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50X前4讲的小笔记

2024-02-05 09:10
文章标签 笔记 cs50x

本文主要是介绍CS50X前4讲的小笔记,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仅记录我复习后觉得能学习到的知识。(为了1024)

不包括C语言的知识点

1.

O(n)描述的是一个算法的上限(在最坏情况下需要执行多少步)

Ω(n)描述的是一个算法的下限(在最完美情况下需要执行多少步)

θ(n)描述的是一个算法上下限相等(不管最坏或是最完美情况下,都要执行相同次数)

其中,括号内可以为其他数学公式,比如logn,n²,1之类的,且忽略常数,只注重表达公式中数量级。 如最坏情况下 一个算法需要执行n/2次和另一个算法另一个算法需要执行n次,在描述时都会变成O(n)

例如选择排序就是θ(n²)的  即使在数组初始就已经排好的情况下,任然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去检查,最终才能确定排序好了,(只不过缺少了找出最小的那个 跟前面未排序好的部分交换的步骤,但不影响数量级),合并排序是θ(nlogn)

2.选择算法时,更多是做衡量,如直接用线性算法来查找某数据,还是先排序,再用二分法来查找数据,跟多的是取决于实际情况,如果数据是无序的,且添加他的频率比查找他的频率高,也许这种时候用线性查找会比用二分法高效一点,(因为不需要排序),如果数据是无序的,但添加他的频率远少于查找他的频率(查找多,添加少),那么在查找之前对数据进行排序,并保存,以便用于之后可能会多次出现的二分查找,会比使用线性查找法会高效。

同样,这样的衡量不止是出现在关心算法执行次数时,也有可能会出现在关心算法运行时所占用的资源(比如内存,储存空间)等其他情况。多数情况下选择算法会发生在衡量使用空间与运行时间时,选择一个两者都能兼顾的方案,以达到某种平衡。

3..在编写程序时,除了编辑器,编译器和调试器可以帮你发现错误,还有一类工具,专门用于内存调试,检测内存泄露或检测线程错误的工具,例如valgrind

例如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main(void){

int *x = malloc(3*sizeof(int));

x[1] = 72;

x[2] = 72;

x[3] = 72;

}

会导致两个问题:

1.数组索引超过边界(有概率导致段错误Segmentation fault)

2.内存泄露(因为用了malloc但没有用free释放)

编辑器和编译器会提示第一个问题,但有可能会遗漏第二个问题

所以在编写程序时,有时必须对内存管理进行检查,是否有泄露是否可能越界啥的

4.垃圾值:如在C中,如果你申请了一个数组 但没有对其进行初始化,然后便访问他,会看到之前被系统遗漏的数据(也就是说 系统给出内存空间时候,并不会自动帮你做全部归0的初始化),这意味着漏洞,hack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看到系统中的内存(万一看到某人的密码之类的),从而增加软件被攻破之类的威胁。

5.堆栈溢出

如图所示,在内存中,不同区域用作不同目的的储存

一个程序的储存被抽象为如图4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程序作为编译完的机器码的储存部分,储存了程序对计算机要做的指令(被翻译成机器码) 即代码区

第二个部分储存的是全局变量的数据 即全局数据区

第三部分在上面heap为堆 即堆区 用于储存如C中程序员通过malloc的方式自己申请的内存区域(也需要程序员自己手动释放)。 初始起点较低,随着堆越来越多 地址越来越高(即向上)

第四部分在下面stack为栈 即栈区,用于储存通过操作系统分配的如变量和函数返回地址等数据,由操作系统(编译器)自己管理分配和释放空间,初始起点较高,随着栈越来越低,地址越来越低(即向下)。

这也就能解释在C中为什么通过malloc分配的地址会很低 而局部变量的地址会很高。

当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都在申请空间 直到空间不够双方相撞(这是个比喻啦),便是双方互相溢出,即堆栈溢出。

这篇关于CS50X前4讲的小笔记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80432

相关文章

利用Python快速搭建Markdown笔记发布系统

《利用Python快速搭建Markdown笔记发布系统》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使用Python生态的成熟工具,在30分钟内搭建一个支持Markdown渲染、分类标签、全文搜索的私有化知识发布系统... 目录引言:为什么要自建知识博客一、技术选型:极简主义开发栈二、系统架构设计三、核心代码实现(分步解析

