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friends share urban space: An exploratory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using mobile phone data》 个人解读

本文主要是介绍《How friends share urban space: An exploratory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using mobile phone data》 个人解读,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城市空间分享的探索性时空分析

前段时间有意识的去搜集关于学术可视化方面的知识,注意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的官网,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随着一段时间的了解和关注,它成了我个人在可视化领域最喜欢的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通过可视化设计和科学分析实现城市的想象力和社会的变革创新。实验室主页上展示了从2004——2018年的实验室项目,几乎每一项都有实际城市数据的验证,或者是基于某个发达城市的真实数据集的研究。我们可以在每个项目中找到其研究报告和新闻稿,有的是一些已经发表的论文。这其中有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探讨。
  在这个实验室的开放资源中,我研读的第一篇论文是关于人们如何分享城市空间的探索性时空分析:《How friends share urban space: An exploratory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using mobile phone data》,我尝试理解其新颖的算法,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介绍

随着全球城市化加速,城市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互动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介绍了如何建立一个城市空间角色的架构,根据新加坡的一份手机呼叫详细记录数据集来探索城市布局跟人类社交互动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交网络如何与地理空间中的人类活动相联,对城市设计和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发展和社会福祉。文中提出了两个比较新颖且很有说服力的指标,那就是“bonding” capabilities 和 “bridging” capabilities。
  作者先去了解了大量的相关论文,得出以下结论,或许会在之后的工作中用到:

  • 两个人仍然存在友谊的概率和跟两人的地理距离之间遵循衰减函数。地理位置在社交网络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比利时城市间电信网的强度可以用一个标度指数α= 2的重力模型来模拟。标度指数的变化表明物理空间对社交网络结构的影响是相互交织的,关于社会关系如何与人类流动模式联系起来的问题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
  • 在社交空间中彼此接近的人更有可能在地理空间中具有协同定位模式。社会接近度和流动相似度之间具有相关性。

Friendly Cities is a project that demonstrates how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mobility patterns extracted from mobile phone data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social roles of urban spaces.

贡献

定量研究了城市空间的角色和特征对于促进社会参与的作用。

工作

引入了一个空间联合定位度量方法,来量化给定的一对手机用户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位置的可能性。通过从手机数据集中提取城市规模的社会网络,对网络中的好友对随机用户对进行了应用。从而定义两个指标:朋友间的“Bonding capability”,陌生人间的“Bridging capability”。

  这个最终的指标是怎么定义的呢?首先将新加坡分成若干个规划区域,计算出每个规划区域中的手机用户总数与普查记录的人口分布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8,说明可以用这儿数据来参与建模。   文中对新加坡:每隔500m建立一个网络单元格,每个网格单元作为一个手机塔的覆盖范围集合。这种方法的一个优点是, 当测量两个手机用户的共用位置模式时, 如果他们的手机信号出现在同一手机塔, 那么意味着他们将被分配到相同的网格单元格。   如何在给定的一对手机用户之间测量共同定位模式?用户的位置仅在他们进行电话通话/短信通信时可用, 不适合直接测量两个个体相互交流的次数或持续时间。因此,文中采用了**空间共位率**的概念,描述了一定的时间内两个个体在空间上共同定位的概率。
  通过定义Bonding capability 和 Bridging capability,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应用层次聚类算法对某个地域的Bonding capability的时间特征进行了研究。将聚类结果与各种类型的兴趣点 (POIs) 相关联, 以揭示这些地方的语义与它们的Bonding capability之间的关系。 ### 可视化方面的展示

总结

文中提到了将模型结果与兴趣点(POIs)相关联,进行对比分析,让我想到了语义在现在的研究中的一种上涨趋势,各个领域结合语义的研究,逐渐成为了更多研究者想去攻克的方向,这也让我想到了李飞飞教授最近的一篇论文,有时间要去好好研读一下,了解下当前人工智能和学术研究的趋势。

这篇关于《How friends share urban space: An exploratory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using mobile phone data》 个人解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18356

相关文章

Linux jq命令的使用解读

《Linuxjq命令的使用解读》jq是一个强大的命令行工具,用于处理JSON数据,它可以用来查看、过滤、修改、格式化JSON数据,通过使用各种选项和过滤器,可以实现复杂的JSON处理任务... 目录一. 简介二. 选项2.1.2.2-c2.3-r2.4-R三. 字段提取3.1 普通字段3.2 数组字段四.

