,会有一个等待超时时间,到了时间没有获得该条件变量也会返回,可通过返回值判断结果。
signal()和broadcast() 触发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
    signal()和broadcast() 的区别是,signal()只允许等待该条件变量的一个线程获得;broadcast()允许等待该条件变量的所有线程获得并继续执行。
    signal()和broadcast() 执行之前也必须lock住Mutex,执行之后unlock Mutex。

2.3 典型场景

线程T1的执行:
[cpp]  view plain copy
  1. m_mutex.lock();     
  2. m_cond.wait(m_mutex);     
  3. m_mutex.unlock();  
线程T1通过条件变量在等待某个条件的满足。

线程T2执行:
[cpp]  view plain copy
  1. m_mutex.lock();     
  2. m_cond.signal();     
  3. m_mutex.unlock();  
线程T2在满足条件之后,通过条件变量通知条件满足。

三、Autolock/AutoMutex

Autolock是为了简化Mutex的使用而定义的,它也定义在frameworks/native/include/utils/Mutex.h中,封装了Mutex,并利用c++的构造与析构机制。
[cpp]  view plain copy
  1. Autolock(Mutex& mutex);  
  2. Autolock(Mutex* mutex);  
  3. ~Autolock();  

用法很简单,定义一个局部临时的AutoMutex变量,在该变量定义的地方,构造函数被自动调用,会执行Mutex的lock()操作;在该变量作用域结束的地方,析构函数会被自动调用,会执行Mutex的unlock操作。
所以,可以在需要Mutex保护的区域开始的地方定义一个AutoMutex变量即可,即可实现用Mutex对该区域的保护。

四、总结

本文简要介绍了Android中常用的同步机制Mutex(AutoMutex)、Condition的使用。后续文章(《 Android中线程同步之MUTEX与Condtion的实现 》与《 pthread之MUTEX与Condition用法 》)看它们是如何实现的。

这篇关于Android中线程同步之Mutex与Condtion的用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22609

相关文章

全面解析Golang 中的 Gorilla CORS 中间件正确用法

《全面解析Golang中的GorillaCORS中间件正确用法》Golang中使用gorilla/mux路由器配合rs/cors中间件库可以优雅地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很多人刚开始使用时会遇到配... 目录如何让 golang 中的 Gorilla CORS 中间件正确工作一、基础依赖二、错误用法(很多人一开

Android Paging 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

《AndroidPaging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AndroidPaging库是Jetpack组件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来处理大型数据集的分页加载,本文将深入探讨Paging库... 目录前言一、Paging 库概述二、Paging 3 核心组件1. PagingSource2. Pager3.

Java Stream流之GroupBy的用法及应用场景

《JavaStream流之GroupBy的用法及应用场景》本教程将详细介绍如何在Java中使用Stream流的groupby方法,包括基本用法和一些常见的实际应用场景,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Java Stream流之GroupBy的用法1. 前言2. 基础概念什么是 GroupBy?Stream

Java Spring的依赖注入理解及@Autowired用法示例详解

《JavaSpring的依赖注入理解及@Autowired用法示例详解》文章介绍了Spring依赖注入(DI)的概念、三种实现方式(构造器、Setter、字段注入),区分了@Autowired(注入... 目录一、什么是依赖注入(DI)?1. 定义2. 举个例子二、依赖注入的几种方式1. 构造器注入(Con

详解MySQL中JSON数据类型用法及与传统JSON字符串对比

《详解MySQL中JSON数据类型用法及与传统JSON字符串对比》MySQL从5.7版本开始引入了JSON数据类型,专门用于存储JSON格式的数据,本文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MySQL中JSON数据类型... 目录前言基本用法jsON数据类型 vs 传统JSON字符串1. 存储方式2. 查询方式对比3. 索引

全面掌握 SQL 中的 DATEDIFF函数及用法最佳实践

《全面掌握SQL中的DATEDIFF函数及用法最佳实践》本文解析DATEDIFF在不同数据库中的差异,强调其边界计算原理,探讨应用场景及陷阱,推荐根据需求选择TIMESTAMPDIFF或inte... 目录1. 核心概念:DATEDIFF 究竟在计算什么?2. 主流数据库中的 DATEDIFF 实现2.1

MySQL中的LENGTH()函数用法详解与实例分析

《MySQL中的LENGTH()函数用法详解与实例分析》MySQLLENGTH()函数用于计算字符串的字节长度,区别于CHAR_LENGTH()的字符长度,适用于多字节字符集(如UTF-8)的数据验证... 目录1. LENGTH()函数的基本语法2. LENGTH()函数的返回值2.1 示例1:计算字符串

Android kotlin中 Channel 和 Flow 的区别和选择使用场景分析

《Androidkotlin中Channel和Flow的区别和选择使用场景分析》Kotlin协程中,Flow是冷数据流,按需触发,适合响应式数据处理;Channel是热数据流,持续发送,支持... 目录一、基本概念界定FlowChannel二、核心特性对比数据生产触发条件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背压处理机制生命周期

Android ClassLoader加载机制详解

《AndroidClassLoader加载机制详解》Android的ClassLoader负责加载.dex文件,基于双亲委派模型,支持热修复和插件化,需注意类冲突、内存泄漏和兼容性问题,本文给大家介... 目录一、ClassLoader概述1.1 类加载的基本概念1.2 android与Java Class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本文介绍了Java数组和集合框架的基础知识,数组部分涵盖了一维、二维及多维数组的声明、初始化、访问与遍历方法,以及Arrays类的常用操作,对Java数组与集合相... 目录一、Java数组基础1.1 数组结构概述1.2 一维数组1.2.1 声明与初始化1.2.2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