【学习笔记】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15 人工神经网络(1)sklearn

系列文章目录 监督学习:参数方法 【学习笔记】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4 线性回归 【学习笔记】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5 逻辑回归 【课后题练习】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5 逻辑回归(SAheart.csv) 【学习笔记】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6 多项逻辑回归 【学习笔记 及 课后题练习】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7 判别分析 【学

系统架构师考试学习笔记第三篇——架构设计高级知识(20)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章知识考点:         第20课时主要学习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的理论和工作中的实践。根据新版考试大纲,本课时知识点会涉及案例分析题(25分),而在历年考试中,案例题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并不多,虽在综合知识选择题目中经常考查,但分值也不高。本课时内容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按照以往的出题规律,通信系统架构设计基础知识点多来源于教材内的基础网络设备、网络架构和教材外最新时事热点技术。本课时知识

论文阅读笔记: Segment Anything

文章目录 Segment Anything摘要引言任务模型数据引擎数据集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Segment Anything Model图像编码器提示编码器mask解码器解决歧义损失和训练 Segment Anything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abs/2304.02643 代码地址:https://github.com/facebookresear

数学建模笔记—— 非线性规划

数学建模笔记——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1. 模型原理1.1 非线性规划的标准型1.2 非线性规划求解的Matlab函数 2. 典型例题3. matlab代码求解3.1 例1 一个简单示例3.2 例2 选址问题1. 第一问 线性规划2. 第二问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是一种求解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有一个或几个非线性函数的最优化问题的方法。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

【C++学习笔记 20】C++中的智能指针

智能指针的功能 在上一篇笔记提到了在栈和堆上创建变量的区别,使用new关键字创建变量时,需要搭配delete关键字销毁变量。而智能指针的作用就是调用new分配内存时,不必自己去调用delete,甚至不用调用new。 智能指针实际上就是对原始指针的包装。 unique_ptr 最简单的智能指针,是一种作用域指针,意思是当指针超出该作用域时,会自动调用delete。它名为unique的原因是这个

查看提交历史 —— Git 学习笔记 11

查看提交历史 查看提交历史 不带任何选项的git log-p选项--stat 选项--pretty=oneline选项--pretty=format选项git log常用选项列表参考资料 在提交了若干更新,又或者克隆了某个项目之后,你也许想回顾下提交历史。 完成这个任务最简单而又有效的 工具是 git log 命令。 接下来的例子会用一个用于演示的 simplegit

记录每次更新到仓库 —— Git 学习笔记 10

记录每次更新到仓库 文章目录 文件的状态三个区域检查当前文件状态跟踪新文件取消跟踪(un-tracking)文件重新跟踪(re-tracking)文件暂存已修改文件忽略某些文件查看已暂存和未暂存的修改提交更新跳过暂存区删除文件移动文件参考资料 咱们接着很多天以前的 取得Git仓库 这篇文章继续说。 文件的状态 不管是通过哪种方法,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仓库,并从这个仓

忽略某些文件 —— Git 学习笔记 05

忽略某些文件 忽略某些文件 通过.gitignore文件其他规则源如何选择规则源参考资料 对于某些文件,我们不希望把它们纳入 Git 的管理,也不希望它们总出现在未跟踪文件列表。通常它们都是些自动生成的文件,比如日志文件、编译过程中创建的临时文件等。 通过.gitignore文件 假设我们要忽略 lib.a 文件,那我们可以在 lib.a 所在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gi

取得 Git 仓库 —— Git 学习笔记 04

取得 Git 仓库 —— Git 学习笔记 04 我认为, Git 的学习分为两大块:一是工作区、索引、本地版本库之间的交互;二是本地版本库和远程版本库之间的交互。第一块是基础,第二块是难点。 下面,我们就围绕着第一部分内容来学习,先不考虑远程仓库,只考虑本地仓库。 怎样取得项目的 Git 仓库? 有两种取得 Git 项目仓库的方法。第一种是在本地创建一个新的仓库,第二种是把其他地方的某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