MySQL之搜索引擎使用解读

《MySQL之搜索引擎使用解读》MySQL存储引擎是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核心组件,不同引擎(如InnoDB、MyISAM)采用不同机制,InnoDB支持事务与行锁,适合高并发场景;MyISAM不支持事务,... 目录mysql的存储引擎是什么MySQL存储引擎的功能MySQL的存储引擎的分类查看存储引擎1.命令

Spring的基础事务注解@Transactional作用解读

《Spring的基础事务注解@Transactional作用解读》文章介绍了Spring框架中的事务管理,核心注解@Transactional用于声明事务,支持传播机制、隔离级别等配置,结合@Tran... 目录一、事务管理基础1.1 Spring事务的核心注解1.2 注解属性详解1.3 实现原理二、事务事

Linux五种IO模型的使用解读

《Linux五种IO模型的使用解读》文章系统解析了Linux的五种IO模型(阻塞、非阻塞、IO复用、信号驱动、异步),重点区分同步与异步IO的本质差异,强调同步由用户发起,异步由内核触发,通过对比各模... 目录1.IO模型简介2.五种IO模型2.1 IO模型分析方法2.2 阻塞IO2.3 非阻塞IO2.4

MySQL8.0临时表空间的使用及解读

《MySQL8.0临时表空间的使用及解读》MySQL8.0+引入会话级(temp_N.ibt)和全局(ibtmp1)InnoDB临时表空间,用于存储临时数据及事务日志,自动创建与回收,重启释放,管理高... 目录一、核心概念:为什么需要“临时表空间”?二、InnoDB 临时表空间的两种类型1. 会话级临时表

C语言自定义类型之联合和枚举解读

《C语言自定义类型之联合和枚举解读》联合体共享内存,大小由最大成员决定,遵循对齐规则;枚举类型列举可能值,提升可读性和类型安全性,两者在C语言中用于优化内存和程序效率... 目录一、联合体1.1 联合体类型的声明1.2 联合体的特点1.2.1 特点11.2.2 特点21.2.3 特点31.3 联合体的大小1

Python标准库datetime模块日期和时间数据类型解读

《Python标准库datetime模块日期和时间数据类型解读》文章介绍Python中datetime模块的date、time、datetime类,用于处理日期、时间及日期时间结合体,通过属性获取时间... 目录Datetime常用类日期date类型使用时间 time 类型使用日期和时间的结合体–日期时间(

C语言中%zu的用法解读

《C语言中%zu的用法解读》size_t是无符号整数类型,用于表示对象大小或内存操作结果,%zu是C99标准中专为size_t设计的printf占位符,避免因类型不匹配导致错误,使用%u或%d可能引发... 目录size_t 类型与 %zu 占位符%zu 的用途替代占位符的风险兼容性说明其他相关占位符验证示

Linux系统之lvcreate命令使用解读

《Linux系统之lvcreate命令使用解读》lvcreate是LVM中创建逻辑卷的核心命令,支持线性、条带化、RAID、镜像、快照、瘦池和缓存池等多种类型,实现灵活存储资源管理,需注意空间分配、R... 目录lvcreate命令详解一、命令概述二、语法格式三、核心功能四、选项详解五、使用示例1. 创建逻

解读GC日志中的各项指标用法

《解读GC日志中的各项指标用法》:本文主要介绍GC日志中的各项指标用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基础 GC 日志格式(以 G1 为例)1. Minor GC 日志2. Full GC 日志二、关键指标解析1. GC 类型与触发原因2. 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