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网攻】 第(20)节 -- 网络端口地址转换NAPT配置

2024-02-04 17:36

本文主要是介绍【学网攻】 第(20)节 -- 网络端口地址转换NAPT配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系列文章目录

目录

系列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前言

一、NAPT是什么?

二、实验

1.引入

实验目的

技术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设备

实验拓扑图

实验配置

实验验证


   文章目录

  • 【学网攻】 第(1)节 -- 认识网络
  • 【学网攻】 第(2)节 -- 交换机认识及使用
  • 【学网攻】 第(3)节 -- 交换机配置聚合端口
  • 【学网攻】 第(4)节 -- 交换机划分Vlan
  • 【学网攻】 第(5)节 -- Cisco VTP的使用​​​​​​
  • 【学网攻】 第(6)节 -- 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 【学网攻】 第(7)节 -- 生成树配置
  • 【学网攻】 第(8)节 -- 端口安全
  • 【学网攻】 第(9)节 -- 路由器使用以及原理
  • 【学网攻】 第(10)节 -- 路由器单臂路由配置
  • 【学网攻】 第(11)节 -- 静态路由及默认路由
  • 【学网攻】 第(12)节 -- 动态路由(RIP)
  • 【学网攻】 第(13)节 -- 动态路由(OSPF)
  • 【学网攻】 第(14)节 -- 动态路由(EIGRP)
  • 【学网攻】 第(15)节 -- 标准ACL访问控制列表
  • 【学网攻】 第(16)节 -- 扩展ACL访问控制列表
  • 【学网攻】 第(17)节 -- 命名ACL访问控制列表
  • 【学网攻】 第(18)节 -- 网络地址转换静态NAT
  • 【学网攻】 第(19)节 -- 网络地址转换动态NAT


前言

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让信息和资源得以自由流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工作、娱乐,甚至是社交。因此,学习网络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本课程博主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网络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作方式,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网络的全面理解。我们将介绍网络的发展历程、网络的分类和组成、网络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内容,帮助读者掌握网络知识,提高网络素养。

通过学习本篇博客,读者将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拓展人际关系,甚至是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网络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希望本课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驾驭网络,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一、NAPT是什么?

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即网络地址端口转换,可将多个内部地址映射为一个合法公网地址,但以不同的协议端口号与不同的内部地址相对应,也就是与之间的转换。NAPT普遍用于接入设备中,它可以将中小型的网络隐藏在一个合法的IP地址后面。NAPT也被称为“多对一”的NAT,或者叫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s,端口地址转换)、地址超载(address overloading)。

NAPT与动态地址NAT不同,它将内部连接映射到外部网络中的一个单独的IP地址上,同时在该地址上加上一个由NAT设备选定的TCP端口号。NAPT算得上是一种较流行的NAT变体,通过转换TCP或UDP协议端口号以及地址来提供并发性。除了一对源和目的IP地址以外,这个表还包括一对源和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NAT盒使用的一个协议端口号。

NAPT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使用一个全球有效IP地址获得通用性。主要缺点在于其通信仅限于TCP或UDP。当所有通信都采用TCP或UDP,NAPT允许一台内部计算机访问多台外部计算机,并允许多台内部主机访问同一台外部计算机,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冲突。 

二、实验

1.引入

实验目的

理解NAT网络地址转换的原理及功能;

掌握NAPT的配置,实现局域网访问互联网;

实验背景

你是某公司的网络管理员,公司办公网需要接入互联网,公司只向ISP申请了一条专线,该专线分配了一个公司IP地址,配置实现全公司的主机都能访问外网。

技术原理

NAT将网络划分为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两部分,局域网主机利用NAT访问网络时,是将局域网内部的本地地址转换为全局地址(互联网合法的IP地址)后转发数据包;

NAT分为两种类型:NAT(网络地址转换)和NAPT(网络端口地址转换IP地址对应一个全局地址)。

NAPT:使用不同的端口来映射多个内网IP地址到一个指定的外网IP地址,多对一。

NAPT采用端口多路复用方式。内部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合法外部IP地址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IP地址资源。同时,又可隐藏网络内部的所有主机,有效避免来自Internet的攻击。因此,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端口多路复用方式。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1)R1为公司出口路由器,其与ISP路由器之间通过V.35电缆串口连接,DCE端连接在R1上,配置其时钟频率64000;

(2)配置PC机、服务器及路由器接口IP地址;

(3)在各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协议,让PC间能相互Ping通;

(4)在R1上配置NAPT。

(5)在R1上定义内外网络接口。

(6)验证主机之间的互通性。

实验设备

PC 2台;Server-PT 1台;Switch_2950-24 1台Router-PT 2台;直通线;交叉线;DCE串口线

实验拓扑图

实验配置

PC1 ,PC2,Server基础配置

PC1:
IP  地址:192.168.10.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10.254
DNS地址:172.16.1.1
PC2:
IP  地址:192.168.20.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0.254
DNS地址:172.16.1.1
Server:
IP  地址:172.16.1.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72.16.1.254

SW ,R1 ,R2 基础配置加路由

SW:
Switch>en
Switch#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h sw
sw(config)#vlan 10
sw(config-vlan)#vlan 20
sw(config-vlan)#int f0/1
sw(config-if)#sw acc vlan 10
sw(config-if)#int f0/2
sw(config-if)#sw acc vlan 20
sw(config-if)#int f0/3
sw(config-if)#sw mo tR1:
R1>en
R1#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1(config)#int f0/0
R1(config-if)#no shut
R1(config)#int f0/0.1
R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0
R1(config-subif)#ip add 192.168.10.254 255.255.255.0
R1(config)#int f0/0.2
R1(config-subif)#en d 20
R1(config-subif)#ip add 192.168.20.254 255.255.255.0
R1(config)#int s1/0
R1(config-if)#no shut
R1(config-if)#ip add 100.1.1.1 255.0.0.0
R1(config-if)#clock r 64000
R1(config)#ip route 172.16.1.0 255.255.255.0 100.1.1.2R2:
Router>en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 R2
R2(config)#int s1/0
R2(config-if)#ip add 100.1.1.2 255.0.0.0
R2(config-if)#no shut
R2(config)#ip route 192.168.0.0 255.255.0.0 100.1.1.1
R2(config)#int f0/0
R2(config-if)#ip add 172.16.1.254 255.255.255.0
R2(config-if)#no shut

R1上配置NAPT

R1(config)#ip acc e gby
R1(config-ext-nacl)#pe ip 192.168.0.0 0.0.255.255 h 172.16.1.1
R1(config-ext-nacl)#exit
R1(config)#ip nat in s l gby int s1/0 o
R1(config)#int f0/0.1
R1(config-if)#ip nat i
R1(config)#int f0/0.2
R1(config-if)#ip nat i
R1(config-if)#int s1/0
R1(config-if)#ip nat o
实验验证

Server Ping RC1

这篇关于【学网攻】 第(20)节 -- 网络端口地址转换NAPT配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78299

相关文章

win10安装及配置Gradle全过程

《win10安装及配置Gradle全过程》本文详细介绍了Gradle的下载、安装、环境变量配置以及如何修改本地仓库位置,通过这些步骤,用户可以成功安装并配置Gradle,以便进行项目构建... 目录一、Gradle下载1.1、Gradle下载地址1.2、Gradle下载步骤二、Gradle安装步骤2.1、安

MySQL数据库双机热备的配置方法详解

《MySQL数据库双机热备的配置方法详解》在企业级应用中,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MySQL作为最流行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实现高可用性,其中双机热备(M... 目录1. 环境准备1.1 安装mysql1.2 配置MySQL1.2.1 主服务器配置1.2.2 从

Linux云服务器手动配置DNS的方法步骤

《Linux云服务器手动配置DNS的方法步骤》在Linux云服务器上手动配置DNS(域名系统)是确保服务器能够正常解析域名的重要步骤,以下是详细的配置方法,包括系统文件的修改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需要... 目录1. 为什么需要手动配置 DNS?2. 手动配置 DNS 的方法方法 1:修改 /etc/res

mysql8.0.43使用InnoDB Cluster配置主从复制

《mysql8.0.43使用InnoDBCluster配置主从复制》本文主要介绍了mysql8.0.43使用InnoDBCluster配置主从复制,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 目录1、配置Hosts解析(所有服务器都要执行)2、安装mysql shell(所有服务器都要执行)3、

java程序远程debug原理与配置全过程

《java程序远程debug原理与配置全过程》文章介绍了Java远程调试的JPDA体系,包含JVMTI监控JVM、JDWP传输调试命令、JDI提供调试接口,通过-Xdebug、-Xrunjdwp参数配... 目录背景组成模块间联系IBM对三个模块的详细介绍编程使用总结背景日常工作中,每个程序员都会遇到bu

Java轻松实现PDF转换为PDF/A的示例代码

《Java轻松实现PDF转换为PDF/A的示例代码》本文将深入探讨Java环境下,如何利用专业工具将PDF转换为PDF/A格式,为数字文档的永续保存提供可靠方案,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 目录为什么需要将PDF转换为PDF/A使用Spire.PDF for Java进行转换前的准备通过

Python实现简单封装网络请求的示例详解

《Python实现简单封装网络请求的示例详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实现简单封装网络请求的相关知识,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安装依赖核心功能说明1. 类与方法概览2.NetHelper类初始化参数3.ApiResponse类属性与方法使用实

JDK8(Java Development kit)的安装与配置全过程

《JDK8(JavaDevelopmentkit)的安装与配置全过程》文章简要介绍了Java的核心特点(如跨平台、JVM机制)及JDK/JRE的区别,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配置环境变量(PATH和JA... 目录Java特点JDKJREJDK的下载,安装配置环境变量总结Java特点说起 Java,大家肯定都

linux配置podman阿里云容器镜像加速器详解

《linux配置podman阿里云容器镜像加速器详解》本文指导如何配置Podman使用阿里云容器镜像加速器:登录阿里云获取专属加速地址,修改Podman配置文件并移除https://前缀,最后拉取镜像... 目录1.下载podman2.获取阿里云个人容器镜像加速器地址3.更改podman配置文件4.使用po

Vue3 如何通过json配置生成查询表单

《Vue3如何通过json配置生成查询表单》本文给大家介绍Vue3如何通过json配置生成查询表单,本文结合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功能实现背景项目代码案例功能实现背景通过vue3实现后台管理项目一定含有表格功能,通常离不开表单